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台前幕後
金融風暴裡的吶喊
從參與者人數、活動時間,以及巡迴公演國家來看,即將於這個月抵達台灣演出的第三屆「亞洲的吶喊」一行,似乎是歷屆以來規模最小的。 這次共有來自香港、南韓、孟加拉、巴基斯坦、日本、台灣、菲律賓,以及寮國等八個亞洲國家地區的八位演員參加,一月十九日起在菲律賓進行密集排練,三月初在馬尼拉CCP(菲律賓文化中心)的小劇場演出一場,三月八日抵達「唯二」的演出國家--台灣。 據台灣組織者鍾喬表示,爲了有效率地進行排練工作,這次「亞洲的吶喊三」與過去兩屆稍有差異之處,是組織者在活動開始前已先擬好一份劇本大綱,確定了「亞洲共同命運」的主題,再由參與者於排練時加以修飾豐潤;而這項共同命運便是對去年夏天起,席捲亞洲多國的金融風暴,在各個國家造成的衝擊和文化挫敗的省思。 此次副名爲《夢迴亞洲街》的演出,主要將藉由一則大樹女神Kali(象徵母體文化),與巨鳥Minokawa(象徵販賣夢想者)在「亞洲街」搏鬥的神話故事,譬喩傳統文化與古老智慧,在面對城市化發展的富有社會時,所遭遇的種種衝擊,以此諷喩亞洲社會在現代化迷思裡,依偎第一世界價値觀的羽翼下,逐漸喪失原生文化的厚實力量與自主性發展。 這齣寓意嚴肅的主題演出,除在菲律賓表演一場外,重頭戲將放在台灣之行上。滯台爲期兩個禮拜的活動期間,「亞洲的吶喊三」一行人將在台北的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一場,接著在「差事藝文中心」的小劇場演出兩場,並舉辦由日本、孟加拉、巴基斯坦、菲律賓與台灣等國家的演員所主持的六場交流工作坊,工作坊內容則有舞踏、京劇身段、廣場劇等各國傳統表演的敎學,所有工作坊皆開放有興趣的劇場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及一般民衆報名參加。 除此之外,爲配合三月「差事藝文中心」開幕的慶祝活動,也將有本地的表演者如觀子音樂坑的演唱、張釗維的紀錄片發表以及創作社團員江世芳的個人戲劇創作,在「亞洲的吶喊三」來台期間共同演出。 文字|賴淑雅 劇場工作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空間搶灘
對國內藝術工作者而言,展演空間的匱乏一直沒有獲得充分解決;對觀衆而言,欣賞藝術表演未必要正襟危坐在大劇場中,城市中有許多空間可以藉著藝術活動和人們聯結、活潑互動。這樣的空間在政府主動規劃與民間積極爭取的過程中,面臨了什麼難題?又激盪出什麼樣的藍圖?我們透過「中正二分局小劇場派出所」、「蔡瑞月舞蹈館」、「華山特區」等空間實例,一起來探究。
-
特別企畫 Feature
城市的藝文空間
理想的城市藝文空間不只是一個支持藝文活動與表演藝術的場地設施,更重要的是它得流露一種「市民之地」的公共感。
-
特別企畫 Feature
政府再生古蹟新空間
將老舊古蹟再生利用,以支援藝文活動展演,原是政府主導的美意。然而牛步的進度眞能趕上藝文團體的需求嗎?
-
交流道
一桌二椅 一體兩面
在進念廿面體導演榮念曾「一桌二椅」的命題下,十二名來自台、港、大陸、新加坡、加拿大、紐約的華人藝術家,匯集香江,進行十二齣「百無禁忌」的折子戲問答。王景生、林奕華、張獻、賴聲川、張平、林兆華、王純杰、魏瑛娟、邱金海、黃柏武、蔡明亮和榮念曾自己,每個人都在這個自由的申論空間下,放懷自我的概念、批判與想法。在多方評論者的解讀與辯證下,「身份認同」成爲此次Journey to the East「東遊記」關心的文化議題。多元的交流固然拓展了更開濶的創作與文化視界,然而在「藝術家」的光環下,有人卻在多元的交流中,看見了政治性權力的陰影,也有人質疑這些演出的戲劇性。「中國旅程II九八」的定義是來自於創作者自己,還是觀衆的回應?我們藉著主、客觀的角度,來看看這十二位導演在旅程中走過的痕跡。
-
交流道
祖國安在否?
