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釋「武場領導」,或許得先明白「武場」是什麼。「武場」與「文場」組成戲曲演出的「後場╱文武場」,也就是傳統戲曲的伴奏樂隊。本期「職人的圖鑑」特邀國光劇團孫連翹分享他多年的武場經驗,看武場領導如何確保演出的節奏,用音樂指揮出一台好戲。
傳統戲曲有句諺語說「三分前場,七分後場」,所謂前場指的是演員表演,可見戲曲是非常強調後場音樂的重要性。而武場主要由打擊樂器組成,以京劇來說,基本樂器有鼓板(即檀板和單皮鼓的合稱)、大鑼、鐃鈸、小鑼等4大件,音色與作用各有不同。
早期,武場的功能是用於「打通(ㄊㄨㄥˋ)」——也就是,在開演前於舞台上敲打鑼鼓,作為開場也吸引觀眾。時至今日,這樣的作用已漸漸被其他宣傳方式取代,武場則多用於「武戲」,或是比較需要熱鬧、節奏相對鮮明的場景,例如《穆桂英掛帥》的「捧印」就用九錘半、馬腿、陰鑼一連串的鑼鼓組合,與演員身段搭配,詮釋穆桂英當時心境。
至於「武場領導」,與西方樂團的「指揮」類似。其不只是武場的領導者,整個後場也是由武場領導掌握——文場也有文場領導,但有些地方是需要藉武場領導來啟動。透過武場領導的手勢與節奏來帶領戲曲表演,演出快慢往往都操控在他的手中。而武場領導是由鼓板演奏者擔任,又稱之為「司鼓」、「鼓佬」。在戲曲進入現代劇場後,會再加入不同類型的西方樂器,此時會再增加一位樂團指揮;所以,樂團指揮、武場領導、文場領導必須要有彼此配合的默契,而非純粹以其中一人為首。
職人:孫連翹
職業:武場樂師
簡歷:大鵬劇校第14期、國光藝校京劇科第2期、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中國戲劇組畢業,主修武場打擊樂。在校期間擔任學校大小演出之司鼓,曾任職大鵬國劇隊音樂組、陸光國劇隊等,並多次參與台北新劇團、當代傳奇劇場等劇團之大型公演。除京劇音樂外,對黃梅戲、歌仔戲等皆有涉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