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西班牙編舞家
伊凡.沛瑞茲 這一次,讓我們獻上內心恐懼為祭品
當德布西在一個朋友家聽到用鋼琴彈奏的斯特拉溫斯基最新作品的第一段,他大受震撼,並且對其中的新意感到興奮。那份新意來自遠古的深處,來自祖先的儀式、歌唱和舞蹈,同時採用了一種新的速度,應和著機器的節奏、飛機的螺旋槳,未來主義作家的詩作。 弗洛里安.伊里斯《1913意猶未盡的黃金時代》(註1) 即使我們已經離少女獻祭的世界很遠了,斯特拉溫斯基音樂中的複調和聲、不和諧聲響、獨特配器形成的怪異音色,以及不規則節奏拍型,如今人們也習以為常,不再感到驚愕冒犯、不知所措,然而自尼金斯基(Vatslav Nijinsky)版本首演至今,依然吸引一代又一代編舞家,試圖從其破格又撼魂的樂音中,探究人性如何面對規律與秩序。來自西班牙地中海岸,現居德國擔任海德堡舞蹈劇院(Dance Theatre Heidelberg)藝術總監的伊凡.沛瑞茲(Ivn Prez)正是其中之一。 從異質學習中,重返佛朗明哥 伊凡的創作歷程與身體軌跡,始終透露異質元素既衝突又互襯的關係。如同許多西班牙的習舞孩子,他在10歲時進入藝術學校學習佛朗明哥,課程並涵蓋芭蕾技巧與身體訓練,兩者差異極大:「佛朗明哥是由節奏與角色所催動的,也更重視身體和地板的關係,有種強烈霸道的原始感,一出場彷彿就在宣告『我來了』,宣示空間主權。」至於芭蕾,在伊凡眼中則是:「以理想化的動作形象超脫現實,抵抗重力,向上飛躍,以突顯身體如何能夠優雅輕巧地落地。」 就西班牙舞蹈教育體制而言,學生一開始雖會同時接受兩種訓練,但大約在12-13歲間就得選定專長。伊凡後來較投入於芭蕾,認為「芭蕾的身體技巧最困難,能讓我得到最扎實的訓練」;日後來到馬德里深造,成為西班牙第一代拿到高等教育編舞學位的舞者/編舞家。在馬德里就學期間,他接受來自古巴的艾莉西亞.阿隆索(Alicia Alonso,為古巴國家芭蕾舞團創建者)指導,對其他身體技巧也有了更多認識。 自學校理論課、舞蹈史打開眼界,19歲的伊凡接著進入荷蘭舞蹈劇院(NDT),從實習開始一路待到27歲,在此接觸到基利安(Jiř
-
關於戲劇的五四三
串流、短影音與實體演出
根據臉書粉專「葉郎:異聞筆記」指出:「Netflix大力道投資韓劇雖然即時解除了韓國內容業者在中國政府禁韓令後的市場危機,卻帶來了新的製作成本通膨問題。出手大方的Netflix動輒給予韓國明星兩三倍的演出費用,讓本地業者只能咬牙提高製作費用,並被迫減少製作案的投資數量來因應。如今有些韓國明星的開價已飆到1集10億韓元的天文數字,而一檔韓劇的平均預算也因此突破400億韓元的水準。反應在產量上,Tving(編按:韓國的串流平台)在2022年推了13部新電視劇,而到2023年的數量攔腰減至6個。Wavve(韓國本土串流)則是從 4部新電視劇,縮水至2023年的2部新節目。」 最近大舉進軍台灣,透過補貼大撒幣一舉成為Momo 與蝦皮競爭對手的韓國電商巨人「酷澎」,正仿效著Amazon的會員機制,將可能一舉成為最大的串流服務。而國際平台進入後拉高整體製作規模、造成預算緊繃,也早已在台灣發生,市面上起碼三、四十部賣不掉的劇不掉多少是因價碼不夠好無法cover成本,以及如果不是賣給國際平台,幾乎沒有能見度。而短影音或者社群,會成為推升觀看某部電影、書籍或者劇集的推手,「芭比海默」現象,或者日本書店出現的「#Booktok」(指在TikTok上以短影音推廣閱讀引起讀者興趣成立的實體銷售區)專區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不以「抖音一響父母白養」的角度來討論,TikTok的確可以帶起群眾參與的熱潮。