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悼念一代舞台宗師——李名覺
二○○○年趁著雲門《水月》赴紐約參加下一波藝術節,我和林老師、蔣勳老師一起去位於紐約五十八街的老公寓拜會Ming(李名覺)。當時他正為不得不去白宮接受總統文藝獎章頒獎,十分生氣。那是民間人士所頒授的最高榮譽表揚,但他卻對小布希在中東發動不名譽、不人道的戰爭十分不認同。我記得我曾翻譯過Ming的傳記一書《劇場名朝》中,他不斷地強調藝術家要有憤怒,對政府要有批評的勇氣,誠哉斯言,Ming一生至死都在致力實踐。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我的老師──李名覺
Ming(李名覺)天生具有幽默感,常常說出饒富哲理和幽默的話,這些話都被歷屆的學生貼在碩一工作室的牆上和天花板上。 他曾指定我將易卜生的劇本《海達.蓋伯樂》的場景改編為台灣,那卻是我最失敗的一份設計作業。因為這個作業,我發現我對台灣歷史和文化知識的匱乏到讓自己汗顏。Ming就是有辦法讓你掉入陷阱而反思。
-
藝視窗 News
兩廳院與廣達電腦攜手打造,OPENTIX售票啟動試營運
【台灣】 兩廳院與廣達電腦攜手打造,OPENTIX售票啟動試營運 由國家兩廳院與廣達電腦、廣達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全新售票平台「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即將上線。上線營運分為兩個階段,於11月20日啟動試營運,2021年4月則將全面接棒已服役16年的「兩廳院售票系統」,以全新品牌與格局迎向未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表示,「OPENTIX」的開發是國表藝重要的政策之⼀,目標是打造亞洲領先的全新售票平台,最大的願景是:開創表演藝術發展新契機,為社會大眾帶來更豐富而美好的文化生活體驗,為表演團隊提供更完善的售票服務、更多元的節目推廣助力。期待藉由新系統,除了觀眾購票方便、團隊快速得到票房動態及智能分析數據外,更能透過國人文化消費數據,深入解析藝文消費樣貌。 「兩廳院售票」可說是台灣最主要的藝文售票平台,16年的經驗與累積,階段性任務完成。2018年,隨著行動手機的發展,大幅改變世界的面貌,營運團隊重新想像系統的改變與創新,使服務升級的大躍進,決定打造新售票系統。OPENTIX建置成本由兩廳院與廣達電腦共同合作與分擔,由雙方超過60人組成開發團隊,歷時一年半共同打造。兩廳院強調,「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與「兩廳院售票系統」是兩個不同的系統,因此,從試營運開始,原售票系統會員與新會員皆需至OPENTIX註冊新帳號,如已持有各單位會員者,還可搶先綁定國表藝各場館與戲曲中心的會員,購票時即可享有該單位會員優惠。同時加入個人電子發票載具功能,未來使用將更方便快速。隨著OPENTIX啟動試營運,銷售內容將逐步擴大至表演、視覺、電影、文創等不同領域,各項功能將分階段完成,並持續提供更多服務。 新科人間國寶出爐,王慶芳、彭繡靜、陳英獲認定 文化部日前公告,登錄「剪黏」、「泥塑」與「玉雕」等三項重要傳統工藝,並新增認定8位國寶級藝師。其中表演藝術類部分,「亂彈戲」增列認定保存者王慶芳與彭繡靜、「恆春民謠」增列認定保存者陳英。 王慶芳藝師為亂彈戲童伶班出身,從藝超過一甲子,經歷慶桂春陞、南華陞、新全陞、老新興、
-
藝@書
提煉生活的戲劇性,讓真實闖入劇場
成立廿年,里米尼紀錄劇團可謂德國當代不可不提及的創作體,如果說當代劇場的特色是尋找戲劇的新形式,反映現實而非建立幻覺,且試圖從根本上去處理現實,閱讀《日常專家:你不知道的里米尼紀錄劇團》一書便可發現劇團於此嘗試上的不遺餘力與不可化約,透過各種的「日常專家」,呈現出世界的複雜度,也重新建構了觀演距離,讓真實與虛構不斷重新對照。
-
藝@展覽
禽獸入展場 藝術也勸世
今年的「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由藝術家姚瑞中策展,以「禽獸不如」為展題,是一次對台灣當代藝術創作中,與動物生態議題相關者的面向式梳理,共展出四十九位(組)藝術家逾兩百件作品,參展藝術家均為首次參加台灣美術雙年展,當中九成是年輕創作者。遊走展場猶如置身動物園,藝術家們以貼近在地文化的方式回應普世的生態議題。
-
藝@電影
傳奇的人生 透過銀幕開放參與
真人傳奇搬上銀幕,不管是劇情片或紀錄片,創作者透過不同的面向或是切入的角度,讓我們深刻進入主角的世界。十二月有三部人物傳記片:《生為女人》描繪傳奇女歌手海倫.瑞蒂的奮鬥故事;《只有悲傷才是美麗的》描述廿九歲英才早逝的波蘭天才盲琴師米提克.柯許狂野傳奇的一生;《情攝大師》以紀錄片形式觀看情色時尚攝影大師漢姆特.紐頓的創作秘辛
