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慰慈
從小熱愛天文,卻被文學耽誤,最終迷上音樂。赴美專攻音樂學,返台從事多年古典音樂評論,被國樂界視為逃兵;近年回到箏樂創作展演,西樂朋友狐疑我就是那個樊慰慈?專欄涉獵時尚、科技、流行,這都是我,也就是我。
-
思想不短路
藝術也能向路易威登取經?
本專欄在上月觸及一個十分敏感的當代議題:高度發展下的人工智慧,勢必對藝術產生多層次的影響。在音樂方面,於可見的未來人工智慧是否有可能超越、進而取代真人的演奏?筆者對此暫且點到為止,讓來自不同領域的讀者們從各自的經驗及認知中尋找答案。本期專欄則將來個量子飛躍,拉到一個與上述議題看似風馬牛不相干的視角來討論:精緻藝術和奢侈品均非民生基本必需,若說某奢侈品牌的業績居然能打趴一票科技公司,藝術家是否能從中悟出什麼?
-
思想不短路
人工智慧,藝術的天使或魔鬼?
人工智慧發展對藝術有何影響?這是一個多層次的問題。科技巨擘李開復近日在彭博社的節目Leaders with Lacqua專訪中表示,最先被AI學習模式取代的是如生產鏈般的反覆工作。筆者認為藝術的特性在於無中生有和機遇的本質,且人類的身心條件與AI的數位機制在對問題或任務的認知╱感知上仍有極大區別,因此人工智慧在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模式上仍無法和人類相提並論。
-
思想不短路
區塊鏈,藝術的枷鎖或未來之鑰?
第三代網路和區塊鏈,以及虛擬╱擴增實境的技術即為構成元宇宙的三大條件。兩年來本專欄無論談到元宇宙或NFT這類議題時,重點其實都在藉由虛擬和實體之對比,來突顯藝術以傳統模式產出的特性和難以取代的價值。但這裡卻要從不同角度來為NFT說些好話:區塊鏈的加密屬性及獨立擁有權,或將為藝術創作者帶來更佳的收入保障。
-
思想不短路
如何成為超越元宇宙的駭客高手?
電影《正義聯盟》裡,當面對未來的電腦生化科技,來自古希臘神話國度、純靠一身神力的女超人黛安娜說:「科技就像其他任何的力量,若缺乏理智和心靈,它會摧毀我們。」如果將這句台詞用在科技時代的藝術發展,不也相當貼切?
-
思想不短路
蕭邦吃魷魚?別把音樂比賽當運動競技玩
競技取勝是絕大多數體育項目存在的本質,是手段也是目標;而賽場就是職業運動員發光與謀生的不二舞台。有些運動明星可以一屆屆地回鍋參加奧運,直到年紀稍長,通常30多歲,有些項目甚至才20幾,就得蛻下光環,轉到幕後當教練或評論員,或者轉行。《魷魚遊戲》熱映不久,正好在華沙也有個被譽為古典樂壇奧運的蕭邦鋼琴大賽,看著許多表現優異的各國選手一關關地被淘汰,兩個「遊戲」之間還真能讓人發揮想像空間,產生連結!但這些青年鋼琴家為何參賽?卻和體育選手彷彿是存在於情況迥異的多重宇宙中。
-
思想不短路
評論已死,評論萬歲
這類原本出身漫威小粉絲的網紅,並無傳統新聞媒體專業訓練及素養,只因經過一段時間的熱情投入,在IG、FB、Youtube等平台上累積了數萬至數十萬的點閱率,一旦受邀參加首映活動,備感榮寵,事後在網上盡說產品好話,已遠遠超越傳統媒體業配文的尺度。對一般觀眾或產品使用者而言,傳統新聞媒體的公正性尚且不時為人詬病,當毫無新聞操守概念的網紅搖身成為品牌的外場公關時,網路虛擬世界的意境已達到另一種層次。
-
思想不短路
文明衰退的表徵:過多是非選項,缺乏申論
人們在臉書上的貼文,初期網友只能上去點讚,後來增加了愛心、加油、驚、怒、哀、樂等其他6種表情符號選項,但和YouTube的正、反標記相比,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將意見或情緒簡化為符號表達,彷彿非黑即白,在文明的發展上實屬一種導向弱智的行為,也可能反映出網路社群型態造成人類自我意識衰退的一項潛在危機!
