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劇評過度唯我獨尊的一言堂心態,小同一把尺度衡量商業劇場與非商業劇場的演出,除了使評論失焦也斬斷了各種角度對話的可能。
讀到楊世彭先生的回應(見〈編輯室首頁〉P.8)讓我十分汗顏,之所以會將香港版本的《蝦碌戲班》(即台灣版本之《大家安靜》)誤歸爲楊先生導演原是我本人記憶上的謬誤,在此謹向楊先生及鍾景輝先生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
關於《大家安靜》的台灣中文譯名,非常感謝楊先生的指敎。事實上八年前第一次做這齣戲的時候,就曾經爲了譯名問題傷透了腦筋,Noises Off的原意是「後台發出的鬧聲」,一語雙關,一方面旣指演出時後台所做的音響效果如電話鈴聲等,一方面也暗示了全劇中不斷衍生的麻煩與風暴,可謂十分精巧。如果眞的要強做解人,我可能會選擇《後台不安靜》或是《後台人未靜》,但幾經考量,還是決定用《大家安靜》這個也並不十分妥貼(或許,和《蝦碌戲班》比起來,該算是十一分不妥貼?或十二分?)但卻比較響亮易記的名稱。
這次重新參與《大家安靜》的演出,對我個人來說算是一次彌足珍貴的經驗,經常性的在劇場工作裡扮演導演的角色,久而久之竟然淡忘了原來演員也可以是這樣一種有趣且精采的創作歷程,重作馮婦,感慨的不只是心情而己。
而面對評論,我則是一樣充滿了感謝──儘管我這次只是演員。評論與創作間的關係向來是奧妙幽微,相生相長的,其間相互指涉對應的種種原也一言難盡。台灣劇評人的熱力(或說火力?)向來令人印象深刻,文字的鞭辟與辛辣也常令人大呼過癮。劇評本來就是一種絕對主觀的存在──就跟創作一樣,但是在台灣劇評規則尚未形成,評論版面與管道尚稱稀少的現在,某些過度唯我獨尊的一言常心態,拿著著同一把尺度量商業劇場與非商業劇場的演出,除了造成評論失焦,更著實斬斷了評論與創作間任何對話的可能,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期待聽到評論上的多種聲音,就像我期待看到創作上的多種可能。
文字|陳培廣 台北故事劇場編導‧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