幾乎可以等於說,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沒有在社群上成為一個話題,幾乎就很難帶來相對應的報酬,而成本極為高昂的影視產業,如果沒有報酬幾乎無以為繼,至少目前為止,也只有串流的龍頭Netflix有賺錢,但它已不需要再增加那麼多內容,就已確定得到足夠多的用戶。而對於劇場的演出,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你可以在Disney+上面看到《漢彌爾頓》的正版,也可以在 N 上面看到《倒數時刻》,一部改編自《吉屋出租》(Rent)劇作╱作曲強納生.拉森(Jonathan Larson)的音樂劇電影,甚至,你可以在專注於同志影音的Gagaoolala上面看到我與前叛逆男子劇團合作的 2019年版本《新社員》,串流要打開群眾,當然就得在多元與主流中取得平衡。當然,關於二倍速觀看是否已成常態、比起追劇更在乎自己的時間成本,甚至不怕被暴雷,暴雷反而更增加觀看意願等等,已經有非常
-
戲劇 在夢想失落後接受平庸
《門禁社區》 譜寫台灣當代寓言
這個地方曾經是海底,後來變成陸地;曾經寸草不生,之後一片碧綠。它曾經見證殘酷的罪行,也有過令人感動的事蹟;人類在此互相殺戮,也在此互相扶持。有人在此出生,有人在此死去,既是墳場,也是搖籃;它曾經是人間煉獄,也曾是神聖之地。 ──紀蔚然,《門禁社區》 這是一場戰戰兢兢的採訪。曾在受訪人的課堂內認真聽取才華,讚嘆師者的觀察與詮釋。而在翻遍《門禁社區》劇本與宣傳資料後,種種的疑問堆疊成冊。直到訪問結束,才敢大膽結論:或許只有擅長處理寫意與抽象,將文字與節奏玩得詩意而深刻甚至帶點瘋狂的導演符宏征,才能紮實透析出劇作家紀蔚然筆下那些虛實共存的場景裡滲透出的醒世意味,並搬演成為當代台灣人際與社會的現世寓言。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惦記著誠實,是否就遺忘了慾望
既是改編自川端康成小說《睡美人》,作品又以「浴池」入題,將於4月底登台的《誠實浴池》,光是名字似乎就縈繞各種慾望的想像,似乎相當理所當然地就把「誠實」二字拋在腦後。王嘉明聽了似乎不意外,只道:「不過,誠實不也與慾望同等複雜嗎?」 本次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再次牽起台日共製的緣分,與日本庭劇團PANINO合作,是為谷野九郎與王嘉明導演二人雙雙編劇、導演的作品。 二人編導,如踩兩人三腳,合作默契是一回事,決心要前往的終點更是重要。浴池的空間概念,結合台日共生的日常,融入童話氛圍與不言自明的慾望在其中。本次對談,邀請兩位導演從創作想法、空間元素,以及核心理念,抽絲剝繭地為讀者揭開一個窗口,打探《誠實浴池》是一個怎麼樣的作品?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呼吸著當代空氣的「潮」藝術
今年上半年對於日本迷而言,最重磅的消息莫過於狂言師野村萬齋再度來台,自2019年首次台灣公演後,歷經疫情,睽違4年,野村萬齋帶著万作之會的成員來到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演出,票券啟售當日便引起一陣搶票熱潮,不出幾日更是全數售罄,使得衛武營緊急加演一場來滿足向隅的觀眾。之後更推出大師講座「野村萬齋.狂言怎麼看?」,票券也同樣秒殺,足見野村萬齋在台的人氣。
-
舞蹈
以科技覆寫傳統之後
