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連結在一起,《Q&A》傳達人類共通的情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從失憶開始 一連串的人生問與答

蔡柏璋自編自演《Q&A》 期許為個人創作轉型

《QA》由蔡柏璋自編自演,並找來實力劇場演員姚坤君、黃士偉跨刀演出。全劇敘述結構如電影蒙太奇般,回憶和現實流動穿插,時空則隨著主角展開過往人生的追尋,從台北、倫敦到柏林。蔡柏璋說:「人類之間應該有更多共同性存在,我們對很多事情的提問是共同的,所以我一直想寫一個故事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連結在一起,傳達人類相通的情感。」

文字|廖俊逞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流傳半世紀的感動 《梁祝》《黃河》原味再現

俞麗拿、殷承宗與北市國「經典重現」音樂會

台北市立國樂團的「經典重現」音樂會,邀來《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的首演小提琴家俞麗拿,與《黃河》鋼琴協奏曲的首演鋼琴家殷承宗,與北市國一同演繹他們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當代樂曲經典的《梁祝》與《黃河》,原汁原味的詮釋,能夠同一晚聆聽,的確意義非凡!

文字 李秋玫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汪其楣《謝雪紅》 映射時代女性共鳴

獨角戲演繹女革命家追求真理的一生

長期以來,因為敏感又複雜的身分背景與政治傾向,謝雪紅這個名字既神祕又禁忌;直到台灣解嚴開放之後,書寫、研究謝雪紅的書籍、文獻才一一出現。今年,多次以「台灣女性人物」為題創作的資深劇場編導汪其楣,即將把這個傳奇人物搬上舞台,以獨角戲形式演繹謝雪紅一生壯烈的革命情懷與傳奇。

文字|廖俊逞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孵夢山寨版》 從「複製」探討夢想

著眼現實人生 燕樹豪以舞想像

世紀當代舞團的招牌系列《孵夢》發展到第三版,在燕樹豪手中卻歪打正著成了「孵夢山寨版」。依然從床上出發,燕樹豪從現實生活中看到夢的各種型態,於是從「複製」概念出發,以肢體探討人們的夢想。舞者或夢遊,或失眠,或困在床上,甚至在床上玩起大富翁遊戲。

文字|周倩漪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羅密歐與朱麗葉》 舞動現代中國風

蘇州科文芭蕾舞劇團原創芭蕾

由中國芭蕾史上第一對羅密歐與朱麗葉李瑩與潘家斌夫婦聯手編創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將由蘇州芭蕾舞劇團來台演出。雖仍採用浦羅柯菲夫的舞劇音樂,但編舞家讓結構更為精簡,並融入蘇州園林的意境與傳統韻味的設計元素,讓這齣《羅密歐與朱麗葉》充滿濃濃中國風情。

文字|周倩漪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擊樂劇場「木蘭」 探討女性角色演變

朱宗慶打擊樂團與京劇再度碰撞

源自去年與國光劇團首次的合作,「披京展擊」裡十分鐘的曲目撞擊,讓駐團作曲家洪千惠體會到,這個方式其實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再次的跨界合作,朱團特別邀請了導演李小平,舞台燈光設計林克華及劇場服裝設計陳婉麗,共同打造一場現代的「擊樂劇場」,在這次的「木蘭」中,將嘗試探討女性角色的演變,試圖將古代與現代相互串連。

文字|李秋玫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臺灣音樂中心.許常惠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文件展 極短又極遙的民族音樂之路─臺灣音樂中心二十年

訪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任柯基良

回首二十年來時路,柯基良不免感慨,台灣音樂研究從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大量而豐碩的研究打下基礎,到許常惠、史惟亮、呂炳川等音樂學者的豐富採集,再到近人的後續接力,宛如一場與時空拉鋸的耐力賽,時間壓力不斷限縮,面對文化資產流失的壓力也從不曾減消。絕處逢生或許是民族音樂中心一路以來的慘澹寫照,儘管經費、人力編制有限,臺灣音樂中心多年來仍累積了一定成果。

文字|紀慧玲、李秋玫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廳院迷福利廣告圖片
企畫特輯 Special 臺灣音樂中心.許常惠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文件展

重返許常惠民歌採集現場

花東地區實錄還原

從許常惠老師遺留下的歷史錄音,重返幾乎被遺忘的民歌採集運動現場,歷史錄音雖然隨著時間的累積而逐漸被遺忘,然而不變的是歌聲中的熱情與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認同與執著。在四十餘年後的今日,俯拾過往的音樂軌跡,除了將之數位化後作為永久典藏之用,更希冀有心人士,能善用此資源,在實務面,可作為傳承傳統音樂的示範,在理論面,可作為學術研究的基石。

文字|吳榮順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臺灣音樂中心.許常惠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文件展 多元互動的展示 映照時代的容顏

