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演藝學院「亞洲的蛻變:游觀創意與演藝教育」國際研討會,內容繞跨文化、創意新路向、生活傳統及教學新法等主題。(香港演藝學院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秋冬港澳兩地 多個表演藝術研討會陸續登場

九月開始,港澳兩地有多個研討會陸續登場:「2014澳門劇場研討會」將透過港台藝文團隊資助政策的深度觀察,反思當地資助制度:香港話劇團「劇場與文學」戲劇研討會,探索「劇本的文學性、以及劇場和文學結合的創意」;香港演藝學院卅周年也舉行「亞洲的蛻變:游觀創意與演藝教育」國際研討會;另香港的城市當代舞蹈團與小型舞團「多空間」亦有研討會活動。

九月開始,港澳兩地有多個研討會陸續登場:「2014澳門劇場研討會」將透過港台藝文團隊資助政策的深度觀察,反思當地資助制度:香港話劇團「劇場與文學」戲劇研討會,探索「劇本的文學性、以及劇場和文學結合的創意」;香港演藝學院卅周年也舉行「亞洲的蛻變:游觀創意與演藝教育」國際研討會;另香港的城市當代舞蹈團與小型舞團「多空間」亦有研討會活動。

隨著演藝活動增多,相關現象、生態、發展的研討亦頻繁地進行,儼如呼應著進一步回顧和探討,前瞻前進的不同可能。下半年港澳兩地的研討會紛紛登場,主題從政策生態、劇場創意、藝術教育到身體美學,相當豐富。

港澳台一起討論「資源再思考」

首先登場的是「2014澳門劇場研討會」,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主辦,將於九月四至七日舉行,主題為「資源再思考」,透過港台藝文團隊資助政策的深度觀察,反思當地資助制度,並提出多面向的思考。這課題對澳門來說鮮有觸及,加上內容包括應用元素較多的工作坊和深度研討會,參與講者包括當地藝評人如許國權、莫兆忠、楊彬及多位「升評運動劇評工作坊」學員,還有香港藝評人李海燕、陳國慧及台灣藝評人吳思鋒、藍貝芝和黃佩蔚。

至於「香港話劇團」亦將於十一月一至二日,於香港大會堂劇院舉行「劇場與文學」戲劇研討會,探索「劇本的文學性、以及劇場和文學結合的創意」。活動是繼劇團在前年舉行的「戲劇創作與本土文化」研討活動後,另一次大型的座談會。劇團邀請了多位來自中、法、港、台的著名學者和戲劇工作者,包括主講嘉賓高行健和陳冠中,既能吸引劇場朋友的關注,亦引起文學界人士的興趣,一同探索「劇場crossover文學」的不同面向。同時劇團亦會同步搬演由李鎮洲執導、潘璧雲編劇的韓麗珠小說作品《感冒誌》。

香港演藝學院研討會慶祝卅周年

另一方面,香港演藝學院的卅周年慶祝節目之一,則是「亞洲的蛻變:游觀創意與演藝教育」國際研討會,活動將於十一月廿至廿二 日舉行,活動目的是「為探討亞洲於廿一世紀在創新領域及演藝教育所擔當的獨特角色」,內容則會「繞跨文化、創意新路向、生活傳統及教學新法等主題」。研討會邀請了超過五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者、講者及教育工作者,主要講者包括:台灣影評人焦雄屏、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巴圖、澳洲藝術發展局副主席羅伯恩.阿徹、演藝學院匯藝學院院長唐雁妮、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孫惠柱、英國埃塞克斯大學East 15戲劇學院總監李安.魯賓(Leon Rubin)及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唐健平等。同時,演出項目亦包含了跨界創作,如梅卓燕的作品《博萊羅舞曲》、「演藝青年粵劇團」則上演 《扈家莊》;而澳洲藝術管絃樂團與原住民組合Young Wagilak Group的合作項目《飛渡羅珀河谷》,是一個「探索和保育當地土著的傳統音樂」的創作,結合創新、傳統兩種文化的精粹,是crossover一次創意的展示。

「城市當代舞蹈團」與香港浸會大學亦將於年底合作舞蹈研討會,勾勒香港舞蹈發展的圖像,進一步思考與國際交流的空間;而小型舞團「多空間」今年的「i-舞蹈節」(i-dance)亦會在節中策劃一連串的對談和座談活動,討論舞台上的身體和東方身體美學的探索。秋冬開始,交流衝擊停不了,亦見證了演藝工作者締結網絡、連繫互動的成果。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