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昌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我的Pina
九七年的香港藝術節是一大盛事,台灣表演藝術的同好大批地組隊赴港「朝盛」。我和碧娜前一年已經約好相見,到了香港之後等我們有機會獨自相處時,她立刻搜索皮包從裡面拿出一個用餐巾紙包著的小包裹遞給我,裡面是一對再平凡不過的象牙色塑膠製內鑲一點金屬的扁平燭台。她說這陣子太忙了沒空給我準備禮物,但一直想要帶點東西給我,於是在出門前順手把家裡的燭台用桌上的餐巾紙包起來帶給我,雖然它很普通,希望我不要介意。接過那對不起眼的燭台,我的心中充滿了感動
-
專輯(一)
從幻視體驗到無力的當代身體
黎海寧這樣說自己的場面處理:「原作中的預言(神諭)會變成了一通神秘電話,又會在電視上播放一段床上戲,給觀眾一種偷窺的感覺,我還會用古老打字機打出來的信,以及獨白或幕後音去誤導觀眾。」這些片斷的符號象徵,是否做到了讓我們看出是一個抽象涵義的伎倆並不重要,而重要的是編舞家更要表現的是一種幻想體驗,直指看不見的一個「倒錯」的黑暗世界。
-
回想與回響 Echo
新世紀備忘錄
這六帖備忘錄的意義不在每位創作者單獨的藝術成就,而在於他們集體見證了香港現代舞所走過的路,及預告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
台前幕後
肢體寫下的閱讀筆記
小說充滿視覺意象的想像世界,一再引發編舞家以肢體敘述與文本對話。「不完整的寓言」亦將與古今文學作品,進行一場遊走在語言、影像、文字與肢體之間的辯證。
-
香港
溯渾沌諸事,歎紅塵癡兒
去年七月回歸之前,黎海寧爲「城市當代舞團」編作《革命京劇-九七封印》,該齣舞劇充滿了「世紀末的顚覆與毀滅」。今年新作《創世紀》傳達「起始與重生」的希望,溯回了億萬年前的宇宙洪荒,演出的場地也從大舞台遷進小劇場,更邀集一票藝壇玩家天馬行空地「瘋」一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碧娜.鮑許終於要來了!
期待許久的德國現代舞巨擘碧娜.鮑許(Pina Bausch)終於要率其烏帕塔舞蹈劇場來台演出。在面對她的作品《康乃馨》的震撼之前,我們得先做好「心理準備」。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珍惜時間,繼續創作
近來,碧娜.鲍許及團員受邀到世界各地做「田野」,再回德國排練新舞。去年他們首度在歐洲以外的美國創作《只有你》,之後也首度到了遠東地區的香港,進行一次歷史性的工作──爲「九七的香港」編舞,以便今年能在香港演出。本刊特邀剛好去年十月份也在香港編舞的古名伸,在大師來台前做一次近距離訪談。
-
特別企畫 Feature
風淸雲淡 平和、眞誠的碧娜.鮑許
古名伸與鮑許在去年十一月的香港相遇,鮑許的認眞與謙和,散發出無可漠視的大師風範,透過字裡行間,描繪出大師的內在風景。
-
香港
女人心事從「床」開始 觀黎海寧新作
國內資深舞蹈家羅曼菲,四月間應城市當代舞團之邀,在香港演出黎海寧新作。大陸舞評家歐建平在來台途中,觀賞了這場「女人心事」,並爲文記之,提供讀者一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