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劇團的實驗京劇《關公在劇場》,由藝術總監王安祈操刀編劇,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導演,當家老生唐文華飾演關公,從小追隨「活關公」李桐春的王冠強,則擔任戲曲主排。這次,國光把關公請進劇場,不只搬演經典關公戲碼,而是「戲中有祭,祭中有戲」的儀式劇。
國光劇團《關公在劇場》
8/26 19:30 8/27~28 14:30
新北市 淡水雲門劇場
INFO 02-29383567
戲曲表演的新據點「臺灣戲曲中心」即將落成啟用,駐館團隊國光劇團也展開前奏的暖身演出。八月,有請關老爺出馬,從淡水雲門劇場出發巡遊,既為劇場界驅邪保平安,也進行一次京劇的實驗探索。
實驗京劇《關公在劇場》,由國光藝術總監王安祈操刀編劇,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導演,當家老生唐文華飾演關公,從小追隨「活關公」李桐春的王冠強,則擔任戲曲主排。這次,國光把關公請進劇場,不只搬演經典關公戲碼,而是「戲中有祭,祭中有戲」的儀式劇。
將關公一生切片 探究從人到神的轉折
「我想把關公『還原』成普通人。」王安祈指出,關公是民間敬仰的「關聖帝君」,通常大家不敢或不願意在台上演出神明性格的缺陷,但她認為,唯有把關公還原成一個人,才能了解他如何從人到神的轉折。
《關公在劇場》的戲劇鋪陳是「後設」的。有關公戲經典片段,有關公的自我觀看和反省,也有兩位說書人(朱勝麗、黃毅勇飾演)的旁觀。王安祈選了關公的三個面相:一是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護嫂尋兄的忠義;二是「水淹七軍」功業到達巔峰的驕傲自矜;最後終於導致在麥城敗亡歸天。藉由兩個說書人的敘事,以《過五關斬六將》、《單刀會》、《走麥城》等關公戲片段作為串連,還原關公的一生。劇末,王安祈安排了「救贖」,關公受到玉泉山老和尚點化,體悟殺戮無情,最後成神,以武戲《青石山》收妖的喜劇段落,表現關公成神保護人間平安的祥和歡樂。
王安祈以文字將關公的一生「切片」,而香港「多媒體劇場先鋒」胡恩威則將這些切片立體化在舞台上。擅長結合現代科技的他如何大搞顛覆?胡恩威給了意外的答案:「回到傳統,就是實驗。」
將戲曲融入創作 胡恩威正視傳統
胡恩威在進念.二十面體的創作,多次將川劇、彈詞、崑曲等中國戲曲元素融入作品中。二○○二年,他和進念創辦人榮念曾合導《佛洛伊德尋找中國情與事》,展開與崑曲的長期合作探索。「西方人說:Dreams come true,夢是可以成為現實的;但中國文學戲曲的夢通常是夢,只有夢中才能得到自由。」這齣戲以佛洛伊德「夢的解析」解構《牡丹亭》的春夢,東西方的夢在劇場產生有趣的碰撞。
青春版《牡丹亭》掀起崑曲熱潮,胡恩威也有了不同思考:崑曲只有一種表現形式嗎?二○○七年,他和江蘇省崑劇院、編劇張弘合作《臨川四夢湯顯祖》,把舞台留給各個行當,以最簡單的形式呈現崑曲的精髓。二○○九年,胡恩威與張弘再度攜手,以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自縊煤山為靈感,新編崑曲《紫禁城遊記》,崇禎遇上建造紫禁城的工匠蒯祥的幽靈,在他的帶領下巡遊紫禁城,進行人世間最後一夜的家國巡禮。
胡恩威認為,「實驗」不能永遠停留在一個點,必須隨時變換角度,有時站在體制內,有時在體制外,有時在台前,有時在幕後,才能開啟不同的視野。「戲曲界談復興傳統文化,卻蓋起一座座西方形式的劇場,流行大樂團伴奏、華麗的布景、演員戴上麥(麥克風),究竟什麼才是傳統?什麼又是實驗?」
「過去的我在台前看戲,看到的只是形式;這十多年有機會走到戲曲的幕後,看到了深刻的美學內涵。」胡恩威指出,戲曲的美學是很符號性的,不必丟一堆東西給觀眾,卻傳達很多意涵,觀念既前衛又現代。
「戲曲演員的訓練更是全方位,手眼身法步,連呼吸都很細膩。」胡恩威指出,好的戲曲演員可以獨立在舞台上,以身體的極限處理和空間的關係,根本不需要導演教。因此,每次和戲曲演員合作,他把自己定位為建築師,而非導演。「我的責任是:以音樂、多媒體、燈光……構築一個空間,讓演員得到最好的發揮。」
打造舞台兩空間 呈現兩種情境與質感
兼任舞台設計的胡恩威,邀請香港、德國的音樂、多媒體創作團隊,與國光一同進行這次結合驅邪祭儀和戲曲表演的京劇實驗。他為《關公在劇場》建築了兩個空間:一是說書人的場域,以說故事方式為觀眾串起關公從人、鬼(歸天)到神的過程;第二個空間則是戲中戲(關公戲)。兩個空間,兩種情境與質感。
多媒體在胡恩威的創作中總不缺席,但他強調,多媒體投影的不是具體影像,而是光影的變化,光和演員的互動。「《關公在劇場》企圖呈現不一樣的京劇,但還是京劇。」胡恩威說。
搬演「關公」之不可不知
梨園界尊稱關公為「老爺」。老爺戲,成就了京劇的特殊行當「紅生」,大都由老生、武生應工,或由花臉扮演,稱為紅淨。
飾演關公的演員循例會先拜關帝廟,迎回神符——黃表紙,小心折起放進盔頭,頂在頭上,稱為「頂碼子」,代表對關老爺的敬畏,並祈求演出順利。演前必須沐浴淨身,焚香頂禮,不吃蔥薑大蒜,進了後台,勾臉抹上第一筆紅,就不能說話,要肅穆誠心;下巴還得打上叉,再以髯口遮住,代表不是真的關老爺。
關公的青龍偃月刀也被尊為神物,在後台要以紅綢包裹,演前焚香祭刀,除了老爺,只有周倉可以拿它、耍它。演後,「關公」是不能謝幕的,要先用黃表紙把關公臉抹掉,才能到台前謝幕。
關公敗亡歸天的《走麥城》是經典好戲,卻也是戲班又愛又怕的心理禁忌。傳說,演此戲褻瀆神明,戲班會解散,演員會倒楣。二○○五年,國光「禁戲匯演」排出《走麥城》,飾演關公的唐文華等劇組人員,選了吉時穿著戲服到奉祀關聖帝君的行天宮上香祭拜,廟方以不符規定擋在門外,「關公」到了自家門口卻進不了門,莫非真是關老爺顯靈?(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