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電影愛上古典樂
電影配樂大大開拓了觀影者的感官世界,在衆多配樂類型中,特別是援引人文涵養深厚的古典音樂作爲輔襯,不僅借重「用典」的方式把戲劇輪廓勾勒得更淸楚,也提昇了配樂質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大衛.赫夫考的非常檔案
電影《鋼琴師》掀起世界拉赫曼尼諾夫熱,主人翁大衛.赫夫考到底眞人實事如何?本文作者根據眞人傳記與秘密資料,吿訴你眞正的「鋼琴師」與電影情節描述有何不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歐系電影配樂談起
歐系重要的電影配樂家,透過旗幟鮮明的音樂語言,與特定的重要導演長期合作,構成電影配樂的「作者論」,使電影配樂的地位與角色漸被凸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史擷詠「絕地反擊」好萊塢
深知在台灣配樂作曲甘苦的史擷詠,近年不但以《阿爸的情人》配樂揚名國際,在新作《絕地反擊》裡大玩好萊塢配樂公式。
-
現象視察
身心的割裂或合一
身體最終的意義,或背後促使身體活動的精神是舞蹈家所關心的,舞者對一個無我寛廣的世界其心中仍存在著一些嚮往,「身心靈」的創作儼然成爲一門顯學。 然而,這股「淸流」果眞能將舞蹈的境界推向更廣垠的境域,或者僅只能成爲另一種迷障?
-
現象視察
絕地反攻以後,乘勝追擊之前
在「搶救敎科文」大遊行中,文化界首次動員衆多表演團體參與,但這樣難得的結合仍然吸引不了大衆的目光,「敎改」依然是衆所矚目的焦點,面對這樣的情勢,表演藝術界在未來該如何自處,是値得深思的。
-
台前幕後
《眞?理》買下一個謊言製造工廠
「一份報紙不是一張紙,而是一種大家覺得必須信任的東西。從定義上說,印出來的東西必須是眞實的──不然爲什麼要印出來呢?」國立藝術學院秋季公演英國劇本《眞?理》,搬演一齣眞實生活天天上演不歇的「眞理」眞假戰。
-
台前幕後
舞蹈空間的拉威爾
繼《超時空封神榜》之後,舞蹈空間舞團要做一場純舞蹈動作的「拉威爾傳說」。不禁令人好奇,彭錦耀與馮念慈這兩位編舞家,又將爲觀衆帶來什麼樣的作品。
-
世界民族樂
民謠與「麵包」 比利時小村莊,大節慶
「我們無需特定的表演場所。」 「民謠於我們,像是每日的麵包。」 比利時得蘭努特民謠節的藝人如是說。
-
爵士縱橫談
爵士鋼琴頑童回歸傳統
對音樂轉型興趣濃厚的漢考克, 三十多年來如同變色龍, 但變更樂風並沒有成爲他的「保護色」, 卻使他有更寛廣的創作思考空間。
-
電子馬戲團
電子音樂的現場迷思
長久以來觀衆一直被印象矇蔽, 其實現存的所有曲式,都可以現場演奏。
-
舞與影的對話
舞蹈攝影,是舞蹈還是攝影?
正如同攝影是否可以作爲藝術形式的爭議, 舞蹈攝影也同樣具有這種妾身不明的尷尬, 但露易絲.格林菲爾德就找到了一條出路。
-
非演評
在揭穿黑色騙術之後
後現代讓觀衆看見一些傳統手法不讓他們看見的,暴露傳統如何操縱、控制觀衆看東西的方式,編舞者也能反省傳統劇場的空間,如何影響設計動作組合及作品整體結構。
-
戲劇
向無盡黑暗的傾斜滑翔
因爲不感疼痛,反而更加危險。 ─柏格曼
-
戲曲
變奏的梁祝
化蝶是一種變形,雖然形體改變了,但是內在本質的情愛,卻是纏綿久遠,可以亙古不變的。因此,無論舞台上的梁祝如何改編,如何創新,我們都眞心地期盼,能夠依然保有那份純淨的情意,那份動人的眞摯,不要太多的虛誇,不要太多的裝飾,也不要太多的畸變。
-
戲劇
癡狂而蒼白 評《愛比死更冷》
劇中所有角色都以同一種自憐/自戀和濫情處理愛情,分不出有「九種耽溺」的不同,更看不出所謂「白先勇式」的華麗虛無。
-
回想與回響 Echo
戲裏戲外,比死更冷的愛
戲外,衣香鬢影的孤獨冷峻;戲內,與法斯賓達的投射相擁。男男女女對視錯身,愛比死更冷。
-
回想與回響 Echo
怎麼辣都不夠辣
無關深度,得先讓台下觀衆笑翻才算數;會心處處,歪批生活周遭的現成事實,就是作相聲的委屈。
-
新秀登場
留住天際的閃亮流星
絡繹不絕的國際級音樂巨星,演奏雋永流暢的音符,如流星般劃過台灣的天空,只能短暫停留。雄偉如斯的廟堂,慶祝第一個十歲生日,該如何留住這閃亮動人的彗星光華呢?樂壇新秀V.S.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的「十年有成」音樂會,或可稍稍紓解一些類似的悵惘情緒。
-
世界民族樂器
天境的樂器在人間 世界豎琴之旅
豎琴,這個一直與魔法、天使、仙女離不開的樂器,在音樂史上具有相當久遠的歷史,幾千年來伴隨著世界各地的人類,爲世界音樂文化帶來更豐富的變化。儘管樂器結構與演出風格因人、地而異,這種從天而降的音樂,總是極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