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美國作曲家,我寫的是西方音樂。這不是一首波斯音樂,但是我記得七歲時在伊朗的剪影,還有我祖母的歌謠,這些回憶在多年後我自己找到了路,而回到我的腦海中。」丹尼爾普試圖解析他作品中東方與西方的交會。
「我從八十六街的住處一路走到費雪廳(Avery Fisher Hall)的紐約愛樂辦公室(位於六十五街),我告訴愛樂的藝術行政,我將爲馬友友的絲路計畫(註)寫一首大提琴協奏曲,由馬友友演奏。我希望紐約愛樂可以委託我創作這首曲子,我相信愛樂也會這麼做。」李察.丹尼爾普(Richard Danielpour,1956〜)在演出前的談話中聊到這首由紐約愛樂、柯隆的新音樂合奏團(Ensemble für neue Musik),以及法國國立里昂管弦樂團(Orchestre National de Lyon)共同委託創作的第二首大提琴協奏曲的源起。這樣由作曲家主動接洽一個樂團且自信會如願的原因,由二〇〇一年三月十四日起在費雪廳的四場世界首演的票券全數售罄,已顯現部分的答案。丹尼爾普的管弦音樂所具有的豐富音響,多層次而戲劇性的節奏感,也成爲他第二首大提琴協奏曲的主要特質。
與馬友友同屬新力唱片(Sony Classical)藝術家的丹尼爾普,曾在一九九四年爲馬友友寫作了第一首大提琴協奏曲。這兩首樂曲都有由傳說引發靈感的內涵,也都以四個樂章的架構組成,樂章之間一氣呵成地沒有間斷,並且都安排了在後台演奏的樂器。在第一首中,被安排在後台演出的是四隻大提琴,第二首則是長笛、雙簧管、弦樂四重奏、santur(類似揚琴)以及在聽衆右方包廂中與樂團相望、經過擴音的kamancheh(類似胡琴,由凱罕.卡洛Kayhan Kalhor演奏)。丹尼爾普擅於用打擊樂器與樂團其他部分搭配,所構成的急迫逼切,以及由大提琴流暢帶出的敘事性,尤其是探索馬友友在高音域表現的特長,都在這兩首協奏曲中展現。
穿越山谷的波斯傳奇
無論丹尼爾普在最初曾考慮是否再寫另一首類似的大提琴協奏曲,假如他替同一位大提琴家再寫一首,這很難不讓人感到會是類似的作品,而絲路計畫的存在卻是丹尼爾普思考的重要關鍵。當他聽到馬友友的絲路計畫時,這個以委託創作爲要素之一的跨文化領域製作與丹尼爾普本身的祖承淵源立刻有了共鳴。丹尼爾普一向以作品中多樣的文化內涵著稱;身爲一個伊朗家庭第一個於美國出生的孩子,丹尼爾普將他幼時在伊朗近一年的生活經驗,以及波斯文化的薰陶,引入他的音樂創作中。他將第二首大提琴協奏曲命名爲《穿越古代的山谷》,隱射絲路所經之處,而這整部音樂的靈魂,則是一對父子直到沙場上才得以相認的波斯傳奇;曲中的四個樂章一氣呵成,呼應的是波斯詩作整體篇幅中綿長不絕的氣韻,更明顯的例子是他運用的波斯樂器:kamancheh、santur,以及手拍鼓dombak。
「我是一個美國作曲家,我寫的是西方音樂。這不是一首波斯音樂,但是我記得七歲時在伊朗的剪影,還有我祖母的歌謠,這些回憶在多年後我自己找到了路,而回到我的腦海中。」丹尼爾普試圖解析他作品中東方與西方的交會。樂曲中有四段音樂,形成曲子架構的四個大支柱,據丹尼爾普解釋,這四段屬於「夢境」,在聽衆耳裡,這四個片段的抒情性以及緬懷往事的恬靜,明顯地與曲子其他部分形成對比。夾在這四個支柱間的部分是「現實」,讓人聽到了戰爭、奔走甚至恐懼。曲子情緖變化的快速卻是無法預料的,史詩性的浩大與小品的細緻,激動與寧靜,強與軟,新與舊,對比的片段彼此追逐著,二十八分鐘的音樂大致可稱爲浪漫的作品。雖然對於尋求丹尼爾普另一種聲音的聽衆來說,恐怕無法滿載而歸,但是當大提琴與在觀衆包廂的kamancheh呼應時,所激起片段的感動,以及丹尼爾普對管弦樂法精采熟練的運用,讓人有豐富的聽覺經驗。
馬友友大提琴演出中的專注與流暢,在音色控制上的精準,維持了他的一貫風格。然而他拉琴時所散發的氣質與舞台動作,有時可能文溢於情。例如他一度在起身翻譜時,因爲定音鼓突然的急奏,而非常戲劇化地將身子凝在空中,翻過譜子,然後慢慢坐下。可能有人堅持在音樂會中最重要的是音樂而不是演出者或誇張或木訥的肢體動作,然而這裡說的是肢體動作或表情多到讓聽衆開始感覺到影響聽音樂會的整體經驗。Shirley Fleming有一篇樂評甚至說,馬友友在這場演出的舞台動作之多,已經讓人感到不舒服和使人分心。
在西方尋找古絲路遺跡
三月十六日的這場節目由庫特.馬索(Kurt Masur)帶領紐約愛樂演出這首大提琴協奏曲,以及下半場的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天方夜譚》。《天方夜譚》的管弦樂中冗長而類似的片段,在馬索的手中顯得層次分明,氣勢輝煌。其中由紐約愛樂首席小提琴家Glenn Dicterow所擔任的獨奏,音色透明亮麗,給此曲一場出色的呈現機會。
這場音樂會的第一首曲子Blue as the Turquoise Night of Neyshabur,是由作曲家,同時也是kamancheh演奏者的凱罕.卡洛,爲kamancheh、大提琴(馬友友擔任)、三種波斯樂器以及西方弦樂六重奏而作的樂曲,這首樂曲是根據波斯傳統音樂中的調式Chahargah,營造出古波斯的意象;這首樂曲試圖由東西方的兩種音樂風格,交織成一幅東西方文化在古絲路交會並且相互影響的景象。曲中東西方樂器有著明顯的不同,必須經過擴音設備才可能達到音量的平衡。漸強是整首曲子簡單結構的大走向,彷彿是在一個古波斯城市Neyshabur眼見一隊商旅,自遠方的絲路迫近,而產生了聽覺與視覺的經驗。整首曲子的效果應該可以由縮短長度而增進一些緊湊感,不過,當場的聽衆然十分熱烈地給予回應。
這首曲子也是馬友友的「絲路計畫」所委託創作的曲子之一。
註:
絲路計畫由一九九八年六月由馬友友發起以來,已經成為一個不僅有全球等地音樂節的藝術表演,在不同國家的委託創作,更包含研習、電影、舞蹈、出版及唱片等項目。絲路計畫重頭戲將於二〇〇一年秋天在中亞的The Aga Khan Music Initiative in Central Asia展開,和二〇〇二年夏天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思索尼恩民俗藝術節Smithsonian Folklife Festival。
關於這個跨界計畫的細節可於http://press.si1kroadproject.org/news_rel.html獲得。
文字|魏兆美 音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