從2005年新舞台「新舞風」,泰國編舞家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第一次站上台灣的舞台至今,近20年間他多次來台,無論是在環形平台探討生死的《靈薄域》、與陳武康合作、讓觀眾決定演出時間的《半身相》、或是以物理法則解析傳統箜舞的《No. 60》,他對傳統的提問每每讓人眼睛一亮。 此次,與MIT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帕特・帕塔拉努塔蓬(Pat Patranutaporn)合作的《泰.未來》,不只延續了《No. 60》科學解析的創作方法,更搭上了AI平民化的風潮,創造一個封閉式的電腦程式系統,讓舞者與數位替身(Avatar)同台互動共舞。 用AI編舞亦是《泰.未來》最大的亮點。然而當科技跨界舞蹈,常因不理解彼此領域的語言、或礙於實踐技術、或因欠缺必要性無法相容,變成一次所費不貲的浮誇展示。所幸,克朗淳引入一段《羅摩衍那》的文字,魔王羅波那(Ravana)的夢,巫師警告其為魔界毀滅的預言,以此為錨,讓作品定焦在傳統與虛擬科技的相互辯證。 複身與覆寫的「傳統」 《泰.未來》的英文名稱,由「網路空間」(Cyber)和泰文的「夢」(Subin)組成。如同克朗淳在節目單所言,是「『皮歇』我這個人對網路世界的夢境」。作品的開場,即由克朗淳背對觀眾而坐揭開序幕。隨著他緩慢而優雅地舉起泰國傳統舞蹈的手勢,天幕上投影出魔王夢境的兩段文字。《泰.未來》的舞台,也因「他的手勢與天幕」,劃分為「克朗淳(魔王)與他的夢境」兩個世界,也可以說是傳統肉身與科技虛擬的兩端。 爾後,當天幕上的電腦螢幕畫面,顯示系統正在讀取舞者的動作資訊,以泰國傳統箜舞59個姿勢而來的動作元素(能量、圓與曲線、肢體同步、軸點、身體外部空間、過渡關係),建立舞者專屬的數位替身,並透過演算法,解構傳統舞蹈動作。《泰.未來》又以此展示了夢世界裡一個「數位替身舞者國度」的誕生。 在這段彷彿電玩角色建構的過程,其實更複雜地隱含了泰國傳統舞蹈的多重複身: 「魔王」是克朗淳學習箜舞多年最為熟稔的角色。當他舉起的右手,召喚了一個充滿未來感的科技幻象世界,也同時召喚了傳統舞蹈的歷史身影從克朗淳的師父本身所承載的箜舞、到他教給克朗淳的版本、到克朗淳的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海外觀點
虛構與現實之間的島嶼
有時候,戲劇表演能夠擺脫虛構,以一種讓烏托邦場景變得實際可行的感受處理現實,哪怕那只是表演的過程而已。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與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作品《這不是個大使館(台灣製造)》(This is not an Embassy (Made in Taiwan))正提供了這樣的體驗。在首次歐洲巡演後,該劇將於4月在台灣演出。 為了模擬一個「不可能的大使館」,3位「專家表演者」32歲的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27歲的音樂家王思雅和71歲的退休外交官吳建國創造了一種世代之間差異豐富的互動狀態,他們共同的使命就是向全球觀眾傳達台灣的本質。在為民主現況的台灣爭取認同的目標下,表演者的主觀和經驗層面是解開代表外界對台灣地位不同認知的防震棱鏡的關鍵;舞台下,他們正以不同的方式為這一任務奉獻自己的力量。郭家佑是數位科技的提倡者,和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的創始人,她相信可以透過網路進行人民對人民的外交。王思雅是一位音樂家、藝術家,也是伯思美國際實業有限公司王俊峯的女兒,分享她對21世紀企業家維和方式的看法。吳建國則以他退休公務員的身分,借鑑他在不同國家擔任台灣外交官37年的豐富生活經驗。他曾在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越南和貝里斯任職;他在貝里斯可以升起台灣國旗,這是貝里斯作為少數幾個正式承認台灣的小國所賦予的罕見特權。在座無虛席的洛桑劇院,他們講述的故事吸引了觀眾,喚起他們真誠的興趣和同理心。