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娜.鮑許(陳德昌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①/碧娜.鮑許/其人其作

碧娜.鮑許終於要來了!

期待許久的德國現代舞巨擘碧娜.鮑許(Pina Bausch)終於要率其烏帕塔舞蹈劇場來台演出。在面對她的作品《康乃馨》的震撼之前,我們得先做好「心理準備」。

期待許久的德國現代舞巨擘碧娜.鮑許(Pina Bausch)終於要率其烏帕塔舞蹈劇場來台演出。在面對她的作品《康乃馨》的震撼之前,我們得先做好「心理準備」。

碧娜.鮑許與烏帕塔舞蹈劇場《康乃馨》

3月13-15日

台北國家戲劇院

一九八七年,兩廳院開幕時,就曾嘗試邀請德國現代舞巨擘碧娜.鮑許及其所率領的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來台。當年,成立不久的皇冠小劇場暑假也請了德國舞評家悠亨.施密特(Jochen Schmidt)──鮑許的擁護者──來台演講德國的現代舞概況。幾個月後,鮑許的前任美國舞者約翰.吉芬(John Giffin)也在皇冠授技巧課。當年的《文星》雜誌不但刊出了施密特的演講內容,還請劇場界的鍾明德訪問吉芬。外加由編舞者陶馥蘭爲文介紹鮑許及其舞蹈劇場,和由留德的朱高正對德國文化背景的描敍等,成了國內首次對鮑許的詳盡介紹。可惜那年鮑許沒來成。

十年的等待終於要實現

事隔十年,趁鮑許的舞團三月將到臨近的香港演出以香港爲主題的新作,兩廳院終於請來了這位五十六歲但仍羞澀胆怯的舞壇大師。更巧的是,決定來台爲兩廳院十周年慶的代表作《康乃馨》也是烏帕塔舞團的十年鉅作!

鮑許生於一九四〇年的德國索林根(Solingen)小鎭。由於父親經營一家旅社,鮑許從小就喜歡躱在其餐廳內的桌下,觀察形形色色的人。從德國現代舞代表人物庫特.尤斯(Kurt Jooss)所辦的福克旺藝術學校(Folkwang Hochs-chule)畢業後得到一筆獎學金,於是十九歲的鮑許就到了當時現代舞中心紐約進修了兩年。

歷經德國與美國大師的調敎

在紐約的茱麗亞學院,除了和當初吸引她去美國的荷西.李蒙習舞,鮑許還受敎於舞蹈大師安東尼.都鐸(Anth-ony Tudor)、保羅.泰勒,及保羅.杉那沙多(Paul Sanasardo)等人,對她往後的創作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當被問到對紐約的印象時,鮑許曾如此答覆:「在紐約好像回到了大自然……因爲紐約就像個叢林一樣。我在紐約享受到了無比的自由……那兩年增加了我無比的自信心。」(註)要不是恩師尤斯的召喚,當時年輕的鮑許還眞捨不得離開。

鮑許一九六二年返德後,基於自己身爲一名舞者卻沒有好作品可跳的窘況,她開始編舞。早期作品《在時間的風中》(In the Wind of Time,1968)馬上獲得靑睞。一九七三年,在烏帕塔劇院担任客習編舞者一兩年之後,她受邀接掌該劇院的舞團,同年將舞團改名爲「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

第一年的作品裡,鮑許仍大致遵循德國劇院裡舞團的本分──爲傳統歌劇編舞。鮑許在一九七四〜七五年間,連續爲葛路克(Gluck)的歌劇《伊菲珍妮在陶里斯》及《奧菲斯與尤里狄琦》編了創新的版本──同一角色分別由一名歌者及一名舞者担綱──受到觀衆及舞者的肯定。隨後的《春之祭》更是展現了鮑許對「純舞蹈」的純熟編舞手法。可惜鮑許自己並不想就此繼續下去。她當初之所以將團名改爲「舞蹈劇場」,是希望能在作品中納入更多的形式及語彙,以較眞實地表達作品的主題。就在她的能力被首肯之後,她決定要冒點險,走出自己的風格。

鮑許一九七六年以劇作家布萊希特的芭蕾舞劇劇本《七項大罪》做爲新的嘗試。劇中的表演形式融合了舞蹈、戲劇,以及較受大衆喜愛的「綜藝節目」。翌年的代表作《藍鬍子》更是脫離了作曲家巴爾托克的歌劇劇情,舞蹈成分越來越少,台上呈現的暴力卻越來越多。當時,許多舞者不明白鮑許的用意,感到自己的一身好功夫無用「舞」之地,於是紛紛離去。

