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環球舞台
說唱彈撥間,故事悠悠流轉
《快樂》的呈現像是一張色彩鮮豔的地毯,由安德生現場小提琴演奏、口白、和即時處理的電子合成音樂交織,加上呈現二十六種基本圖樣的燈光效果,隨著故事和音樂的進行而變化。她使用語言敘事和鍵盤的獨立性,讓人忍不住想像台上至少有兩個人在演出。
-
環球舞台
盤點曲折的人生經驗
在《盤存》中重要的不是個人的悲慘際遇,而是所有這些一一被盤點的事件,構成了社會的一個切面,進而形成一個時代的剪影。以連珠炮的速度道出,直如快轉的人生,話語因而產生一種緊迫性,壓抑不住,不得不說,最後彷彿發了狂,宛如生命消失前的最後回顧。米尼亞納表示:「這種迸發的言語為一種倖存的語言,一種吶喊,充滿了焦慮」
-
環球舞台
日常經驗為戰場,語言為武器
縱觀維納韋爾的創作歷程,其作品中的戲劇情節薄弱,往往由曖眛、片段的口語及日常對話構成,其中的回答不一定與問題對應,而且數個談話和思維互相交錯,因此創造了豐富的戲劇結構。其中既沒有發表宗教信仰或政治主張的聲明,亦無抒情的傾訴。語言則在他的戲劇策略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說的内容沒有說的行動重要,沉默則是寶貴的信息。
-
深度藝談
如何書寫「當下」?
不評論它,不對它進行思考,而是觀察它,擷取它。自身與周遭現實保持漂浮的狀態。不力圖解釋,不力圖賦予預定的看法,而讓現實被放在想像中。然後從這裡開始一點一點地寫作。──維納韋爾
-
舞台之外
越過劇場界線的明媚風光
在劇場的虛幻裡,「伊甸園」的外在設計配合了内在哲理槪念,構成一個精密敘事整體。透過時刻不斷生長的植物,和職員的說唱、對談等劇場表達手法,觀者從抽離的「觀賞」投入置身其中的現場「參與」,不自覺地走進的一個大自然裡的「角色」,在植物、裝置及員工等營造的多重「情節」裡,親身體驗人類與大自然共存的「活」能量,從而達成環境教育的目的。
-
現象視察
誰替劇場展開安全網?
吳慎宜表示,若是劇場界重視人的培養,願意釋放空間讓主管機關涉入檢査,一旦業界人士整合共識,主動向主管機關提出訴求,主管機關可以針對需要的職業指定適用,劇場技術人員便能因此獲得保障。不過在藝文界正式納入法律保障之前,所有相關的雇主與受雇人,未來都得面臨產業本身是否調整的問題,這是表演藝術產業化勢必面臨的陣痛過程。
-
藝史探索
文人伶人攜手,共創藝史新局
在對推廣國劇有強烈使命感的齊如山鉅細靡遺的籌畫下,加上梅蘭芳精湛的演出,成功地將觀衆群擴大到華人以外的東、西方觀衆,產生了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擴大了中國戲劇對西方世界的影響,為中國戲曲的海外傳播開創了新的局面,換言之,是齊如山協助梅蘭芳適時地站上了這個高點。
-
藝史探索
暗室裡的拼圖遊戲
舞蹈史料保存工作的目的在於:組織、照料這些記錄了「一群人如何聚在一起創作出一個作品」、「一個作品的創作、演出」以及「關於作品的評論和回響」的文獻。因此,所有留下來的記錄,都應該是能夠反映出一個作品各個面向的文獻,不只是海報、節目單,甚至包括財務運作、合約和組織管理等等。也就是說,這些文獻應該能告訴別人「什麼人在什麼時候,在哪裡用什麼方式做了什麼」。
-
系列
人類VS.犬類的寓言故事
艾爾比認為一件作品,或更確切地說一部劇作,如果一味地「善待」它的觀衆,它達成的溝通是有限的。觀衆有時需要的是震撼教育,因此劇作不能過於溫吞吞、軟綿綿,它要做出某種「態勢」,那個態勢表面上看來有敵對之意──不友善的狗──但背地裡隱藏著悲天憫人的仁慈。
-
系列
世間生活
馬勒,在歌裡念念不忘「世界」。從《流浪者之歌》到《亡兒之歌》,他總質疑世界的無情,無視於渺小個人的悲歡離合,照常運行。而一個人也可以向世界說不,追尋自己内心的和平美麗。在「自己的天空,在愛裡,在歌裡」。而這樣的孤絶純粹,竟也是分享。因為愛,因為藝術。
-
十週年專題
星星依然閃耀 胡耀恆
