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珍「成名」得很早。早於她被歐洲文化藝術電台ARTE選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8位編舞家(2002)之前;也早於她站在台灣電影新浪潮前緣,跟導演虞戡平、柯一正等合作拍電影,掀起MV歌舞風潮之前;更早於1970年代,在長安國中執教的5年間被封為「五冠王」,年年獲「全省國中現代舞」比賽首獎,並挾此聲勢在1978年的國父紀念館舉辦首次舞展「不要忘記你的雨傘」,兩場演出共5,200人滿座,為她贏得「台灣舞蹈界編舞奇才」美譽之前。
那是基隆的巷口傳說。林家有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年年號召街頭巷尾孩子向她學舞,組「巷子劇團」導戲,讓同伴披著臭棉被,畫票售票、搭台演戲,「我有這個魅力,很誠懇,」她笑著加重語氣,「能讓大家相信:這件事情是真的。」
「真的生活,可能都不是真的;夢裡,才是真的。」林麗珍說自己從小就是個愛做夢的孩子,她愛歌唱、愛跳舞、愛畫畫,在創造中造夢,「你有夢,你才有動力,有過程,才有生命,才不害怕;沒有夢,只有三餐,那就完了。」
這名72歲的編舞家仍活在夢中,而這個夢起於17歲暮春的一晚,地點在台北中山堂,那晚美國現代舞大師保羅.泰勒(Paul Taylor)攜團首度來台公演,「他讓我感動的不是舞蹈,而是態度。我好喜歡那劇場氛圍,有種神聖感,第一次發現原來跳舞可以讓人安靜下來。劇場就是我要做的事情。」
熱情的基隆,成了造夢的養分
生於1950年的基隆,成長於1960年代的台北,很大一部分,林麗珍被美國文化餵養了對世界與對自我的好奇。那是全球局勢動盪,戰火仍轟烈的年代,她出生的前兩個月,韓戰爆發,全球旋即進入以美國與蘇聯為首,所形成的民主與共產兩大陣營敵對的緊張局勢中。
「母親曾說過,忘了是生我哥哥還是生我,她是自己生的。因為戰亂,產婆沒辦法來,她把飯都煮好了,還得照料其他孩子,等到把臍帶都剪了,整理完自己,一切都安靜下來了,產婦才到。」林麗珍回憶。
她的童年基隆,是美軍休閒娛樂的渡假王國。1954年,美國派遣第七艦隊駐巡台灣海峽,美軍顧問團來台協助建軍與整備並設置「R&R」計畫(註1),基隆作為停泊與補給軍需的港口,湧入大量海軍,帶來異文化的刺激與燈紅酒綠的繁華,美式文化正式影響了這座雨都的地貌與紋理。
這位愛一切創造的少女,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日常,遠方的砲火沒有影響到她,她在中西文化交流、現代與傳統碰撞的日常瑣事所透顯的精神中,找到非常多樂趣。「那時的基隆很美,酒家女、舞女都穿旗袍、梳包頭,眉毛修得細細的,每個都好漂亮。三輪車上,美國大兵抱著美女。小男生就在後面追啊!」
又比如基隆中元祭典,「七爺、八爺一出場,孩子又怕又愛追又想摸,一摸到就開心得不得了。」林麗珍瞇著眼睛笑了起來,她說,最精采的是7月14日八斗子放水燈,「哇,那個大水燈、小水燈,澎湃呀。人們會在後面喊,遠方有船來接。水燈隔天是普渡,桌子一張接著一張,孩子從東邊跑到西邊,到處找人來吃飯,下午吃到半夜。」
後來,她將土地的記憶,織進了無垢舞蹈劇場的創團作《醮》(1995),「我喜歡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從中元祭典的記憶來的。那種環境的熱情、愉悅,一直在我身上。」真實生活是她做夢的養分,而最開始,她的夢就只在一個小盒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