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醫療藥品行銷業務員
趙令器:音樂讓我打開職場人際關係的任督二脈
在醫院推介藥品,趙令器更高竿的是用音樂和醫生、護士「和」成一片,根據統計,他是兩廳院重要的「提票機」,去年的購票金額高達四十一萬元。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退休國中教師
楊蓉青:再怎麼累都要到兩廳院來讓心靈休息一下
舉止優雅的楊蓉青老師,從教室走入兩廳院擔任義工不覺已近十年。由於深愛藝文表演,有時還自掏腰包帶領行為偏差學生跨出他們在國家兩廳院的第一步,因而被兩廳院以「教學與藝文的結合」為由,邀請她擔任「風格卡」代言人。
-
音樂 史蘭倩絲卡來台歡慶八十大壽
鋼琴女神封琴,為演奏畫上巨點
四歲就崛起琴壇,以神童之姿驚艷世人,又在隱逸多年後重返舞台,依然以絕佳琴藝擄獲人心的「鋼琴女神」露絲‧史蘭倩絲卡,八十大壽要在台灣舉行封琴音樂會!
-
音樂
音樂民族風之吉普賽流浪風情 國家交響樂團「匈牙利揚琴炫技之夜」
音聲清脆、造型雅緻的「中國樂器」揚琴,其實是「舶來品」?原來揚琴與胡琴一樣,都是來自「西域」的產物。NSO一月邀請來自揚琴發源地匈牙利的揚琴演奏家寇帕欽斯基,將與NSO演奏多首西方音樂大師為揚琴打造的精采樂曲,讓樂友們一賞帶著神秘氣息的吉普賽風情。
-
戲劇 偶戲《悟‧空來也》告訴你
戈壁沙漠跟《西遊記》有什麼關係?
「無獨有偶」的作品首次加入京劇元素,以京劇中耳熟能詳的角色孫悟空為主角,加上京劇中的臉譜與象徵符號,結合現代偶劇形式,並運用現代劇場的特性,重新建構天地人三者空間的關係。
-
戲劇
這一夜,Womem來當家
《這一夜,Women說相聲》探討的是為何自古女人就不說相聲的這種奇特現象。這回三個女人與賴聲川運用其擅長的高級幽默,帶領觀眾從古老的「裹腳族」到新時代的「劈腿族」,用笑聲和哲理剖析女性所面臨的種種挫折與抉擇。
-
戲曲
「壞男人」郭春美,天生超級發電機
號稱南部外台四大天王之一的郭春美,以能演出讓人既愛又恨的「壞男人」性格著稱,一點邪氣、一點點陰柔,再帶些風流倜儻,不管是演出電視劇還是舞台歌仔戲,都讓女戲迷們如癡如醉。
-
電影
電影版《歌劇魅影》,搶先登上國家劇院
知名音樂劇《歌劇魅影》電影版,搶先在音樂劇演出前登上了國家劇院,也成為國家劇院破天荒第一次放映的電影!這部電影醞釀超過十年,劇情與音樂劇亦步亦趨,連女主角的造型,也完全照著原版的莎拉‧布萊曼設計
-
舞蹈新訊
《瞬間之王》展現秦kanoko的舞踏魅力
秦Kanoko本名為武藤利香,生於日本北海道最北端的利尻島,一九八八年加入以北海道小樽市為活動據點的舞踏團體「古舞族阿爾泰」,師承舞踏表演者栗太郎,是日本舞踏大師土方巽的第三代弟子。秦Kanoko獨立演出後,認識從事社會運動劇場的男友櫻井大造,近年來,幾乎是日本、台灣、菲律賓三地長期移動,與勞工、視障團體合作,為「純日本」的舞踏文化發展異地再生色彩。 長期在台灣耕耘的秦kanoko,今年在台正式成立「黃蝶南天舞踏團」,創團作《瞬間之王》,創作動機源於過去對於飢饉的記憶。舞踏表演者靜止不動的身體,是由昆蟲急速飛行的軌跡形成的。就像是一隻可以看到食物逐漸腐敗速度的眼睛一般,一個可以為了一瞬間而忍耐幾百年的身體,對於舞踏表演者而言是必要的條件。秦kanoko嘗試著為那些尚未被社會規範所制約,不被體制所回收的身體與肢體,在現今生活中加以定位。(田國平)