作風平易近人,對各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的胡耀恆,在被問及當初爲什麼要創立《表演藝術》雜誌時表示:「在去兩廳院工作之前,我和一群在學校教書,對表演藝術很關心的朋友,就很希望有這樣一本雜誌,可以代表台灣。後來因緣際會到了兩廳院工作,一方面有機構本身的需要,而正好黃碧端副主任是這方面的高手,於是就請她正式規劃版面、選定人事並付諸實行。」 如意算盤 首開風氣之先,胡耀恆在主任任內,邀請了維也納、慕尼黑交響樂團,並舉辦「世界戲劇節」,考量國內了解這些團體與節目的觀衆也許不多,需要專業的深入介紹,雜誌正可以與節目相輔相成。胡耀恆也強調,這本雜誌從一開始就設定是要寫給廣大的群衆看,絕不是一本同仁雜誌,他的理想是,在一個節目推出前兩三個月就開始在雜誌上介紹,引起大衆的興趣,進而買票到兩廳院看表演,達到提升文化水準的目的。緣此,胡耀恆笑說發行《表演藝術》是個徹頭徹尾的「如意算盤」。 回憶起往事,胡耀恆戲稱當初到兩廳院工作可說是「錯誤的一大步」,當時他正奉派到歐洲考察,旅行到希臘正計劃學希臘文,接到教育部越洋電話邀請擔任兩廳院主任,改變了原先的生涯規畫。上任不到三個月,就碰到層出不窮的狀況,包括瑪莎.葛蘭姆舞團訪台的當機事件,第二天成爲報紙頭條,他記得當時因爲斷電,大家點著蠟燭連夜搶修,等修好之後,他走出國家劇院,看見星星,不禁想起了但丁的《神曲》。《神曲》分爲〈煉獄〉、〈淨界〉、〈天堂〉三部,描述人生三種不同境界,每部內容雖不同,最後一句卻都是「而星星仍在閃耀」,胡耀恆說,那時他就相信國家劇院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父子連手 卸任後,胡耀恆回台大教書,成立了戲劇系所,多年來的遺憾之一,是戲劇仍未與台灣人的生活緊密結合,而一個眞正可以反映台灣人民思想、憂患與夢的劇本也尙未出現,他期待看到一個像愛爾蘭劇作家約翰.辛(John M. Synge)般的作者。 目前,退而不休的胡耀恆應邀爲《中央日報》編英文版,兒子正在加州攻讀古典文學博士,主修希臘文,父子倆還合譯已出版的《伊底帕斯王》以及即將出版的《戴神》名劇,當年未完成的學希臘文的夢想,已然實現。 特約採訪|依莎朵拉
-
十週年專題
溫柔但堅定的創刊總編輯 黃碧端
《表演藝術》的同仁都稱我們當時的總編輯黃碧端教授爲黃老師,而不是黃副主任或黃總編輯。她只承擔了第一年的創刊總編重任,經過這麼多年,她的頭銜又有了司長、校長等等,但見了面我們還是習慣於親切地稱她黃老師。 身材嬌小、說話音量低柔,初次見到黃老師的人,總是很難將眼前的她與報端那位筆鋒犀利的專欄作者「黃碧端」聯想在一起。但是,她深邃明亮、彷彿在一秒鐘內就可以把人看穿的眼神,又不由得讓人打從心底產生敬畏。而如果見到她的人又有機會與她談話,她思路清晰、說理分明、溫柔但堅定的語氣總讓人很容易就被她說服,同意了她的觀點。 也許就是這樣的個性特質,讓黃老師在十年前擔任兩廳院副主任的職位時,義無反顧地接下《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的工作,與當時的胡耀恆主任一起扛起雜誌的催生與延續的重擔。 新雜誌的創刊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理也理不清。對內,黃老師要負責規劃雜誌的未來方針、定位、風格,尋覓及聘任雜誌的編輯人員;對外,則要面對來自各方「爲什麼要用政府的錢辦一本市場規模這麼有限的雜誌」的質疑。很多人認爲這樣的刊物至少要一年籌備,黃老師八月一日才到兩廳院上任,而雜誌的試刊號預計在九月底出版;她只給自己兩個月時間!當人員大致到齊,召開第一次編輯會議時,已經過八月中,可以想見當時所有人面對剩餘不多的時間時所面臨的是多麼龐大的壓力。黃老師無疑是我們當中最辛苦的人,當覺得稿件內容不夠吸引人時,她往往親自下筆潤稿或重寫;找來撰寫專欄的作者一定是夠份量的專家,這當然得由她親自打電話邀約;雜誌的封面設計與版型定稿,在她的要求下不知重新來過多少次;而每一篇稿件的每一個字,她都親自讀過,當然也用紅筆潤飾過;可是,別忘了,她當時是兩廳院的副主任,每天有開不完的會議等著她去主持! 