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遊戲》試演現場。(林峻永 攝 狠劇場、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舞蹈 虛擬實境新品種!

《自由遊戲》雙軌敘事 台上台下各自精采

2025 NTT Arts NOVA 狠劇場《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

2025/5/2~3  20:00

2025/5/3~4  15:00

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征戰全球大小影展,獲獎無數的狠劇場,去(2024)年上半年才帶著作品《穿越霧中》拿下法國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最大獎,下半年又獲日內瓦國際影展(Genev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邀演《放開你的頭腦》。當產業眾人正驚嘆於產量的豐沛與多樣化時,今年5月,周東彥與狠劇場團隊、老班底創作成員又即將於臺中國家歌劇院發表新作《自由遊戲—XR身體音樂計畫》。

同樣是帶有群眾參與企圖的作品,《自由遊戲》讓部分觀眾成為台上奇景的一環,在XR多樣化的指令給予下,與專業舞者及聲音影像團隊,共同為台下觀看者譜寫一齣當下性強烈、每一場次皆難以複製的演出,在狠劇場邁入第12個年頭的時刻,開啟劇場閱讀與科技對話的新座標。

周東彥不想定義《自由遊戲》,雖創作脈絡與《放開你的頭腦》一脈相承:由群眾觀賞VR影片自然而然形成的排舞遊戲延伸而來,在新製作上,則更關注群體在空間裡的合作關係,以及全知未知帶來的資訊落差趣味。但就觀演關係、體驗設計與媒材規劃上,《自由遊戲》的複雜與精緻度都足以被視為單一獨立作品看待。

硬要歸類為XR反而稍顯侷促,或許更近似於虛擬實境與劇場的混血產物,帶著VR領域幻境與真實模糊邊界的特色,又具備劇場手工質感以及觀看/被觀看的展演性格,而領銜創作的周東彥與狠劇場團隊則像是是新科技媒體領域的好奇博士生,研究著媒材的極限與多樣性,不斷向前推進,一層層地探討在這樣高門檻演出底下,自由所能開展的社會鏡像能夠走到何方。

《自由遊戲》試演現場。(林峻永 攝 狠劇場、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有選擇,是自由的

《自由遊戲》英文名「8 Degrees of Freedom(八度自由)」脫胎自XR展演裡慣用標示三維空間中移動自由度的「DoF」(註),8與數學裡的無限符號「」相似,並蘊含東方八卦概念,也是團隊在嘗試利用科技激發人們行動、做出選擇時,在遊戲裡暗藏的對觀眾的提問。

不安於直覺式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互動方式,也不喜歡直白地說明遊戲目的,《自由遊戲》從購票開始,就提供想參與的人們選擇的可能:想成為涉入台上演出的頭顯配戴者(VR體驗席),或是好好看著演出如何發生的觀賞者(一般席)。VR體驗席的觀眾必須提前到場暖身暖心,培養出足夠的玩興與表演動能,演出開始後,他們將獨立面對眼前的幻象世界,可能有一些虛擬的機關可觸碰,或有些張力大的場景足以激發行為。該如何應對?要不要被機關的反應牽著走?許多行動的決定權都在體驗席的觀眾身上。

「戴頭顯的人會很忙,他們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To Be or not to Be 』。」周東彥輕鬆描述這個巨大的概念,彷彿參透世事的高僧,對於觀眾在台上脫序的可能,也並不擔心。「做群眾參與,創作者就必須準備好接受各種可能性,這次的動機本來也不是要所有人做一模一樣的事⋯⋯所以作品發展中的每一個選擇,都建立在觀眾有差異、無法完成,或是不想完成的可能性上,每一個遊戲都有非常大的自由度。」

PAR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自由遊戲》試演現場。(林峻永 攝 狠劇場、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資訊落差讓XR無比迷人

周東彥對於情節的爆雷也很自在,帶著作品世界遊走實驗,他觀察會有不少觀眾會在放下頭顯後積極地想「對答案」,想確認自己是否有錯過了些什麼,當然也會出現悠哉享受、不追求「看夠本」的體驗者,由於認定XR的核心就是觀眾體驗,因此他試圖把XR裡最迷人的腦袋與現實的體感落差,擴大為本次表演參與者與一般觀眾之間的資訊落差,進而找到懸念得以存在的空間。

在發展的過程裡,團隊不斷平衡頭顯內外的觀賞趣味,在全知與未知之間細膩調配比例,積極擺盪觀眾心情。為了確認兩區的參與者都能充實有感,VR設計團隊、聲響與音樂設計廖海廷、肢體編排與編舞洪翊博等團隊成員,每一位都參與了指令的建構與規劃。狠劇場雲端資料庫裡密密麻麻的實測影片,忠實記錄下《自由遊戲》虛擬實境敘事線與現實時空敘事線雙線共語的複雜度,以及遠較一般劇場作品密集數倍的排練勞動。

《自由遊戲》試演現場。(林峻永 攝 狠劇場、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劇內劇外,創作就是遊戲

訪問當下距離進劇場尚有兩、三週時間,每一段遊戲都仍處在開放的狀態。「我最後想要畫一棵樹,我想像那可能會有點像天燈,大家可以寫下自己的願望或一個名字,寫下來的東西最後都會飛到樹上,承載著眾人的心願與痕跡。」周東彥分享。

沒有想過要做群眾參與,卻被媒材與作品帶著走了好遠。在訪談中,除了清楚感知狠劇場團隊每一步設計背後的深思熟慮,以及持續在媒材中刺探科技與人類行為模式對話可能的野心,每次的演出,也都像是為他們的論文增添新的實驗數據。《自由遊戲》關於自由討論或許層次繁多,但伴隨遊戲而來的創造力與愉悅場景,更像是這個踏踩極限的團隊工作寫照。長遠觀之,《自由遊戲》或許會是一個精采、完整而複雜的中途站,但嶄新的展演形式與難以定義的作品歸類,已然為下一個新作品添油加火。

註:「DoF」,Degrees of Freedom。通常僅止於頭部擺動觀賞的為「3DoF」,能在空間裡移動遊走的則為「6DoF」。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4/16 ~ 2025/07/16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