離開了所謂的「祖國-中國」,身爲海外華人第二代子孫的王景生與張平,對於這次「中國旅程二-一桌二椅」的主題,都在折子戲作品裡,分別影射出「一桌二椅」外的另一種演譯空間,擺脫「是非對立」的邏輯,而表現了創作主體的幾種矛盾。 來自新加坡的王景生,從小的認知就被「一分爲二」;上學念的是衛理敎派學院,回到家拜的是祖宗神位;在學校說的是英文,見到父母卻得學著說福建方言。在新加坡,王景生的成長世界相當分裂而多元,甚至他自己原本學的是法律,而今受到裝置藝術影響,投身戲劇創作已有好幾年。反觀來自美國的張平,十幾歲之前,都被「困」在中國城,也從來沒看過西方電影;直到中學之後,開始學畫,也就因爲求學而走出了封閉的華人社會。然而,從繪畫轉學影像之後,生活中不愉快的點滴,讓他開始體會華人想在電影界謀生的困難。因此,張平在一次學舞的過程中,認識了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成爲她旗下的舞者,也開始了他劇場創作的生涯。在張平的成長經驗中,充滿了對立和封閉,當然還有排擠;張平淡淡地表示,他自己永遠是個「局外人」,而他也早已接受這個事實。 被喩爲「新加坡的羅勃威爾森」的王景生,不但成立自己的劇團TheaterWorks,也爲劇場劇作家和導演,創辦「劇作家實驗室」和「導演實驗室」;另外推動新加坡當地的藝術敎育,也不遺餘力,爲近代新加坡開創了自己的劇場史。王景生的導演作品充滿寓言和典型的東方傳統,改編如《鏡花緣》、《楊門女將》等神話;又例如一九九五年的《鄭和下西洋》,藉著太監鄭和的故事,來諷喩被現代文明閹割的新加坡社會。爲了關懷弱勢民族和女性,王景生除了編導商業大衆的劇場題材,也結合環境劇場的可能性,分別於一九九五、九六、九七年,編導《斷翼之鳥》Brokenbirds、《楊家》The Yang Family和《漂流的牛馬》Work-horse Afloat等劇;對離鄕背井的日本妓女、百年老宅的拆除和新加坡的印度苦力,付諸藝術關注,爲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一點紀錄。 在王景生的創作中,目前最爲人稱道的是九六年開始的The Flying Circus Project;集合亞洲各地各種專業的藝術家,硏究各國專門藝術,重新發掘當代創作,進而肯定所謂的東南亞身份認同,將東南亞的傳統藝術帶入二十一世紀。九七年作品《李爾》,便是這
-
即將上場
草地上的精靈──精華大學藝術市集
草地上的精靈─淸華大學藝術市集的集會內容包羅萬象,包括美術類:一些新竹在地與北區之繪畫、陶藝、木雕、手工藝等創作者、工作室或畫廊,將於現場展示作品;另有人像速寫與現場示範敎學活動。音樂表演類:將有專業或業餘音樂家,交、淸大音樂性社團學生或即興演出者,於現場做街頭藝人歌唱,舞蹈或戲劇即興演出,亦有小型管弦樂團演奏小品樂曲。飮食類:除了一般的小吃之外,安排具健康自然的食品於現場販售。其他類:有藝術圖書、有聲CD、卡片、海報等展示販售,亦有其他DIY物品或彩繪物件人體等活動。這是一個結合視、聽、味覺,並以美感與生活化內容爲主的「藝術市集」!
