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不妥協破力—DUO BUD」
上個月看完結合崑曲和日本能樂的《繡襦夢》後,對於各國傳統音樂的交流結合就更感興趣了。令人期待已久的衛武營開幕季即將帶來的「不妥協破力DUO BUD」,促成了以韓國傳統樂器為主的DUO BUD樂團和三位由箏、中阮及笛簫國樂家組成的「三個人」樂團二度攜手合作,讓我非常好奇這幾位充滿創作動能的音樂家能激盪出什麼樣的新想法、新聲音呢?怎麼樣能讓傳統樂器跳脫出原有的框架,從傳統元素發展出新的可能,走進現代人群中,我想這是這兩個知名「傳統」音樂團體一直致力於發掘的事情吧。尤其是當伽倻琴碰上古箏,這兩個看似相似卻又不同的樂器,如何在音樂上展現出它們各自的特性,相信也是一大挑戰。解構與建構之間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這即是最有趣之處。 文字|吳孟珊 音樂工作者
-
前進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 音樂家火力全開秀台味
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透過作曲家暨策展人林芳宜的引薦與推動,每年邀請台灣藝術家赴韓演出,今年受邀的音樂家分別是由二胡音樂家王瀅絜領軍的「雲樹雅集」與人聲吟唱暨西塔琴音樂家吳欣澤和其「西尤島融合樂團」。
-
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尋找青年好人才
兩廳院持續經營的「藝術基地計畫」自二一九年開始擴大整體基地內容,除了「長期駐館藝術家」,並同步啟動「短期駐館藝術家」、「Gap Year兩廳院壯遊」及「藝術行政實習計畫」三大徵才計畫。
-
唐美雲歌仔戲團《夜未央》 深掘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唐美雲歌仔戲團年度新編歷史大戲《夜未央》,故事真正探討的是父子之間、夫妻之間情感可以維繫多久?團長唐美雲認為,「信任」兩個字看似簡單,但其實永遠是可以讓人反目成仇。
-
邂逅南院─故宮下午茶 博物館藝術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於二一六年十二月廿九日開館迄今已將近三年,故宮南院除了展示來自華夏的文物外,也有來自亞洲地區的豐富典藏,如來自南亞的美玉、日本的伊萬里瓷、高麗的青瓷等。然而,博物館除了是展示文物的場所,也是富含藝術氣息的地方,為了讓來院參觀的民眾欣賞完「靜態」的文物後,也能透過「動態」活動享受藝術,故宮南院將於十月二日舉辦「邂逅南院─故宮下午茶」表演藝術活動(以下簡稱故宮下午茶)。 「故宮下午茶」於每週六下午三點,在博物館的一樓大廳邀請表演團體演出,讓民眾在表演藝術的陶冶下有如品嘗下午茶一般,故取名為「故宮下午茶」。「故宮下午茶」除了邀請各學校及年輕的藝文團體來院外,也邀請在地藝文團體,讓民眾欣賞演出,推廣表演藝術文化,將博物館與表演藝術結合,發展出在地藝文特色及文化。 藝文團體依照類型分為四種類別:一、國樂:演出內容包含二胡、琵琶、揚琴、笙、北管、南管或是來自亞洲的傳統樂器如日本箏、西塔琴等皆分類在國樂,為「故宮下午茶」收件數量第三名的項目。二、西樂:演出內容包含室內樂、絃樂器、銅管樂器、阿卡貝拉、合唱、口琴、木笛、吉他、打擊樂器等來自西洋的樂器,皆分類在西樂,為「故宮下午茶」收件數量最多的項目。 三、舞蹈:以芭蕾舞、現代舞、原住民舞蹈或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傳統舞蹈,皆分類於舞蹈項目,然而數量是「故宮下午茶」收件數量最少的一項。四、戲劇:如歌仔戲、布袋戲、傀儡劇、木偶劇、默劇等皆分類在此項目,為「故宮下午茶」收件數量第二高的項目。 