我長期參與冉而山劇場舉辦的「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LIPAF),該藝術節場域多於戶外,曾在軍營碉堡而後發現為考古遺址的七七高地,展開與歷史、殖民對話的主題探討。特別令我感到壯麗的是「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2023)(註)在花蓮水璉牛山呼庭的海灘集體步行,行為者於壯闊的山海之間創作。
相較黑盒子內的觀看模式,觀者的身體在行為現場成為行動的本身,一起移動、行走,打開了觀者與行為者的關係,讓我想要和觀者一起去刺探日常、萃取生活現象,並跨域連結社會學與人類學分析視角,共同挖掘人與自然環境、文化議題等多面向之動態反思,激發更多可能性。
除了行為者,我也擔任藝術行政。因台灣藝文補助現況,行為藝術的小眾性質,容易陷入補助的非中心位置;行為藝術在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關係之間的劃界與不劃界為何,我認為三方領域應共同繼續展開討論,如何思考當代台灣行為藝術的脈動與發展,在藝文計畫的支持體系乃至當代藝術市場邏輯中,堅韌保有行為藝術抵抗及批判性,是需要面對並處理的課題。
蔻兒亭.阿道.冉而山
2003年生,部落在花蓮tafalong太巴塱,從小在大自然、冉而山劇場打滾,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三年級,從2019年開啟了行為藝術創作的動能至今。
精采文章試閱開放時間為 2025/03/11 ~ 2025/06/11,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