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新人類計劃:預告會》排練現場。
戲劇 《新人類計劃:預告會》

魔術大開發 升級人類迎向未來世界

魔術創作者周瑞祥、劇場導演陳煜典已合作多個結合魔術的劇場作品,如果說,這些前作的嘗試多著重在魔術的演出詮釋,新作《新人類計劃:預告會》則將魔術的演繹,視為一門探索與開發的領域。這從今年起為期三年的計畫,首先以「人類補強」為方針,展開落實於生活的形式,透過追溯被遺忘的能力,及擷取時代的科技,成就超人類的屬性,以與未來的世界相連繫。

文字|謝淳清
第320期 / 2019年08月號
音樂 TC「仲夏.樂」

連結台灣 連結音樂與快樂

一年一度的TC音樂節又在暑假期間到來,二○一九的主題定為「仲夏.樂」,由胡乃元發起,召集海內外五十三位音樂家,以「無指揮」的室內樂形式呈現,今年還將挑戰編制更大、更複雜的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與莫札特的嬉遊曲。對胡乃元來說,讓更多人知道音樂之美,是他發起TC音樂節的初衷,於是也安排透過台灣在地音樂家的傳遞,讓偏鄉的孩子也能欣賞音樂。

文字|李秋玫
第320期 / 2019年08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在柴可夫斯基樂聲中 跟著芭蕾躍向天際

福爾摩沙芭蕾舞團《關於柴可夫斯基》

由福爾摩沙芭蕾舞團、長榮交響樂團將於八月份聯手演出,編舞家余能盛編創的《關於柴可夫斯基》,以柴可夫斯基的兩部作品《翡冷翠的回憶》和第四號交響曲為底,由技藝精湛的芭蕾舞者以肢體詮釋,邀請觀眾跟隨舞者的輕盈腳步,在柴可夫斯基豐富敏銳的樂聲中,啜飲生命美學,也向藍天飛躍而去

文字|桑慧芬
第320期 / 2019年08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新人類計畫:預告會》

相信看過二○一八年《Animator2.0》的人,都很難忘記,有一匹白馬曾緩緩行走過,位於十樓水源劇場的舞台。那是一個樸實而真摯的時刻,極度詩意的展現。 魔術師周瑞祥,與劇場導演陳煜典的合作,一直以來關注的,並非魔術中的刺激與炫麗,而是透過細膩的調度,讓魔術隱身於「事件」之後,並思考整體上重複閱聽的可看性與劇場性。甚至將「魔術」的邊界向外推展,如果人類對於技藝的純熟,對於性別光譜全幅的認同,乃至肉體器官的掌控度,都像是一次又一次的更新,那麼,真正的魔術會不會其實,是奠基於理解他者的意願,理解未知的意願。 八月中旬,兩人將再度合作,開展一個為期三年的「新人類計畫」,以二○一九年為計畫元年,推出《新人類計畫:預告會》。欲購從速呀。 文字|陳以恩 劇場演員

文字|陳以恩
第320期 / 2019年08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想用另外一個方式來談談,為什麼我要推薦大家來看八月二十日開始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上演的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很多時候,看表演是一種感覺。即使身在美國,也不是每一個城市都可以欣賞到百老匯音樂劇。眾多的樂迷千里迢迢的來到紐約劇場區(theatre district)欣賞歌舞劇。除了有眾多的選擇之外,五光十色的街景,時尚,當然是一個迷人的特色。 一齣原汁原味的舞台劇,要動用的布景人力,真的非常多。今天置身於臺中國家歌劇院,有著一流的硬體設備,周遭有高級的精品百貨,美麗動人的街景,林蔭大道,結束後還可以去品嚐台中美食文化。不用到美國,一樣可以用和紐約同樣的票價,欣賞到一齣正宗的百老匯歌舞劇。當然值得來台中欣賞表演。 文字|王昭惠 熱愛看演出的錄音師

文字|王昭惠
第320期 / 2019年08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2019「再現」看家戲精華

淬煉民間「活戲」傳統 打造「站頭」表演新典範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每年舉辦的「看家戲再現」劇展,是資深戲迷不想錯過、入門戲迷見識經典的大好良機,今年劇展由戲曲學者蔡欣欣教授策劃,以「再現看家戲精華」為題,除了入選的六支歌仔戲與布袋戲團隊將帶來各自的看家好戲外,還特別規劃「精選站頭專場」,邀請洪明雪、洪明秀兩位國寶級歌仔戲藝人與明德少女歌劇團合作,展現作為「活戲」藝術之基礎的「站頭」傳統。

