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3──可以給我一支菸嗎?
那些女子那些戲

女子3──可以給我一支菸嗎?

那是我第一次在為角色找出路的時候,敢順著心裡的衝動,為她要求些什麼,即便只是一個小小的道具。以前為什麼都不敢呢?我也不知道。這樣的衝動常常有的,但也總是被我的理智阻止,告訴自己算了沒關係。

但這次的經驗太有趣,在那之後的我的每一個角色,我都會順從這種為角色找出路時的本能,去要求、去爭取、去試著做做看。真正應該算了的,就是腦袋裡那個叫你「算了」的聲音。

那是我第一次在為角色找出路的時候,敢順著心裡的衝動,為她要求些什麼,即便只是一個小小的道具。以前為什麼都不敢呢?我也不知道。這樣的衝動常常有的,但也總是被我的理智阻止,告訴自己算了沒關係。

但這次的經驗太有趣,在那之後的我的每一個角色,我都會順從這種為角色找出路時的本能,去要求、去爭取、去試著做做看。真正應該算了的,就是腦袋裡那個叫你「算了」的聲音。

當我決定要用在舞台劇裡飾演過的角色,來為這個專欄做主題的時候,腦袋裡想的那個角色,就是我在《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這齣戲裡飾演的那位,人稱「張姐」的雜誌總編輯。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因為她而把這個專欄取名為「那些女子那些戲」,但她對我來說,有除了戲劇本體之外的那某種很珍貴的東西,甚至可以說是扭轉我創作方向的那個瞬間。

這個角色很妙,一開始並不是我,戲都已經公布全員名單後的某天,劇團跟我聯絡,讓我先看看劇本有沒有興趣。身為一個演藝圈老傢伙的我來說,想也知道大約是有什麼突發狀況必須臨時換人演,而故事工廠是我合作多年的好朋友,全員我都超愛,所以我一點也不介意,劇本都還沒收到就已經在心裡決定沒關係就去玩玩。

在我眼前閃閃發亮的「張總編」

沒想到劇本裡這個戲不多的張總編,卻在我眼前閃閃發亮。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故事是用倒敘法揭露一個被雜誌以標題「抓交替」定調為意外死亡的公務員,真正的死因是什麼,進而牽扯出吹哨者的命運、公家機關霸凌、土地官商勾結糾紛等等的社會事件。

我的角色就是那個雜誌社的總編輯。那個雜誌原本是一個以挖掘社會黑幕為主的雜誌,深受讀者歡迎。但漸漸的,網路興起,雜誌為了要跟網民搶點閱率,只好用聳動的標題,和偏門八卦的內容來吸引買氣。

人稱張姐的她就是決定雜誌方向的人,也成為這樁命案能不能真相大白的關鍵。

在排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雜誌社這條線卡關了,一直沒有大家期待中的火花。雖然這就是劇場工作會經過的時期,角色本來就是在排練時一點一點地拼起來的,只不過這次,還真的是拼得有點太久,久到凡事喜歡從容優雅的我都已經要不耐煩了,那個火花還是連一個碎片都還沒看見。

故事工廠排戲是早上10點非常準時地開始,我如果要在那個時間準時到的話,得6點起床,才能來得及餵貓、鏟屎、梳洗自己、喝完咖啡、塞車塞過去、找到車位、走進劇團、打好卡、坐在排練室裡。

每天排到下午5點結束。我再走去停車場、付費離開、塞回到家、餵貓、鏟屎、打掃、梳洗,全部弄好就晚上9點以後了,是不是連吃飯的時間都還沒算進去?而且我還得要做第2天排戲的功課,完全沒有放鬆的時間。

於是在某個早上的排戲時,坐在位置上等著待會要再走一次的我,非常突然地心裡湧上一股衝動,那是融合了身體的疲累、睏、餓,各種痠痛、肩頸與心理都很緊的衝動,理智告訴我要冷靜一下,但靈魂帶著我站起來,走去跟站在場上正在想辦法解決卡關的導演說:「可以給我一支菸嗎?」

一根永遠不會點上的菸,幫角色找到出路

導演黃致凱有點驚訝地看著我,因為這和原本開排到此的張姐人設是完全不同的。

「我覺得張姐會是一個菸不離手的人。」我跟導演說。「她不會在大家面前點上菸,畢竟室內也不能抽菸,她也可能不是真的想抽菸,她只是想抽離,她想藉著要去外面抽菸而可以離開現場。」

於是我得到了那菸,和一個打開關上都會發出喀喀喀蓋子聲音的打火機。

這支菸扭轉了這個角色的命運。她從一個時尚冷硬的強人面貌,變成了那個叼著一支永遠無法點上火的菸,和一個被她握在手裡打開又關上、關上又打開的打火機,不斷地在辦公室跺來跺去的焦躁女子。

她還是穿得很美很時尚,但她不再站得筆直,畢竟她肩頸痠痛、頭痛、腰痛全部能痛都痛了,焦慮到炸裂。這種人講話還能多客氣?於是常常她是帶著不耐煩的眼神,並且會在全體沉默裡用鼻息攻擊你,讓你明白她真的覺得你.很.笨。

那個火花出現了。

戲裡那支菸永遠不會點上,打火機也永遠都只會發出喀啦喀啦的又開又關的聲音,觀眾看戲的時候甚至不會注意到我手上握著什麼,但那個火花劇烈到你無法忽視。

她成為我在戲劇路上,最不一樣的一次演出。

那是我第一次在為角色找出路的時候,敢順著心裡的衝動,為她要求些什麼,即便只是一個小小的道具。以前為什麼都不敢呢?我也不知道。這樣的衝動常常有的,但也總是被我的理智阻止,告訴自己算了沒關係。

但這次的經驗太有趣,在那之後的我的每一個角色,我都會順從這種為角色找出路時的本能,去要求、去爭取、去試著做做看。真正應該算了的,就是腦袋裡那個叫你「算了」的聲音。

而有時候就是那麼簡單一個「站起來、走出去、說出來」,你的人生或許就會不一樣了。

(本文出自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台新藝術-票選活動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5/17 ~ 2025/08/17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