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表藝工作者失業保險喬不攏 亞維儂藝術節可能停擺
法國近期鐵路局大罷工,表演藝術界人士也因失業保險問題引發罷工爭議,亞維儂藝術節是否會取消尚在未定之數。總理法樂斯承諾維護表藝人權益,但目前尚未立法依據,敏感時刻讓人更加懷疑是緩兵之計,官方及主辦單位只先求亞維儂藝術節能順利開幕,其他再說。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回到哪裡去? 多媒體音樂劇《半生緣》互動疏離
備受影視劇界青睞的張愛玲小說《半生緣》,在滬港台話劇界菁英合作下,共同打造出多媒體音樂劇新版,結合音樂、投影、評彈、老歌等,以拼貼形式呈現原著內容。然而在表演方式上,演員之間都是「無交流」式表演,整場戲疏離在評彈和歌聲中;有些戲,只能止於對話,掩於情節,演員對著影片中的人物說我們回不去了,編張愛玲有N種方法,這次張愛玲也回不去了嗎?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補充史料空白 《香港古典音樂年鑑》明年出版
香港的表演藝術活動相當蓬勃,相關資料的整理及保存日漸顯得重要。舞蹈、戲劇、戲曲的年鑑這幾年陸續出版,唯獨音樂年鑑尚未完成,因為如何定義「音樂」這範疇是很讓人煩惱的,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去年香港藝術發展局推出了《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及2015》的計畫書,先以「古典」為範疇作記錄,期望整理中樂和西洋音樂會的資料,預計明年出版。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傳統當底有好料 小劇場端創意好菜
近年來積極嘗試跨界合作的國光劇團,邀請資深劇場人王友輝策畫「小劇場.大夢想」系列演出,透過戲曲題材的顛覆、重組與新詮,以及戲曲元素的吸收、消化與融合,接棒敲響時代新聲。特別邀請EX-亞洲劇團、栢優座,以及年輕編導與國光劇團合作,讓傳統與當代劇場持續對話,激盪出嶄新的火花!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中年男子的純情告白
一位是有濃豔風格的台灣當代「台客藝術家」吳天章,一位是作品充滿紅塵味帶著中年男人浪漫詩意的流行音樂大師陳昇。兩人看似相似,其實又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一樣「台」,一個來自專出台客的基隆,一個是專出流氓的雲林人。他們對愛情有相似的看法,陳昇看似放浪隨性不輕易把愛說出口,卻堅持不離婚;有過一次離婚經驗的吳天章,愈來愈不相信真愛,卻還是認為離婚是相信「下一個對象會更好」。他們口裡說不相信「純情」,卻以自身的愛情實踐詮釋關於中年男子的「純情」世界。
-
藝號人物 People 演出生活的「非典型」影帝
李康生 每次都把自己歸零,從白紙畫起
廿多年前,無意間被導演蔡明亮相中而演戲的李康生,以緩慢與沉默的表演風格獨樹一格。今年五月《玄奘》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首演,李康生才下飛機就因為血栓病倒,但仍抱病完成演出。走過生與死的幽谷,李康生領悟到,人生苦短,隨時會走掉,要把握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除了蔡明亮的戲,動作片、功夫片都想嘗試,「我想玩不一樣的東西,在奇怪的挑戰中找到新的表演方法。」
-
藝號人物 People 德裔旅美管風琴家
黑爾 打破傳統 揮灑管風琴「超能力」
曾在二○一二年首次來台演出的管風琴家黑爾,被譽為「本世紀最有才華的管風琴家之一」,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個管風琴演奏家,接受德國及美國的音樂教育洗禮。在眾多著名的老師教導下,不但建立自己的音樂觀點,也累積了大量曲目。這次來台演出,黑爾安排四首曲目,呈現出管風琴音樂可雄偉、可細膩、可獨奏、可協奏的無限可能與多樣面貌,帶給台灣觀眾全新的管風琴音樂會聆賞經驗!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古巴、爵士 一家親
陽光、美食、棒球、煙草田這些關鍵字讓古巴成為一種想像,可是如果奏起恰恰、曼波、騷莎,就能夠馬上讓人與這個國家拉近距離。你不一定指得出古巴在那個地方,但卻不可能沒聽過古巴的音樂。而當熱情的古巴遇上相容並蓄的爵士後,混血的萬種風情,吸引的可就不只是地圖上的一小塊版圖而已。 二○一四年,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來了一個傳說中的大人物爵士小號手阿圖羅.山多瓦,這個《情別哈瓦那》電影的真實人物,就要帶著他同樣傳奇的「四個八度」高音,飆響音樂廳。乘著這趟古巴風,讓我們先認識什麼是古巴爵士,溫習山多瓦的浪漫故事,發現台灣古巴爵士樂手,當然,不忘跳進戶外的爵士派對中。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什麼是古巴爵士樂? 十個不可不知告訴你!
