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北定影 讓青春停駐
河床劇團與中山女高《停格》《停格》由臺北藝術節策展人耿一偉指定命題,邀請河床劇團與中山女中共同創作,用戲劇為台北留下記錄。導演郭文泰從英國攝影師邁布里奇的動態攝影創作得到靈感,與入選的六七位中山女高學生展開工作,讓她們透過微觀方式觀看生活周遭。郭文泰希望透過不同的創作模式和劇場語言,創造腦袋無法直接反應、閱讀或解釋的意象,提供一個停頓的時空。
《停格》由臺北藝術節策展人耿一偉指定命題,邀請河床劇團與中山女中共同創作,用戲劇為台北留下記錄。導演郭文泰從英國攝影師邁布里奇的動態攝影創作得到靈感,與入選的六七位中山女高學生展開工作,讓她們透過微觀方式觀看生活周遭。郭文泰希望透過不同的創作模式和劇場語言,創造腦袋無法直接反應、閱讀或解釋的意象,提供一個停頓的時空。
今年邁入第三屆的「Pulima藝術節」,有別於前兩屆專注推展台灣節目,今年的新企畫邀來紐西蘭毛利族的當代舞團呈現作品,獨立展示或與本地原民舞團互訪合作,促進原住民劇場跨國製作能量;另也發展「表演藝術新秀徵件」,讓潛伏各處、身懷技藝的創作者,能有機會站上更大的舞台。
距離上次戲劇節兩年,劇團負責人及戲劇節策展人石佩玉休養生息,決定從這屆起將每年一次的「超親密小戲節」改為兩年一次,刻意強調這次是雙年展的第一屆,「改為雙年展,讓我們有時間蒐集資料與檢討前屆發生的各種狀況和缺失。」今年演出包括淡水區、大橋頭區及古亭區,邀請三組國外團隊、六組國內團隊共襄盛舉,每區都找來一位當地資深住民擔任街區導覽引言人,希望能更突出地方特色。石佩玉希望,充足準備時間能讓小戲節走得更遠
《崔斯坦與伊索德》是華格納藉中世紀傳說詠自身故事之作,也因革新了和聲的寫法,將調性音樂推展到極致後,打開一條崩潰的道路,成為新音樂的濫觴之作。國臺交新樂季在藝術顧問簡文彬的策劃與發想下,推出《崔斯坦與伊索德》歌劇音樂會,邀請詩人路寒袖為歌劇音樂會撰寫詩句串連歌劇選曲,並由作家楊照發聲朗讀。
今年將第五度訪台的德國大提琴家繆勒-修特,曾以戲劇化的音樂表情與精緻優雅的音色在以十五歲時贏得柴科夫斯基青年音樂家大賽首獎,並受小提琴天后慕特賞識支持,更受教於傳奇大師羅斯托波維奇。此次他安排了四首無伴奏大提琴樂曲,橫跨近兩百四十年,體現巴洛克、新古典、民族風格與廿世紀前衛主義等迥異風格,展現了他在大提琴曲目上的深度與廣度。
北市交的「尼爾森第三.展心」音樂會,將以丹麥作曲家尼爾森的第三號交響曲《展心》作為重頭戲,此曲在第二樂章中加入女高音與男中音二重唱,不演唱歌詞,而是以其相異於樂團、鮮明而溫暖的聲響,為這個始於沉靜無為並逐步醞釀加溫的樂章,帶往一個神秘而狂喜的結尾。
承接了「俄羅斯學派」與「法比學派」兩者的表演精髓,法國小提琴家芬妮.克拉瑪基朗九歲起即在各大音樂廳、音樂節嶄露頭角,亦屢受國際大賽肯定。由於她的演奏優雅明亮,詮釋敏感又有權威性,因此得到許多知名音樂家讚賞,尤其是受到小提琴女神安-蘇菲.慕特賞識,選入「慕特名家演奏團」一員,並將於今年九月與慕特在日本舉行小提琴二重奏巡演,芬妮特地在訪日前來台舉辦獨奏會,為台灣樂迷帶來精湛優美的琴藝!