為結合博物館知識發展、休閒娛樂、文化藝術體驗的三大功能,隨著民眾逐漸將參觀博物館視為一種休閒活動,文化藝術體驗也開始受到重視。良好的藝文表演除了可以強化民眾對於博物館的印象外,也可以讓民眾對於博物館有更不一樣的體驗。為此,故宮南院於每年三月及十月徵選上半年度及下半年度的藝文團隊,依照各類別外聘院外委員,根據各年度的投件數為比例徵選出正取及備取團體,讓民眾能夠在每週六參觀博物館的同時,有了除欣賞文物的另外一種選擇。 其實,除了故宮南院的「故宮下午茶」,國立故宮博物院早已在二八年推出「當young people遇上故宮─故宮週末夜表演藝術活動」(簡稱故宮週末夜),演出
-
雲門舞集四十五周年「舞作精選」宣布台北加演
雲門舞集四十五周年特別推出「舞作精選」,邀請觀眾一晚賞盡數十年作品精華,也是林懷民宣布二一九年退休前最重要的回顧展。節目未演先轟動,各地雲粉搶票一空,決定台北將在十一月廿日加演一場。
-
2018宜蘭中興文化園區「藝術自造祭」 邀請民眾看戲、入戲、自己做戲
「2018藝術自造祭」以「戲劇自造」為主題,結合舞台劇、布袋戲、北管、偶戲、馬戲、魔術表演等元素與宜蘭在地歌仔戲曲豐富資源,邀請民眾進入戲劇現場,體會戲劇製作的各種細節。
-
耳聾並非聽不見 《悲憫次神的兒女》用愛走進心裡
果陀劇場將推出一齣生命奇蹟經典《悲憫次神的兒女》,改編自劇作家馬克.麥道夫知名劇作Children of a Lesser God,而在各國的製作中,劇作家皆希望由聽障演員擔綱演出此角。
-
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葉瑪》 深沉探問女性存在價值
二一六年,國家兩廳院邀請到希臘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來台執導《酒神的女信徒》;兩年後,再度邀請他與副導演薩瓦斯.史特羅帕斯,匯集台灣劇場優質演員於十一月在國家戲劇院演出《葉瑪》。
-
戴含芝、陳妍臻獨奏會 朱團傾力協助年輕藝術家
成立卅二年的朱宗慶打擊樂團固定為新生代團員舉辦擊樂獨奏會,戴含芝與陳妍臻便是樂團今年拔擢的新生代團員,兩人將於下週在台北松菸誠品表演廳接力登場,勢必精采可期。
-
臺北藝穗節表演藝術新星挑戰即刻接力演出
作為新興創作者實驗平台的臺北藝穗節,帶著十一年的積累,誕生了「即刻重演」計畫,邀請五組當年度獲得「藝穗亮心心」大獎的表演團隊於水源劇場重新搬演得獎之作。
-
易製作《解穢酒》 訴說生命斷章緣起緣滅
易製作舞團全新跨界製作《解穢酒》,結合戲劇、舞台與影像元素,邀請三位創作者在主題軸下以段落式結構進行舞蹈創作,以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及群舞交錯銜接,舞蹈在虛與實之間自如轉換。
-
國光劇團與日本橫濱能樂堂跨界合製 崑曲與舞踊、三味線相遇
國光劇團與橫濱能樂堂合作《繡襦夢》台日共同製作計畫,結合日本舞踊、三味線傳統藝能與崑曲,進行跨國界、跨文化創作,歷經三年籌畫,六月在日本開啟世界首演後,九月終於回到台中、台北演出。
-
故事工廠《小兒子》 面對孩童長大人生課題
故事工廠舞台劇《小兒子》寫實的劇情與動人的台詞,彩排時台上台下哭成一團。經歷過人生大風大浪的演員李天柱說:「《小兒子》不只是一齣戲,而是真實的人生。」
-
潔絲米雅.虹五重奏 爵士超級閃亮新星絢爛登台
拿下二一五年孟克國際大賽人聲冠軍,在個人首張專輯《A Social Call》發表後即入圍二一八年葛萊美最佳爵士演唱專輯大獎,被稱作最閃亮新星的潔絲米雅.虹,即將於九月七日在國家音樂廳首次登台。
-
《致‧這該死的愛》加演登戲劇院 大陣仗讓邱澤很ㄘㄨㄚˋ
全民大劇團《致‧這該死的愛》去年以原劇名《小三與小王》首演造成轟動,今年改了劇名再拚加演,沒想到首度加演登上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國家戲劇院,讓演員和團隊繃緊神經。
