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抱展翅高飛的夢想,表演藝術畢業生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許斌 攝)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藝術畢業生,你Stand by了嗎? 問題篇

哪裡是未來的舞台?

藝術畢業生的就業焦慮

表演藝術學生畢業之後的出路,似乎不如想像中來得順利美滿,永遠在麵包與理想中掙扎。有的人寧願負債節約,也要堅持藝術的追尋;有的人則選擇轉業,打算在其他領域另尋春天。社會舞台看似遼闊,但哪裡才是藝術畢業生應該站的位置呢?

表演藝術學生畢業之後的出路,似乎不如想像中來得順利美滿,永遠在麵包與理想中掙扎。有的人寧願負債節約,也要堅持藝術的追尋;有的人則選擇轉業,打算在其他領域另尋春天。社會舞台看似遼闊,但哪裡才是藝術畢業生應該站的位置呢?

幕落燈熄,又送走了一批觀眾,看著自己的第九號編導作品《雪焰》躍上國家劇院實驗劇場,俞宗儀的心裡並不輕鬆,對他而言,每場完美的演出背後,是一次次的債台高築。

在北藝大讀了五年戲劇系,研究所再主修劇本創作,畢業後踏入社會兩年,持續編導作品,成立「香巴拉劇坊劇團」,六年級的俞宗儀,三十左右的年紀,負債已突破了七位數,過著跑銀行貸款,一邊創作,一邊兼差接舞台技工賺錢還債的忙碌生活。「家人當然不贊成,也很心疼。但我從來沒想放棄過!」談起自己的舞台夢,他的表情同時摻雜著欣喜與無奈,看看大學同學,三十幾個當中,只剩不到五個還在劇場界,其他的早就轉行去了。

去年自台藝大舞蹈系畢業的周書毅,從大三就開始發表創作,盡早讓自己接觸社會,在新生代舞者中成績亮眼的他,對職場始終抱持很大的危機感,「這一行的市場需求很低,自給自足壓力很大。」畢業短短一年,班上同學已經兵分三路,有些考舞蹈相關研究所,有些接舞團case演出,其餘的則捨下舞台夢,去健身房擔任韻律或瑜珈老師,為的當然是求一份穩定的生活收入。

穩定工作哪裡找?

從小就讀音樂班、舞蹈班,一路唸到大學接受專業訓練,表演藝術學生畢業之後的出路,似乎不如想像中來得順利美滿,永遠在麵包與理想中掙扎。去年一項由北藝大音樂系潘世姬教授提出的問卷調查,有超過六成五的表演工作者對現狀不滿,104人力銀行在二○○二年的調查更指出,表演藝術畢業生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二,歡欣走出大學校門,面臨的卻是畢業即失業。

首先,缺乏明確的求職管道,是年輕人共同的憂慮。相較於資訊、行銷產業,每逢畢業季都大舉進入校園舉行徵才說明會,或在求職網頁上輸入關鍵字,就能找到一大串職缺訊息,表演藝術求職多靠人際介紹,且多是短期工作。例如產品發表會或廣告演出,價碼約五千到七千元之間;一堂九十分鐘的舞蹈課,資淺教師鐘點費六百元起跳;音樂家教的鐘點費,則在一千到一千五百元,除非案子應接不暇,否則收入起伏很大,吃不飽、也餓不死。

難道無法找到長久穩定的工作嗎?以舞蹈為例,每年全台畢業生約將近三百人,第一志願多是進入有專職舞者制度的雲門舞集,但雲門創立三十年來,加入的舞者不過一百多人,「僧多粥少」的情形可以想像。音樂科系全台每年的畢業人數更在千人上下,若要從事演奏,國內樂團數量及職缺並無增加;若要從事教學,又面臨少子化併班裁員的困境。負責北藝大畢業生諮詢的助教林佳靜就說,這一行規模太小、起伏又大太,想要定時定量提供學生求職訊息,確實有困難,因此校方能提供的,多偏重於國內外升學深造資訊。

