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演出經常是八〇年代藝術季的開鑼主要節目,但好景不常,隨著社會風氣、文化政策的改變、本土藝術受到重視,相對的芭蕾的演出減少了活動空間。筆者認爲如果能適切地將本土文化注入芭蕾創作中,演出和推廣並重,必可爲台灣芭蕾創出新的環境。
台灣芭蕾發展的衝撃
早在四十多年前,幾位前輩由日本引進芭蕾,一時造成習舞熱潮,常有大型的舞蹈演出將芭蕾根植於台灣,如康家福所製作的《天鵝湖》、《柯碧莉亞》和蔡瑞月的《吉賽兒》等等。在當時物質相當匱乏的年代,前輩們克服各種困難的秘訣就是「無中生有」(註),爲芭蕾創造一個生存且可發展的環境,他們爲芭蕾努力的精神,是我們這一代芭蕾工作者開發芭蕾環境的指標。
雖然,第二代芭蕾工作者如姚明麗、蘇淑慧、蔡雪慧等仍爲芭蕾的發展而努力,但社會生活型態的轉變,各種傳播媒體的迅速發展,民衆的娛樂活動也有大幅度的增加,即使幾經努力耕耘仍無法抵擋社會的變遷,因此芭蕾雖在台灣發芽了,但至今尙未看到燦爛的花朶。
國內藝術團體大部分仰賴政府的支持,也因此政府的文化政策會直接或間接衝擊表演藝術的發展。從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可窺出端倪,這是個全面性推廣文化的良方,其將各項藝術的展演推向各地文化機構,並促使地方藝文人士積極參與,有形、無形地提昇各地方的鄕土文化意識。逐漸使本土性的藝術活動受廣大民衆的重視,因此展演的機會也就增加了許多。
然而,在本土藝術備受重視之際,具國際性的精緻藝術卻未得到同等的重視。從整個大環境來看,芭蕾的演出受到政策性改變的影響,經費的分配遭到擠壓,以致大型的芭蕾演出活動寥寥可數。尤其又面臨積極活躍的現代舞團和劇團的競爭,再加上國外芭蕾舞團密集來訪,雖可刺激芭蕾觀衆的增加,推廣國內芭蕾舞者的視野,但不可諱言的,這些確也衝擊了芭蕾的發展。
如何爲芭蕾創造新環境
上述這些現象的產生和影響確實是不可忽視的。但所幸近幾年來,台灣從北到南共有多個芭蕾舞團,每位工作者和芭蕾舞者都兢兢業業地爲台灣的芭蕾發展而努力,雖然各個舞團的組成型態各不相同,大部分都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但仍長期堅持培育舞者。又舞者們憑著對芭蕾的熱愛付出時間和精力,以目前台灣的芭蕾環境而言,這樣的付出是相當不易的,大家都有同樣的信念:唯有不斷的培育年輕一代的芭蕾舞者,台灣的芭蕾演出才有希望。
「芭蕾創造環境、環境創造芭蕾」,芭蕾是結合文學、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綜合性的精緻藝術,其可帶動文化氣息的提昇,也能營造一個和諧祥和的環境。反之,當社會大環境的人文思維已然成熟時,將會對精緻藝術給予認同與接受。
筆者認爲芭蕾發展與環境的關係是如雞與蛋般的緊密關係。沒有大環境的滋養,光靠一部分人苦心,是無法看到成果的,身爲芭蕾家庭的一份子,都責無旁貸應爲芭蕾創造發展空間。首先應化被動爲主動,將被認定只能在豪華劇院演出的芭蕾,帶到各鄕鎭社區,並調整演出形式改以活潑、非敎條式的演出,將芭蕾的種種,如發展情況、歷史故事,或如何欣賞芭蕾等,藉著舞蹈演出與觀衆溝通,將芭蕾之美與觀衆分享。讓觀衆從社區、學校這些環境進入芭蕾的世界,自然地爲芭蕾藝術潛移默化於無形,將芭蕾印象深植於台灣各角落。
實際上文建會每年春季的藝術推廣工作中,芭蕾已在此行列,相信台灣的芭蕾發展將是樂觀的。
但是,要使台灣芭蕾能夠發展蓬勃,除了推廣芭蕾敎育是不夠的,必須在芭蕾的創作中融入民族的特質,將具國際化的語彙注入傳統的精神,例如:姚明麗的《孔雀東南飛》、李淑惠的《山地組曲》和我個人所編作的《化蝶》,以及民國七十年由國立藝專(今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所編排的大型中國芭蕾舞劇《龍宮奇緣》等,在在都是以中國故事題材爲主題的芭蕾舞作,這也是台灣芭蕾發展的新方向。雖然東方與西方的舞蹈動作差異甚多,但尋出如何將兩種不同特質的舞蹈結合於創作中,將是芭蕾工作者一項有意義的挑戰。
註:
「無中生有」是指民國四〇年代,當時物質缺乏舞者沒有褲襪穿,便以貼身的衛生衣、褲替代。
文字|吳素芬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