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音樂 林品任與長榮交響樂團「冬遊俄羅斯」
漫步北國的華麗與深沉
時至冬日,在跨年之前,長榮交響樂團以俄羅斯出品的精采樂章,帶領樂迷領略北國的多彩風貌。「冬遊俄羅斯」音樂會由莊文貞指揮,邀來小提琴家林品任演繹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另也將演出俄國音樂之父葛令卡的《盧斯蘭與魯蜜拉》序曲與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音符將帶著樂迷,在這一夜漫步俄羅斯的華麗與深沉。
-
特別企畫 Feature
2020表演藝術回顧
十大現象觀察 一場瘟疫翻天覆地 回省初心逆風昂揚 李永得接任文化部長 延續藝文紓困、激盪文化創造力 文化部預算減少25% 強化科技藝術應用創新 文策院成立滿周年 孵化IP進行式 劇場數位優化元年 創作與服務全面啟動 Podcast打開耳朵經濟 翻攪藝文新浪潮 地方複合場館持續興建 牯嶺街小劇場千日整修再打開 慢火延燒廿年 團隊倉儲與排練場問題懸而未解 走「出」劇場漫步看戲 行銷城市也回應地方 疫情翻轉世界 旅外音樂能量回流台灣 PAR People of the year 鄭宗龍 Baboo 莊東杰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0
鄭宗龍 正式接掌雲門大旗 邁向身體的新旅程
自二○一七年林懷民預告退休,今年是鄭宗龍正式接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第一年,是這位四十四歲的編舞家與這個年長他三歲的舞團,一同邁向新旅程的起點。而這位街頭長大的創作者,將如何建立新的雲門價值,記錄、創造未來的台灣身體風景,值得期待。
-
特別企畫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0
Baboo 不斷挑戰劇場可能 持續開展創作跨度
以跨國共製、跨領域、跨文化等方式去挑戰現有的界線,Baboo在其創作脈絡裡始終堅持面對藝術的本質,以及回應當下的深刻眼光,源源不絕的作品產量持續翻新我們對形式與內容的想像幅度。今年以劇場、沉浸體驗與電影等作品作為代表,正好說明了Baboo不懼實驗、勇於嘗試的核心價值,並有再創高峰的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0
莊東杰 承先啟後歐陸發光 寫下樂壇新頁
莊東杰與波鴻交響樂團僅合作過一次,短短三天的排練與隨後的演出默契留下深刻印象。此成果可說是他獲得大獎之後,歷經五年於世界各地與頂尖樂團工作後的磨練,也是他個人為逐夢所付出的心血結晶。接棒台灣前輩指揮,為後人榜樣,承先啟後,在國際間閃耀,也為台灣樂壇寫下新頁。
-
焦點專題 Focus
告別2020的幾種方式
二○二○年,有個可愛的暱稱「愛你,愛你」 瘟疫的來襲,卻讓它成為「道別」的年份 我們換了方式,感受愛也接收恨 說實在,總結每一年的到來與結束 本就有喜有悲、福到禍來 我們都無法拒絕無常的降臨 至少,我們都還在這個歲末 一如往常 告別二○二○年的方式有很多種 願來年 我們依然都在
-
焦點專題 Focus 戲曲╱戲劇演員
朱安麗 願為微光,照亮大家
這條學習傳統戲曲的道路,就像是在尋找遠方的光;過程裡,大大小小的傷都烙在身上。所以我希望能護持這群年輕演員,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傳授出去,讓他們成為國光劇團下一個廿五年的耀眼星星。就算我只是微光,也會去照亮所有人。
-
焦點專題 Focus 劇場╱電影演員
莫子儀 我的演化就是因為拒絕進化
在喘不過氣的年末,提醒著自己要珍惜一切,也希望自己不要輕易妥協;適者生存的僥倖也許只是殘忍無情的暴烈,滅絕的道路或許只是無謂的浪漫,也有可能是黑暗中的一抹微光。
-
焦點專題 Focus 舞蹈家
葉名樺 告別會讓我輕輕卡住的年少心
生命有喜有悲,顯然我把選擇性遺忘當作生存機制。可面對二○二○世界的動盪,我倒不想遺忘;它比真實還要真實、殘忍卻更能有機會檢視未曾見到或已經遺忘的細節。
-
焦點專題 Focus 小提琴家
陳銳 台灣已是家 爸媽一起來台跨年
送走二○二○年,我會更珍惜人與人的情感,等疫情過後,我就又得開始飛了,不過我想到時會有點改變,因為我發現台灣已經變得很像我可以回來的一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