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蔚然
台大戲劇系名譽教授
-
專欄 Columns
政治的戲劇
當西方在大談戲劇的政治性時,台灣近幾年來的政治越來越具戲劇性;尤其是選舉的時候,原本的「政治秀」已經變成「政治秀場」。平常看一齣戲要花錢買票,政治秀場不但免費還強迫中奬。選舉搞出來的秀場雖然免錢,但是很花錢
-
專欄 Columns
大結構與小結構
「形式即是內容;內容即是形式。」綜觀之,現代戲劇──甚至後現代劇場──都非常講究形式與內容的契合及結構與意旨的呼應。閱讀現代戲劇時,我們理不淸結構的面貌,就無法一窺內容的堂奧。
-
台前幕後
代誌是這樣的
年紀越大,已不理會什麼「稍縱即逝」的靈光,唯有等待某種飽滿的情緒自然溢出。近幾年,於存檔的諸多感覺當中溢出的,盡是揮之不去的黑色情緒,《也無風也無雨》除了延續家的探索,還注入面對這個黑暗時代所產生的黑色情緒。
-
專欄 Columns
再談戲劇的結構
上回從評論的角度談戲劇的結構,這一次我們可以從創造的角度來看。從評論的觀點談結構,意指我們應該了解他人文本的組織架構,從創作的角度論結構,更意指我們應該熟知自己文本的組織架構。
-
戲劇
兩條旣平行又交叉的線
《我》劇有非常一統的結構,面對以「本我」與「男身」對話爲主調的內容,編導選擇以正反呼應或左右相對的二分結構。
-
專欄 Columns
戲劇的結構
戲劇的結構通常是放在形式底下來談的,然而,同樣地,分析一部劇作的結構的同時,我們也在探究其內容。完美的戲劇結構應是「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 以建築的角度視之,絕佳的戲劇結構是一種纖弱的平衡。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劇本創作和一般寫小説、散文有何不同?若想學習寫舞台劇劇本,但非中文系畢業,本身的「文筆」並不優美,是否只要著力於對日常生活、人性有深入的觀察,熟悉如何將口語化的語言轉化爲文字,也可以成就一部好的寫實劇本?又或還需有別的條件?(樹林 小妙) 答:你的第一個問題很大,我只能簡要地回答。劇本創作的特色除了對白很重要外,還得預先設想舞台視覺及聽覺的效果。根據我閱讀的經驗,西方著名的劇作家,「文筆」都很好,要他們寫一篇好的散文,並不成問題。像契可夫、皮藍德羅、貝克特等都是寫小說的好手。 文筆優美與否和是不是中文系畢業無關。最重要的是你個人對文字的敏感度。建議你除了戲劇外,還要多加硏讀小說、詩、散文,於硏讀過程中從名家偷點本事,再逐漸發展自己的風格。少看目前市面上的暢銷書,那些只是浪費我們的時間。我所謂的名家是有獨特文字風味,且不以市場取向爲主的作家。 要將「口語化的語言轉化爲文字」是一大學問,我個人摸索了十幾年,還在摸索。假設我在一家咖啡廳偷錄別人說話,回家後逐字寫出,我所得到的不是戲劇對白,只是對白的雛形,雖然它是活生生的語言,但是沒有經過戲劇的處理,它在舞台上卻是死的對白。如何「轉化」要看人物、情境、氛圍等要素而定。 問:台灣劇場界的演出,自創的劇本較少,請問癥結是什麼?是缺乏創作人才,還是創作者無法發揮?除了已知環境的惡劣因素之外,劇場界的人又該負什麼責任?(台北 小鳳) 答:台灣劇場表演中,自創作品比例較小,原因很多。容我說句不太中聽的話:劇場界好的編劇人才不多,甚至有些導演連一部劇作的好壞都無能分辨。因此每當這些導演改編西方經典時,因結構的觀念太弱,加上功力不夠,常常將雞湯變淸水,導致「改編」淪爲稀釋原著的過程。另一個原因是,有些劇場工作者喜歡自編自導,但是眞正能自編自導的人才可遇不可求,不是輕易就可隨便試試的。 台灣不乏對編劇有興趣的人,但是因爲下列的理由好劇本不多:生活經驗狹隘(我有這個問題)、寫作前不做資料的蒐集及寫作對象的硏究、結構觀念太薄弱、對白陳腔濫調、才出爐就急於發表。 這幾十年台灣劇場累積的好劇本(無論是文字劇本或表演文本)不多,跟「環境的惡劣因素」無關。我相信只要有好劇本,它一定會出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劇場工作者的人文基礎過於
-
焦點
風雨中的蜘蛛網 《夜夜夜麻》之外的獨白
今年甫創團的創作社結合了八位「三少四壯」輩的劇場人,以製作導向爲主,開發中型劇場的表演形態。創團作《夜夜夜麻》是他們面世的第一張成績單,編劇紀蔚然說:這是一齣以麻將爲喩,探索四名中年男子退化過程的戲。
-
專欄 Columns
六個尋找語言的劇作家
就個人成就而言,美國劇作家的確比不上易卜生、史特林堡、契訶夫等這些開路先鋒;然而,美國劇作家於現代戲劇也有不可輕忽的貢獻。
-
專欄 Columns
馬密的《美國水牛》
《美國水牛》指涉的不只是三個搞不出名堂的小混混,還影射美國整個企業界及社會。在此劇的世界裏,因爲有資本主義做靠山,人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偷去搶,而不覺有任何不當之處。然而,他們長年處於相互猜忌、勾心鬥角的情況裏,導致友誼和善意都被犠牲了。
-
專欄 Columns
鲍許的《康乃馨》
《康乃馨》的舞蹈美學是反「美」的──旣反美國大衆歌舞的廚藝,亦反傳統現代舞蹈的美感經驗。結尾時,鮑許將她所帶領的舞團自嘲地比作西方遊樂場裏的畸形人物表演。如果她呈現給觀衆一道菜,那是一道不加佐料的生洋葱。
-
專欄 Columns
劇評難爲
「民生劇評」才見刊不到三個月,報方已接到許多來自劇團抗議的電話,以表強烈不滿。有的甚至質疑某某人「哪有資格寫評」當一齣戲不叫座時,我們往往會自我安慰地說曲高和寡,觀衆不懂;當另一齣戲不叫好時,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劇評看不懂。其實劇評人對一齣戲的反應本來就不一定要和毎一個或大部分的觀衆一致。如果一定得一致,要劇評何用?
-
專欄 Columns
歷史脈絡中的小劇場
小劇場的定義爲何?從六〇年代的李曼瑰起,「小劇場」這個名詞就一直被延用至今,但它的意義卻不斷地處於飄忽不定的狀態。如果說「小劇場」的定義是反傳統、反中產階級、反主流文化、反資本主義(這是套用西方的定義,同時也是個人比較傾向的說法)。那麼,台灣眞正的小劇場要一直到解嚴前幾年才發生。
-
台前幕後
《黑夜白賊》的聯想
《黑夜白賊》的前身爲一電影脚本。和屛風表演班與李國修擅長的劇種相較,雖不致南天北地,但在結構或基調上,卻有許多不同。編劇紀蔚然自己爲讀者寫下了有趣的搬演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