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體是一個「美」的戰場
「身體就像是一個神奇的顏料盒,一個實驗室,一個戰場。」精力旺盛的楊.法布爾,在「身體」這個主題之下、縱橫藝術各個領域,一以貫之地堅持他對身體與文明之間的探索、觸探道德規則的底線。光是舞台作品部分,從一九八○年至今一共創作了近五十個作品,並且這些作品也很難定義到底是戲劇?舞蹈?還是行動藝術?
-
特別企畫 Feature 獨家越洋專訪比利時全才藝術家
楊.法布爾:我是美的守護者,總在保衛脆弱
跨足視覺、行為、寫作、導演及編舞等藝術領域,也是迄今唯一在世就獲邀在羅浮宮辦個展的藝術家楊.法布爾,終於要帶著他的舞台作品造訪台灣了,將在兩廳院「世界之窗 比利時系列」中呈現兩個作品《死亡練習曲》Preparatio mortis與《藥讓我活下去》Drugs kept me alive,讓我們看見滿腦子創意的他,對死亡與美的思考。本刊特地越洋專訪,邀這位全才藝術家與讀者分享他的創作根源與思考。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他者的身體獨舞
法布爾這次帶著《藥讓我活下去》和《死亡練習曲》訪台,都是獨角戲,前者與男舞者安東尼.赫西合作,後者與女舞者安娜貝兒.尚邦合作,兩者就像對照的二部曲,以身體探討死亡與存活。法布爾與個別舞者或演員合作的單人演出多到自成一個系列,他說:「當我們為某人編排一齣單人表演時,我們就回到了事物的基本面,任何一次呼吸、任何一個微小的器官都很重要。這像是在和某人做愛,又像是在做一尊雕像,在我的構想和他人的身體之間尋求親密的結合。」
-
特別企畫 Feature
揭穿言語暴力 佈道大會下的身體狂亂
由比利時舞者暨編舞家莉絲貝.胡維茲與音樂家馬汀.凡.考文博格合作的《壞到底》,擷取美國以戲劇性風格著稱的電視佈道家吉米.施華格之演說片段,這樣的話語,在《壞到底》中被解構為受非理性驅動的狂躁能量,胡維茲在演說的背景音中俐落動作,卻終於錯亂失序,充滿能量的演出,也突顯了語言的暴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讓傳統民謠新潮又復古
拉羅伊與手風琴 音樂版圖無國界
拉羅伊不僅是目前比利時最受矚目的手風琴家,在手風琴音樂的創新上也無疑是個開路先鋒。他對歐陸各地傳統民謠音樂有著深厚的理解與感情,以不絕的創意將他從中得到的營養轉化為屬於自己新的音樂語言,帶給聽眾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以古串今的悠揚女聲
萊斯民謠三重唱 尋找聲音裡的聲音
發跡於比利時北部的萊斯民謠三重唱,因同為兒時玩伴而養成絕佳默契,其中兩位團員自幼汲取古典音樂養分與聲樂訓練,編寫合聲、器樂伴奏無往不利,而無伴奏的重唱則純粹悠揚。以比利時西北部的弗拉芒語演唱,將回溯傳統作為創新途徑;樂風時而輕柔時而搖滾,後期更融入電子樂以顛覆民謠面貌;唱詞取自中世紀或象徵主義詩集,穿越時空而別具幻想氣息。萊斯民謠三重唱以如風徜徉的女聲,展現根生土壤的民謠活力。
-
企畫特輯 Special 北京國家大劇院打造京味新經典話劇
《王府井》 戲說北京人的精、氣、神
北京國家大劇院首部原創話劇《王府井》,本著「打造京味新經典話劇」的企圖心,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一級編劇鄭天瑋歷經兩年構思編創,藉著這條街在百年裡隨著政治、社會、經濟變化所帶來的人事變遷,呈現出北京人的精、氣、神。經過六輪七十二場的演出,《王府井》以滿座的票房獲得北京人民的高度認同。九月份,這齣戲將首度走出北京國家大劇院,以台灣為起點,踏上巡演之路。
-
即將上場 Preview 舞蹈空間與編舞家麥斯卡利二度合作
《時境》 往復觀照的時間之舞
舞蹈空間舞團與西班牙編舞家瑪芮娜.麥斯卡利繼《橄欖樹》之後,二度合作《時境》。麥斯卡利與舞者利用身體探索時間,期待找出看待時間的不同方式,消解生命憂慮。舞作呈現出一種往復循環的時間觀照,十數個流動場景猶如生命經驗的切片。
-
即將上場 Preview 組合語言舞團廿周年
舞蹈之愛如《月照》 《願》以詩情祝福土地
組合語言舞團今年邁入第廿年,藝術總監楊桂娟特地邀請王維銘、賴翠霜、顏鳳曦三位編舞家分別以詩入舞,推出製作《願》;楊桂娟自己則推出追索母親身影的舞作《月照》,與七名舞者一起回望童年,以流浪的旅程隱喻成長。
-
即將上場 Preview 「新人新視野」開展新向度
豪華栽培計畫 戲劇舞蹈新秀亮眼出擊
跨入第六年的國藝會「新人新視野」計畫,今年以優於以往的資源條件,讓入選的六組戲劇舞蹈人可長時間、無後顧之憂地專注創作。這次入選的六人均已小有名氣,即將展現的成績也備受期待。
