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夏‧瓦茲企圖在《身體》中提出基本的舞蹈問題:我們如何與我們的身體相處,身體在資訊膨脹及全球化空間中發展的可能。(Bernd Uhlig 攝)
歐洲人文筆記 歐洲人文筆記

你跳舞,她也跳舞

高爾夫世代的舞蹈工作者,她們都是安迪‧華荷的追隨者,她們最多在心裡對自己說:好吧,你跳舞,但我也跳舞啊。

 

高爾夫世代的舞蹈工作者,她們都是安迪‧華荷的追隨者,她們最多在心裡對自己說:好吧,你跳舞,但我也跳舞啊。

 

一提起現代舞蹈,大家都知道碧娜‧鮑許這個名字。碧娜‧鮑許儼然是現代舞蹈的代言人、後現代主義的教母,她的作品如《春之祭》或《米勒咖啡館》都是現代舞蹈的經典作品,來自德國的烏帕塔舞團叱咤歐美舞蹈界廿餘年後,很多關心舞蹈的人不禁問起:碧娜‧鮑許之後,到底還有人嗎?

有,還有人,女性的話我至少注意到二位。一位是德國人叫莎夏‧瓦茲(Sasha  Waltz),另一位是長住在布魯塞爾的美國人梅格‧史都華(Meg Stuart)。

舞蹈中無與倫比的人文關懷

莎夏‧瓦茲出生於一九六八年,早年與魏格曼(Wigman)的學生柯恩哈斯學舞,在紐約停留了一段時間,一九九三年自己成立舞團,九六年的作品《太空人之巷》引起歐洲舞蹈評審界注意,並獲頒大獎。但真正使她一鳴驚人之作是一九九八年的《大地》Na Zemlje,大地充斥高加索的冷影,涵蓋歐亞文化的交接,影像豐富,從此被視為新一代最重要的編舞家之一。

莎夏‧瓦茲和梅格‧史都華都是五年級後段生。她們長得極瘦,卻看起來都和碧娜‧鮑許有點像,尤其像早年鮑許剛從美國回來跳《咳嗽舞》的年代;那時鮑許自編自跳,極其獨特,充滿憂鬱之美,而整支舞都在咳嗽,只有鮑許才想得出來。幾年後,她所編的舞碼中一位女子拉著手帕不停繞圈子往前跑,一邊跑一邊喊:我好累,我好累。毫無疑問,只有鮑許才有那樣的人文深度。也因此,任何現代女性編舞者往往被人以鮑許風格來檢視。

瓦茲和史都華的作品風格已從後現代獨立出來,舞蹈語彙則集大眾之成,她們喜歡嚐試不同的視覺表現。在《大地》中,瓦茲重新拾回敘事手法,將幾個前蘇聯集體農莊的故事呈現在潮溼、冷風颼颼的舞台,田園詩篇裡充滿政治性,同時又賦予個人的強烈美學風格。 那是絕無倫比的人文關懷。一個本地的舞蹈評論家說,那是令人信服的俄羅斯。完全令人信服的瓦茲,以舞蹈作品說明她的世界觀。

瓦茲創作不斷,作品《身體》中,她回歸到舞者的原始身體,排除舞台佈局的繁複,讓舞者回到自我的肉軀,開幕印象令人深刻,一群舞者的身體在玻璃下壘疊如罐裝食物,而在其他場景中,身體所具的挑逗與舞蹈表現達成行文的曖昧,揚棄繁華,落實身體的表達力。

瓦茲企圖在《身體》中提出基本的舞蹈問題:我們如何與我們的身體相處,身體在資訊膨脹及全球化空間中發展的可能。她以身體說了一個關於身體的故事。 瓦茲的舞者身上什麼都沒穿,他們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名字。

宣告「後現代主義」已過去

史都華對女性意識及戰爭題材敏銳,一九八○年代在紐約習舞,九○年代在布魯塞爾成立舞團(damaged goods),近年來,遊走在錄影藝術及裝置藝術的界地,將舞蹈帶入全新的領域。瓦茲已走入先鋒,而史都華則玩得更為大膽入火,令人驚嘆。

除此之外,她們也企圖顛覆舞蹈與戲劇的界限和範圍,在後現代潮流中被排斥的敘事性,又重新被建構使用。而舞蹈與其他藝術媒介經常混合使用,像瓦茲或比她更年輕的六年級生歐斯特麥耶和芭芭拉懷等三人,目前是柏林著名的「柏林舞台」劇場的藝術總監,他們宣告「後現代主義」已過去,而主張新的舞台表現方式,尋找超越國界、形式和領域的可能性。

而在這個風潮下,新的敘事和多元跨域的風格逐漸鵲起,藝術形式愈來愈汶化,新一代的舞台創作者有話要說,他們檢驗社會暴力、無法滿足的性及戰爭等,以嶄新的敘述,混合身體和語言的可能性,使用各個領域的形式媒介,呈現奧妙及塵封的題材。最重要的是他們比上一代人更勇於嚐試。

她們並不在乎原來的舞台應該怎麼樣,而舞蹈又應該如何。相當程度上,她們不像她們的前輩那麼汲汲營營於表現主義,她們的父母是一九六八年學生運動的參與者或支持者,而她們也都是艾力世代(Generation Ally)或高爾夫世代(Generation Golf),她們有的是對社會有某種的無感和不滿足,而那種態度使她們作品更顯現反諷的效果,但她們是消費的一代,絕不可能像沙特或貝克特那麼虛無,她們都是物質主義者,她們都是安迪‧華荷的追隨者。

她們最多在心裡對自己說: 好吧,你跳舞,但我也跳舞啊。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陳玉慧
旅德作家,現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
曾是劇場演員、導演。文學作品有《徵婚啟事》、《你今天到底怎麼了?》、《巴伐利亞的藍光》、《海神家族》(即將出版)

 

 

PAR名詞解碼室

艾力世代或高爾夫世代

指德國卅歲至卅五歲的世代,這是一個單身主義世代,主張不婚及不生小孩,大多數的人不太在乎事業和金錢,因為他們的父母只有一或二個孩子,未來的遺產會使他們不必為後半生憂愁。

「艾力世代」一詞源於德國女作家卡提亞‧庫爾曼(Katja Kullmann)的作品《亞麗世代》Generation Ally。「高爾夫世代」一詞則源於作家佛洛李安‧依里斯(Florian Illies)的作品《高爾夫世代》Generation Golf

他們從小便習慣物質生活,高中畢業時就從父母那裡得到畢業禮物──福斯汔車公司出品的高爾夫(golf)型車,這是這個世代的象徵。

這個世代也比過去的世代更獨立和個人化,他們懂得享受人生,尤其醉心流行文化,懂得投資自己,追求精神生活,對改造社會只有一點點的耐心,絕不會去搞激烈革命。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