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妤
-
台前幕後
狂歡縱慾、翻騰人性
走過近半生,從事敎職十二、三年的馬汀尼,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中,讀出了自己身爲台灣女性的成長心事;爲了實踐自己更貼近這片土地的心情,她將協同學校裡的年輕演員與設計群,要把俯瞰關渡平原的露天舞台,點綴得如夢似幻。
-
異人館
揭自己的瘡疤 遊「戲」人生紀蔚然
從《黑夜白賊》的父親僅剩「虛位」,到《也無風也無雨》的父親「蒸發」成謎,紀蔚然不僅自問,也遭受外界多方的質問,「一般劇作者都在揭露別人的問題,我則是揭自己的瘡疤。」不過他或許就是要藉著藝術作品,掀起令人瞥見都要驚訝不已的「衝突」內裡,才凸顯出他的「異色」風格吧?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賞樂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行銷是一種「溝通」
劇場作爲一種表演藝術,不能沒有觀衆,行銷的意義就是提供一套做法幫助劇團透過市場的觀察,認識與觀衆之間的互動關係,與觀衆溝通,進而完成交換的行爲,處理行銷無疑就是在處理溝通。
-
戲劇
變奏演繹的危險關係
導演爲本地示範了前衛活潑的高難度劇場作品,然而也在如此複雜的語言指涉裡,犧牲了觀衆對這齣戲及其原典中淋漓挖掘的人性往復的期待。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重金屬搖滾的風格, 在樂手一身勁裝和 冷酷造型下表露無遺。
-
名家訪談
浮世繪中任「憂」遊
在中學時夢想成爲建築師,但是當看過費里尼的電影《阿德瑪訶》後,電影導演便是他至今仍未完的夢。大學主修社會學,現在又是身兼劇場導演、敎師、藝術總監的小池博史,在他《春季》作品演出結束後離台前的早上, 談到他自己對創作、敎育的想法。
-
里程碑 Milestone
感謝您,葛羅托斯基先生
優劇場藝術總監劉靜敏曾於八〇年代參與葛羅托斯基在美國加州大學校區爾宛(UC Irvine)所舉辦的客觀戲劇(Objective Drama)階段工作坊, 並將葛氏理論與訓練方法引介至台灣,影響八〇年末台灣小劇場訓練方法甚鉅。 本刊特地邀請她談談葛氏對她的影響,以及面對葛氏去世的心情感受。
-
絶活亮相
文武雙全張富光
湘崑傳統戲的熱辣火爆和南崑的柔膩優雅看似相互矛盾,張富光演來卻都游刃有餘。
-
戲劇
拒絕詮釋的曖昧溫柔
我們終究還是無法眞正穿透《春季》的曖昧與沉默,無法眞確地貼近創作者的意識與直覺,在戲劇動作與現實情境之間建立起眞確的聯繫,而只能接受創作者溫柔的拒絕(詮釋),讓自己的意識像演出的投影螢幕一樣,任他將一幅幅的畫面、一段段的聲音貼上或撕落。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或前、或後 或左、或右 不管你往哪一個方向走去 生命其實一直就 重複著 交疊著
-
舞蹈
侏儒與巨人 《水月》裡的巴哈
一件藝術品的形成往往是由內而外,以便一切相關要素能夠密切配合以形成一個有機體,而不是在創作者有了意念之後,拼圖式的尋找相關的要素,否則其創作結果將只是一種觀念而已,而非一個實體的藝術品。
-
戲劇
給我更辣,其餘免談
當觀衆(不管來自劇場或pub的常客)走進這個混合著相聲、脫口秀、餐廳秀、live演唱的表演空間時,其實是帶著更大的期待。
-
座談會
《薪傳》二十週年演出
受訪人:古名伸(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古名伸說道,每次舞蹈系的年度公演總希望給學生一支重頭戲的作品。今年正逢林懷民的作品《薪傳》於中美斷交之後二十週年,結合舞譜家Rey Cook爲《薪傳》寫舞譜的計畫,因此選擇了這支舞碼。這次的演出不管對系上或對舞蹈系學生來說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精神性的挑戰 古名伸繼續談到,舞蹈系學生的身體訓練跟以往《薪傳》舞者的苦練實幹大不相同。舞者長期以來被要求許多身體的訓練,而實際上我們也知道身體其實是可以跟精神分離的。《薪傳》是最能提供身體爆發力與精神性表達的一支舞,對現在的學生來說,《薪傳》許多舞步對他們是簡單的,難的是背後的精神。他們必須花很大的精力回到那個時代,這是一個挑戰。 「其實就連我當年十九歲跳《薪傳》時,都必須要靠對自己的過去、祖先的追溯、挖掘,來貼近先人從唐山渡海而來的精神。到後來演出時,我可以感覺到在台上演出的那個人不是我,而是我的祖先。對所有跳過《薪傳》的舞者來說,絕對會是一個一生淸楚而重要的回憶。」 走入歷史 對林懷民來說,很多東西現在是編不出來的,所以可以說《薪傳》對他而言已經是個歷史。從敎育的角度來說,做這樣一場演出也是歷史,在舞蹈系這次演出之後,很難有機會再見到全版的《薪傳》了。 