所以這到底是誰的故事?或許已經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看似什麼卻不是什麼」所構成的廖建忠假裝學姿態本身即構成了一種內部矛盾,對藝術家來說,關鍵並非在於技術意義上的擬真程度,而是在這以假亂真的條件下,突顯了物與主體之間充斥著各種無以替代的替代關係
由藝術總監帕佛.賈維帶領,布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管弦樂團將訪台演出,並邀得法國鋼琴家艾馬爾同行,將演出該團十年來最受矚目的貝多芬、舒曼與布拉姆斯等作品;其中將由對音色音準「龜毛」、深度與內涵兼具的艾馬爾彈奏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指揮賈維並將以室內樂概念詮釋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
「台灣賓士不只是車商,提供客戶好產品而已,也對台灣這片土地有所承諾,力求將精緻文化傳遞消費者,帶給消費者高品質生活。」過去廿幾年台灣賓士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精神深耕台灣,不管是「星盛事」與觀眾分享藝術文化的美好,或「星夢想」開發很多平台幫助台灣青年藝術家或小朋友,過更好生活或發揮潛力,這一切都是貫徹台灣賓士品牌核心價值The best or nothing,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信念。
夏蟬沉默,枝枒成火柴,些許孤寂的摩擦就灼燒葉紅的季節。也是換上熨燙好的制服,返回闊別校園,走進新班級有一點點惶然的季節。九月,我將看河床劇團與中山女高的《停格》,看隱動的情事,如何在郭文泰導演所擅於營造的劇場意象,此次靈感源於攝影師邁布里奇的停格視野結合中山女高演員們青春剖面的風景,而呈現每個心上格放的幽光。 我也想看同為「台北藝術節」節目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一瞬之光.How Long Is Now?》、岡田利規導演的《棒球奇蹟》,看身體如何狂奔撲壘、被拋擲揮擊,或雕刻成光。亦總是「隻身打馬過草原」的九月,我將越過紅樹林到淡水看蔡柏璋獨角戲《Solo Date》,看他在末世之後,與AI人機的纏綿哀愁,看最後一人的遠方,比遠方更遠。
九月的新點子樂展又將以新的面貌呈現,今年由「嬉※花」作為主題,讓現代音樂在如同花開般的綻放中進行新的冒險與實驗。當代藝術,表現了每個時代的特色與氛圍,而主流的跨領域藝術表演也將帶入了這次的新點子樂展當中。 起初看到「Mo登Ba洛克」的標題,覺得這一定是個富有趣味的節目,果不其然的除了創意,其中的設計還真是令人期待,節目設計以兩位音樂巨擘:莫札特及巴赫來作為節目的串連,當他們穿越時空聆聽現代音樂時,會有什麼樣子的驚喜與意外? 引進劇場的概念,當實驗著現代音樂的同時,也加入新媒體及燈光等跨領域的互動。在音樂的部分由古典玩家演出從約翰˙凱吉的《四分三十三秒》,到台灣作曲家林佳瑩的《Mouth》。若是你一向覺得現代音樂艱澀難懂,這場創新的演出將會帶給你不同凡響的全新體驗及感受!
繼二○一三、一四年邀請匈牙利鋼琴及指揮大師湯瑪斯.瓦薩里舉辦「講座鋼琴獨奏會」,創下音樂會時間延長至三個半小時才結束的紀錄後,今年九月瓦薩里大師將再訪國家音樂廳與樂迷分享自己淬鍊八十載的音樂錦囊。 瓦薩里可說是跨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十四歲即獲李斯特鋼琴大賽首獎,曾與超過上百個樂團合作,包括世界頂尖樂團如柏林愛樂、倫敦愛樂、英國皇家愛樂、愛樂管絃樂團及紐約愛樂等。二○一二年九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頒予他「莫札特金質獎章」,成為繼已故大提琴大師羅斯托洛波維奇後,全世界第二位獲得該獎章的音樂家。 此次來台,瓦薩里將演奏舒伯特與德布西的作品,與觀眾分享他對兩位作曲家的所知、所見、所聞,並講解自己演奏樂曲時的技巧、詮釋方式、對樂曲的感受,以及樂章和演奏背後的故事。現場將由台北愛樂節目主持人佐依子擔任口譯,透過她的協助,聽眾將可跟著瓦薩里大師,一同走進舒伯特與德布西迷人的音樂世界。
今年九月,旅美小提琴家曾耿元將為國內樂迷帶來橫跨三百年的小提琴精采曲目,聽眾將可隨著琴音、沿著歷史脈絡穿越長約三個世紀的小提琴曲發展歷程。 曾耿元曾跟隨海菲茲嫡傳弟子Erick Friedman習琴,可說是廿世紀公認最偉大的小提琴家海菲茲的第三代傳人,更曾斬獲無數國際大獎,包括一九九○年國際柴科夫斯基大賽「最佳新作詮釋獎」、一九九三年比利時伊利莎白女王國際大賽銀牌獎,及一九八八年美國《華盛頓郵報》國際比賽等多數獎項。一九九三年的比利時伊莉莎白國際大賽時,曾耿元在第一回合即獲最高評價,並立即蒙女王召見,媒體甚至稱之為「揮舞琴弓的魔術師」! 曾耿元與青年鋼琴家陳韻安將在本次音樂會中,演奏從巴赫、莫扎特、布拉姆斯、薩拉沙特、帕格尼尼、法雅、威尼阿夫斯基、德布西、拉威爾、葛拉祖諾夫、克萊斯勒、蓋希文,至海菲茲及台灣作曲家李哲藝等人的改編曲目,帶領觀眾感受不同國度、風格的小提琴經典作品!
