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演出盲人的世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同名小說改編 《推拿》挑戰盲人題材

國家大劇院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話劇《推拿》,於九月初在北京首演,十月來到上海。該劇改編自畢飛宇的同名小說,由喻榮軍編劇,郭小男執導,是劇場中少見以盲人族群為主角的題材,演員閉眼全盲演出,將挑戰的舞台上燈光區位的準確性。

國家大劇院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話劇《推拿》,於九月初在北京首演,十月來到上海。該劇改編自畢飛宇的同名小說,由喻榮軍編劇,郭小男執導,是劇場中少見以盲人族群為主角的題材,演員閉眼全盲演出,將挑戰的舞台上燈光區位的準確性。

小說改編成其他文藝類型,傳統由來已久,好比,小說是水,演繹而成的他種載體,則是新命名的各式飲品,所以關鍵是水質優良與否,造就可口的程度。近來,改編自小說而來的話劇,屢屢票房熱收長紅,源自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小說,在坐擁海量暢銷的讀者下,又轉戰話劇市場,人氣節節高升。熱門小說一旦被相中了,改編的浪潮,或是推進了魔幻虛擬影視,或是接著奔向真人實演的話劇,文藝型態轉換的道路上,似乎都是臉熟的一家人。這幾年白領話劇發展的走向,偏重於愛戀和搞笑與懸疑題材,在愛情中瘋狂地搞笑和面臨人生懸疑處的思考,反映了都市生活的單調與失能,開拓更多的演劇方式,期待更多元的表述手段,似乎想給都市叢林中壓抑的空間,揮灑出些許點溫暖和陽光……

盲人小說故事改編上舞台

話劇《推拿》的推出頗有這種摸黑走夜路的勇氣,根據畢飛宇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原著曾在二○一一年獲選茅盾文學獎,電視劇搶先在九月上檔,替話劇打響了名號。

被譽為「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作家」的畢飛宇首次涉足盲人題材的寫作,並不是以同情與施捨的角度入手,本著對盲人群體最大的尊重與理解,描述了推拿中心裡的盲人按摩師獨特的生活,細微而徹底,溫情的筆觸貼近到這特殊群體的心靈漩渦,他們有著和一般人的愛恨情仇和酸甜苦辣,同樣需要尊重與關注的精神和生活世界。《推拿》寫出了這群不見光明人的樂觀、憂傷、愛情、性慾、企圖、狂想、頹靡,破除了我們對盲人認知的情感局限、有光亮方有一切的觀點,其實,黑暗中也有無限可能寬廣的天地,由此引發閱讀者對於這一群體生命價值的深刻體認和省思。

改編這樣一部細膩的文字作品,對於編劇喻榮軍來說可謂是省力不省心,按照原有章節架構刪減即可,好像是輕車熟路,一起動卻發覺,轉換他種載體,像是換另一雙鞋走路——小說創作者用平底鞋邁步,走到哪寫到哪,路在腳下,筆隨心轉;移植到劇場版,換成不同高度的鞋,用力不當,不慎摔倒的機會大大提高了!

喻榮軍濃縮了原有的情節,集中三對盲人情侶為主線,部分角色合而為一,結局改成大團圓。大學時曾學了四年推拿,又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專業團隊,提及改編的難題,喻榮軍說稍不留神,就會陷在原著裡,找不到出口。僅管《推拿》被轉換話劇化,原作者畢飛宇表示,在創作中,也曾經歷了艱難的徘徊,因此理解改編的難度,並將給予舞台二度創作充分的自由。

演員挑戰閉眼全盲演出

風格華美巧飾的導演郭小男,在舞台呈現上將加入表現主義的手法,利用主題曲、舞台設計、多媒體、燈光、強烈緊湊的配樂手段,讓觀眾充分體會到盲人的內心世界,希望與現代人的情感達到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接通」。演員採取閉眼全盲的演出,這將挑戰的舞台上燈光區位的準確性,對於描寫黑暗視界表達十分克制的郭小男認為「沒有強加給人物的快樂,也沒有過分的悲情,更沒有矯情的粉飾,一切都真實得近乎殘酷。」結尾處理會與小說非常不同,將會讓觀眾感受到殘酷的生活中仍有令人震撼的溫情。

在國際盲人日當天的演出也將開放導盲犬入場,首創境內開放盲胞友善的風氣,在「視而不見」的「瞎話」場域裡彼此互動,不能用好不好看來定論,只能說參與者各個「心中有數」。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