-
思想不短路
藝術已逝?藝術萬歲
距今整整三百年前,1721年時巴赫正在整理他的第一冊《十二平均律》曲集,初識並結褵第二任老婆Anna Magdalena Wilcke,兩年後他獲聘為萊比錫聖.湯瑪斯大教堂的合唱長,邁向事業巔峰。若有機會和巴赫討論21世紀音樂的未來發展,我最想請教的並非作品風格,而是後疫情時代傳統表演藝術舞台的存在空間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嘿,少子化?別讓它成為面臨困境的便宜藉口
其實無論在當前或未來,「少子化」絕非音樂或藝術傳統產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也並非限於台灣一地,而是個全球性的產業問題。筆者所關注的其中一個項目,就是資本主義極致化和民主制度虛幻化之下,社會階層趨向L型發展,中產階級的影響力正逐漸消失的問題。
-
思想不短路
評論重不重要? 郝斯登的跌宕人生
回到Netflix影集結尾,暮年失意並經常受到媒體負評的郝斯登,在葛蘭姆舞團首演《冥后》(Persphone)的隔天,仍耐不住翻閱紐約各大報的舞評,看到自己設計的舞服也獲佳評如湧時,影星麥奎格表情壓抑卻又激動的神態看了令人不禁唏噓!但他嘴裡卻仍叨叨著:「評論並不重要!」
-
思想不短路
停電迷思:傳統不斷電
日前看到一位瑞士傳產業總裁的訪談,提到隨著新世代客群的投入,市場不斷在演化。產品若永遠走傳統路線就唯有死路一條。「我只能擷取傳統和未來的精華,看看它們是否契合,進而製造出一件優美的作品。唯獨當事人可以拿捏這種作法的界線。」 電終於來了!但我更懂得珍惜不需插電的事物。
-
思想不短路
NFT兵臨城下,傳統感觀世界的最後保衛戰
一年多的疫情環境也讓全球不少觀眾日益習慣透過網路平台欣賞藝術展演的模式,甚至喜歡其廉價與便捷。當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和虛擬科技逐漸攻占視覺、聽覺,甚至嗅覺與味覺的表演領域,滿足人類在這些感官享受的需求後,觸覺上的回饋或將是數位世界仍待突破的終極門檻。換言之,連結於指尖和大腦頂葉間的千萬個神經元,將成為人類傳統感官世界的最後防線。
-
思想不短路
天方夜譚之「漫」劫餘生下的卡內基廳
有趣的是,帕羅曼本身更喜愛流行音樂,對古典音樂興趣卻不大,曾力主讓流行樂重登卡內基廳舞台而引人側目。2015年他初升任卡內基廳董事長後才8個月,就因內部紛擾請辭,一度讓美國樂壇為之震盪。更有趣的是,有生意機會就不放過的帕羅曼,過去居然也曾經手過蔚為美國通俗文化經典的漫威漫畫公司!但那是漫威歷史上最黯淡的一頁,直到脫離帕羅曼的髒手,漫威才開始邁入近十餘年的光輝歲月。
-
思想不短路
別叫蜘蛛人滾出去,讓他進來一起玩
漫威影業自成一格的拍片文化也有其問題,就是導演無法全權掌控影片風格和劇情導向,多受制於上級機關迪士尼公司和部門總裁費基的想法。導演因意見相左而求去,甚至臨陣被開除的情形時有所聞這也讓筆者非常好奇首次拍攝超高成本科幻片,大量以綠幕取代她原本所擅長野外實景的趙婷,在導演《永恆族》的過程中是如何調適和因應漫威影業的幕後牽制?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但願長醉不願醒:比虛構更詭譎的真相
作者首先嚴正聲明,以下這則有點光怪陸離的音樂科幻極短篇完全是以活人腦漿產出,懂得禮義廉恥(咦?)但有七情六慾(嗯~)提及之人名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 202X年2月29日Fortnite將與維也納金鑽大廳合作,邀請已故鋼琴大師火洛維茲重返實體舞台,以全息圖3D投影展現他生前未曾彈過的《郭德堡變奏曲》。戴上Ray-Ban Meta智慧眼鏡的現場觀眾並可自行點選想看25或50或75歲的火洛維茲樣貌。為這場空前創舉暖場,音樂會也將特邀20歲時的鋼琴天后拉赫麗希助陣,首演AGI一歲神童熱騰生成的《冥王星狂想曲》。