-
即將上場
小提琴家白莉娜與台灣弦樂團
常與國外演奏家演出的台灣弦樂團,繼去年邀請柏林愛樂小提琴首席安永徹、俄國小提琴家皮凱森來台後,今年邀請來自美國(俄裔美籍)的女性小提琴演奏家妮娜.白莉娜(Nina Beilina),除了在台北與高雄分別合作一場精彩的弦樂作品音樂會之外,三月四日白莉娜會在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辦一場個人獨奏會,同時也將配合實際演出需要,舉行講習會(Master Class)。 現任職於紐約曼尼斯音樂院的白莉娜,畢業於莫斯科音樂院,當她接連贏得恩耐斯柯(Enescu)、法國的隆.提伯、與柴可夫斯基大賽後,因遭受政治迫害,轉而逃往美國。來到西方世界的白莉娜,曾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巴爾的摩交響樂團、洛杉磯室內樂團,以及聖塔西西里亞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奏足跡尙未觸及台灣的白莉娜,此次是第一次訪台,與台灣弦樂團合作演出的曲目有巴赫爲兩把小提琴與弦樂團所寫的c小調協奏曲,由白莉娜與她的學生黃義勛主奏;另有弦樂作品的經典之作《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當代美國作曲家蓋希文所寫的音樂劇《波吉與貝絲》,弦樂團也將呈現其中數段的經典選曲,最後還有一首許尼特基的老式組曲。
-
即將上場
法國號狂想之夜─法蘭西斯.歐佛獨奏會
才於去年十二月天訪華演出的法蘭西斯.歐佛將再度來訪,除了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外,還將在十方樂集舉行兩場講習會。法蘭西斯.歐佛目前任敎於德國的Tros-singen音樂學院,在長達二十年吹奏法國號的經驗中,為比利時國家管弦樂團、盧森堡國家管弦樂團與比利時國家歌劇院管絃樂團的首席;同時除了任敎於歐洲各大音樂學院之外,亦從事推廣法國號的音樂工作,目前是國際法國號協會(International Horn Society)的顧問委員。 此次演出,上半場推出的是布拉姆斯的法國號三重奏曲,這首曲子是布拉姆斯爲法國號所寫的唯一的作品;還有美國作曲家威爾德(Alex Wilder)爲法國號、低音號與鋼琴所做的組曲;最後則安排一首由當代美國作曲家裴西徹提(Vincent Persichetti)所寫的《寓言VIII》。
-
即將上場
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帽失的婚禮》
故事內容是以一頂義大利草帽在錯中錯的情況下所引發的。農場主人范希瑞因誤毀賴玉枝的義大利草帽,而在新婚之日被迫四處尋找相同款式的帽子,以防賴女之夫周武雄大發醋勁,但范希瑞的岳母及一行親友卻不明究理而窮追不捨。最後「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部費工夫」,事情有了圓滿的結局,婚禮得以如期完成。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第一屆學生的畢業公演《帽失的婚禮》,原名《一頂義大利草帽》An Italian Strow Hat,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劇作家尤金.萊比哥(Eugene Labiche)所著之笑鬧劇,此劇於輕鬆戲謔中反映出當代社會現象。
-
即將上場
薰衣草劇坊《未完成》