與親近的伙伴進行劇場改革

鮑許對舞者的反應相當沮喪。當位於布宏(Bochum)市的導演彼得.札牒(Peter Zadek)邀請鮑許去導一齣新作時,她只找了幾位較親近的老團員如楊.米納瑞(Jan Minarik)《藍鬍子》的男主角)一起實驗。主題雖然是衆所熟知的《馬克白》,但鮑許卻選用了莎翁劇本中的舞台指示,做爲此作品的劇名:《他牽著她的手,帶領她入城堡,其他人跟隨在後》。作品中所運用的重復手法、疏離效果、蒙太奇的拼貼形式、童年時對愛的渴求,卻因未滿足而轉爲暴力、喜劇與悲劇的一線之隔……鮑許往後作品的特色,在此成形。此作讓鮑許重獲信心,同年年底的小品《穆勒咖啡館》更是一齣結合鮑許兒時生活經驗與未來創作風格的經典。

此時,正處創作巔峯的鮑許,三年內連續推出好幾個大型作品,包括:《交際院》、《詠歎調》、《貞潔傳說》、《一九八〇》等等。其中每個設計迥異的舞台──立於水池中的荷馬(《詠歎調》)、在一片斜坡旁的鱷魚(《貞》劇)、在草皮上的鹿(《一九八〇》)──皆出自鮑許工作上及生活上的伙伴:舞台設計羅夫.伯傑(Rolf Borzig)之手。當伯傑於一九八〇年初突然英年早逝時,對鮑許造成了重大的打擊。幸好工作上有札牒導演的前任助理彼得.帕布斯(Peter Pabst)接手,進度上才沒造成嚴重的終斷。

至於鮑許生活上的空缺呢?從作品年表上,一九八一年對鮑許似乎是空白的一年。但從人生的經歷上看來,卻是鮑許的轉捩點──她的兒子誕生了!舞評家施密特更是觀察道,當上母親的鮑許,作品也明朗起來了,例如烏帕塔舞蹈劇場第十年推出的《康乃馨》,就以八千朶康乃馨鋪滿舞台,觀衆看了備感溫馨。而同樣由帕布斯設計的作品:《山上傳來一聲吶喊》──舞台上神話般的霧中世界、《祖先》──在巨大仙人掌旁做日光浴、《與船共處》──在沙灘上擱淺的大船等等,都是讓人印象深刻之作。八〇年代中期,隨著舞團聲望的竄起,世界各地陸續相爭找鮑許的舞團去演出,甚至不惜巨資,進一步地邀請她爲城市編創新作。

受世界各城市委託創作

或許因爲曾和義大利電影導演費里尼合作過,鮑許以城市爲題的新創作階段,首例就是羅馬。以《勝利者》爲名的作品,呈現出有關羅馬的畫面,或者說一般人對羅馬的刻板印象,實在很有限。之後以西西里島的帖勒莫市爲主題的《帕勒莫 帕勒莫》、馬德里的《舞蹈之夜㈡》、關於維也納的《一場悲劇》,及美國西部的《只有你》,一般反應是鮑許本人的風格蓋過各主題城市的印象;鮑許目前正在爲香港藝術節編的新作,及明年預計以里斯本爲主題的創作,可能也不例外。

這就是舞蹈劇場?

其實,所謂的鮑許之舞蹈劇場風格,是指其在創作過程、選用主題、及表現形式的創新與突破。她先出問題讓舞者以各種言語(舞者來自世界各地)或肢體方式表達,經過她篩選、整理,再與舞者進行編排。經常出現的內容有兩性的衝突、對愛的渴望、對群體性或形式化生活方式的控訴、對權威的恐懼,以及對劇場思考本身的探討。而在台上呈現的形式更是包羅萬象:舞蹈可能採用芭蕾、現代舞(美式或德式)、或民間舞;劇場可能有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式、布萊希特式、亞陶式,甚至通俗性的大衆娛樂如默劇或特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許多觀衆(包括許多美國著名舞評)看不下鮑許的作品,認爲它太暴力、太荒謬、缺少舞蹈動作。但鮑許的名言是:「我在乎的是人爲什麼動,而不是如何動!」鮑許作品中的動作皆從舞者本身的眞實經驗得來,有其背後的原因,非炫耀性的花招。基於這個重要的出發點,碧娜不惜犧牲舞者們精準的舞蹈技巧,以求最適當的表達方式──即使是透過言語、音樂、視覺效果、或眞實的物體等等。正由於她的這種堅持與勇氣,舞蹈得到了解放,其影響力更是無人可比!