古巴爵士樂是如何形成的?與美國爵士樂有何異同? 古巴原有音樂又是如何融入了古巴爵士? 有哪些傳奇演奏家與不可錯過的經典作品? 現今哪裡還可得見古巴爵士演出的俱樂部,或可體驗古巴爵士音樂的城市空間? 今年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邀請小號手山多瓦(Arturo Sandoval)來台獻藝,他由古巴逃往美國的過程改編成紀錄片《情別哈瓦那》,情節扣人心弦,也開啟我們對古巴爵士的好奇心。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爵士小號手
阿圖羅.山多瓦 若為音樂故,兩者皆可拋!
下這個標題,是因為HBO電影台曾為本篇文章的主人翁,小號手阿圖羅.山多瓦(Arturo Sandoval),拍攝過一部傳記電影《情別哈瓦那》For Love or Country : The Arturo Sandoval Story。電影裡敘述著山多瓦如何在小情(愛情)與大愛(國家)間掙扎,最後決定逃離古巴投奔自由的故事。但事實上,管它是小情或大愛,都錯!他投奔自由的真正原因,其實是音樂! 以下,就是他的故事。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團長
徐崇育 讓古巴爵士在台灣生根
當徐崇育在紐約第一次接觸到低音提琴時,就被它厚實的低音與傳遞到身體的震動所吸引,當下決定透過這樣樂器,作為他的音樂語言。在紐約師從過許多爵士樂大師,豐富了他的音樂生命。他甚至以最純粹的熱情,肩負起古巴音樂文化推廣的使命,回到台灣創立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徐崇育秉持著融合爵士與古巴音樂的初衷,在拉丁節奏中,讓聽眾感受到爵士樂即興的不可預期性。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
父親節的周末 讓我們盡情搖擺!
每年夏天,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總是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本地爵士樂迷的熱情,一方面是節目設計與樂手邀約,一直都能夠注意到舞台魅力、現代感與演出實力的平衡,尤其是本地樂手與團體的加入,更是讓樂迷激動不已;另一方面,戶外現場,開放所有聽眾聆聽,那種場合的輕鬆自在,跟音樂廳裡的專注聆賞,比較起來又是不一樣的感受。今年,二○一四的兩廳樂夏日爵士,在八月八日、八月九日的父親節週末,一樣為喜愛爵士樂的朋友們帶來精采的節目。
-
即將上場 Preview 匯聚四國十位新生代編舞家
「驅動城市藝術節」 跨國交流看見自己
匯聚了台日港韓四國十位新生代編舞家的「驅動城市藝術節」,不只讓觀眾看見亞洲的年輕編舞家,也讓他們看見自己。藝術節的主題是RAM,討論記憶,城市的記憶、歷史的記憶、自我的記憶這群編舞家因為人生厚度的不同,作品也有不同的重量,但多是從自身出發,呈現現代人面對的各種處境。
-
即將上場 Preview 安排三套結局 劇場見分曉
《大算命家》 「算」出最佳繼承者?
