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劇旦角謝文琪(左)將詮釋江文也的華籍夫人。(對位室內樂團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室內樂歌劇《江文也與兩位夫人》

豫劇、美聲 歌頌江文也的音樂人生

由作曲家李子聲與對位室內樂團合作的《江文也與兩位夫人》,以室內樂歌劇型態來詮釋江文也波折不斷、備受爭議的一生。三位歌者分別以美聲與豫劇唱腔詮釋江文也與兩位夫人,四幕歌劇將作曲家經歷過的時空串連,並且引用了席慕容、徐志摩、林庚及江文也本人的詩詞入樂。

由作曲家李子聲與對位室內樂團合作的《江文也與兩位夫人》,以室內樂歌劇型態來詮釋江文也波折不斷、備受爭議的一生。三位歌者分別以美聲與豫劇唱腔詮釋江文也與兩位夫人,四幕歌劇將作曲家經歷過的時空串連,並且引用了席慕容、徐志摩、林庚及江文也本人的詩詞入樂。

李子聲首創中西唱腔室內樂歌劇《江文也與兩位夫人》

11/20  19:30 台北 新舞台

INFO  07-2266198

 

江文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生在政權動盪的一九一○時代,他的創作熱情,卻為他帶來莫大的責難——為日本寫作歌頌日本偽滿州政府的「奴化」歌曲,惹惱了國、共雙方;撰文研究並創作的《孔廟大晟樂章》宣揚儒家精神,卻不討好中共政權;而歌頌中共建國的幾首曲目,也使國民政府對他反感。作曲家的生命就是音樂,然而上述音樂的色彩卻成為江文也人格上的極大污點,即使這些樂曲只占其作品的極少數。

室內樂歌劇  融入豫劇唱腔

「他的一生可說是一部東亞的歷史。」同樣身為作曲家,要以人物為題材,李子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江文也。「他的才氣是不得了的,又能為文、又能為武,產量更是驚人。」尤其是回憶到一九九二年,在中研院舉辦的江文也紀念研討會上,江文也來自日本與中國的兩位夫人,首度在他的出生地台北相見,更為其身後增添不少故事。

在萌生創作江文也歌劇的想法後,李子聲與近年以劇場型態推展精緻室內樂的對位室內樂團,展開長達三年的醞釀,決定以「室內樂歌劇」為演出形式。除了七位演奏家外,將由三位歌者擔綱主要角色:曾任北德市立基爾劇院駐唱的抒情男高音林健吉飾江文也,日籍夫人由女高音林慈音擔綱,而華籍夫人則跳脫美聲,改以豫劇旦角謝文琪來詮釋。為什麼是豫劇?李子聲透露:「我念北藝大時,在馬水龍老師的規劃下,我們接觸了戲曲唱腔、京劇鑼鼓、古琴、民族音樂學等課程。大一時,中文念唱課的汪其楣老師介紹我們去看豫劇。演出前我聽了介紹,還是不太懂,但一聽王海玲唱就嚇到了,怎麼有人能夠將聲音藝術發揮到這種程度?我從不崇拜偶像,但卻為這聲音著迷。」

詩詞入樂  音樂為主體

歌劇共有四幕,從一九四○年代的東京遇見日籍夫人開始;接著是受聘於北京教學,在新中國建立時認識華籍夫人。下半場文革時期兩岸斷絕,他命運的轉折點就在此分野;最終幕則回到一九九二年的台北。藉著四幕將作曲家經歷過的時空串連,並且引用了席慕容、徐志摩、林庚及江文也本人的詩詞入樂。對於詩詞的引用,李子聲說:「詩是文字最典型的抽象形,而聲音本身也是抽象性的概念,這兩者的吻合度很高。」因此他讓主角歌唱、道白,將美聲與豫劇唱腔巧妙相容。特別是河南梆子的語韻,挑戰作曲家的功力,也為歌劇注入強烈的特色。

製作團隊集結了導演鍾欣志、燈光設計郝建智、服裝設計林恆正及王奕盛的多媒體影像,共同譜寫動人篇章。生於台北、成名東京、卒於北京的江文也,不再只是創作了《台灣舞曲》獲奧林匹克獎牌的作曲家,也不只是歷經文革批鬥及十年勞改的受害者。在逝世卅周年的今天,《江文也與兩位夫人》以新創的室內樂歌劇,歌頌他只看音樂、不問政治的一生。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