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朱宗慶 三場館到位 表演藝術邁入新紀元
對於南台灣國家級場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即將開幕,朱宗慶興奮期待,但也認為未來經營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戰。他表示,國際一流的劇場不是只有在北部、中部,南部新建劇場也同樣可以帶動需求,「在『劇場驅動』的理念下,以前講母雞帶小雞,這是必然的,就像有雲門的創設,帶動了後來有這麼多的好團體。有劇場,才有戰場,也才有資源,它可以帶動藝術家創作,帶動觀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擔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召集人暨準藝術總監」三年,終於迎來開幕的這一刻,問簡文彬自己有什麼期待,他竟說:「希望衛武營是『隱形的』!」雖然是國家級場館,但他更期待衛武營是在地的、大家的,是「一個大家很自然地說『走吧!』就直接前往的地方。」
-
企畫特輯 Special
今昔的對比與融合 展現傳統藝術生命力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年度盛事「亞太傳統藝術節」,今年第十七屆的節目將於十月正式啟動。本屆的辦理有別於往年,以「地理性」或「單一主題」的策展,而以「傳統藝術的堅持與適應」為題,將堅持傳統與革新創發兩個概念彼此並置,為亞太傳統藝術節開啟新的演繹空間。關注的範圍從以往亞太地區向外擴散至整體國際區域,今年除了台灣與亞洲的日本、韓國、亞美尼亞、圖瓦共和國之外,還有東歐的塞爾維亞與保加利亞,七個國家、十七支團隊的參與,將傳統藝術活躍的例證端上舞台,向外宣示傳統並非桎梏,而是藝術創造的基礎。
-
藝號人物 People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
劉怡汝 演出不是謝完幕 就什麼都結束了
聰明、理性,說起話來有條不紊,是兩廳院新任藝術總監劉怡汝給人的第一印象。數度進出兩廳院的她,與兩廳院結緣甚深,更協助過兩廳院法人化的過程。當她正式接任後,就親自準備好簡報向所有員工暢談理念。劉怡汝表示,「人人」、「數位」、「有機」與「界限流動」是她經營兩廳院的四大理念,期許兩廳院與藝術家的關係,就如同家與家人,成為藝術安心成長茁壯的家。她認為,兩廳院已經走過「求生」、「維持」的階段,現在要做的,是打造未來的「必然性」。
-
藝號人物 People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
邱瑗 歡迎大家走進來 也要走到世界交朋友
卸下歷時十二年的「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頭銜,邱瑗在今年六月一日正式接任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一職,從管理一個樂團到管理一座歌劇院,她將帶來什麼新思維?將帶給歌劇院怎樣的新面貌?上任一個多月,邱瑗以其豐富的行政經驗,從提升效益入手,她表示,期待未來歌劇院的演出都與「音樂元素」相關,計畫要建構音樂劇製作平台;而她也想著力讓更多人進入歌劇院,並帶著歌劇院走出去跟世界做朋友!
-
企畫特輯 Special
如字飛白昂揚 TSO以音樂書寫台北文化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回溯當年,今年新樂季重新啟動了一九七九年展開的「台北市音樂季」,以搜尋過去曾存在的經典,加上現代的精神與語法,試圖創造未來潮流。除節目規劃外,更委請詩人許悔之以書法寫下新的「台北市音樂季」字樣,他考慮音樂的情感、休止與穿透的力量,讓文字呈現音樂的躍動、甚至模擬聲音在飛白處,耳際仍迴盪餘韻的感覺,他說:「人們總有一些現世的痛苦、重擔,但乘著音樂的翅膀帶給我們的快樂,是我書寫時滿懷的心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跨越國界 再創高峰 台灣新樂季觀察
台灣各家樂團總是能跟國際接軌,今年的壽星是百周年壽誕的美國作曲家伯恩斯坦,台灣各西樂團體都端出歡慶菜色,因為伯老的創作多元雅俗兼備,也讓樂季節目更豐富精采。向來是重點菜色的歌劇當然不能錯過,不管是音樂會式或全本搬演,難得劇碼或全新創作,都是樂迷複習嚐鮮的必選。而樂團不只在國內精采揮灑,也紛紛出國揚威,讓台灣的聲音走遍世界!