他們傳達自己和自己所關切所做的嘗試,獲得持久的掌聲,許多觀眾在演出後也藉機在門廳與表演者交談。 這個作品嘗試了一種共製模式,進一步深化國家戲劇院長期以來的國際參與,藉由尋找一種互惠的方式,讓台灣演員能與歐洲導演合作。就這齣製作而言,除了今 年4 月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上演之外,也獲得柏林藝術節、維也納人民劇院、巴黎秋季藝術節等多個歐洲場館的支持,主要是為了吸引海外觀眾。重要的是,温思妮和羅尹如這兩位劇場專業工作者在研究過程中的協助,努力尋找潛在的「日常專家」,以實現作品中能交織不同的社會觀點,包括世代和人際之間。 除了國家戲劇院發布的徵集公告之外,他們還使用了社交媒體和專業網絡來進行田調,納入公務員、運動者和研究人員等不同背景的廣泛觀點,成為表演的劇本。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真跡與山寨的思辨
如何衡量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它的真偽是否影響觀者感知?複製品難道無法取代原創,只是缺少靈光的仿傚?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的作品《Rohtko》運用字母調換、巧妙地冒名美國前衛派畫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註1),以現場表演與即時影像相互交融的敘事手法,鋪陳真跡與山寨的價值辯證,深入探討當代藝術市場的矛盾與迷思。 真假難辨的藝術評價 剛邁入不惑之年的塔沃柯夫斯基曾是波蘭劇場教父陸帕(Krystian Lupa)長期的合作夥伴。近年來,他以多媒體創作橫跨東歐劇場圈與視覺藝術界,被譽為指日可待的新秀導演。他的作品善用影像科技,模糊現實與虛構的分野,營造表演者與觀眾相互交融的虛擬空間。 受哲學家韓秉哲著作《山寨:中國式解構》的啟發,塔沃柯夫斯基質疑西方文明崇尚真品的迷思:「對中國人來說,真跡只是一種理念的痕跡或體現.中國藝術史上,常常出現摹本比原作更珍貴、更有價值的現象,因為後人覺得它的製作更精美、更忠於原作的理念。」(註2)姑且不論中國人如何實際評價真跡的可貴,塔沃柯夫斯基挪用韓秉哲的論述,用意在於批判西方藝術界追求獨一無二性的物質迷戀:複製與原創相較,不但被認作一文不值,更有一種道德疑慮。 隨著市場化發展,拜物主義在當代藝術圈急速加劇:藝術家化為行銷名牌、作品成為交易商品、展覽變作一種背離原創精神的商業化事件(註3)。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疫情期間曾引爆熱潮的NFT加密藝術。然而,這種數位創作也撼動西方社會對藝術品的評價標準:創作的物質性逐漸被虛擬取代、失去價值。除了電子憑證,原作與複製品完全如出一轍,這種真偽莫辨的現象讓人迷失方向。
-
看戲不忘電影
《火鳥.春之祭》 伊凡.沛瑞茲穿越今昔
伊凡.沛瑞茲從斯特拉溫斯基同時期的作品入手,探究其創作為何當時會引起觀眾的反彈與回響,若放在今日,以社會議題或是性別議題來深入探索,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上半段他先讓台灣舞者駱宜蔚扮演「孤立」的火鳥,挑大梁的女舞者卻被群體孤立,像是為了《春之祭》中獻祭者的角色鋪陳,下半段來到《春之祭》,卻讓台灣舞者蘇冠穎扮演獻祭少女,做出了性別上的轉換,這使得兩個作品間產生關連性,同時作品的當代意義也浮顯出來,呈現出百年來人類社會的演進與轉變。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他,低調而無為的影響了世界舞蹈