-
達人推薦
日本舞踏表演者的身體,總有勾魂懾魄的魅力
讓人像是親眼目睹精神變化最為劇烈的「變形記」一般,日本舞踏表演者的身體,總有勾魂懾魄的魅力。此番新象文教基金會請來號稱世界文化國寶之一的「山海塾」,於國家戲劇院搬演口碑劇碼《響》Hibiki,已與多年前小劇場戰鬥前輩王墨林邀請日本白虎社來台表演的「狼狽」情境大相逕庭。幸福的有資階級觀眾們,可以坐在穩暖的觀眾席裡,安全地感受日本舞踏表演張牙舞爪的自戀,或是至高神聖的情緒洗滌,我幾乎是眉頭不皺地立刻上網訂它豪華客席一張。 相反地,出身北海道的日本劇場工作者秦.Kanoko,數年前因緣際會來台教授舞踏表演之後,便與另外一位日本野戰之月劇團的導演櫻井大造,在台生根。秦.Kanoko的舞踏表演,像是情緒私傢的珍藏呈現,一切素材均源自生活,與高高在上的「山海塾」截然不同。看這類舞踏「貧窮劇場」的展演,至少不像為了看「山海塾」那樣「失血嚴重」,而秦.Kanoko本人的親和感染,總會吸引一批死忠的劇場同志和觀眾,光是觀察兩者的看戲氛圍,幾乎就有泡熱湯、冷泉般雙重感官收穫。 或許有人會問,幹什麼去看這些塗白臉、幾乎光著身子的日本人,在舞台上擠眉弄眼、扭曲作態?我的理由是,舞踏表演者每一回的當下演出,就像民間信仰的「觀落陰」走一趟一樣,暗黑的儀式肢體,每一吋移動都會令人頭皮發麻、熱淚盈眶。
-
達人推薦
撇開一堆的約翰.史特勞斯,NSO節目逆勢推出令人期待
音樂界難道沒注意,年初一窩蜂排出流水席般的約翰.史特勞斯音樂會,已經成為盲目而泛濫的流行?相形之下,NSO逆勢推出的兩場音樂會,選題別出心裁,曲目可見功底,是最不容錯過的上選。其中簡文彬指揮馬勒四號交響曲和管絃樂歌曲選,來自上海的王凱蔚在上次《大地之歌》中展現雄厚的實力,聽他演唱非常享受。吳青是本土新生代女高音,歌喉清亮優美,但是否能勝任大編制管絃樂獨唱,則待現場分曉。另一場匈牙利揚琴炫技之夜亦由簡文彬指揮,帶來台灣首度呈現的東歐風情,值得期待。 八十歲元老級鋼琴家史蘭倩絲卡,即將舉辦獨奏和協奏曲音樂會,一口氣彈奏三部經典協奏曲(李斯特一號、蕭邦二號、柴科夫斯基一號),註定將成為樂壇傳奇!親自接觸或求教過諸如許納貝、柯爾托、霍夫曼、拉赫曼尼諾夫等傳奇大師的她,相當於活的世界文物寶藏,或許不必期待演出完美,但親賞其風格、詮釋,是鋼琴愛好者難得的機會。 短小精幹的台灣小提琴家曾耿元,擁有精練的技巧與咄咄逼人的氣勢,是國內最值一賞的音樂家之一。這次獨奏會除排出貝多芬、法朗克的經典奏鳴曲外,還有一些罕見曲目如密爾斯坦改編的炫技級小品,讓超技派的曾耿元可以大展身手。
-
國際藝訊GLOBAL STAGE 馬照跑 舞照跳
香港藝術節,春日裡百花綻放
每年二、三月間舉行的香港藝術節,向來是亞洲春天時節的藝術盛會,今年規模號稱歷年來最大,共有五十四檔各式精采節目。其中開幕演出波蘭國家歌劇院的《奧塞羅》、台灣另類創作女王陳珊妮和香港音樂美少女李端嫻的「拜金國際俱樂部」演唱會、勅使川原三郎的舞作《風之花》、金馬獎影帝劉燁主演的音樂舞台劇《琥珀》都值得期待。
-
戲劇
實踐文藝的創作方法問題 鍾喬《潮喑》觀後
正是鍾喬極欲訴說其作品中的意義的劇場敍述,吸引著觀眾集中了所有的注意力觀賞,從而感受到劇場奇妙的魅力和說服力。我自己則感覺到鍾喬充滿熱情地想要向觀發言,而且雖然不若傳統現實主義那樣直截地被傳達劇作者的思想和意義,但既使吉光片羽,經過作者富於實驗意識的重組的重要的思想意象,還是強烈地撩撥了我的思維,這是無庸置疑的。
-
戲劇
虛假的浪漫?無趣的人生!