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劃 石瑞仁、林羽婕展現巧思

為了本次許常惠老師的聯合紀念活動,臺灣音樂中心(TMC)特別委託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規劃了「那人.那歌.那歲月─許常惠逝世十週年紀念文件展」,一般文件展的形式皆不外乎是文件資料的堆砌,但是這一次透過當代館館長石瑞仁,與副館長林羽婕的生花妙手下,許常惠的文件展全然跳脫了傳統的文件展窠臼,這些史料、文獻、影像彷彿被重新賦予了生命,一頁頁地活了起來。

文字|林千琪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台南人劇團《Q & A》

台南人劇團即將推出的《Q A》,首先吸引我的是蔡柏璋。這位新銳編導這幾年的作品《K24》、《木蘭少女》的確夠「銳」,有著一股內在爆衝並等待發作的冷、猛、厲與痛。看似六、七年級生的基調,卻有著不協調與不穩定的城府。我承認我還無法完全辨識他,因此對他極度好奇與佩服。 第二眼令我非趕緊買票不可(也因此買到了五折票)的原因是,姚坤君與黃士偉的演員組合。這就對了,姚坤君被壓抑的神經質早該與這類氣質翩翩卻隨時可翻轉表演性格的師哥演員搭在一起,這才是郎才女貌、棋逢敵手。(希望他們戲中是對手)即使不是單挑的一對,也足以吸引了我。 導演權「落」在呂柏伸手上,這更是最起碼的保證了。從《安蒂岡妮》到《利西翠妲》到《木蘭少女》到《美女與野獸》,你以為你看多了,但其實跟「蔡柏」有點像,似隱藏著什麼話還未說破,一次完美的結合?!等待爆衝?! 最後,《Q A》原來是雙關語,關於記憶與追尋。這不由讓人想起賴聲川的《如夢之夢》,同樣是一場失憶的生命循環與追索,賴導的場景集中於中國上海、台北與法國,蔡柏璋的場景一躍進入了倫敦、柏林與台北。上一代的中國情結至此有了分水嶺,我們流向全世界流向無血緣的地球地表,最終畫個圓,那才是極大與自由的圓。 文字|紀慧玲 劇評人、資深藝術文字工作者

文字|紀慧玲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即將上場 Preview 組合語言舞團新製作 結合舞蹈、電影、動畫

賴翠霜《首映會》 人與環境的呼應之舞

組合語言舞團新作《首映會》由旅德編舞家賴翠霜擔任藝術統籌及編舞,結合舞蹈、電影、多媒體動畫的優秀人才來參與製作。賴翠霜從一個細胞、一根骨頭開始談人,人的個性如何形成、又如何影響生活與消費行為,這些消費過程又如何影響生物環境與地球生態,由微觀鋪陳至巨觀,舞蹈與影像動畫交錯或合擊展現環保生態主題。

文字|周倩漪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肢體音符舞團與林隆璇合作「流行音樂輕舞劇」

《藏心》 從男人心事看情感幽微

肢體音符舞團由藝術總監華碧玉、編舞者許瑋玲共同編創,邀集音樂製作人林隆璇,結合流行音樂與現代舞演出《藏心》。這齣舞作不同於過去以女性為中心的敘事手法,而從男性內心多重觀點來看情感世界的複雜與細微。而林隆璇的不但以音樂創作穿梭舞作,他也自彈自唱,並演出舞蹈角色。

文字|周倩漪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TCO傳統藝術季《漫舞雅音》 鄭明勳&法國廣播愛樂管絃樂團

台北市立國樂團近年全力衝刺新型態的展演方式,中西樂器同台、與舞蹈、與戲劇雖與觀眾既定現象中的「國樂團」大相逕庭,但不可諱言的是圖變所挾帶的能量的確讓北市國再度攫獲觀眾的目光。《漫舞雅音》是今年TCO傳統藝術季系列活動、同時也是北市國歡慶三十週年演出活動中的一場,邀請了世界頂級默劇大師菲利浦.比佐與導演魏瑛娟與北市國攜手打造跨越南管、國樂與默劇的製作,沉默的語言遇上抽象的語言,令人期待無法預想的面貌。 國內觀眾對鄭明勳應該都不陌生,十七歲奪得柴可夫斯基大獎銀牌、二十一歲即投入指揮行列,十年後再得托斯卡尼尼大獎,以此奠定了鄭明勳的指揮家事業。鄭明勳可說是當前指揮中,經歷最多世界級樂團的指揮家之一,其豐富多元的樂團經驗,讓鄭明勳擁有真正落實音樂品味與詮釋於指揮之中的能力。自二○○○年起,鄭明勳從亞諾斯基(M. Janowski)手中接過法國廣播愛樂管絃樂團音樂總監一職,法國的交響樂團素來音響層次豐富,此次鄭明勳為台灣的演出所開出的曲目更是「經典法國作品」:拉威爾與穆梭斯基,《達孚尼與克羅埃》更是鄭明勳的指標性曲目之一,搭配法國廣播愛樂管絃樂團的現場演出,非聽不可! 文字|林芳宜 作曲家、樂評人,現任臺灣音樂中心編審