國光劇團的實驗京劇《關公在劇場》,由藝術總監王安祈操刀編劇,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導演,當家老生唐文華飾演關公,從小追隨「活關公」李桐春的王冠強,則擔任戲曲主排。這次,國光把關公請進劇場,不只搬演經典關公戲碼,而是「戲中有祭,祭中有戲」的儀式劇。
《棒球奇蹟》由「日韓兩國的點點滴滴」、「棒球的二三事」的幽默對白交織,將美國如何影響東亞戰後的政經生活,強而有力地轉換到舞台上。國家藉由棒球擬人化,吐露出錯綜複雜的情感、既愛又恨的矛盾和彼此最深層的害怕與認同。劇中日語、韓語、英語相互交雜使用,絲毫不刻意勉強。美國在東亞政局扮演的角色,過於巨大以至於看不見的存在感,則通過非語言的視覺象徵傳達出來。
來自屏東的蒂摩爾古薪舞集和紐西蘭的黑色優雅舞團,將在九月合作演出《在一起》。二○一四年,兩團相遇於愛丁堡藝穗節,開始頻繁交流,從遊戲中進行肢體互動,也互相看了對方的作品,發現兩團都有「以歌入舞」的表演質地。目前,兩團利用視訊交流,編舞家巴魯.瑪迪霖則從排灣族與毛利人皆有的勇士舞出發,以「守護」為起點發想。真正「在一起」的成果,九月演出時見真章!
二○○七年首度來台,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在台灣掀起一股法式音樂劇風潮,多首劇中歌曲〈愛吧〉與〈世界之王〉等也成為音樂劇迷的心頭至愛。暌違台灣近十年,這齣法文經典音樂劇將再度造訪,以新穎的演員組合,讓台灣觀眾在法式香頌與精湛歌藝演技中,重溫莎翁筆下的永恆之愛!
繼去年首屆「新舞臺藝術節」走出新舞臺到高雄,本屆更將演出版圖擴及台南、大台北地區,以「家」為規劃主軸,邀集國內外共六檔演出,除了大小朋友都愛的新馬戲外,還有偶戲、戲劇、音樂等精采節目。而為了慶祝中國信託創立五十周年,六檔節目都將加碼推出一張票新台幣五十元的藝文欣賞分享價,每場限量五十張票,邀請更多新朋友靠近藝術一些,一同在今年秋季參與這場藝術饗宴。
今年的「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邀請了三位旅外舞者烏帕塔舞蹈劇場的田采薇、日本無設限舞團的簡麟懿與美國White Wave舞團的洪綵希,發表其編創作品,他們從異域生活的經驗中,轉化出創作的基底,回眸生命經歷過的種種。而除了各自發表舞作,此次也加入多媒體影像導演周東彥,與三位編舞家一同編創新作《漫遊此刻》。
由新銳劇作家李憶銖創作的劇本《海》是第十七屆臺北文學獎劇本類首獎作品,將由褶子劇團搬上舞台,由陳信伶執導。《海》的劇情談的是家庭的疏離,一家四口全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以自己的想像來界定和看待他人。通過多媒體、光影及聲響等劇場元素,《海》在真實場景中呈現電玩世界的奇幻冒險,電玩的虛構性,呼應現代人心靈世界的疏離。
由指揮陳志昇創立的小巨人絲竹樂團,多年來致力於策劃演出與國樂推廣工作,以國際交流、兩岸薪傳、絲竹室內樂、青年演奏家到校園、社區推廣等主題舉辦活動,對台灣新生代樂手的扶植,樂團有循序漸進的培植計畫,八月即將演出的「禁錮之翼」,便是以年輕作曲家與獨奏家為主角,因此「首演」與「協奏曲」遂成為音樂會的兩大亮點。
活躍於美日兩地的日本演奏家大井貴司,是繼萊諾.漢普頓、米爾特.傑克森與鮑比.赫奇森之後具重量級的電顫琴演奏家,這次訪台也將與台灣新生代爵士鋼琴家許郁瑛一起演出,電顫琴的清脆與鋼琴的溫暖音色相互激盪,打造一場「非正統」的爵士音樂會。
認真回想,看完《人生如是》之後的感受其實是療癒的,彷彿經歷了一場妖怪飛奔到面前卻化作水柱的無害驚險夢境,就好像穿過了一個每天都會經過的巷弄,雖然沒有察覺撲天蓋地的變化,卻有些細節將不經意地永久留存於我往後的台南記憶中。
這是一場在新北市舉辦的藝術流水席,「2016藝饗新北市─愛上劇場」從夏至到年末,推出包含戲劇、舞蹈、音樂等十五檔精選劇目,雅俗共賞的內容,要讓大家輕鬆與藝術交上朋友!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