-
2021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探問「劇場為何而存在」
2021TIFA從世界邀請頂尖出色的藝術團隊,推出時十九檔節目、六十四場演出,將於二〇二一年三月二日至五月二日於國家兩廳院、雲門劇場隆重登場。但因疫情的影響,2021TIFA採分階段銷售,國內節目於十二月啟售,國家交響樂團及國外節目將於二〇二一年二月啟售。
-
舞蹈空間舞團卅周年作品《媒體入侵》 台北登場
《媒體入侵》是西班牙編舞家瑪芮娜.麥斯卡利一舉將舞蹈空間舞團創團卅周年推向另一個高峰,即時影像、大型投影與舞者共舞,巨型充氣球體以驚人視覺效果打破身體和圖像界線,以有血有肉的感知之旅,翻轉對於科技發展、社群媒體改變人生的觀點。
-
當毒品議題遇上黑色喜劇 烏犬劇場帶你一窺究竟
烏犬劇場最新作品《StonedMonkeys麻嗨猴》,故事從四名丑角猜測一位少年在拘留所自殺之謎開始,演員透過不同世代觀點,八十分鐘不下台挑戰多位角色轉換,帶領觀眾探討台灣毒品議題與上癮行為。
-
實踐劇場慶祝五十五周年 五十五小時臉書直播活動不間斷
新加坡實踐劇場將從十一月廿七日下午三點起至廿九日晚間十點止,進行一場長達五十五小時的「實踐55」臉書直播活動,透過實踐劇場多年來的成就、社群和馬拉松式的節目設計,紀念實踐劇場成立五十五年的重要里程碑。
-
娩娩工作室《歲月靜好》 願現世安穩
娩娩工作室《歲月靜好》為編導魏匡正從事劇場工作以來首次擔綱導演、編劇及整體視覺設計的作品,同時也是演員賴玟君(亮亮)首次挑戰單人長篇演出,本週末登場。
-
兩廳院與廣達電腦攜手打造 OPENTIX售票啟動試營運
由國家兩廳院與廣達電腦、廣達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全新售票平臺「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即將於十一月廿日啟動試營運,二〇二一年四月全面上線,接棒已服役十六年的「兩廳院售票」系統。
-
NSO駐團指揮張尹芳X鋼琴家胡瀞云 「琴戀.彼得洛希卡」精采交鋒
國家交響樂團「琴戀.彼得洛希卡」音樂會,NSO駐團指揮張尹芳將攜手旅美鋼琴家胡瀞云帶來蕭邦燦爛浪漫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同場也將首演由客家委員會委託創作作品:陳可嘉《客家故事》及斯特拉溫斯基從俄國農村取材的芭蕾舞劇配樂《彼得洛希卡》。
-
為貝多芬慶生 在聖誕節聽歌劇
在溫馨的歲末,臺中國家歌劇院推出鋼琴大師白建宇為期八天的全套「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獨奏會及浦契尼經典歌劇《波希米亞人》,「2020遇見巨人」兩檔壓軸製作,與樂迷歡度聖誕並且為樂聖致敬。
-
台灣舞蹈屢受世界矚目 丞舞製作團隊獲頒專業評審特別獎
編舞家蔡博丞今年六月甫獲法國表演藝術專業評論協會頒發年度最佳新興編舞家,所率領的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近日也以匯集四支經典舞作榮獲義大利NO hma劇院第十一屆Teatro Nudo國際獎項Premio speciale della giuria degli esperti專業評審團特別獎。
-
持續相遇 讓我們更加在此 2020臺南藝術節「地方相遇」 邀藝術工作者與社區一同創作
「2020臺南藝術節」帶領觀眾進入台南的不同場域,探索更寬廣的城市地圖,同時也是對台南歷時已久的在/現地創作與藝術生態,製造不同刺激。
-
翃舞製作《再 見》 所有微小的生命體驗
翃舞製作全新作品《再 見》,刻畫編舞者賴翃中的生命經驗,透過舞作轉化感受、建構畫面,帶領觀眾重現生命歷程中每個渾沌而生、倏忽而逝的不可預期場景。
-
「霜降到清明」 第一屆人權藝術生活節十一月廿一日展開
為呼應「國際兒童人權日」及「世界人權日」宗旨與理念,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於十一月廿一日至十二月六日舉辦第一屆人權藝術生活節。
-
朱宗慶打擊樂團卅五周年 《泥巴》再現「家」的共鳴
朱宗慶打擊樂團選擇《泥巴》作為卅五周年代表作品,與一路走來的不變信念及不懈奮鬥相互呼應,邀請觀眾走進劇場,一同為我們的家園注入溫暖與希望。
-
唐美雲歌仔戲團《光華之君》 迷離生命的深情對話
唐美雲歌仔戲團改編《源氏物語》推出《光華之君》,由唐美雲詮釋光華君外,更邀請王金櫻、小咪等資深演員及黃宇琳助陣,展開一場迷離夢幻的生命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