(本刊編輯 林亞婷)

註釋:

出自Bentivoglio, Leonetta,“Une Conversa-tion Avec Pina Bausch,”Pina Bausch:Pho-tographies de Delahaye. Solin:1986, P.8.

參考書目:

邱瑞鑾譯,Leonetta Bentivoglio著,〈舞蹈劇場的溫柔與詠嘆──碧娜.包許〉,《誠品閱讀》「表演藝術」特刊(一九九二年八月),P.122〜131。

碧娜.鮑許封面故事,《文星》第一一一期(一九八七年),p.44〜78。

辜振豐著,〈碧娜.鮑許的烏帕塔舞蹈劇場〉,《表演藝術》雜誌,第二十二期(一九九四年八月),p.24-34。

Daly, Ann.“Tanztheater:The Thrill of the Lynch Mob or the Rage of a Woman?”, The Drama Review, Vol.30,(Summer, 1986), p.46-56.

Delahaye, Guy(text by Leonetta Bentivoglio). Pina Bausch:Pho-tographies de Delahaye. Les Edi-tions Solin:1986.

Erler, Detlef(photographer). Pina Bausch. Edition Stemmle:1994.

Kirchman, Kay.“The Totality of the Body:An Essay on Pina Bausch's Aesthetic.”Ballet International, May 1994, p.37-43.

Manning, Susan A.“An American Per-spective on Tanztheatre,”The Drama Review Vol.30,(Summer, 1986), p.57-79.

Servos, Norbert and Gert Weigelt(pho-tographer). English Trans. by Patricia Stadie. Pina Bausch-Wuppertaler Dance Theatre, or the Art of Training a Goldfish. Ballet-Buhnen-Verlag Rolf Garske:1984.

Servos, Norbert. Pina Bausch-Wuppertaler Tanztheater:oder die kunst, einen goldfish zu dressier-en. Kallmeyer:1996.

Vanden Abeele, Maarten(photogra-pher). Pina Bausch. Editions Plume:1996.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碧娜.鲍許與烏帕塔舞蹈劇場的作品年表

1974

《費里茲》

Fritz

《伊菲珍妮在陶里斯》

Iphigenia on Tauris

《雙牽》

Two Ties

《我帶你到轉角處》

I'll Take You Round the Corner

《慢板──五首馬勒的曲子》

Adagio──Five Songs by Gustav Mahler

《奧菲斯與尤里狄琦》

Orpheus and Eurydice

《春之祭》

Rite of Spring

1976

《七項大罪》

The Seven Deadly Sins

1977

《藍鬍子》

Bluebeard

《與我共舞》

Come Dance With Me

《雷納移民去了》

Renate Emigrates

1978

《他牽著她的手,帶領她入城堡,其他人跟隨在後》

He Takes Her By the Hand and Leads Her Into the Castle, The Others Follow…

《穆勒咖啡館》

Cafe Muller

《交際院》

Contact Zone

1979

《詠歎調》

Arias

《貞潔傳說》

Legend of Chastity

1980

《一九八〇──一場碧娜.鮑許的作品》

1980──A Dance Piece by Pina Bausch

《邦咚湼昻手風琴》

Bandoneon

1982

《華爾茲》

Waltz

《康乃馨》

Carnations

1984

《山上傳來一聲吶喊》

On the Mountain A Cry Was Heard

1985

《黑暗中的兩支香煙》

Two Cigarettes in the Dark

1986

《勝利者》

Victor

1987

《祖先》

Ancestors

1989

《女皇的悲歎》(電影)

The Empress's Lament

1989

《帕勒莫 帕勒莫》

Palermo Palermo

1991

《舞蹈之夜㈡》

Evening of Dance II

1993

《與船共處》/亦稱《舞蹈之夜㈠》

The Piece With the Ship(or Evening of Dance I)

1994

《一場悲劇》

A Tragedy

1995

《丹頌》

Danzon

1996

《只有你》

Only You

1997

爲香港編的新作

A New Piece About Hong Kong:Untitled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