-
即將上場 Preview 張鈞甯、何豪傑的舞台挑戰
《Closer情迷》 探討愛情的信任與背叛
英國劇作家派屈克.馬勃的Closer是得獎無數的劇作,也曾改編成由演技巨星詮釋的電影版,這次綠光劇團將該劇搬上台灣舞台,將由姚坤君、張鈞甯、何豪傑、吳定謙演出。面對愛情,劇中角色遊走在誠實與慾望之間,演員們也挑戰自己的過往形象。
-
即將上場 Preview 柏林愛樂木管五重奏
闊別十二年 再度來台吹響美聲
被譽為全球樂壇最佳木管五重奏的柏林愛樂木管五重奏,將在睽違台灣十二年後,第三度訪台,以廣泛多樣的曲目,展現其被讚為「完美的演出,無懈可擊的精準,超凡的和諧」之美聲。
-
即將上場 Preview 人聲點唱機—阿卡貝拉音樂會
四個樂章 放送不受拘束的人聲交響
台灣本土的「阿卡貝拉」實力有多強?來聽這場「人聲點唱機阿卡貝拉音樂會」就知道!邀集歐開合唱團、VOX玩聲樂團及神秘失控人聲樂團,透過音樂和影像,帶領大家穿梭於台灣的流行音樂時空,將給你不一樣的音樂廳動感體驗。
-
即將上場 Preview 「我是這樣看世界」系列又一章
流亡演奏家 細訴緬甸音樂傳奇
「我是這樣看世界」系列的「紐約城邊的緬甸流亡者」,邀請曾流亡美國十四年的緬甸圍鼓大師Kyaw Kyaw Naing,為觀眾訴說緬甸音樂與他流離的人生故事。演出除了展現緬甸傳統音樂,也將加入小提琴與鋼琴,與台灣音樂家合奏。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傾聽台灣的「新」聲
對於那些想在音樂中尋求平靜與心靈寄託的人,現代音樂令他們頭痛不已,但愈想要依循古典音樂模式理解,得到的卻是愈混淆的答案。太多人對於現代音樂充滿著好奇,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然而身為現代人,不該不接觸現代音樂。在兩廳院新點子系列推出多年後,今年首度聚焦音樂,推出「新點子樂展」,引領觀眾聆聽屬於台灣的新聲音。 在音樂會演出之前,讓擊樂演奏家暨十方樂集團長徐伯年,以及作曲家暨此次樂展策展人林芳宜,為讀者打開現代音樂之門,共同分享現代音樂的現況、困境及未來。
-
焦點專題 Focus
2013-2014 台灣新樂季聆賞重點秘笈
跨入二○一三年,各團懸缺指揮紛紛補位, 不論國樂西樂,五大職業樂團指揮全員到齊。 久違的榮景,讓跨越二○一四的節目熱鬧滾滾, 大型歌劇、國人作品、音樂家的重要時刻、兩個領域的跨界合作 八個焦點分析整理,陪您在好戲開鑼前, 全面掌握新樂季!
-
焦點專題 Focus 總體觀察
各團指揮到齊 各出奇招澎派開席
年初,剛跨入二○一三年不久,兩個國樂團就紛紛傳來好消息。首先經過一年多的遴選,在北市文化局的拍板定案下,臺北市立國樂團宣布指揮瞿春泉接任首 任的首席指揮。臺灣女婿瞿春泉不但是中國一級指揮,也是臺灣國樂團前任指揮。就任新職不但代表著新的開始,傳達出的另一個訊息,就是以往在北市國由指揮擔 任的「音樂總監」一職將走入歷史,由「首席指揮」取而代之。
-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一:指揮
老中青輪番登台 展現各自驚豔風景
不同世代的指揮家,將摩肩接踵陸續訪台展現各自精采。老將如古樂家戈貝爾、巴赫專家瑞霖的手上功夫讓樂迷引領以待;克利斯提安.賈維、麥可.桑德霖、羅貝多.阿巴多出身音樂世家,能在長輩身影下如何綻放丰采,令人好奇。而前NSO音樂總監簡文彬依然備受國人歡迎,本樂季縱橫兩大樂團,更令人期待。
-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二:名家
星光熠熠萬眾矚目 管樂吹透東西狂潮
細數新樂季節目中的點點星光,相信又是樂迷追逐的熱門焦點。新樂季中不管是絃樂名家或鋼琴名家,都有讓人期待的黃金陣容;值得一提的是,多樣豐富的管樂演出,讓樂迷有機會領略東西管樂名家的各色丰采。
-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三:紀念
迎接大師周年 獻演經典「嚴陣以待」
音樂大師周年紀念不斷,繼上個樂季的華格納和威爾第,新樂季更迎向英國作曲家布瑞頓的百年誕辰、德國作曲家辛德密特逝世五十周年、俄國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逝世七十周年與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一百五十周年誕辰。在紀念大師的重要時刻,各樂團當然是紛紛排出獻演經典作品,致敬之外更展現自家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