《大算命家》故事描述企業首富想從三個性格迥異兒子挑選繼承者,但三人各有弱點,為解決繼承權的爭奪風波,於是找上命運精算師指點斷言。該劇由樊光耀飾精算師,高英軒一人分飾三位性格迥異的繼承者候選人。編劇更安排了三種不同結局,觀眾進劇場才得分曉。
-
企畫特輯 Special
OH,MY嘉! 與藝術一起「玩遍偶嘉」!
嘉義擁有獨特的新舊交雜的城市意象,為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讓民眾近距離接觸藝術,今年首度開辦的「嘉義市戲劇節」,透過演出、工作坊及講座等多元類型,著重在各種偶戲的豐富演出,非常適合親子欣賞同樂。觀看節目之餘,也可來趟嘉義慢活小旅行,細細品味地方風土民情,讓藝術自然融入生活,不再遙不可及。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打造宏大而細緻 脫穎國際的樂音
六月時序,是個一面關注NSO幾場樂季壓軸節目、一面引頸打探新樂季準備標注行事曆的時刻。幾道音樂總監呂紹嘉獲邀知名樂團演出的節目連結,總在樂團粉絲之間轉貼和討論,但在這些分享間,突然出現一條令眾人瞪大眼睛的訊息:他即將接任丹麥南日德蘭交響樂團(Sonderjyllands Symfoniorkester)首席指揮!該團又名南丹麥愛樂(South Denmark Philharmonic),是一個高水準的中型樂團,消息一出,讓忠實的樂迷們都異常興奮。而帶領NSO即將進入第五年,即使訪談中他為了尊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會而堅持不鬆口是否續任,但隨著時間的到來,答案也令人雀躍呂紹嘉終於應允續任音樂總監一職,五年新任期將從明年八月起至二○二○年止。在雙重的喜悅中,NSO將邁入二○一四/一五新樂季,感動的聲音已然規畫好,即將就此展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不斷累積、碰撞 品味音樂的醇厚
翻開NSO新樂季手冊,發現有波瀾壯闊的大曲子、有故事性的音樂內涵、有委託作品發表、有揉合各類表演藝術的歌劇。在一場場精采的節目背後發酵著的,更有「累積」和「碰撞」。與國內外演奏家合作過後留下的痕跡,都將成為無形的寶藏,就像呂紹嘉所說的:「多位已與NSO建立絕佳默契的藝術家,將繼續與我們共創更美好、更沉澱的音樂。」
-
企畫特輯 Special
感受霧島風情 聽見頂尖的聲音
將世界拉到霧島,讓年輕音樂家接觸閃亮的巨星,進而拓廣視野、與時並進,是「霧島音樂祭」的初衷。而今台灣的學子們,藉著霧島節慶管弦樂團訪台的相關活動,也能夠在自己的土地,讓世界走進來,聆聽、學習、並且期待未來走出去。在這一切的美麗發生同時,讓我們先感受霧島風情,傾聽頂尖的聲音。
-
演出評論 Review
戲劇荒謬中 建構生活的真實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邀來的對岸三齣作品雖各個形式迥異,但皆呈現出一種生活的荒謬性,觀照人生百態,針砭社會時政,深掘現代縮影。《九種時刻》串連九個片段,彼此之間並未緊密連結、有效呼應,使整體敘事結構上缺乏層次。《未完待續》如現代的警示寓言,不斷提問:「在死前的最後一天,你會選擇帶走什麼東西?」然所有角色皆以刻板形象塑造,人物因缺乏厚度而顯得平板。《驢得水》像是富有魯迅諷刺小說中的寓言色彩,但更像融入了莎士比亞喜劇中的真假曖昧。
-
演出評論 Review
是現實,還是美學
資本的邏輯必然創造出服膺這樣邏輯的奴隸。這不是人性使然,但,背後必有人性的掙扎。這是戲劇的布局讓人們靠近現實,卻又超越現實的根本原因!既然這人性的複雜中,出現了象徵被親情、逆倫、權勢收攏的女兒們,逐一的委身惑問甚而抵拒,最後,演變出女武神布倫希德的抗命。這抗命本身能夠輻射出去的意識狀態,是情感的週波又或意識的抉擇?非常值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