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交的「尼爾森第三.展心」音樂會,將以丹麥作曲家尼爾森的第三號交響曲《展心》作為重頭戲,此曲在第二樂章中加入女高音與男中音二重唱,不演唱歌詞,而是以其相異於樂團、鮮明而溫暖的聲響,為這個始於沉靜無為並逐步醞釀加溫的樂章,帶往一個神秘而狂喜的結尾。
【TSO瓦格獻禮5】尼爾森第三.展心
10/7 19: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INFO 02-25786731
十九世紀的頭廿年,貝多芬的凝思宏構與創新突破,一步步將「交響曲」抬升成為最豐偉的器樂樂類;一八二四年的《第九號交響曲》,更藉由人聲的加入,進一步破除器樂與聲樂的界限,為交響曲創作開啟全新的可能。然而,在貝多芬之後,十九世紀無數的交響曲創作當中,加入人聲的交響曲竟屈指可數。交響曲仍普遍被視為器樂作品應是原因之一,但更為關鍵的原因,在於《貝九》的宏偉構成了一道難以踰越的高牆,任何加入人聲的交響曲,都不免被拿來和《貝九》做比較,稍不小心就可能要面對東施效顰的指責。
人聲入樂 鋪展豐富樂思
十九、廿世紀之交,馬勒寫下納入歌曲並以交響清唱劇結束的《第二號交響曲》(1895)、分別以歌曲為過程和結果的《第三號》(1902)和《第四號》(1901)、由合唱主導宛如神劇的《第八號》(1910),及以六首歌曲串成的交響曲《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1911)。如此豐富而多樣的探索,解除了《貝九》的封印,打開了人聲交響曲的創作風氣。後起著名的作品如: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的《第一號交響曲》(1901)、佛漢.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的《海洋交響曲》A Sea Symphony(1910)和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的合唱交響曲《鐘》The Bells(1914)等,皆回應了這股氣息。
丹麥作曲家尼爾森(Carl Nielsen,1865-1931)的第三號交響曲《展心》Sinfonia Espansiva, (1912),是另一部創作於廿世紀初且加入人聲的交響曲。不過,這既不是合唱交響曲也不是歌曲交響曲,尼爾森使用人聲並不為頌唱詩文,而是為了以「人聲」這項最為親切動人的「音色」,作為反映其哲思與樂念的工具。人聲出現在這首四樂章交響曲的田園式行板(Andante pastorale)第二樂章,在此,女高音與男中音二重唱不演唱歌詞(嚴格說來也不是真的無詞:譜上註明了要歌者唱「啊」),而是以其相異於樂團、鮮明而溫暖的聲響,為這個始於沉靜無為並逐步醞釀加溫的樂章,帶往一個神秘而狂喜的結尾。
合唱、協奏與人聲 營造音樂饗宴
體現對於生命活力之著迷的這部《展心》交響曲,在溫雅易懂的音樂語言中,蘊含著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創造,是尼爾森相當受歡迎的作品,也是由北市交音樂總監瓦格擔綱指揮的「尼爾森第三.展心」音樂會之重頭戲。
同場音樂會的曲目,還包括日本作曲家尾高尚忠的長笛協奏曲(作品30b),及台灣合唱之父呂泉生的三首合唱曲。長笛協奏曲是尾高的遺作,這首浪漫絢麗略帶東方風味的協奏曲,起先是為長笛和小編制樂團所創作(作品30a),後在著手將樂團部分改寫為大編制時,尾高竟因過勞而英年早逝,未改完的最後幾個小節由其弟子林光完成;這次音樂會中將由長笛首席游雅慧演出。三首合唱曲則包含呂泉生最膾炙人口的三首閩南語歌曲:〈杯底不可飼金魚〉、〈搖嬰仔歌〉和〈阮若打開心內門窗〉。且讓我們期待這場包含合唱、協奏與人聲交響的難得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