-
二胡演奏家朱昌耀 受聘為北市國新樂季駐團音樂家
臺北市立國樂團2018╱19新樂季本週末登場,共計有十個系列、四十三套五十三場精采節目;其中,「歡唱」、「雙城」、「首演」三個系列節目是新樂季全新企畫節目。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逗陣相招「榕樹下」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一團的最後一塊拼圖,位於高雄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將於十月中正式啟航,未來不僅將成為港都的重要場館,更是匯聚全球創作者與在地團隊的南台灣表演藝術大本營。 在本期雜誌中,我們特別搶先帶領讀者,深入踏訪衛武營的裡裡外外,步入以榕樹為設計理念、單一屋頂下的四個廳院,走進有著全台最大管風琴的葡萄園式音樂廳,從有發想自船艙吃水線標高的榕樹廣場,到外人無法進入、串連各廳院的「衛武營大道」,走遍這座占地廣大、在公園中的未來館院。此外,我們除了專訪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看他們如何打造這個屬於「眾人的衛武營」之外,也探訪了其中蓄勢待發的工作團隊各部門「小小兵」的辦公空間,近距離感受他們準備好迎向各種、各類、各國演出挑戰的嚴謹心情,體會他們迫不急待地要敞開大門,準備迎接全台觀眾的熱情活力。 此外,編輯部也將衛武營於十月、十一月登場的開幕季節目,在特選介紹中一一剖析:諸如首次啟用館內九千餘支管風琴的專場音樂會「伊維塔.艾普卡娜獨奏會」、拉夫拉前衛劇團於亞洲首演的《創世紀》、融合韓國傳統藝術與跨界合作的創新音樂實驗「不妥協」系列;還有鄭宗龍和澳洲雪梨舞團共創的《大明》、劇場鬼才羅伯.勒帕吉自傳性濃厚的獨角戲《887》、描繪日治時期台灣農運革命家的《簡吉奏鳴曲》、串聯歌仔戲大團以細數戲曲百年風華的《相思唱歌仔》;當然也少不了衛武營深耕多年、持續提供空間、養成創作茁壯的「臺灣舞蹈平台」與「馬戲平台」作品。每週都有不同演出在四個場館上演,讓我們隨時都能相招逗陣,來去衛武營走走! 而同樣的在十月,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也將熱鬧展開。首先登場的《父親》,是首次訪台的比利時「偷窺者舞團」近年家庭三部曲之第一號作品。這個名聲遍及全球、作品獲獎無數的團隊,由兩位舞者出身的創作人嘉琵耶拉.卡莉佐及法蘭克.夏堤耶爾組成,他們的創作核心來自生活,來自家庭關係、面向現世,又如暗暗「偷窺」著日常的可想而知與匪夷所思,不按牌理出牌地將箇中元素重新組裝、延伸,造就了「超級寫實」的演出風貌,也成了他們的一大招牌。在本期雜誌中我們也請到夏堤耶爾,以及該團的台灣舞者劉怡君現身說法,偷窺者舞所呈現的種種虛實與荒謬,是從何而來、又為何而生。
-
平心而論
沒有技術就沒有藝術?
「我想要一個帶著『惆悵感』的燈光。」「???」 胡導說:「沒有技術就沒有藝術!」能夠找到正確的語言相互溝通真的很重要!什麼是構成「惆悵感」燈光的要素?如果這個「惆悵感」能夠被進一步轉譯成「冷色系、小範圍、有點背光、偏暗」的燈光,那被「翻白眼」的機率就一定會降低了。
-
音樂飛行
人才外流,還是新的出路選項?
台灣曾以作為華人世界新舊融合、美感創新、開放自由的挑戰先鋒,以全人類共同理想為己任,這是「大國思維」;認定人才外流就像失血一般,小小一個島,資源有限,幾下子就挖空挖垮了,這是「小國論調」;大小固然受限於諸多客觀面積、人口數、天然資源豐富度但決定心態大小的,實際上是我們內心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