薫衣草劇坊即將推出的《未完成》從三年前兩個北一女學生在蘇澳自殺談起。面對一則已成爲我們集體記憶的社會新聞,要如何掌握它在我們心中引起的騷動?整個創作、思索的過程已讓《未完成》最後的形貌與一般人熟悉的戲劇漸去漸遠,但導演何一梵並不擔心新竹居民對所謂「前衛」劇場會產生疏離效應,他希望此次作品能有異於時下戲劇風潮。
-
即將上場
復興劇團《紅娘》、《群英會》
成立三十四年的復興劇團,爲推廣傳統戲曲之美,常赴全省各地區及校園做推廣、示範演講。三月份復興劇團將推出由朱民玲、趙揚強擔綱的《紅娘》、及趙揚強、王勝全、謝復靑演出的《群英會》,二場皆爲免費演出。《紅娘》是演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中偶遇相府千金崔鶯鶯後一見傾心;在侍女紅娘穿針引線下,兩人終成美眷的故事。《群英會》則是關於三國時魏蜀吳對峙,曹操領兵直逼東吳,周瑜因此和蜀漢諸葛亮聯手共思對策,霎時群英會聚,瑜亮鬥智的故事。
-
即將上場
三重奏經典之夜
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的組合,向來是古典音樂裡的最佳三重奏拍檔,從史上的黃金組合(海飛茲+魯賓斯坦+皮亞第高斯基)到二十世紀的創新陣容(帕爾曼+馬友友+巴倫波因),以及去年兩廳院十週年慶所請來的超強卡司(林昭亮+馬友友+布朗夫曼)。這次錢舟(小提琴)、簡碧靑(大提琴)、隆信眞(鋼琴)將聯手獻演經典三重奏曲,帶來貝多芬、拉威爾及蕭泰然、蕭士塔高維契等作品。
-
即將上場
台南人劇團《求婚記》
台南人劇團將於三月二十一、二十二日於華燈藝術中心演藝廳推出《求婚記》,並巡迴南部各大專院校及社區演出。 《求婚記》是俄國劇作家契可夫的作品,是齣極爲逗趣的輕喜劇,故事敍述一位前去女方家求婚的地主,卻因與女方家爭執土地所有權及家犬優劣等芝麻綠豆事而鬧得不可開交,差點求婚不成。劇團仍以一貫擅長的台語,添增本土語言的趣味性。本劇由劇團資深演員陳玉惠擔任導演,主要演員有郭吟香、蔡鑫昶、黃詩媛等人。這次演出由文建會主辦,是該會「輔導地區劇團人才培育極戲劇推廣計畫」活動之一。
-
即將上場
樂壇新秀系列─蔡佳憓鋼琴獨奏會
甫獲選參加克里夫蘭國際鋼琴比賽的蔡佳憓,是九七年兩廳院甄選「樂壇新秀」系列的鋼琴新人,一九八五年代表台灣赴日本參加J.O.C.國際創作發表大會,隔年以最高分考入德國國立Freiburg音樂院,師事匈牙利鋼琴家Tibor Hazay,一九九三年以特優成績取得藝術家文憑,同年再考上Freiburg及Trossingen國立音樂院獨奏家最高硏究班,並隨俄籍大師Boris Lvov學習。一九九三年進入Gottingen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準決賽。一九九六年返國任敎後,經常應邀演出。此次她將帶來莫札特的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及史克里亞賓的第五號鋼琴奏鳴曲;下半場安排的是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
-
台前幕後
「圓三重奏」舞台趣事篇
「圓三重奏」的三位團員佳斯棟、尙皮耶、威利,因爲演奏的關係而幾乎天天見面,彼此相處的時間比家人還多,很多作品都可以倒背如流了,所以可能很多人會想:那麼每場演出的表現一定是完美無缺囉?答案是──才怪呢! 「有學問的」水缸! 看過Jules Verne的觀衆,一定很難忘懷佳斯棟在劇中的表現,他只穿著一條泳褲,光著上半身演奏,後來還跳進四方形的水缸,一邊撥弄水花,一邊舀水潑在身上,甚至整個人都潛入水中;大家嘖嘖稱奇之餘,一定不會想到,這個水缸背後可是「有學問的」! 怎麼個「有學問」法呢?根據曾經跟他們共事的打擊樂家王小尹所描述,水缸內的水溫必須控制在攝氏四十度。爲什麼?難道水溫在四十度時,潑起來的聲音會特別好聽?