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炫技的傳承
忠實於李斯特的偉人
畢羅喜歡放兩台鋼琴在舞台上,視情形,看演出時是把臉面對觀衆或是背對著觀衆,來決定「藐視」聽衆的方式,在一次他指揮首演布拉姆斯交響曲後, 聽衆們毫無反應,他轉身向聽衆們說「你們似乎還聽不懂這個曲子, 那我們只好再從頭演奏一次了」,這回果真掌聲如雷。
-
專欄 Columns
期待「閒置空間」再生下的劇場空間
多年來我們對劇場建築的偏頗發展,形成「重大輕小」的面貌。這時節通過「閒置空間」的釋放,使空間得以做新的衍伸,使表演藝術得以有機會做新的詮釋。這一個舉措,在浮面上看,也許覺得只是去增加一些表演的場所而已;如果能往深層一點去探究,就會察覺到,它對整體的表演藝術發展,是會有很大的影響。
-
專欄 Columns
音樂能說什麼?怎麼說?
以音樂本身來講,你一聽到就有感覺就是有感覺,若你聽到以後沒有任何感覺,你跟它就毫無關係。當我們說音樂能說什麼的時候,它其實不能說什麼,但是它又好像能說什麼, 你「感受」到什麼,往往就是它在跟你「說」什麼。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表演藝術比賽面面觀
比賽,向來有所謂客觀、嚴謹的評分標準,是否適用於強調自由、主觀、創造的藝術,贊成與反對的兩造人馬始終各持己見。 而台灣目前的比賽又對表演藝術的發展,形成哪些積極或負面的影響? 我們希望藉由對比賽既有的現象,在時代環境、人事變遷、美學的轉換等面向的探討,企圖解析其現象背後的成因。 並透過對國際重大比賽的分析討論,希望能引他山之石,以見己之優缺。
-
特別企畫 Feature
民間戲曲競技場
地方戲曲的比賽是劇界唯一可資證明表演實力的憑證,甚至有人不惜耗資數倍,請來槍手。曾幾何時,地方戲曲比賽的快速老化,終變成了歌仔戲、布袋戲兩年一輪的例行事務。
-
特別企畫 Feature
跨不出校門口?
非專業的各級校園戲劇比賽活動相當多,專業的「劇場界」卻沒有一套評鑑制度,即使擁有戲劇比賽得獎的光環,也不見得有多大的實質效益。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蹈奧林匹克大會
一九六四年就在保加利亞的瓦納(Varna)舉辦的比賽,和隨後加入的俄國莫斯科、日本東京及美國傑克遜城大賽集結,每年輪流在其中一個城市舉行。並仿倣效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模式,將評分項目分為技巧、藝術性、音樂性三類。
-
特別企畫 Feature
榜落誰家,廣寒互見
中國大陸向蘇聯學習芭蕾,進而有計畫地加以推廣,視之為國際外交的利器。反觀台灣的有天賦的舞者,卻得不到政府有力的支持。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際音樂比賽選介
只要在國際音樂大賽中一鳴驚人,便可以躍上國際演奏家之列。不管是俄國的「國際柴科夫斯基比賽」,還是只比單樣樂器如波蘭「國際蕭邦鋼琴比賽」,都可說是音樂學子的兵家必爭之地。
-
即將上場
中國京劇院訪台大匯演
中國京劇院二〇〇一年訪台大匯演主要由老生于魁智領軍,演出其拿手的《打金磚》、《楊家將》、《紅鬃烈馬》等戲碼。主要演員還包括程派旦角李海燕、葉派小生江其虎、張威,還有老旦張嵐、文丑鄭岩、花旦管波。此外,為壯大陣容,中京院還向外借將,邀得上海京劇院大武生奚中路、瀋陽京劇院武旦李靜文、北京戰友京劇團青衣張萍以及裘派花臉楊燕毅等共襄盛舉,可說是精銳盡出。
-
即將上場
相聲瓦舍《並不太熟》與《他怎麼那麼紅?》
蟄伏一年的相聲瓦舍將推出今年的全新創作《並不太熟》。《並》劇風格延續去年頗受歡迎的《誰唬嚨我?》,内容主要討論人與自我、他人、自然間的關係。 除了演出《並》劇外,相聲瓦舍也同時推出傳統相聲新詮釋《他怎麼那麼紅?》。將三百個傳統老段整編,以全新表演重新詮釋,讓觀衆一賭傳統的魅力。
-
即將上場
杯子兒童劇團《火星人ㄌㄨㄚ ㄌㄨㄚ》
一直以黑光劇為其特色的杯子兒童劇團,又將於本月推出大型黑光音樂偶劇《火星人ㄌㄨㄚ ㄌㄨㄚ》。是一齣以卡通化的故事為題材,探討友情與族群的問題,希望小朋友從簡單的故事中體會友情的可貴。
-
即將上場
三十舞蹈劇場《國歌四賦》
三十舞蹈劇場此次推出以「國歌」為主題,邀集年輕編舞者顏鳳曦、譚惠貞、雲門獨舞者黃旭徽以及資深劇場音樂設計余奐甫與舞者謝文茹等創作演出《國歌四賦》,希望藉由年輕的藝術創作者透過肢體語彙及創作媒材,重新表達與思考國歌的意涵。
-
即將上場
台大戲劇研究所《櫻桃園》
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集結來自台大與藝術學院兩校的戲劇研究生,於本月共同演出契訶夫的名作《櫻桃園》。 此次《櫻》劇,導演將著重「聽覺意識」的處理,希望藉由簡單的舞台佈景、沒有時代特徵的服裝來突顯《櫻》劇永恆的主題與象徵。
-
即將上場
加拿大皇家溫尼伯芭蕾舞團《羅密歐與茱麗葉》
加拿大皇家溫尼伯芭蕾舞團即將來台演出該團新作《羅密歐與茱麗葉》。創立至今已有六十年歷史的該團,是加拿大也是北美地區歷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團。目前該團除了每年有超過二十個星期,在世界各地進行巡迴演出外,更是加拿大國内各大藝術節慶競相邀請的對象。
-
即將上場
天使蛋夏日劇場《誰要借芭蕉扇?》
天使蛋劇團的《誰要借芭蕉扇?》以西遊記的故事為基礎,結合全新的音樂創作,希望以歌舞劇的方式帶領小朋友進入孫悟空、唐三藏、豬八戒、沙悟淨的世界中。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無可奉告之沈默
-
克羅埃西亞
音樂創意繽紛綻放的花園
「對某些人而言,MBZ曾經有如芬克《享樂者的花園》,是暢遊享受音樂的靈感泉源。對另一些人來說,MBZ卻像個實驗室,在這裡他們展現了對一般愛樂者有如怪獸般難以忍受的新聲響,而這些正結合了他們令人讚嘆的新發現和創意。」MBZ總裁尤斯波維契說。
-
紐約
遇見絲路上的古波斯傳奇
「我是一個美國作曲家,我寫的是西方音樂。這不是一首波斯音樂,但是我記得七歲時在伊朗的剪影,還有我祖母的歌謠,這些回憶在多年後我自己找到了路,而回到我的腦海中。」丹尼爾普試圖解析他作品中東方與西方的交會。
-
倫敦
永遠超越自我的崔莎
不論處於甚麼時期,任何框架都在崔莎的創造活力之外,她總能在傳統藝術典範中,開發出新的審美觀,讓人們有不一樣的體會。身體的民主是她不變的舞蹈主題,身體的表達不為任何劇場元素所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