台灣市場飽和,看向其他地區

「老實說,不管接不接案,台灣的藝術市場太小,創作已經飽和,職缺十分有限;大劇場一直重演,小劇場規模萎縮,新人出頭機會相對變少。」即將畢業的北藝大戲劇系學生潘彥銘,點出了畢業生的另一個共同煩惱;主修舞台監督的他,為自己設定「跟不同國際人才工作,一個月至少賺十萬」的工作目標,蓬勃發展中的大陸文化市場,正是他鎖定的圓夢處。劇場設計系的澳門僑生紀粵,也打算回家鄉發展,「比起台灣的成熟環境,澳門有發展中的潛力,政府補助資源也較充足,能夠提供成長及訓練的機會。」

徘徊在轉業與否的十字路口,是表演藝術學生的另一煩惱。有些畢業生認為大環境景氣雖不佳,舞台創作仍重於一切,例如剛考上北藝大舞蹈研究所的應屆畢業生黃翊便說:「人有很多種,要用不同的方式被人了解,舞蹈就是我的方式。」對他而言,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成立舞團,大膽、自由地創作,是堅定唯一的人生道路。主修作曲的音樂系學生許哲綸也說,縱使大環境諸多不利,除了樂團、學校兩條路,很難有穩固的工作職缺,自己仍無轉業的打算,「薪水不拘,工作快樂就好。」

轉業之路,需要第二專長

不少學生則思考轉戰相關領域,把路拓得更廣。擔任畢業班導師的北藝大戲劇系講師于善祿也觀察到,每年幾乎都有二至三成的學生報考研究所,且以藝術管理相關領域居多,「畢竟在生涯規畫上,藝術管理職缺的市場需求比較明顯,也能結合原本所學加以發揮。」劇場設計系的鄭培絢,想把所學的企畫概念,應用到婚禮活動上,從求婚到喜宴的場景設計一手包,計劃與朋友開創個人工作室;也有些學生選擇比較保守的跨界嘗試,因應九年一貫的藝術與人文教師需求,選修教育學程,戲劇系的方意如便是一例,「算是未來的某種保障,或是退路吧!」

轉業說來容易,但不少跨足到服裝、室內設計的劇設系學生就反映,業界基本的電腦繪圖操作,系上根本沒教,音樂系學生也必須自學電腦作曲軟體,才能接一些商業配樂的案子。表演藝術學生除了能夠拍胸脯說自己擁有耐操、耐磨,懂得團隊合作、要求完美等「態度優勢」外,究竟還有什麼第二專長,能夠當作跨領域的利器?

產業環境與人才產出之間的落差,讓脫下學士帽的表演藝術畢業生,面臨了左右為難的未來。

採訪後記

結束了校園訪問,正在拍照的同時,返台演出的舞者許芳宜與編舞家布拉瑞揚、劇場導演李建常三位北藝大畢業的學長姐結伴步過,學生們的目光不由自主從照相機移到三人身上,盡是崇拜、羨慕及讚嘆。年輕的眼裡,衝勁與熱情肯定滿分,但如何給一塊可以揮灑的園地,讓他們發光發熱,創造自我的價值,恐怕是整個表演藝術政策、教育、市場面,都需要思考並解決的問題。

表演藝術補助與求職網頁

雲門舞集流浪者計劃http://www.cloudgate.org.tw/wanderer/index.htm

亞洲文化協會獎助計劃http://www.asianculturalcouncil.org/tfp/tfp.html

台北市文化局藝文補助  http://www.culture.gov.tw/art_subsidy/index.php

文建會視覺與表演藝術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畫  www.cca.gov.tw

國藝會常態及專案補助http://www.ncafroc.org.tw/Grant/Index1_Grant.asp?ID=1&NAME=Grant

國藝會求才專區http://www.ncafroc.org.tw/park/Index2_park.asp?ID=2&NAME=Park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