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戲曲 民權歌劇團 紀念創團五十周年
以時間鎔鑄音樂傳統 向經典致敬
老牌外台歌仔戲班民權歌劇團為紀念創團五十周年,規劃了「竹韻新音.經典傳承」演出,選取《陳三五娘》和《三伯英台》經典折子呈現,並加入劇作家角色穿梭其中,以戲中戲的方式開啟對話。演出採「音樂.劇」形式,整體音樂風格會有傳統音樂、流行音樂和爵士樂三種,其實是內台時期就有的音樂運用,也是創辦人、文場樂師林竹岸的絕活。如此安排,即是團長林金泉向傳統致敬的用心。
-
音樂 北藝大 X NSO「思鄉情懷」
交響樂音引領 演繹多元民族風采
今年的關渡藝術節邀到國內六大交響樂團共襄盛舉,其中與NSO合作的「思鄉情懷」由青年指揮家吳曜宇指揮,及小提琴家李宜錦共同演出,音樂會三首曲子都與「故鄉」有著深刻連結,包含柯大宜的《加蘭塔舞曲》、顏名秀小提琴協奏曲《補天穿》的世界首演與德弗札克的第九號交響曲,讓樂迷感受作曲家們用交響樂呈現不同時代與不同民族的聲音風采。
-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一起,一起」
卅五年的時代軌跡 擊出未來聲響藍圖
明年將邁入卅五年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一直在台灣的音樂發展上扮演先鋒角色,十月將推出的音樂會「一起,一起」,埋入「時間」的共通性,不管是演奏者,或是多位創作者,出生年分皆相近,同世代激盪出的火花,為整體演出凝聚一股強烈的氣場。演出以多樣編制、形式的曲目展現,記錄下時代軌跡,更持續撞擊出嶄新的未來聲響藍圖。
-
音樂 2020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
「三新」啟航 展現時代聲響
由「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所主辦的「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已邁入第八年了,今年主題以「三新」為主軸,也就是「新作曲家會員、新演奏家會員、新觀眾」為規劃核心,舉辦四場分別以擊樂、室內樂、大鍵琴與琵琶為主題的音樂會,以實驗性的精神,重新審視當代的音樂語彙和形式風格。
-
音樂 長榮交響樂團「聖桑浪漫夜」
德法音樂浪漫夜 引領澄澈光明之路
長榮交響樂團於十一月演出的「聖桑浪漫夜」音樂會將以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序曲作為開場,另安排兩個重頭戲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與聖桑題獻給摯友李斯特的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分別緊扣著創新突破及「邁向光明」為主題,在首席指揮舒馬富斯與鋼琴家陳毓襄的合作下,展現德法浪漫派音樂的光明絢爛。
-
焦點專題 Focus
有植物的時光
「古老的傳說說道,畫眉鳥、樹木、苔蘚和人類,所有的生物曾經共享一個語言。但那個語言早已被遺忘,所以我們得透過觀看、觀察彼此的生活方式,才能夠了解彼此。」 羅賓・沃爾・基默爾(Robin Wall Kimmerer) 《三千分之一的森林:微觀苔蘚,找回我們曾與自然共享的語言》 植物有沒有感覺?會不會產生感情?是否存有記憶? 植物的、自然的「語言」正試圖告訴我們什麼? 這些在我們生活周遭無所不在的生命們,正活著怎樣的時間? 活在有植物的時光,讓我們試著了解彼此。
-