接觸即興的祖師爺,史提夫.派克斯頓(Steve Paxton)走了,享年85歲,今年2月19日的事情。我當然是震驚的,但又沒那麼意外。因為去年,2023年的6月為了要去美國偏遠的佛蒙州跟他會面,我和朋友一起做了一趟橫跨美國的長途開車之旅,用了一星期的時間漸漸地靠近,慢慢地感受大地、植物和氣候的變化。和他在一起的那個星期,他總是以一種極其緩慢的速度進行所有的事情,雖然每天的每個環節他都會以自由的時間感參與,話說得很少,觀看很多。我當時想要認真體會史提夫的感受,看著他的徒子徒孫們充滿意見的發言,一波又一波不停的舞蹈,對一位看過好幾代人歷經他所開創的舞蹈形式的八十多歲老人,到底會有麼想法?這個聚會把一些人聚集起來,就是要討論接觸即興現在到底走到哪裡了。當時我問他身體可好,他說都沒問題,所以我以為他的緩慢是一種選擇性面對世界的方式,沒想到說再見之後沒多久他就發現生病了,在治療無效後,以一種慢慢fade out(淡出)的方式離開了我們。 接觸即興在台灣落腳三十餘年大大地改變了台灣舞蹈的面貌。從專業的呈現而言,以實際的接觸出發,由即興發展出來的動作往往讓人意想不到,雙人動作的支撐也變得豐富又有機,不知不覺影響了台灣新一代的舞蹈風格,大大地彰顯了舞蹈的當代性。而更多的影響是專業表現以外的,如何使人去理解身體的多元變化,以及如生存法則一般、用身體去感受自身以外的世界並與之互動,一環環的影響如漣漪般地不停擴散,所向披靡。不僅台灣的舞蹈如此,世界各地的舞蹈景象也都深受影響。 我想寫這篇文章,因為這位大師在半個世紀多來,以一種最低調無為的方式默默地影響了整個世界的舞蹈面貌。但現在我想以個人與他接觸的時間截點來介紹這位與眾不同的舞蹈大師。
-
戲曲 多寶格中的執念之愛
掌中戲《劍邪啟示錄》 勾勒世間的種種執著
2024臺灣戲曲藝術節策展主題是「非.常.愛」,強調「愛」的不同面向與樣態,及從中延展出的各種議題,探索在戲曲表演中能夠如何呈現,藉以看見愛跨越各種藩籬的力量。真雲林閣掌中劇團這次推出的《劍邪啟示錄》,以「干將莫邪鑄劍」故事為基礎,創作出多組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情感關聯。這個大眾熟悉的故事,長久以來都有不同創作者重新詮釋,而《劍邪啟示錄》又會從什麼角度來突破,並看到這個故事中,強烈且非尋常的愛呢?
-
思想不短路
真人表演藝術:AI王朝下的金飯碗?
藝術創作究竟是發明或發現?或許絕大多數人會選擇「發明」,但這個看似明顯的答案真的是如此斬釘截鐵嗎?來個對照組:若沒有透過大量吸收及學習人類自古以來的各種藝術作品,無意識狀態下工作的AI是無法拼湊、重組及衍生出它的大作,在此條件下,AI生成的藝術又該歸類為發明或發現?若有機會和黃仁勳請益,我會設法說服他,除了生命科學之外,表演藝術也絕對是高等教育值得大力投入、好好鑽研的領域。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登一座山,拜訪彼此的想像力
春麵樂隊的編制,是台灣樂團中相當特別的一個存在,由單簧管楊蕙瑄、低音單簧管高承胤、吉他葉超及主唱賴予喬4人組成,作品將客語入詞,曲調溫柔中帶有暴風的兇猛,在近年來引發不小的討論。而今,他們將在國家兩廳院演出「後現代登高指南」音樂會,並且邀請編導全才的戲劇女伶徐堰鈴擔任導演。葉超說,整個排練過程「就像是小小登山團,大家一起呼吸、調息節奏,一同經過岔路、迎向未知,每一刻都是一場冒險。」 對徐堰鈴來說,音樂領域或許不是她最熟悉的一塊,然而論及跨界、劇場、經驗的分享,則無人能夠否認她的能力。於此同時,身為客家人的徐堰鈴,與創作客家音樂的樂隊,也試圖將客語玩出新的況味,前者有無邊的創造力,後者則以非典型樂團之姿出線,兩方的跨界合作,本身就像是一場「後現代」的冒險,嘗試突破音樂的邊界,同時也是在思考劇場還能玩出什麼可能性。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澳門馬戲未完成
