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兩個音樂頑童 共釀夢想之酒
一個從主修鋼琴轉為揚名國際的指揮家;一個原本想當歌手變成唱片企畫、地下電台主持人到角頭音樂創辦人,簡文彬和張四十三,這兩位古典和流行音樂界的風雲人物,原本互相不認識,卻在各自領域中有著類似的理想和信念,堅持和別人不一樣、也都在非常年輕時就肩挑重責大任。 兩人因《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這場製作而相遇,過程中激盪出無數火花。為了呼應這個劇名,在這場對談中,我們特別準備了一瓶紅酒助興,在微醺中,兩人從相識經過、節目構想,聊到他們工作體悟出來的人生觀。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嘹亮的山林之音 指揮的回憶之旅
從觀眾席中響起嘹亮的原住民女孩歌聲,喚醒了台上指揮家遙遠的童年回憶這就是《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的開場,結合傳統歌謠與交響樂,當代創作及電影影像,並動員三百多名演員及工作團隊,堪稱為台灣跨界合作的一項重大創舉。
-
跟著音樂去旅行 Travel with music
巴基斯坦「卡瓦力」 迷眩狂喜的禮讚
卡瓦力是蘇菲道團所創的吟唱歌樂,演唱的能量非常大,感染力也相當強,演唱時包括歌手及觀眾常常會進入到催眠的現象。很多人就會因為全神投入而舞蹈、一起歌唱、鼓掌、哭泣、狂喜到入神的狀態。對很多穆斯林來說,這樣的形式根本不是一場「表演」,而是他們重要的宗教靈修活動,並且藉由這樣的場合,得到真主的庇愛。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庫特.馬殊 音樂與和平的代言人
知名指揮家庫特.馬殊,暌違台灣八年後,將於一月下旬帶領首度訪台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為台灣樂迷呈獻全場貝多芬的精采音樂會。高齡八十二歲的馬殊,曾是讓東西德和平統一的要角,但仍堅守音樂專業,歷經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紐約愛樂到現在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在音樂的道路上留下輝煌的足跡。
-
藝號人物 People 專訪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新任團長
黃維明 琴弓換數字 期待建構樂團機制
國內知名小提琴家黃維明新近接任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一職,為了及早上軌道,他強迫自己在短時間內上手,連回家都帶著功課研究。極度忙碌中,首先遇到的又是棘手的預算問題,沒有樂器、也沒有指揮棒在手上,他苦笑著說:「從前看音符,現在看數字!」不過,談及樂團未來,他表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幫樂團找到好指揮,而樂團也應該建立自己的控管機制。
-
特別企畫 Feature
鼓聲、爵士、歌仔戲 激盪呼應鄭和故事
威爾森在《鄭和1433》中運用了非常多樣的聲音元素,優人的鼓樂自不可少,他又運用了爵士樂、歌仔戲,邀請爵士樂手迪奇.蘭德利("Dickie" Landry)與歌仔戲小生唐美雲參與,並在劇中使用了非常多樣的樂器,而這一切正是源於主角鄭和,他這東方與西方撞擊的人生旅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角度五:新科技對創作的影響
影音互動成要角 科技打破「第四面牆」
近十年來,「跨領域」的蓬勃讓藝術的創作與表演激盪出無限可能。在各類藝術邊界逐漸模糊的同時,科技與表演藝術的結合不僅是另類的「跨領域」,更使得新製 作更多元、更精準並且在某些程度上變得更簡單。不管是影像或聲音,藉由數位科技的互動性,讓觀眾的觀賞經驗,都大大超越了以往。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國家戲劇院蘭花牆揭幕
「蘭花圓舞曲」相伴 陳郁秀獲頒法國文化藝術軍官勳章
去年十二月中旬的午後,國家戲劇院大廳蒞臨多位嘉賓,有來自台灣表演藝術界的重量級人士,以及來自法國在台協會的朋友們。在香檳、鮮花與喜悅的氛圍中,要舉杯慶賀的,不僅是「蘭花圓舞曲」的揭幕,還有兩廳院的董事長陳郁秀獲頒法國文化藝術軍官勳章的殊榮。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克勞.德隆、林柏格 與北市國跨界玩創意
去年與北歐BIS唱片公司合作錄製了《胡旋舞》的北市國,今年再接再厲,將與薩克斯風大師克勞.德隆與長號演奏家林柏格合作,錄製兩張專輯。而錄音的曲目,都將先行在十二月的音樂會演出,讓台灣樂迷現場一聽為快!