-
藝@CD
古董提琴吟唱 訴說花中心事
老家花圃的花開花落,至親的相伴與消逝,讓小提琴家蘇顯達深刻體認到生命的無常,而能留下的,就是伴隨自己一生的音樂。《花之夢》是蘇顯達首張心靈音樂專輯,他以奇美博物館的珍貴古董名琴拉奏,呈現〈花之夢〉、〈美麗四季夏〉、〈水、花、人〉等原創樂曲,透過優美琴音,傳達生命體悟。
-
音樂 暌違四年 “Taiwan Connection”再度復出
攜手台灣 用音樂結伴而行
由小提琴家胡乃元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長嚴長壽發起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年年邀請海內外傑出台灣音樂家共襄盛舉,從室內樂、絃樂團發展至大型室內樂團,成果豐碩,卻在二○一四年的活動之際宣告暫停。經過四年的沉澱,今年胡乃元帶著TC復出,不但有以「田園」為主題的巡演,也邀來國際名家一同演出,令人期待。
-
焦點專題 Focus 《代孕城市》作曲家暨導演郭貝爾
我希望以作品與觀眾眼神交換
即將於八月來台演出的《代孕城市》,是郭貝爾一九九四年時應法蘭克福城市與德國青年愛樂樂團慶典委託而作,是他第一個大型管絃樂作品,迄今已在多個城市演出過。郭貝爾說:「我發現『樂團』及『城市』兩者之間,有些時候是非常類似的,就像不同演奏群相互抗衡、在不同美學層次中相互碰撞一樣,以不同經驗尋找可能性並且與觀眾交流。」
-
焦點專題 Focus
大城市的混血音景 連線台北
《代孕城市》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愛爾蘭作家雨果.漢彌爾頓的同名小說,郭貝爾從書中汲取靈感,將文字編織成一個走出音樂廳外的音樂劇場。在與多個城市共振創作後,《代孕城市》將連線台北,將在台北捷運的北投機廠中,讓台灣樂迷跟隨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腳步,走進這個重機械基地裡的城市音景
-
藝@CD
兩個框不住的靈魂 跨時空的交會
頂著一頭龐克怒髮、以一手精湛琴藝讓世人驚歎的英國小提琴家甘乃迪,在古典的軀殼下燃燒著熊熊的爵士魂,各種音樂的界線對他而言從不是問題。而同樣縱橫古典與爵士的美國前輩作曲家蓋希文,跟甘乃迪一樣有著框不住的靈魂,在《當甘乃迪遇上蓋希文》這張專輯裡,兩人跨時空交會相遇,在甘乃迪的重新編曲中,蓋希文的音樂重新活現,而且更熱情迸放!
-
TSO精選 TSO Choice 【TSO瓦格獻禮7】愛.無盡
超脫極限 帶來濃郁的俄國風味
TSO「愛.無盡」音樂會將演奏兩首膾炙人口的俄國經典,並特邀俄羅斯鋼琴家安娜.維妮斯可雅,與樂團合作其中有「最難演奏的鋼琴協奏曲」之名的拉赫瑪尼諾夫《D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維妮斯可雅表示,她對俄國作曲家的曲目理解幾乎是「直覺性」的,因為「俄國作曲家就在我的血液當中。」與維妮斯可雅曾有多次合作的TSO首席指揮瓦格坦言:「與她一起演奏音樂是非常挑戰的!她總是準備充分、了解她想要的是什麼,與此同時,她也期待指揮與樂團做相同的回應。」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華格納的歌劇「絕響」 在國家音樂廳純粹聆聽
這次的《帕西法爾》,NSO選擇以Semi-stage的方式演出第一幕序曲與及第二、三幕。雖然不在劇院推出全本,但在音樂廳卻能讓聲響發揮更大的效果。呂紹嘉說:「這部作品完全是華格納為了拜魯特劇院的空間與音響,用想像寫出來的。當然國家音樂廳不是拜魯特劇院,但我認為它是屬於這種音樂的廳,因為它的回響能夠讓銅管、絃樂共鳴,比在劇院更能呈現所要表達的情感。」
-
音樂新訊
穆洛娃、葛雷桑瑪 聯手揮灑絕美樂章