焦點專題 Focus 根於土地的「時間感」
植物的歲時紀事
花開花落時節又一程,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不同的時代、地點,對於相同、或者同類的花都有不同的名稱與認知,人們對花的認識及文化的定位有著不同的變化,當我們試著從藝術角度出發,解讀植物的四時之美、文化意涵,自然運行的週而復始、生生不息,迥異於人類對於「時間感」的認知,或也能成為我們觀看自我與世界的另一取徑。
-
焦點專題 Focus 編舞家 林麗珍
玩著種籽 像個孩子
「妳看!美嗎?」林麗珍的種子收藏來自世界各地逾三百種,她隨性地捏了其中一顆,那是白色細條貼著深核色紋理的狐尾櫚,她將之擺放在胸前、袖口展示,改口道:「不,不能說美麗,是真實,是活生生的。它的生命力在裡面,你以為死了,不是,它們只是藏著,等待機會。我看著它們,不曾感到厭倦。」這位剛過七十歲生日的編舞家圓框眼鏡後的眼睛大大,身材小小,面容素潔,只抹上了豔色的唇彩,玩起心愛的物事,像個孩子。她笑得很開心:「創作從大自然來啊,無限寬廣。每個種子都有它的家。」
-
焦點專題 Focus 作曲家 温隆信
從植物音源 到花語的大地交響
美麗的玫瑰花與百合花,華麗誘人的外表下,聲音非常地嘶啞、難聽;外表很驢、有刺的仙人掌,聲音卻非常甜美好聽;外表害羞的含羞草,脾氣很大從小幫忙農務的旅美作曲家温隆信,對植物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也驅使他在因緣際會下,參與了植物聲音的研究計畫。近期受疫情影響閉關在家七個月,温隆信用心觀察植物,發展出新作品《大地之歌》,每個章節都是以植物為題,借物發聲,也為世人祈福。
-
焦點專題 Focus 豎琴演奏家 解瑄
一場盛放的準備
解瑄與家人居住在陽明山竹子湖一帶,生活始終貼合著植物展開。婆婆隨緣種的各色蔬果會長出特別模樣,她自己則愛透過攝影貼近大自然,特別是捕捉「有動物的植物」畫面。家門口紫玉蘭一歲一開,如同藝術的生命,她也期待延續到創作上,「我之後想把對植物的認識和攝影作品都變成音樂,製作一張green harp專輯!」
-
焦點專題 Focus 南管演奏家 王心心
播種 體會堅韌的慢
小時候在福建家鄉,丘陵地上到處都種著花生,王心心也種過,一步兩顆、兩顆地播下種子,每播一次就用全身力氣將種子踩進土裡,植物熟成和自己於是有了更深的聯繫。這讓王心心有了親近植物的童年,也逐漸學會什麼是「等待」,她說:「其實就好像南管,這種音樂這麼慢,它的速度與表現就像植物生長,不能急。」
-
焦點專題 Focus 聲音藝術家 張欣
帶著自己探看歷史的朋友
「我是一個內部的人,植物跟我的性格很相似,有很多限制,有不同於人類的時間感」年少時期學習聲樂的張欣,嫻熟身體內在肌肉的空間形塑技巧,後來她轉向聲音創作,過往強調「內在氣息流動」的身體訓練自然地依附到了她對植物的想像。她相信微小的生命也映照著宏大的世界,「植物是媒介,像幫助我進入某種狀態的朋友,讓我得以回顧歷史,重新去面對反覆發生的災難。」
-
焦點專題 Focus 編舞家 周書毅
扎根 學習像棵樹
被都市餵養長大的周書毅,坦承對自然、植物的陌生,「山讓我恐懼,進入山,是被大量的生命非常靠近地包圍」最近在金瓜石駐地工作的他,正在學習像棵樹,在山裡扎根、延展、生長。「我一直跟自然有距離,跳舞讓我跟植物有了些聯繫。」植物扎根的姿態給予舞者一種力量的想像與依附,不想養植物、不定居一處的周書毅,學習的是扎根在創作裡,順其自然地讓不同的風土形塑他
-
焦點專題 Focus
超越擬人化 跨物種的溝通符號