-
音樂
《拉美默爾的露琪亞》 女高音的超華麗挑戰
義大利歌劇作家董尼采悌所創作的《拉美默爾的露琪亞》,從首演以來就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其中女主角在婚禮之夜刺殺新郎的「瘋狂場景」,可說是女高音超凡能力的試金石。曾在四十年前在美參與該劇演出的「台灣聲樂教父」曾道雄,當時就期望這齣美聲極品能夠在台灣上演,這次在女高音戴曉君、男中音巫白玉璽、男高音李建林等參與下,曾道雄終能實現多年心願。
-
音樂
吳佩菁 「菁湛」演出木琴繽紛
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吳佩菁,將在年度獨奏會中,展露她「菁湛」的木琴琴藝!除了演出對她的學習歷程頗具意義的《森林對話》外,也將展現她知名的六槌絕技,安排了四首六根琴槌的樂曲,展現各國不同色彩,其中也包含了她自己的創作。
-
音樂
朱苔麗領唱《歡樂頌》 開展新年新氣象
NSO這場跨/新年音樂會將演出貝多芬的兩部經典作:《第九號交響曲》與《合唱幻想曲》。前者第四樂章的〈歡樂頌〉,首度將人聲當成樂器加入交響樂曲,展現「禍福與共」、「四海之內皆兄弟」精神,被歐盟訂為「歐盟之歌」。這次將由素有「東方卡拉絲」之稱的朱苔麗領軍《第九號交響曲》歌唱,盧易之擔任《合唱幻想曲》鋼琴演奏。
-
音樂先修班The Beginners’ Class
關於室內樂的天才十問
室內樂可以在戶外演出嗎? 練室內樂表演人數比交響樂團少,是不是比較簡單? 「鋼琴五重奏」,就是五台鋼琴一起彈啊? 什麼樂器都可以組合演奏室內樂嗎? 相較於歷史悠久的交響樂團,室內樂的演奏型態在台灣可說是方興未艾。在○九/一○樂季中,國家交響樂團(NSO)就排出由樂團各聲部首席擔綱演出的「室內樂」系列,正陸續登場中;而享譽國際的紐約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也將在十二月再度訪台。趁次機會,就讓我們在進音樂廳之前,先來瞭解一下,室內樂是什麼?
-
特別企畫 Feature
喬治.芬頓:多彩管絃與豐富生態,相得益彰
即將於明年第二屆台灣國際藝術節(2010 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中,帶領國家交響樂團演出知名生態紀錄片「藍色星球」系列配樂的作曲家喬治.芬頓,曾為多部電影寫作膾炙人口的配樂,如《甘地》、《哭喊自由》、《危險關係》、《奇幻城市》等等,擅長為精采的電影敘事、透過精心的配樂鋪陳出更深刻的意涵。透過越洋專訪,芬頓除了分享他創作「藍色星球」音樂的靈感來源,更暢談他作為配樂人的工作心得。
-
一本藝術經
張經緯 從音樂人生到電影人生
以《K. J.音樂人生》一舉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與「最佳音效」三項的香港紀錄片導演張經緯,在六年期間陸續觀察記錄了香港小鋼琴家黃家正的成長,用鏡頭說出這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其實張經緯也曾有自己的「音樂人生」,學了廿六年的大提琴,也曾擔任香港小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但他終於還是在電影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世界。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喜劇音樂劇場二人組
伊古德斯曼&朱:我們從不取笑音樂,是跟著音樂一起大笑
一個俄國人、一個韓國人,拉小提琴的阿格雷西.伊古德斯曼(Aleksey Igudesman)從未贏過任何比賽,因為他不曾參賽;彈鋼琴的理查Hyung-Ki朱(註1),八歲開始學鋼琴,兩年半後就獲得曼紐因音樂院的入學許可,就讀之後卻發現同學們不是天才就是神童,他不時擔心自己程度太差被退學。兩個令人擔憂其前途的音樂家,卻聯手對古典音樂投下震撼彈,以另類方式竄紅。 兩人在學校認識,卻看不對眼,同學常常要將他倆架住,以免他們拿椅子與譜架互砸對方的頭。之後在朱請吃英國人常吃的炸魚配薯條(Fish Chips),兩人才握手言和。如今「伊古德斯曼&朱」不僅成為超級搭檔兼麻吉,連訪問都永遠堅持「一同發聲」。他們的喜感、他們的無厘頭,就跟台上的表演一樣。他們自然、他們搞笑,連他們的助理都透露:「他們真的隨時都這麼好笑!」
-
即將上場 Preview
「Play鋼鼓」 敲響加勒比海歡愉樂音
朱宗慶打擊樂團的「Play鋼鼓」音樂會,將帶著加勒比海的風情,以鋼鼓的原形「汽油桶」製作,「熱鬧」登場。有《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Hungarian Rhspsody No.2,也有耳熟的鋼鼓經典曲目《生日派對》Birthday Party,更有咆哮爵士名曲的《突尼西亞之夜》A night in Tunisia的重新演譯。為了本次的演出,駐團作曲家洪千惠也突發奇想,以歌仔戲的精神、吟唱及片段旋律作為元素創作了《白馬狂想》。
-
即將上場 Preview
北市國與NCO 首度同台飆樂
今年分別慶祝二十五與三十週年的台灣國家國樂團(NCO)與台北市立國樂團(TCO),破天荒同台合作團慶音樂會。除了演出兩團的器樂強項,更搬出名家名曲號召人氣,而兩團菁英合作演出多首國樂經典,更是締造了台灣國樂樂壇的里程碑。
-
即將上場 Preview
先鋒爵士樂團 帶來老店醇釀風華
紐約曼哈頓第七大道上的「先鋒」爵士俱樂部,是一間爵士殿堂!駐團其中的「先鋒爵士樂團」更是紐約最佳的爵士代表樂團!該團獨特的曲風及精湛的演技極具震撼力,現任的十六位樂手清一色皆為男性,也個個大有來頭!,不是大師就是爵士樂翹楚,多數還是葛萊美獎個人專輯的常客。十二月底該團應邀來台,將為台灣觀眾帶來原汁原味的紐約爵士風。
-
藝@CD
這些女孩們,用音樂說著人間故事
伴著劇情,當所有話語都無法徹底描繪出心境時,音樂就是最佳的「代言者」,而品嚐這些配樂的細膩與深刻的同時,赫然發現這些「代言者」背後的作曲家們,竟然都是帶著故事的大女孩配樂家聶琳、林慧玲與李欣芸,以他們溫柔的心與豐沛情感,用音樂寫出人間動人細膩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