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ature
專題

擊樂二十年,台灣的音樂奇蹟

文字|盧健英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台灣擊樂大事記

文字|鄭淑瑩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兩根棒子,玩真的

專訪打擊樂家朱宗慶 文字|盧健英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從擊樂出發,打造現代音樂狂想

訪十方樂集團長徐伯年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Have A Blast!尋找打擊樂最好的時光

談打擊樂的發展與趨勢 文字|吳珮菁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擊樂Young勢力 嗆聲來也!

第五屆台北國際打擊樂節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關於擊樂的天才十問

文字|鄭淑瑩、田國平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不可不知的擊樂關鍵名詞

文字|鄭淑瑩、田國平、陳思涵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讓南管化身時尚

王心心 要做南管音樂舞劇的品牌領導

文字|鄭淑瑩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面向新觀眾 傳統變時尚

發動老祖宗的柔性政變

文字|盧健英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台北製作,大陸發光

中國傳統文化在台灣可以開出奇花異草

訪白先勇談再造《牡丹亭》的當代意義 文字|盧健英、鄭雅蓮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能量奔騰在《狂草》

林懷民 以書法之名 錘鍊雲門國際化的勁道

文字|田國平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從民間遊藝到國家藝術殿堂

劉樂群的一小步,跨出「舞鈴」一大步

文字|鄭淑瑩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用大劇場格局 打造小劇場歌仔戲 

為第三代找舞台,陳勝在走「外明華園」路線

文字|廖俊逞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一團神秘的燦爛國度

文字|伊格爾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走過獨特的歷史長河

俄羅斯簡史 文字|熊宗慧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關鍵名詞101, Russia超連結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書寫靈魂的重量

俄國文學探秘 文字|鄢定嘉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鐵血下的奇幻世界

談俄羅斯建築 文字|馬曉瑛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百年內成就的音樂「霸業」

俄國音樂的發展 文字|顏華容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從芭蕾舞到現代舞、從皇室贊助到市場經濟

側寫俄羅斯舞蹈發展 文字|趙玉玲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讓人重新發現自己的教堂

俄羅斯的劇場 文字|李立亨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雕刻電影膠捲的感性與理性

談俄羅斯電影 文字|田國平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一個旅人,在俄國

俄羅斯之「不玩不可」 文字|丘光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神祕詭譎的俄式「舞踏」

大樹劇團《鳥》 充滿南美洲神話氣息

文字|田國平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果戈里的經典「偶」來演

波圖丹劇團《涅夫斯基大街》 細膩重現十九世紀風情 文字|田國平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芭蕾之外,舞出前衛詩意

凱薩琳堡舞蹈劇場Lazy Susan,充滿叛逆魔幻吸引力 文字|鄭淑瑩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舞現歷史人物的悲情

聖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 以「慢」演繹柴可夫斯基的一生 文字|鄭淑瑩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蕭斯塔可維奇的精準演繹者

邁向一甲子的包羅定絃樂四重奏

文字|廖俊逞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雲門舞集《竹夢》作曲家

聆聽佩爾特寧靜下巨浪噬頂的驚人張力

愛沙尼亞合唱團首度抵台,為佩爾特七十大壽而唱 文字|廖俊逞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迷戀皮亞佐拉的小提琴魔手

基頓‧克萊曼舞弓撥弦跳探戈

文字|廖俊逞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從芭蕾伴奏到獨奏舞台

亞歷克希˙波特維諾夫琴藝綻光芒

文字|廖俊逞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