不管是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植物作為自然的代表符號都是鮮明的。在台灣,八○年代末期的「東方身心靈」潮流中,創作者以身體的視覺形象,傳達大自然的奧秘,內容鋪陳生命儀式與自然宇宙間的流轉生息;近期的創作者,或透過影像與舞蹈,回應人類世中關於環境與身體的主題,或直接與植物合作表演,在裝置著多樣植栽的空間裡,探討人與植物共存的生態世界。而從「生物符號學」的觀點,舞蹈、表演與身體之間建構意義的多重符號指涉,也暗示了植物在劇場中的出現,不再僅僅只是成為擬人化的對象,而是超越了直接的象徵性,成為具有挑戰後人類或是人類世概念中「多重物種」關係的可能。
-
舞蹈
「自然」作為傳奇的地形學
我們若從《深林》尋找他的原住民文化蹤跡,可以追溯到傳說是生命對「自然」的直觀感受,因此「自然」在這支舞作中,才是瓦旦.督喜所想要表達的原生態文化與非理性主義的關係。理性主義被現代性裝置為一套科學化的管理系統,基本上是對人間的整體活動予以掌控。「自然」在這裡意味的是未知世界的一個側面,從這裡反映出人間對黑影的恐懼,「自然」在這個管理系統中,成為從未知領域向想像領域流動的一個指向,泛靈則是這個流動的動力。
-
戲劇
體驗型劇場所包裹的假民主糖衣
體驗型劇場之所以流行,其現象要指涉的,並非僅只是觀眾被有趣所吸引,而是反應人們對自身身體有所知覺,他們被賦予更多權力與體感經驗,並可對權力結構的回應,無論回應是對抗或沉默,都希望不再受到牽制,進而可在劇場沙箱中,完成對社會革命的預演。但倘若掌權(創作)者忽視更多細節的關照,或是害怕將權力下放,那麼這些看似自由的劇場形式,新穎的科技體驗,也許只是一個個偽裝民主自由的糖衣,將小說《1984》的情節不斷重演,而熱中新鮮形式的觀眾,還傻傻地高歌傳頌而不自知。
-
戲劇
「未來」的悖論
形式上的碰撞固然有趣,但為了讓時間可展演而過度簡化主題的意圖,使呈現出來的片段大同小異,手法上多以過去的記述或聲音來表示過去,透過不同媒材來與象徵未來的現場事件交織,以致作品並未真正往悖論的本質走去,減弱了進行更深層辯證的可能,亦無促成更進一步的發現。到頭來,時間成了假議題。
-
戲劇
恐懼失去的焦慮,在躁動
《皇都電姬》的情節易懂、概念明確卻在舞台上亂得可以,這些在戲劇表現上的不足,我認為正洩漏出創作者對現下的不安或許是近期的政治局勢,或許是武漢肺炎的疫情影響其所影射的現實感於劇情間若隱若現(甚至早全盤傾吐),更有種必須於此刻演出的憂慮在躁動。不過,這何嘗不是在指陳「這個時代」可以說是製造混亂,也可能是激進急躁,但人存在的核心意義卻於其中彰顯得愈發堅定。
-
ARTalks
污水在紅色的燈光下露出詭異的表情
本場演出中的日月潭,作為一個同名同姓的水泥盒,已有自外於亂世的指涉;又由於作品的發想與今年武漢肺炎的全球性感染有關,主場上放映的影片,又含有離開原有據點去找特定植物/耕種收割並挖掘出玫瑰色水的視覺意象,觀眾可以想像出一種水泥盒的水泥阻隔下,內(個人世界或物質文明)與外(自然、他者)的調和過程。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後數位」狀態下 建構逸出螢幕外的敘事
「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今年進入第四屆,也因疫情之故將密切的人際交流改為線上論壇,分成「牆壁地板視窗動作」、「我的瀏覽紀錄」與「預演未來工作坊」三個區塊,各地藝術家也在線上展演。因為疫情,國家以其「地理性的實體」的存在方式,再度成為「文化交流」上的障礙,不過,我們或可趁著這次亞當計畫運作模式及內容的改變,把亞當計畫放在過去卅年國際文化政治與科技發展的脈絡中,思考這次展演內容與模式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