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彈鋼琴,好嗎?」我的婆婆80多歲,身體健康、社交活躍,有很多興趣的她不滿足於烘焙和園藝,去年冬天決定學一項新技藝,樂器之王「鋼琴」成為她的首選。我的琴藝雖然不怎麼樣,但很願意陪著婆婆練琴。大腦科學家有個說法:「一樣樂器在手,大腦如同開趴放煙火。」高齡長輩願意嘗新,甚至挑戰學習樂器,我樂觀其成,因為學樂器就像讓大腦上健身房進行全身運動,對銀髮族很有幫助。
怎麼知道音樂能讓我們的大腦如同開趴放煙火?
過去十幾二十個年頭,有進步的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以及正子斷層造影(PET)技術,科學家能夠同步觀察人在進行各項活動時大腦的變化:當受試者讀文字書或做數學運算,研究人員觀察到他們的大腦特定區域會因此活化;但讓受試者聽音樂時,結果可妙了!科學家發現,聽音樂時,大腦許多區域同時忙碌也互相連結,從造影儀器觀察,活化的腦區像在開趴放煙火一樣,處處火花;有些區域忙著聽音辨識,有些區域拆解旋律和節拍等元素,另一些區域則負責統整融合,創造感官經驗⋯⋯要知道,我們的大腦是超級高效的處理器,這一切的發生——從聽進音樂到腳跟著打節拍——不過毫秒之間。
光是聽音樂,大腦就放煙火了,玩樂器時更不得,我們腦袋熱鬧的程度,算是巴西嘉年華會等級!大腦科學家們用了很傳神的比喻:演奏樂器就是大腦的全套健身運動,學習演奏樂器對大腦來說,是一項相當複雜的任務,必須整合多種感官模式和高階認知功能;也因此,音樂訓練向來被認為能誘導神經可塑性,使大腦重組。有橫向研究比較音樂家和非音樂家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差異,特別在與運動控制和聽覺處理相關的區域;也有縱向研究觀察聽音樂和演奏音樂時大腦功能的變化,特別是運動網絡和聽覺系統的相互連接;科學家發現,不管縱向還是橫向研究,都有相似的結果。
我的婆婆是個頭腦很靈光的老人家,只不過現在社會變化實在太大,而且資訊爆炸,要應付不斷演進的環境、吸收新的知識與技能,都需要靈活的大腦。幸好,我們的大腦不只在發育關鍵時期形成,其實,整個人類生命週期,我們的腦神經都有可塑性,會因著內部和外部刺激產生相對的變化。
學鋼琴的同時,我婆婆也拜託我教她怎麼使用智慧型手機,希望一機在手之後,能上網Google找資料、看別人彈琴的影片,甚至下載琴譜。一般來說,大腦科學家要研究神經可塑性,需要從兩方面下手:與特定行為相關的結構和功能變化是什麼,以及它們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為了有效回答這些問題,研究人員得在受試者身上引出一種新的行為:簡單的行為只牽涉單一感官模式,像是聽覺和觸覺;比較複雜的任務則牽涉感覺統合還有高階認知功能,像是學外語或是演奏樂器,需要大腦不同區域共同參與才能達成。
用演奏樂器當作例子吧!對大腦來說,要完成這項任務,每個區域幾乎同時活躍著,特別是視覺、聽覺和運動區;和被動聽音樂相比,演奏樂器需要精確的運動技能,而且必須同時運用大腦的左右半球:和語言、數學相關的,多由左半球負責;創造和發明的部分,則是右腦的工作。仔細想想,演奏樂器真的是一種統合能力:算拍子、讀譜、用感情去演奏,甚至來點自己的小創意⋯⋯科學家發現,在演奏樂器的過程中,左右腦頻繁溝通,而負責聯繫左右腦的橋梁「胼胝體」活躍度激增,讓爆量的訊息能以最多樣的線路和最快的速度傳達。研究人員甚至指出,學習演奏樂器能讓人對社交、情緒問題找到更有效、更有創意的解決方法,對記憶力、專注力、執行力等也非常有幫助。
最後,跟大家報告我婆婆現在的學習進程:鋼琴部分已經可以單手彈奏巴赫的小步舞曲,雖然離雙手合奏還有一段距離,需要努力,不過每天練琴讓老人家心情很好。至於智慧型手機使用,目前她可以嫻熟使用各種社交軟體,時不時傳長輩圖給我,而且,連我沒有的IG,她都得心應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