文字|游富凱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舞蹈

你的身體不(只)是你的身體

伊薩.江森《公主煉成記》

去年首度訪台演出《身體計畫》的菲律賓藝術家伊薩.江森,在猛男舞、鋼管舞與迪士尼公主形象間,開展身體與國族、性別、勞動、資本主義、大眾文化相互指涉的系譜,今年再訪則將以《公主煉成記》將議題收束在「自芭蕾至公主」一脈相承的殖民、後殖民與文化殖民影響。對伊薩而言,身體不只是跳舞的身體,也是政治的身體,在身體即商品的消費文化中,她讓我們看見一個在場的身體,如何奪回了身體的主體。

文字|白斐嵐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音樂頑童七十二變 系列報導之二

從音樂合作到同台共演 叛逆頑猴與另類唐僧的《西哈遊記》

哈林 ╳ 馬念先

哈林庾澄慶和音樂夥伴們編曲陳飛午、作詞人李焯雄、旺福小民和馬念先等共同編創的音樂劇《西哈遊記魔二代再起》,原創歌曲出自於他們在二○一七年發行的專輯《西哈遊記庾澄慶的音樂奇幻之旅》。曲目以音樂劇劇本為藍本,故事設定在西遊之後,孫悟空返回天庭,難以適應無妖可打的「天堂大歌廳」巨星生活,此時卻意外發現,在鄰近廢棄工廠中有群充滿音樂理想、叛逆不羈的魔二代,苦尋著表演舞台,蠢蠢欲動、伺機待發。專輯音樂也誠如哈林的稱號「音樂頑童」般千變萬化,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唱腔曲風,從輕快的孫悟空主題曲〈猴喜翻〉、四位師徒各自表述心聲的〈西完遊的面紙〉、悟空與沙小妹隔空對唱的心聲告白〈猴lonely〉和〈啥lonely〉,到廢棄工廠中魔二代白目精和蜘蛛人的饒舌對決,帶頭大哥火孩兒熱血又挑釁的〈暗黑的逆襲〉,不僅以音樂風格展現角色性格,也帶出不同情境間、場景裡的人物處境。 今年,終將搬演的音樂劇作品,也將由哈林親身飾演「孫悟空」、搭配蕭敬騰演繹的「火孩兒」,攜手登上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的舞台;於此同時,原先加入專輯製作團隊,一起寫寫歌、玩音樂的馬念先和姚小民,也將再次回歸哈林的西遊遠征團,分別擔當「唐三藏」與「豬八戒」兩位要角。當頑猴哈林和唐僧馬念先共聚一堂,兩位音樂界的前後輩、舞台上的兩師徒、工作中的好夥伴,並也同台聊音樂、談生涯,以及更多不為人知的「西哈」故事。

文字|陳茂康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小舞台上的音樂劇奇蹟

《尋找金鐘旭》與它的初戀魔法

首演於二○○六年的音樂劇《尋找金鐘旭》,至今已突破一百萬以上觀戲人數,不但是首爾音樂劇一級戰區大學路上的約會定目劇、觀光朝聖劇,更翻身跳上大銀幕、改編為電影《尋找完美先生》。這個在小舞台上、僅有三個人的演出,為何能歷久不衰?這一切,就要從初戀的魔法說起

文字|陳茂康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音樂 三個人x徐惟恩「誤讀聲響」

層層音樂誤讀 重新定義聆聽

近年備受矚目的音樂團隊「三個人」,繼去年TIFA「33計畫~異常返響」後,今年更與鋼琴家徐惟恩合作,在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系列中推出「誤讀聲響」,從我們習慣的旋律素材開始,團隊一路往前提取樂曲中各種元素,逐漸突破聽眾對「什麼是音色」與「什麼是演奏」的想像。

文字|廖詩昀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音樂 薛詠之「柏拉圖的洞穴」

藉由日常物件 翻轉「擊」的聲響本質

新生代擊樂家薛詠之,在今年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中推出的「柏拉圖的洞穴」,以柏拉圖哲學經典《理想國》中第七卷開篇〈洞穴寓言〉為引,藉由空間中滿布的日常物件如檯燈、磨豆機、彈珠、冰鏟、高腳杯、掛勾等,將這些物件碰撞出的聲響,經過精密編排後構成音樂作品,褪去對擊樂既定印象,更翻轉聲音本質。