真實的人生其實很無趣,戲劇性的舖排則充滿浪漫想像的虛假,《好久不見》的各種實驗也許不能讓觀眾享受到爆笑的發洩,但是,在劇場不甘流俗的實驗精神之下,我們或許才可以在生命和劇場之間找到「好久不見」的對話空間。
-
戲劇
異境中缺席的小丑與詩
如果,我們不把《異境詩篇》看作是一齣嚴肅僵硬的戲,如果,我們可以開懷地欣賞年輕演員們充滿自信與「熱愛表演」的真情流露,那麼我們將看到一種在台灣尚屬新形式的表演藝術,在現代劇場的舞台上開始發芽。
-
音樂
氣象萬千的捷克之音
德弗札克的第七號交響曲寫於全民獨立自主意識高漲之際,全曲充滿英雄史詩、痛快舞蹈節奏、色彩豐富的管絃樂法,以及自我心靈交戰的陰暗沉思。馬卡爾將整體結構建築得極為紮實,演得一氣呵成相當暢快。此外,慢板樂章充分傳達出熱情微笑背後隱藏著憂鬱哀傷的捷克魂,而快板樂章高潮時所展現的淨化情懷也令人難忘。
-
音樂
世紀傳承的智慧與品味
八十多歲的巴夏展現了名符其實的大師風範,不管是第一晚嚴謹的古典樂派,或是第二晚他的經典名曲改編自蕭斯塔可維奇的室內交響樂,都嚴守指揮的職責:清楚的指示、完整的詮釋,完全不見絲毫的輕忽,一代大師誠懇的工作態度,令人敬佩動容。
-
戲曲
從《韓湘子》看「台灣百老匯」的無窮潛力
明華園機關變景、主角人氣及舞台調度的高明特色,都在《韓湘子》一劇裡盡現無遺。設想,如果有一座常設「明華園劇場」日日開演,一定轟動亞洲,更有文化創意產業潛力。
-
戲曲
《試妻!弒妻!》好似一場「八月雪」
正如《八月雪》定位為新歌劇,《試妻!弒妻!》也不適合定位為新戲曲或現代戲曲,它就是一部現代戲劇,或說,導演說它是「聲音劇場」──一齣以聲音表現為最主要實驗核心的創作,差可比擬。
-
特別企畫 Feature
暴風雨來了 The Tempest is Coming!
當古典遇上現代,當東方遇上西方, 當莎士比亞遇上傳統戲曲,當環球舞台遇上一桌二椅, 當電影遇上劇場,當徐克遇上吳興國, 所有元素熔於一爐,魔法師即將站上舞台呼風喚雨。 一九八六年,吳興國以《慾望城國》展開「當代傳奇」, 那是他第一次用莎翁的血肉試煉東方的靈魂, 對京劇的熱情從此化作一場永不停歇的革命。 二○○一年,以《李爾在此》二度創造莎翁的東方傳奇, 自稱憤怒又瘋狂的吳興國仿若李爾,革命路上踽踽獨行, 但只要京劇不死,他這美好的仗還要繼續打下去。 二○○四年,《暴風雨》試圖再創舞台驚艷, 電影導演徐克魔幻手法操演視覺奇觀。 眾聲喧囂的孤島上,吳興國要這些騷動的靈魂大和解。 但東方美學和西方文本正面交鋒, 究竟是大和解還是大對立?注入的是斷命丸還是還魂丹? 且讓我們穿越《暴風雨》,拆解這兩大魔法師的技法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