雖然壓力如此沉重,但是,老師總是用她一貫的溫和的態度面對所有的事。在試刊號的編輯過程中,印象中唯一一次讓老師眞的動了肝火的情形是,打字行(當時都還是手寫稿,必須先發電腦打字)與美術編輯及執行編輯缺乏配合經驗,不知何故三校稿中竟然重覆出現一校或二校稿中已校出的錯誤,簡直令人抓狂!另外,遍尋不著好照片也是當時讓老師與編輯們傷透腦筋的事,爲此,老師還在第二期雜誌的編輯室報告中撰寫了一篇名爲「紀錄就是歷史」的文章,呼籲所有的表演藝術工作者重視以專業
-
十週年專題
快意恩仇的幕後功臣 童乃嘉
在雜誌十年的成長歲月中,有個隱身幕後、綜理社務七年餘的功臣童乃嘉,雜誌版權頁上的職稱是社務委員兼任副社長,工作伙伴則稱呼她童姐。童姐愛貓無人不知,她的笑聲,更是一絕。 與貓相遇 很多人第一次走進位在國家音樂廳地下一樓的《表演藝術》雜誌社,多半會對編輯小小聲地說出「你們辦公室好像寒冰洞啊!」因爲一年到頭的冷房空調,以及空間中迴盪的古典音樂,彷彿在附和著「表演藝術眞是莫測高深」這樣的刻板印象;直到遠望走道盡頭那盞立燈所發出的暖黃亮光,誘惑你走近童姐的辦公區,接著你會訝異於眼前所見──藍黃相間的貓畫、白胖圓滾的貓偶、沙發椅上躺著貓枕、桌上的貓紙枕、貓圖印杯盤滿室的貓兒咧嘴向來客傻笑著──宛如一座戲耍慵懶的貓天堂。 這些貓兒的「本尊」芳名希芭,養在童姐的山居小窩。童姐回憶當年希芭來訪,還不確知是有主走失或是本就隻身流浪,在門外守候,去而復返,在朋友的勸誘之下,本不打算養貓的她才棄守收留。人生際會因緣奇妙,如同希芭的出現,原爲社務委員的童姐,一九九五年兼任副社長一職,對她而言也是不在生命規畫中的天外之筆。 同戲結緣 在兩廳院創立初期即進入這「深宅大院」工作,童姐戲稱自己幾乎周遊歷任各單位,原只全心企劃製作表演節目,壓根沒想過碰出版。掌理雜誌社,她有意識地放手將編務全權交由主編負責,不論是專題內容或作者邀稿一律不干預,自許是編輯台的後盾,她要盡力提供的是行政支援、危機警示、突發狀況的救急,簡言之,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環境。 但這個天外之筆來得並非無跡可循。追溯起來,小學時代就跟同學合編漫畫、中學寫小說(童姐笑說自己都是寫些像《簡愛》、《咆哮山莊》之類的愛情倫理大悲劇)、五專編校刊(還在校刊上發表自己翻譯的愛倫坡作品),這些存在血脈深處的創作慾,延續到後來出國深造時,選擇專攻亞洲劇場藝術主修劇場導演;而之所以是劇場,童年聽聞的戲曲、風靡一時的《梁祝》,讓她對「傳統的」、「古裝的」粉墨藝術備感親切與喜愛,當然,這其中還有個楔子,要不是當年夏威夷大學到堪薩斯巡演歌舞伎,讓她一見傾心、「像是芝麻開了門」的話,或許她會隨一般人對女性的期望那樣教書從商去了。 隨著世俗期望選擇人生
-
十週年專題
奔跑的獅子 林靜芸
一直覺得夏宇的詩句:「你不覺得她/她很適合早上嗎/你不覺得她很適合/譬如説/奔跑」,很適合用來介紹林靜芸。因爲她從第四期加入《表演藝術》起,陪我們奔跑過近百期;另外,據說她每朝游泳,偶爾玩大提琴,確實適合優優雅雅,早上來到。 許多人不知道,林靜芸歷經幾家藝文媒體主編,以爲該是新聞專業出身,然而她可是紮紮實實「學音樂的」。文藻法文科畢業後在美國著名的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拿到鋼琴演奏學士。哪裡知道方出校門,彈鋼琴的手不愼受傷,哭哭啼啼一個暑假後,林靜芸被福茂唱片相中,擔任旗下《音樂月刊》(原《罐頭音樂》雜誌)主編,據說「那個年代」的藝文記者(如中時的黃寤蘭)都記得那位記者會現場常以「流利英語」發問的音樂系女孩,而筆者記憶所及,音樂科班插手新聞領域,林靜芸也算是先鋒。 林靜芸現職爲《自由時報》藝文版主編,已屬於本雜誌「退除役官兵」級的元老人物,她主編《表演藝術》長達九年的革命情誼,幾乎同雜誌畫上等號。