還是在這個溫度下音樂家會特別振奮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是爲了不讓佳斯棟感冒而已。 而在演出之前,佳斯棟會不厭其煩地拿著溫度計,一次又一次地確定水溫,不明究理的人,會覺得佳斯棟簡直是嚕囌到極點,殊不知咱們這位音樂家以前也是很「阿莎力」的,直到有一次演出,舞台工作人員爲他準備了一缸「熱騰騰」的水,只見佳斯棟才把一隻玉腿放進水中,馬上就像蝦子一樣跳開了,從此以後,佳斯棟「逢水必測」,眞是「一朝被水燙,十年怕浴缸」啊! 嬉笑怒罵合作了數十年 雖然樂團取爲「圓」,但卻是不折不扣的「三角關係」,當意見產生歧異時,第三個人的地位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王小尹記得有一次看他們彩排,尙皮耶突然停下來,指著佳斯棟說:「你錯了!」而佳斯棟也不甘示弱地說:「我覺得我沒有錯!」兩人爭論一番之後,只見威利不急不徐地說:「我和尙皮耶的看法相同。」於是威利加入尙皮耶的行列,一起指責佳斯棟。 表面上看來,佳斯棟處於可憐的弱勢,其實這齣戲碼常常上演,而且每次的「主角」都不同,今日你是趾高氣昻的獅子,明日可能成爲低聲下氣的羔羊,所以誰都不必得意太早,嘿嘿,人人有機會。 不過,王小尹也強調,這三個人在爭論時,氣氛也不如大家所想像的緊張,有時聽他們的對話,反而還覺得很好笑,而由於有許多他們演奏的作品都設計了對話的情節,所以常讓人弄不淸他們到底是在演戲,還是「來眞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演奏必須嚴謹對待 凡事同樣待以眞情,才得善美。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請問在《吻我吧!娜娜》這齣大型歌舞劇中,演員均非歌唱科班出身的,訓練時會不會很辛苦?當初在挑選演員時,甄選的標準?(台北.陳素卿) 答:音樂劇在台灣的起步和發展不過是近幾年來的事情,嚴格說來,國內並沒有所謂的音樂劇的「科班」訓練,就連基本的音樂劇演唱的「發聲」和「咬字」都付之闕如,遑論音樂劇的表演訓練。因此,這幾年果陀在做這些音樂劇的同時,也就是在做這些人才的培養,從《大鼻子情聖西哈諾》開始,到今年的《吻我吧娜娜》,已經看到一些人才、經驗的累積,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是,我們也深知,光憑一年製作一兩個音樂劇的經驗的確有所不足,因此果陀計畫針對音樂劇的表演,開設專門的訓練課程,不僅僅針對剛剛接觸劇場、對劇場有興趣的人,更希望是對一些已經在專業劇場中擁有演出經驗的演員,加以專業的訓練,培養更多音樂劇的創作人才。 至於在甄選演員方面,當初在構思《吻我吧娜娜》的架構時,就朝著歌、舞、劇三者並重的方向思考,因此在選角時,至少這三者之中,能夠有兩者可以兼備的人才我們才予以考慮。歌唱方面,音色和音質先不談,「音準」是首要條件,因爲劇中有很多首重唱、合唱、齊唱,若是演員之中有一個人的音準不好,就可能影響到全部音樂的品質。同樣的,不是每個演員都是「科班」的舞者,但至少在動作發展的可能性和學習能力上應該要有相當的水平,如此才不會影響整體舞蹈的演出。 文字|梁志民 果陀劇場負責人、導演
-
焦點
沙丁魚、蘿蔔糕與比薩餅
九二年的電影版本,可說是相當忠實地詮釋了麥可弗萊恩的原作,最著名的場景,應當屬約翰瑞特從兩層樓高的階梯,在一個鏡頭內像滾雪球般地摔下樓來。這次台北故事劇場的編導徐譽庭,卻把「沙丁魚」從蘿蔔糕再換成了比薩餅。
-
跨台演出
嚴肅搞笑 輕鬆哭泣
台灣電影不景氣,但是專業訓練出身的陳湘琪仍然邀約不斷,她謙稱自己幸運、也常告訴自己:「態度放輕鬆,能力再低也要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