搶購門票的前50萬名觀眾還可獲得比特權幣一枚,於開演前投入老虎機,即可拉霸隨機決定她要穿哪款的羽佳風格華服演出。 ***************** 去年傳出歐美各行業白領階級吹起裁員風,原因之一是愈來愈多的工作可由AI代勞。那麼人還要、還能做什麼?若想真正理解這個問題,或不想在這波AI革命中被淘汰,就得直搗問題核心。其核心所涉及的層面有更多屬於哲學,而非科技範疇。2015年有部英國獨立電影《人造意識》(Ex Machina)以20世紀中葉知名數學家圖林(Alan Turing)所提出「圖林測試」為跳板,劇情對於人和AI的區別有著發人深省的剖析,筆者認為也可將之運用在藝術創作的省思上: 一、AI根據指令做事,做得很好,但它並無法意識在做什麼? 二、人知道AI是什麼,能感受或欣賞其作品;但AI尚無法領會人的感受,也不瞭解人如何感受。 以上論述顯示人和AI之間的關係並不對等,故可將AI藝術的問題濃縮為:人創作藝術時無法領會對象的感受嗎?而對象的感受對於人在創作時有無影響? 三、生成作品時,AI本身並無成就感。但果真如此嗎?當人反覆訓練AI時,會讓它導向人所希望產出的結果,亦即屬於被認為是好的品質或正確的內容,這就形同一種回饋,AI被鼓勵朝著獲得回饋的方向加強。但這是否形同一種成就感?AI能否意識到成就感? 四、少了互動,意識能夠存在嗎?而意識之有無,即AI具備人性與否的最大關鍵。 《人造意識》中有個比喻,繁衍後代是一種無自我意識的生物本能,但部分高等動物可
-
思想不短路
成熟的創意者:一個能熬過青春期的赤子
一個曾被巴黎音樂院放棄、鬼頭鬼腦的邊緣人,在歷史洪流中被推上廿世紀初期新古典浪潮的反浪漫急先鋒,百年後他的清淡小品還被用在娛樂片中給劇情提味,讓觀眾洗腦。這整件事所反映的不僅止於藝術風格的更替,筆者更想到近半世紀全球不同勢力間的分合與日趨極端的對抗。
-
思想不短路
無限之戰:快閃時代中,藝術如何沉澱
廿世紀前,古典音樂原即存活於貴族和上層社會的小眾市場,只因當時社會結構的特性,讓這些能品味風雅的小眾族群來定位該時代的主流藝術價值。如今社會主流已轉移到普羅大眾,想做一個真正卓爾不群的藝術家,難道就得忍受寂寞?即連一生享盡風華的李斯特,邁入晚年藝術昇華的階段時,也曾不只一次對著身旁友人感慨道:Ich kann warten.(我可以等待!)
-
思想不短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不見?才色!
在《天能》裡,諾蘭首次以鮮明的對比色調來呼應或提示劇情中不同的時間軸,紅色代表往前的進行式,藍色代表逆向的過去式。以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電影而言,筆者雖認為符號性的色彩運用還是以畫龍點睛為妙,太過刻意地強調且反覆渲染,或許是這部電影在藝術表現上的一項瑕疵,但我能理解諾蘭為何選擇用這兩種顏色來象徵不同時間的概念及其理論背景。
-
思想不短路
「重力」的樂思、跌宕與高潮
彈琴時借力使力地運用地心引力尚屬一件較能理解的事;在音樂創作上要和重力作用相連結則屬抽象的概念,它實際就是作品結構裡將音樂情緒吸納到極致的高潮。拉赫瑪尼諾夫曾表示,在音樂詮釋上,一首曲子必然有一個頂點,無論其位置所在或力度大小,演奏者必須能準確找到它並懂得如何有效達到那個高潮。在一首小品裡這樣的重心或許不難找,若是一首高潮迭起的長篇大作,哪裡才是真正的重力核心呢?
-
思想不短路
「時間」的詩情、狂想和嘆息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難過的時候總讓人感覺度日如年」,這是兩句再平常不過的心情敘述,但仔細推敲,時間是否也受到某種「情緒引力」的牽扯,而在人們的意識中產生微妙變化?而類似的感受在聽音樂時也可能引起某些催化作用,無論是聽到自己所心儀的樂曲或欣賞到令人拍案叫絕的演奏,在過程裡時間彷彿是以不同的度量進行,甚至可能是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