同事間流傳一個笑話,找不到照片問前任編輯,找不到前任編輯,問林靜芸就對了。 九二年從英國留學回台之後,林靜芸說她是「一寫完論文,就打電話跟黃碧端(時任兩廳院副主任兼《表演藝術》總編輯)報到。」當時雜誌正値草創,一切都在兵荒馬亂的階段,編輯沒天沒日的工作,在雜誌社打地舖也是常有的事。甫接下主編的林靜芸開始察覺整個編輯流程有問題,她將原本比較接近編輯「書籍」的人員配置重組,繼而畫分「戲劇/戲曲/音樂/舞蹈」等專業領域,讓每個編輯有獨立負責的區域;換句話說,在「表演藝術」的大架構底下,林靜芸希望個別編輯扮演該領域類似「主編」或者「責任編輯」的角色。而這樣的編輯思考也一直沿用至今,是許多人認定《表演藝術》尊重藝術專業的最好說明。 《表演藝術》多次獲得金鼎獎肯定,並且歷經幾番兩廳院人事更迭,依然獲得支持與尊重,林靜芸數度有感而發的表示「我想當初這批人堅持不走機關刊物、堅持上架銷售,如今看起來顯然是對的。」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這個雜誌「有意識地」將個人色彩降到最低,它沒有藝術人專斷的一家之言,並且作爲一個獨立運作的媒體,它並不自限以兩廳院節目爲唯一報導對象,林靜芸認爲這樣的做法等於「幫雜誌社找到了一個比較廣泛的民意支持。」即使轉任報界,她仍
-
十週年專題
雪泥鴻爪讀表藝
為了迎接雜誌十年生日,從七月號開始,我們對外徵求讀者來信,與我們分享在世界各地閱讀《表演藝術》的心情。雜誌出爐不久,還熱騰騰的桌面,躺著一封字跡秀麗、來自維也納的純白信箴;接著,一連三封龍飛鳳舞的來信,讓我們心兒砰砰直跳到了喉頭,看著照片中擺著不同耍寶POSE的大男生一邊傻笑,一邊納悶:原先設定的海外變成了境内該如何是好? 呵,就算是海内外同心聯歡吧!於是我們決定如文照登。還有那些帶著《表演藝術》旅行的讀者,要在這裡一併致謝──每一位讀者都是一粒火種,沒有你們,表演藝術不會點燃十歲的生日蠟燭。
-
專題
九年一貫蹣跚走來
「九年一貫」制國民教育課程的實施至今一年,為廣泛培養學生藝術知能與提升藝術鑑賞能力為目標的表演藝術課程,在這場堪稱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頭大戲裡,似乎不見發揮什麼角色;除了報導本地的操作實況,本刊也另邀專文,藉由近鄰香港的「美感教育」推廣經驗,來思考本地教育在實踐上的改進可能。
-
表演視界
王榮裕演出雲門第一五一場的《流浪者之歌》
-
專題
專題 瞧!貝多芬
德國音樂家舒曼曾說:「談到義大利就想到歌劇,法國是革命,英國是戰爭,德國則是貝多芬。」貝多芬曾是德國社會的某種文化象徵,但是他的音樂代表了人類不斷與環境抗爭,終得和平、自由的光明面,所以他的音樂也不再專屬日爾曼民族,而是全人類共同的音樂遺產。在今日的兩百年前,貝多芬留下《海里根鎮遺書》自殺未遂,他的人生與音樂創作轉向積極、獨特、英雄式的個人丰采,他不攀權貴、不畏強權,終生為人類的和平與自由努力,找尋他心中的Freud(喜悦)之音。 這個九月,在台灣將有一連串貝多芬交響曲與鋼琴協奏曲的音樂會,這是台灣音樂史上頭一遭,而且在一個月内演完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也是世上少有的紀錄。本刊藉這個機會從各個面向剖析貝多芬,讓讀者一覽這位音樂史上的傳奇人物。
-
專題
拍賣會上的奇蹟
一八二七年貝多芬逝世,夾道送行的人數超過三萬,這個紀錄在音樂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年被剪下作紀念的頭髮,一百年後竟成為倫敦富士比拍賣會場上的搶手貨。
-
專題
終生未婚,只爲尋找他的蕾奧諾拉
貝多芬一生的戀愛並不順遂,他喜愛出身高貴、純潔的女孩,然而每次談到婚約時,他卻臨時打退堂鼓,轉而選擇有夫之婦戀愛,或許這只是他的煙幕彈,其實他一生的愛早已給了他的「永恆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