若要選出廿世紀後期幾位最傑出的女性小提琴演奏家,穆洛娃(Viktoria Mullova)絕對是名列前茅。從年輕時期就獲獎無數,拿下維尼奧夫斯基大賽、西貝流士小提琴大賽、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大賽等國際重要比賽之首獎。隨著時間的淬煉,她的琴音益加醇熟,不但音質純淨得幾乎沒有瑕疵,對於樂曲所展現的風格及與樂團間的協調也無懈可擊。暌違台灣近廿年,今年終於將再度來台,不僅帶來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等拿手曲目,更與鋼琴家暨指揮家葛雷桑瑪(David Greilsammer)、歐洲新銳日內瓦合奏團(Geneva Camerata)合作,演出莫札特鋼琴協奏曲與貝多芬交響曲。 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素有「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美譽,曾經兩度灌錄這首樂曲的穆洛娃對其詮釋所展現的音樂性相當高。葛雷桑瑪對於莫札特音樂則情有獨鍾,不但曾以馬拉松形式演奏完莫札特全套鋼琴奏鳴曲,也灌錄、並指揮多部莫札特作品。此次來台,不但親自演奏作曲家《第廿一號鋼琴協奏曲》,更將指揮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有別於亞洲巡迴的曲目,台灣將是兩人合作中,唯一一場在音樂會中演奏兩種不同樂器協奏曲的音樂會。
-
音樂
凝聚向心力 共譜王者之聲
由俄羅斯知名鋼琴家暨指揮普雷特涅夫率領的俄羅斯國家管絃樂團,將於六月初來台演出蕭斯塔可維奇《第十號交響曲》,並邀備受矚目的台灣新生代小提琴家曾宇謙同台,擔綱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獨奏。在曾宇謙心目中,普雷特涅夫是「鋼琴界的王者」,而貝多芬這首協奏曲有著「小提琴協奏曲之王」美譽,更是挑戰重重,指揮、樂團、獨奏將呈現怎樣的「王者之聲」,令人期待!
-
TSO精選 TSO Choice 激.擊—北市交與朱宗慶打擊樂團
非凡卻真實 一場來自脈動的旅程
暌違十一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再度合作,將於五月下旬一起演出音樂會「激.擊」,並邀請到打擊樂訓練出身的匈牙利指揮家多蒙寇斯.黑亞領軍,讓管絃樂團與打擊樂團一起激盪火花。除了將演出伯恩斯坦《康地德》序曲、齊戈維契的擊樂二重奏協奏曲《癡迷》,更邀國人作曲家林京美、李哲藝分別創作全新樂曲《微光》與《六六大順》,讓觀眾更期待這一場由兩大樂團攜手同行的節奏之旅!
-
藝@CD
收藏一直陪在身旁 最真摯的好朋友
創立迄今邁入卅年的風潮音樂,可說是一個守在我們身旁的老朋友,無論在書店、飯店、茶藝館、生機飲食等等的店家裡,都可以聽到源自他們輕柔舒暢的樂聲。慶祝三十而立的3CD專輯,由品牌核心的三劍客楊錦聰、吳金黛與于蘇英聯手精選,除了暢談多位隨風潮成長的音樂人,還附上音檔與故事手冊,讓樂曲背後的情感,也一併傳遞。
-
藝號人物 People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何康國 為每一個缺口 冒險挑戰
曾任國內三大公部門交響樂團副團長,身兼學術研究者、藝術教育者、節目製作人等多元身分的何康國,於二月份接下了懸缺多時的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重任。他說自己是一個喜歡衝鋒陷陣的人,「在人生過程中,只要發現有些缺口,就會想要冒險去突破它!」回看他的人生歷程,著實印證了他溫文儒雅外表下,有一個不畏挑戰的靈魂,他期待北市交能夠結合在地連結,回溯人文歷史,結合不同的藝術領域、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
-
焦點專題 Focus
無招勝有招 音樂人的俠客情懷 鄭立彬 ╳ 陳樹熙
雖說那個在課業壓力沉重的年少時代,讀武俠小說,就等於一種莫名的罪惡,然而那書中的蓋世英雄與俠義精神,卻深深地烙印在許多人的心中。鄭立彬與陳樹熙,兩人也是從那樣的經歷走來。一位是西洋交響音樂訓練出身的指揮,卻一路關心國樂發展;一位是作曲家,卻深諳交響樂團的經營,並且也指揮樂團。兩人的音樂路看似分歧卻又交疊,如今竟在武俠的世界中相遇鄭立彬為臺北市立國樂團策劃了「武俠系列」演出,其中五月的「俠客行-3D聲光環繞音樂會」就由陳樹熙一肩挑起作曲、編曲、指揮的大任。 問他們希望以什麼樣的國樂器當自己的武器?他們竟拿出自己珍藏的洞蕭與古琴,像電玩人物一樣PK了起來!問他們想要配上什麼絕世武功時,卻一致放下武器,讓音樂留在心中,無招勝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