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美國
自由、開放、立即感染的舞蹈
世界各地「接觸即興」的受傳染者紛紛回來爲接觸即興慶生,就好像一個大家族的聚會是那麼怡然自得,沒有什麼非要參加不可的,這和參加其他舞蹈節的經驗太不同了。
-
台前幕後
打擊樂新銳雅痞 沙弗利二重奏
沙弗利二重奏是目前炙手可熱的年輕打擊樂團,純熟的默契與精湛的技巧令人嘆爲觀止,他們最大的貢獻在於不只開發了許多新曲目,更改編大量其他樂器演奏樂曲爲打擊樂版本,爲打擊樂演奏開拓了新天地。
-
台前幕後
藝術家與群衆的媒介
拐進孔廟旁的友愛街不遠,一棟有著中國式、融合著西方樣式的建築──這是一座不供信徒做禮拜的藝術敎堂。
-
台前幕後
琴笛合鳴,樂陶陶
在音樂口味上調整以接近大衆,並不意味著音樂品質的放棄,「陶笛之歌」融合的樂風獲得市場成功,證明跨界音樂仍大有可爲。
-
台前幕後
肢體就是編舞家的畫筆
劉紹爐以氣、身、心合一的理念創作已有四年,如今,他的「嬰兒油舞蹈」以另一面貌重新出發,藉作品《油畫》探索繪畫與肢體的關聯。
-
現代音樂盒
素人素樂素知識份子 約翰.亞當斯
亞當斯沒有生活上的急切壓力, 因此在創作上造就了 獨特知識份子的味道, 與其他七〇年代崛起的 新音樂家相較明顯不同。
-
爵士縱橫談
來自法國的生命詠歎 米謝.派卓希安尼
演奏台上狀似矮小的米謝, 總是藉音符投射出一幅 巨大的身影, 聽他演奏宛如正在進行一件生命的雕塑工程。
-
世界音樂風
民謠活了!
在受到壓抑的民族認同上, 蘇格蘭年輕人依靠, 民謠與民謠中的母語成爲情感回歸的主要通道。
-
網路藝文列車
表演藝術網路熱方興未艾
網際網路強勢延燒全球, 全世界資料垂手可得,微軟總裁比爾.蓋茲 稱之爲「第三次文藝復興」, 對宣傳管道不多的台灣表演藝術團體而言,網路提供全新的展望。
-
電子馬戲團
石器時代的舞台生存秘技
舞台上的演出千變萬化, 每天都有新的情況發生, 不停地要應付各種突發狀況挑戰, 這就是舞台演出最迷人之處。
-
舞與影的對話
舞王躍上銀幕 歌舞片發端
真正的歌舞是有聲片之後才有的產物, 所傳達的精神多半浪漫而樂觀, 造就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歌舞明星與經典。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外交,遞張「文化」名片吧!
經濟外交再也不是台灣進軍國際的萬靈藥,政府必須擔任「文化出征」先鋒與後盾,將獨特創新的台灣藝術推上國際舞台,把台灣文化的名號打得震天價響。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馬不停蹄地尋找舞台焦點
參加「亞維儂藝術節」,對台灣表演團隊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機會,不僅因該藝術節歷史悠久,聲譽遠播;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登上亞維儂舞台,就是登上世界舞台。其在劇場界的聲望,不亞於「坎城影展」之於電影界。凡是「亞維儂」的表演節目,都需經過執行長費弗達西耶評選。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個銅板響叮噹
比起官方的交流政策,由民間主動策劃的文化外交顯得更敏銳與多元,雖然經常面臨經費的短缺及執行過程中的無「後盾」之憂,但總的來說,這單只銅板發出的聲音卻也格外響亮。
-
絶活亮相
文武兼能話李萍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比旁人花更多時間的李萍,不僅唱腔富情感,武戲更具性格特色。
-
絶活亮相
金翅大鵬張幼麟
轉體翻身、屛氣摔跌,大陸著名武生張幼麟忍不住感嘆:「練武實在太辛苦了!」
-
音樂
金釦子的台北傳奇
齊瑪曼的演奏技巧毫無窒礙,不但能陶醉在自我建構的音樂世界中,更帶領樂迷進入他的世界。
-
音樂
落入凡間的精靈
黃海倫雖然依舊娃娃模樣,卻從曲目中顯現出不再侷限於過去印象,而試圖探索人世間深刻的喜怒哀樂。
-
回想與回響 Echo
舞踏的質變 從六〇到九〇年代
在敗戰的瓦礫與殘垣中掙扎求生的日本,孕育出舞踏留給世人無限的探思空間,舞踏在土方巽死後十年的今天,又演變成了什麼樣的面目呢?
-
回想與回響 Echo
難得的多元化劇場表演
不同題材,不同表現形式的戲,在北部小劇場界可說是稀鬆平常,南部的觀衆,除了「鄕土寫實劇」以外,絕對有能力,也有權力觀看其他表現形式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