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丁尼(左後)指導演員演出《仲夏夜夢》。(林凡妤 攝)
台前幕後 台前幕後

狂歡縱慾、翻騰人性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學期公演《仲夏夜夢》

走過近半生,從事敎職十二、三年的馬汀尼,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中,讀出了自己身爲台灣女性的成長心事;爲了實踐自己更貼近這片土地的心情,她將協同學校裡的年輕演員與設計群,要把俯瞰關渡平原的露天舞台,點綴得如夢似幻。

走過近半生,從事敎職十二、三年的馬汀尼,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中,讀出了自己身爲台灣女性的成長心事;爲了實踐自己更貼近這片土地的心情,她將協同學校裡的年輕演員與設計群,要把俯瞰關渡平原的露天舞台,點綴得如夢似幻。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仲夏夜夢》

5月21〜23日

5月28〜30日

國立藝術學院

人文廣場露天劇場

在結婚前一晚,她曾經做過一場夢;夢裡的她正騎馬奔馳,後面也有一個人騎馬追著她。就在她拉緊韁繩、快馬策鞭時,後面的這個人還是趕上了她,並且微笑地回眸一望;她這才驚然發現,那是她的臉。走過近半生,從事敎職十二、三年的馬汀尼,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中,讀出了自己身爲台灣女性的成長心事;爲了實踐自己更貼近這片土地的心情,她將協同學校裡一批個性特異、天眞瀾漫的年輕演員,搭配目前台灣劇場界創作力最爲活躍的幾位設計群,在五月的仲夏夜裡,把俯瞰關渡平原的露天舞台,點綴得如夢似幻。

與台灣社會共鳴

劇名雖爲《仲夏夜夢》,但馬汀尼經過一番徹底硏究之後,在莎士比亞的劇本中,找出許多可與台灣社會共鳴的線索。從開場的一對新婚夫妻席修斯王與熹波麗塔簡練的應對之後,在長達一百多行的對話過程中,劇中這位即將與「宮廷權貴」成親的亞美松女王熹波麗塔,竟再無一句台詞;馬汀尼表示,台灣女性習慣在男人面前沈默,這次她要透過一場《仲夏夜夢》的狂歡縱慾,把人性底層的另一面翻騰起來。

相對於劇中拘謹圓滑的宮廷貴族的角色,就是在仲夏夜夢裡「興風作浪」的森林仙人;演過了《Widow98浮城奇書》之後,黃士偉回到校園,再次和徐堰鈴合作,以相當密切的合作默契,詮釋劇中的「仙王」與「帕克」。演完《KiKi漫遊世界》,即將結束藝術學院八年生涯的徐天祥,飾演戲裡被帕克「亂點鴛鴦譜」的兩對癡情戀人,其中之一的角色。此外,馬汀尼特意安排一組融合台灣本土性格的「工匠角色」,利用肢體節奏和自然喜感,在戲中搬演一齣旣有歌仔戲特色,又有胡撇仔戲生猛的「戲中戲」。

九二年執導的《亨利四世》,對馬汀尼來說是實踐上的啓蒙。從莎劇中文化的嘗試,到對表演方法的摸索,馬汀尼發現其實台語最能表現莎劇語言中的抑揚頓挫。同時她表示本省男性粗獷自然的特質,構成她認爲性感憂鬱的條件,特別能刺激她這個習慣「國語官腔」的女性的想像。於是,她不僅在選角上著重演員特質和團隊默契,並且在長達數月的工作坊workshop訓練中,除了挖掘演員身體裡潛移默化而來的節奏感:如舞龍舞獅和「鳳陽花鼓」等,也開放演員演練各種方言的可能。馬汀尼認爲,舞台表演不能「騙人」,無法「藏拙」;旣然演員的口音不是字正腔圓的國語,何不就引導他們,盡情發揮個人特質?

露天劇場打破慣性

隔了七年之後再次執導莎劇,即使因身兼系主任校務繁忙,馬汀尼依舊期待自己能全力一搏,首度率團在新成立的露天人文劇場公演。選擇露天劇場,是希望爲這批演員找出表演的可能。雖然翻新不一定是創新,但戶外劇場的表演能夠打破這批學生演員的表演慣性,同時給觀衆一個新鮮的觀戲經驗。此外,透過跨界的設計交流,馬汀尼期待和這批當代菁英,在校園的一角,創造出雅俗共賞的空間。

林克華接下了這次「改造」露天劇場空間的舞台設計。他表示原先露天劇場的設計,是希望讓觀衆坐在校區行政大樓和兩側高塔間的樓梯,以關渡平原的都會夜景爲背景,觀賞木板和水泥舞台的演出。但這次馬汀尼要「反其道而行」,讓觀衆坐在泥地區的觀衆席,往上看高塔和水泥舞台的表演,其中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高塔有七層樓高,而舞台延伸範圍非常大,演員站在舞台區表演,容易顯得非常渺小。因此,他利用「萬國旗」的原理,以不同色彩的塑膠布裝飾兩側高塔,並裁製透明壓克力樹,配合服裝設計王世信的「人工」理念,旣讓觀衆不致因森林場景而看不見演員表演,又能實踐都會人的潛意識想像。林克華認爲,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消費文明主導的科技社會,壓克力似乎也是一種產物的代表。《仲夏夜夢》所描繪的自然環境,其實離我們都很遙遠,因此利用人工材質創造所謂的自然環境,兼具了反諷和設計的概念。

除了舞台的突破,服裝設計王世信也特別跨行,延伸當代流行服飾的構想,甚至使用飮料罐頭的材料,大膽設計這齣森林夢遊的角色服裝。當不同的四組角色在舞台上演出,觀衆彷彿在看四種不同設計的服裝秀展。劇中的小仙群,還特地學習直排輪,企圖詮釋速度和靑春。尤其在五月仲夏的夜景裡,透過曹安徽的燈光設計,我們將會看到台上台下、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星空輝映。馬汀尼自己或許已從一場夢中醒來,但觀衆將在她的引領下,走進另一場舞台幻夢中。

 

文字|傅裕惠  劇場工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