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會員的大幅成長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2024年兩廳院售票系統數據觀察 觀察分析之二:觀眾篇

青年會員的大幅成長

接續前章,本章將透過系統數據,探討台灣表演藝術消費者之總體變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前章所列的研究限制外,由於系統只能看到系統會員的消費記錄,因此無法觀測到從如ibon或其他通路購票之消費者,當然也無法追蹤代購者的狀況。此外,由於消費者的性別、年齡與地址等皆為消費者於註冊時自主填寫,未填寫者會形成自然的數據缺漏,當前居住地址亦可能與其註冊地址有所落差。

文化幣與青年會員的大幅成長

2024年系統內會員最為明顯的改變之一,是16-22歲年齡區段訂票會員人數的占比大幅上升。該年齡區段在2021年內有消費的訂票會員人數(註1僅為所有訂票會員人數的5%,到2024年時已成長到13%。

此年齡區段的人數上升,自然與這兩年推行的文化幣與青年席政策有關。作為量化的佐證,我們觀察到在2023年與2024年,該年齡區段的消費者中,分別有56%與79%是有使用文化幣的。當然,這是一個相對粗略的比例,畢竟這有可能來自本來就在系統中的青年,也有可能是因為文化幣而新加入系統者;而就算是新加入系統者,也可能其就只有文化幣那一筆消費,之後就再無出現在系統中。

是故,我們進一步追蹤這些消費者在第一次使用文化幣的訂單前後,是否還有其他消費記錄。我們發現在這些有使用文化幣消費的青年中,有約四成是在文化幣訂單之前就已經在系統中有消費記錄的;換言之,有約六成的青年,其在系統中的第一筆訂單是有使用文化幣的訂單。而在這六成的新進青年中,有約三成在第一筆訂單後有進一步的消費。這個比例是否符合文化幣政策的成本效益自然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但至少我們可以確定,文化幣政策有發揮一定程度吸引青年進入系統,參與表演藝術的功效。

會員存續性

延續之前關於青年觀眾的表藝消費習慣延續性,其他年齡層觀眾的延續性亦是一重要議題。因此,我們針對各年份中有消費的會員,追蹤其是否是在該年份註冊進入系統,以及其是否是在該年份初次消費。我們發現,在2024年有消費的約35萬名會員中,有約16萬人(45%)是非當年註冊也非當年初次購買者,這不論就人數或比例而言,都較2023年的約11萬人(35%)為多,顯示確實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進入並持續留在系統中進行消費。

《樂典01 ─ 馬水龍》CD廣告圖片
PAR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