此次《薪傳》排練時,舞譜的記錄工作也同時在進行。從舞蹈史的觀點來看,透過記譜家Rey Cook的紀錄將使得《薪傳》長遠保存,讓台灣的舞蹈作品走入歷史。寫下一支舞蹈的舞譜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學校比較能提供如此的能力、時間和人員的配合。 記譜人是一個旁觀者,爲求詳實記載,舞譜家會對舞蹈提出許多吹毛求疵的問題,編舞家因而必須釐淸許多不確定的細節;學生們也可經由此了解到舞譜是怎麼一回事。由舞譜可以流傳千古,了解到「重視舞譜」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舞譜硏究也一件很學術的事情,舞蹈敎育在台灣也只有藝術學院有硏究所,但硏究所裡卻沒有設理論組。如今,演出的累積、人的累積已經到了一個關口,我想台灣舞蹈的學術硏究也應該是開始的時候了。 (本刊編輯陳品秀採訪整理)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二十年前 《薪傳》首演 二十年後 「薪傳」一代傳一代 二十年前的小娃兒 成了今日的《薪傳》舞者 再二十年後 他們又將「薪傳」下去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我是歌劇門外漢,如何欣賞「歌劇」?根據觀賞一、二齣的經驗發現,歌劇演員在「演戲」方面很差,所以我日後觀賞時,是不是只要注意「聽」歌就好了(桃園 林欣怡)? 答:我不太淸楚您「觀察」過的是那兩場歌劇演出。 一位職業的歌劇演員所要受的訓練,除了技巧與語言,還要每天接受肢體的磨鍊。從舞台走步、古典芭蕾、劍道,甚至「鞠躬」都要訓練,除了這種外型的練習,還有戲劇上的訓練。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對整個語言的了解,所以完整的訓練中一定有「戲劇」,從唸台詞(歌詞)、即興演出等都與肢體語言同等重要。所以現在在音樂院對歌者都有這種訓練,當然也有更近一步,就是對「角色」個性的硏究。歌劇演員也是「演員」,很少有人會「砸」自己的招牌。如果您遇到不會演戲的歌劇演員,大概有兩種情況,就是演員不「專業」或觀眾「不專業」,都要加油。 問:學聲樂是不是一定得學好幾種語言?我聽説女高音Te Kanawa並不懂法文,可是她還是演唱法國歌曲,她是怎麼做到的?(樹林 王妙妙) 答:古典音樂雖然被稱爲是「國際語言」,這句話比較是對「欣賞者」說的。因爲學習古典音樂是一個「跨國」敎育,除了該具備的技巧,還有必須要有不同文化的灌溉與薰陶。學樂器的人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學習技巧,然後依個人的條件與需要來選擇文化的環境。 而學聲樂的就比較麻煩一點,因爲整個聲樂技巧是與「語言」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在一個完整的聲樂敎育中最開始是要學義大利文,以這個最有歌唱性的語言來學聲樂應該是最自然的,之後就是學德文、法文、斯拉夫語系或西班牙文,也同時學這些語言寫的歌曲。 Kiri Te Kanawa一開始是在紐西蘭與一名修女學聲樂,基礎打得十分堅固(不要忘了在敎會演唱的詩歌大部分是拉丁文),之後在倫敦這個所有「高手」聚集的文化都市發展。在國外,每一場音樂職業的演出,都有專門的語言專家來訓練歌手的歌詞發音,所以歌者在被千挑萬選出來之後,還得在工作過程中戰戰兢兢的接受「演出前的演練」,因爲台下的樂評與觀眾都有備而來,漏掉歌詞(歌劇院裡都有職業提詞師躱在觀眾看不見的地方執行工作)或音樂不正確,就會失去口碑。而像Kiri這樣的超級巨星,她的努力是普通人想像不到的,因爲要維持Super Star的名譽,不是可以「混」的。然而
-
名家訪談
遇見迪里拜爾在台北
原籍新疆維吾爾族,現爲芬蘭公民的迪里拜爾曾是北京中央音樂院第一位獲聲樂硬士之女性音樂家。她在一九八四年贏得著名的Mirjam Helin國際聲樂大賽大獎;目前擔任芬蘭國家歌劇院、瑞典國家歌劇院駐院獨唱家。
-
回想與回響 Echo
危機=轉機 爲芭蕾創造環境
芭蕾演出經常是八〇年代藝術季的開鑼主要節目,但好景不常,隨著社會風氣、文化政策的改變、本土藝術受到重視,相對的芭蕾的演出減少了活動空間。筆者認爲如果能適切地將本土文化注入芭蕾創作中,演出和推廣並重,必可爲台灣芭蕾創出新的環境。
-
座談會
在紙上跳舞……
舞譜是一種語言、系統,甚至是符號、文法。 任何可以用身體表達的都可以舞譜記下來。 目前Rey Cook正在台灣爲《薪傳》記錄舞蹈, 在此,這位美國舞譜家將細述舞譜工作的實際現況。
-
焦點
明星蔡琴的專業魅力
「我是認眞要演好歌舞劇,旣希望大家不要只以六十分的標準來看我的表現,又害怕面對太嚴苛的眼光,好掙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