文字|張瑋珊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音樂 布朗五兄妹鋼琴五重奏

五十根手指 在五架鋼琴上的澎湃交響

將在七月到訪的「布朗五兄妹鋼琴五重奏」,其拿手好戲就是運用五十根手指在五架鋼琴上聯手奏響澎湃的交響樂。從小一起練琴的姊妹兄弟默契非凡,不但一起考入茱莉亞音樂學院,自二○○二年成名以來,便以推廣音樂為職志,請專人為他們改編各類曲目。他們的曲目多為耳熟能詳的名曲,但為了展現高超琴藝,編曲家不只是把管絃樂分配給五架鋼琴,還會加入許多巧妙、具挑戰性的設計,讓樂迷聆賞時充滿樂趣。

文字|張皓閔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音樂 「向巴赫致敬」鋼琴全本作品系列音樂會

跨世代完成世界創舉 傳承巴赫音樂精神

將在七月到訪的「布朗五兄妹鋼琴五重奏」,其拿手好戲就是運用五十根手指在五架鋼琴上聯手奏響澎湃的交響樂。從小一起練琴的姊妹兄弟默契非凡,不但一起考入茱莉亞音樂學院,自二○○二年成名以來,便以推廣音樂為職志,請專人為他們改編各類曲目。他們的曲目多為耳熟能詳的名曲,但為了展現高超琴藝,編曲家不只是把管絃樂分配給五架鋼琴,還會加入許多巧妙、具挑戰性的設計,讓樂迷聆賞時充滿樂趣。

文字|李秋玫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舞蹈 蘇布利陽托的舞蹈自傳

跟著《鹽》 潛進身體海洋的最深處

繼二○一七年首度訪台演出的《哭泣賈伊洛洛》與《Balabala》,印尼編舞家艾可.蘇布利陽托「Jailolo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鹽》將在八月在台北演出。這支蘇布利陽托的獨舞,匯集了二○一三年編舞家返鄉創團,回望原鄉文化地理與自身舞蹈史的身體研究,呈現了他對水下世界的個人感知,並連結到他的舞蹈生命史。

文字|張慧慧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歌劇音樂會《藍鬍子的城堡》

先前曾參與二○一一年由台北歌劇劇場製作,曾道雄導演的同部歌劇,因此對時隔八年之後,由NSO國家交響樂團推出的歌劇音樂會形式非常期待。 巴爾托克獨特的管絃樂技法在此劇中有非常精采的發揮。豐富地描寫了七扇門內的異象:「刑房」、「兵器庫」、「珍寶室」、「花園」、「原野」、「淚池」,乃至於最神秘的「第七扇門」,皆由不同樂器引導出主題動機變化,並以不和諧音貫穿全劇,創造出濃厚的陰鬱不祥感,給予指揮及樂團相當大的表現空間。 戲劇上,在音樂廳空間中如何配合影像呈現城堡內的詭譎多變?全劇僅有兩位歌者,藍鬍子公爵和少女尤蒂間猶如掠食者與獵物的權力爭奪,「慾望的無盡之鎖」,最終將加諸於誰身上? 不將門開啟,便永遠無法知曉。 文字|陳仕弦 台北歌劇劇場執行導演

文字|陳仕弦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我所經歷的性事》

「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反應」這個團隊是好久以前就聽說過的,他們的《小朋友評審團獎》是二○一六年 LIFT藝術節裡最後的一個節目。評審團由許多十二歲小朋友組成,他們實地觀看藝術節的節目,並在最後頒發獎項。其獎項名稱非常有趣,例如有一個躺在觀眾身旁說故事,有時會以手碰觸觀眾的節目,就獲得了小朋友們給的「最佳摸手表演獎」、「最佳侵犯隱私獎」。這個團隊的理念不是要作「關於」兒童的權利,他們要作的「就是」兒童的權利。 這次他們帶來的不是兒童而是老人,而且要來分享的是一般人難以啟齒的「性」。性對台灣人來說非常「私密」,常常會被以一種連提都不能提的眼神制止,好像這是骯髒、噁心甚至邪惡的,更別說在一般場合說出來,然而我們對「老人」這個身分,又是要以一種尊敬的眼光來看待。當這兩個衝突的標籤被放在一起時,我想不只對台上的分享者是一個挑戰,對台下的觀眾更是,為什麼老人就不能有情慾?「為老不尊」是不是我們所害怕的?而這些問題也是喜愛觀察觀眾的我要推薦這個節目的主要原因。 文字|張輯米 梗劇場行政總監

文字|張輯米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音樂頑童七十二變 系列報導首發 出道卅年,魔二代再起!