文字|林芳宜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數位全閱覽資料庫廣告圖片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海玲.50》

參加一次豫劇團的校園講座,獲得的是一份對生命的感動。 顛覆以往對於傳統戲劇的想法和概念,一種令你不得靜下心細細的品味、重新對傳統戲劇的沈思。看著許多的歷史劇照,演員的心酸還有背後刻苦的磨練期,是一般人無法體會與想像的艱辛歷程。展現在舞台上的,是另一個世界生命中,所能表現在現實世界所無法表現出的澎湃的悸動。 去國外繞了一圈,歌劇不停的創新,但卻忘了國內最寶貴的國粹。民國四十二年到現在,將近一甲子的時間,豫劇的發展也進步得非常快。趁著現在,《梆子姑娘》、《抬花轎》、《王魁負桂英》一齣齣精采的傳統戲劇,保證讓您對豫劇有著全新感受和顛覆以往的想法!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想看這場演出是因為覺得平常比較少接觸傳統戲劇,對此也沒有什麼了解,而聽了這次的校園講座,讓我有新的一番見識,也有極大的好奇心,發現又有另一種不同表現藝術的方式,非常有趣! 文字|傅奕涵 我是一位愛音樂成痴的、為追求夢想而不顧一切的大學生,人生因為音樂而美好,而音樂的美好是因為它的發生就只有那麼的一瞬間^^ 人生為音樂而活,是音樂讓我們找到內心最深層的悸動!

文字|傅奕涵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六位舞公子 各自馳騁鬥「藝」

驫舞劇場「M_Dans2010」 舞動剽悍肢體

「驫舞劇場」,歷經了《樓梯》、《速度》、《骨》、《正在長高》幾齣以命題作文與集體編創方式而熔冶的作品後,今年開春,重返二○○五年創團首演的「M_Dans」形式:集結國內外編舞者的九支舞碼,展現驫舞六位成員周書毅、蘇威嘉、黃懷德、張子凌、張堅志與陳武康獨立編作與表演的精采實力。

文字|周倩漪
第207期 / 2010年03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娜塔莉.夏高 歡唱高音讓你歡樂無限!

「女高音不設限」 突梯搞笑的音樂新體驗

傳統的歌劇之夜給人的印象就是嚴肅拘謹,刻板的模式使得吃過苦頭的人們退避三舍。然而夏高卻反其道而行,用誇張的衣著服飾與百變的造型反諷,讓台下的觀眾從音樂會的枷鎖中解放。特別是尤其放大女高音特有的一些趣味,例如摀著心口唱歌、高亢尖銳又帶有些神經質的音質等,使得任何年齡階層、不分專業或門外漢都會因為她的表演而迸出笑聲!

文字|李秋玫
第207期 / 2010年03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台灣國際藝術節《鼓動 心動》

葛魯賓格 昂揚少年敲擊「心」震撼

來自莫札特故鄉薩爾茲堡的打擊樂家馬汀.葛魯賓格,青少年時就以卓越技藝驚豔世界樂壇。三月中他將與指揮家呂紹嘉、國家交響樂團同台,演出以色列當代作曲家多爾曼為他所寫的打擊樂協奏曲《時間停頓》,輕快的甘美朗、西西里舞曲、搖滾、探戈、古巴爵士、低限音樂等等風格皆在曲中展開。

文字|李秋玫
第207期 / 2010年03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台北巴赫音樂節 齊聚各國菁英

海慕特.瑞霖領軍 台灣首演《聖約翰受難曲》

由台北愛樂合唱團籌畫的「2010台北巴赫音樂節」,將美國奧勒岡巴赫音樂節的模式移到台灣,安排指揮大師班課程、教學表演到完整的演出,擴大徵選國際優秀指揮新秀研習、國際徵選演出歌手,並邀請指揮大師班總監湯姆斯.戴維斯及巴赫最佳代言人海慕特.瑞霖聚集台灣,將首度獻給台灣觀眾這部《聖約翰受難曲》叱咤二百多年的曠世鉅作。

文字|李秋玫
第207期 / 2010年03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精選—鞋尖上的精靈」

白建宇 擊動琴鍵召喚傳奇

被譽為鋼琴怪才、另一位「布梭尼」的韓籍鋼琴家白建宇,自小享有神童之名,更從不同的鋼琴教育家手中習得一身好功夫,除了能詮釋多樣曲風,更以龐大且廣泛的曲目聞名。他將帶著一身傳奇技藝訪台,在指揮家呂紹嘉帶領下,在「NSO精選鞋尖上的精靈」音樂會中帶來浦羅柯菲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文字|李秋玫
第207期 / 2010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