哈林玩轉《西遊記》 用音樂搖滾你的世界

二○一七年專輯《西哈遊記庾澄慶的音樂奇幻之旅》標誌著哈林(庾澄慶)出道卅周年,在專輯的創作概念中他也提到,自己其實不停地在思索「要做不一樣的事」,而做一個「音樂劇」便成了答案。今年夏天,哈林團隊決定要將這段「旅程」走完,把概念專輯實際搬上舞台。哈林強調,這個演出可以說是個「戲劇為輔、歌唱為主」的音樂劇,他笑說,這個本來是音樂人們一同玩耍創作的遊戲,到了現在變成還要親身上陣、現場演出的舞台作品,那種「刺激感」確實是難以言喻。

文字|陳茂康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自然情感的超時空交會

長榮交響樂團「挪威森林 V.S. 羅馬之松」

大自然永遠是藝術家的靈感來源,而故鄉的風光景致,更為藝術家的創作灌注獨特的豐沛情感。長榮交響樂團六月初的「挪威森林 V.S.羅馬之松」音樂會,即將演出挪威作曲家葛利格與義大利作曲家雷斯匹基以家鄉風光入樂的傑作,在德籍音樂總監舒馬富斯帶領下,樂團與獨奏家將呈現經典浪漫樂響,更讓今昔的自然景象,在不同時空中以音符交相輝映。

文字|李秋玫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音樂 不受限的俄派鋼琴大師

普雷特涅夫 以音樂訴說一切

身分兼及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的普雷特涅夫,可說是不受限的音樂大師,一直以來,他就不是個依循常規思考的音樂家,而是創造另一條回應與詮釋音樂的方式。六月份,他將再度應邀訪台舉行獨奏會,這回帶來的是莫札特與貝多芬的鋼琴經典,少以言語表達音樂想法的他說:「如果你們想更了解我,請來欣賞我的音樂會。」

文字|張瑋珊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音樂 NTSO「首席高峰會」

霍內克與達奈洛娃 給你「純粹的維也納」

維也納不但被譽為「音樂之都」,更在音樂史上留下不小篇幅,如主導古典時期的「維也納樂派」或稱「維也納三傑」、廿世紀以十二音列留名青史的「第二維也納樂派」,為奧地利打響名號。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首席高峰會」音樂會即以「維也納」為核心,邀請兩位來自維也納的樂團首席霍內克與達奈洛娃,帶來兩首來自維也納作曲家的經典大作。

文字|張偉明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音樂 雙鋼琴尤森兄弟與大提琴吳氏兄弟

東西型男兄弟檔 舞台放送雙倍魅力

相隔剛好一個月,兩組年輕的兄弟音樂家拍檔來自荷蘭的雙鋼琴組合盧卡斯及亞瑟.尤森、生於澳洲的華裔雙胞胎大提琴家吳沛軒與吳沛祺,將帶著精湛的琴藝與默契一前一後造訪台灣。前者將演出浦朗克奏鳴曲、莫札特雙鋼琴奏鳴曲與台灣罕見的雙鋼琴版拉威爾圓舞曲,後者則將與新加坡指揮家水藍合作演出阿霍的雙大提琴協奏曲。

文字|賴家鑫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戲曲 高雄春藝歌仔戲《兵臨城下》與《寒水潭春夢》

探問人性矛盾 訴說寬容與諒解的愛

今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的歌仔戲除了明華園日字戲劇團《巾幗醫家》、一心戲劇團《千年》及少年歌子計畫演員及樂師的《靈界少年偵查組特別篇永不墜落的星辰》外,還有春美歌劇團《兵臨城下》與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兵臨城下》以四諸侯國連年征戰為背景,幾乎所有人物都在戰爭中面臨各自的矛盾與抉擇;《寒水潭春夢》則改編自真人真事,探討寬容、贖罪、諒解與奉獻的愛。

文字|程筱媛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戲劇 人力飛行劇團《M,1987》

再一次,用「左眼」觀世界

一九八七年對M(黎煥雄)來說是意義特別的一年,那年他與友人成立了河左岸劇團,創作了兩個作品《兀自照耀著的太陽》與《在廢墟十月看海的獨白》。六月將演出的《M,1987》就是以上述兩齣劇重整而成,由年輕演員擔綱,不只說一九八七年的事,也說卅年來M身上的事,照樣談階級與革命,「讓年輕人能想像『左』,找尋某種程度異質的可能性或對『左』的嚮往。」

文字|陶維均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