澳門於1999年開始舉辦藝穗節,除2023年停辦外,第22屆則於今(2024)年1月底落幕。最初由政府主辦的澳門藝穗節,2007年起開放民間團隊提交策畫構想,2009年易名為「澳門城市藝穗節」,歷經許多階段。近年的重要變化,包括自2017年起由澳門文化局主辦,並在2020年增設「穗中有萃」單元,開放民間單位針對特定社群或主題提案,舉辦節中節。 2024澳門城市藝穗節共有兩個節中節,其一為澳門編舞家何雅詩策畫的「城市銀齡藝術節」。除了她和編舞家梁奕琪的作品《舞出心中一朵花》,該節也策劃了香港不加鎖舞踊館的舞蹈影片《一、二二個半》播映、台灣驫舞劇場的《自由步搖擺歲月》,以及由港台兩團藝術家帶領工作坊和參與圓桌對談。 另一個節中節,也是本文的起點,是由澳門「自家劇場」理事長及行政總監梁嘉慧策辦的「當代馬戲藝術節」(後簡稱澳門馬戲節),同樣組合了澳、港、台三地的節目,搭配街頭表演和「『大雜鬥』雜技雜耍大賽」,也設置了體驗雜耍、爬竿和偶戲的攤位。(註1)應策展團隊之邀,我前往參訪並於演後提供回饋。從馬戲節出發,我觀察到這個節中節從策展與藝術創發、表演與城市的關係,到文化活動與藝文政策的互動等,都或清晰或隱現地反映出諸多澳門表演藝術生態現況,能夠成為在其他地方耕耘馬戲的人們思考自身實踐的機會。 初起步的在地馬戲人才培育、藝術創發與策劃 首屆澳門馬戲節的策展人梁嘉慧,自2015年起參與民辦跨界表演藝術節「搏劇場節 BOK Festival」的籌畫,2018年與黃詠芝創立「小紅點小丑友伴計畫」,展開小丑醫生實踐。她與劇場導演、亦是藝術節節目總監的鄺振業,於2023年共啟「ECCircus探索當代馬戲表演者培訓計畫」(後簡稱ECCircus計畫),公開招募澳門當地對馬戲表演有興趣的劇場工作者與一般大眾。據梁嘉慧表示,最初其實是希望為計畫學員創造展現訓練成果的舞台,意外創造出一個馬戲節。 澳門因博奕產業,過去有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在威尼斯人酒店推出該團亞洲第一個定目劇《ZaiA》,但兩年後不敵新濠天地推出的《水舞間》而撤離。大型的特技娛樂製作為澳門帶來了許多國際人才,但
-
音樂 一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
「挖掘」木魚與鑼 探索各事物間的「拍頻」
一進到排練室裡,林林總總的「木魚」及「鑼」映入眼前,大到一百多、小到十幾公分的體積,上百件的數量教人咋舌,發出的各種聲響也令人驚豔。一公聲藝術的新計畫「共振計畫:拍頻」,就即將用這兩種台灣傳統在地工藝製品作為樂器,探索聲音的藝術,找出人與樂器之間的各種相互關係。 從2021年以木魚為共振計畫做到現在,跑過木魚工廠少說也有50趟了!賴奇霞與林煒傑兩位主創者回憶:最初看到做木魚的影片,兩人隨即抱著熱情前往拜訪。身為擊樂家與作曲家的他們,體驗的全是西洋音樂的視角,直到了工廠才真正發現,原來一向被視為法器的木魚,竟然有那麼豐富的聲音美感。對他們來說,原本最直接的就是辨識音高,然而工藝師一邊敲一邊調整木魚,那個聲音的悶響度、明暗度、漏音等音色,卻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的。鑼也是,敲完之後的尾音長度、泛音、嗡嗡聲等,都能夠經由師傅的手藝調整。在跟他們討教過後才知道可以有那麼多變化,頓時拓展了他們的耳界,而且一頭埋進去。
-
戲劇
紀錄劇場可以很政治,也可以很個人
「紀錄劇場」在台灣或許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從2015年開始,紀錄劇場就在各種交流活動和作品演出時廣為討論。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紀錄劇場可以把它想像成紀錄片的劇場版:透過導演的觀點和手法來呈現非虛構的人物及事件,然而紀錄劇場的形式不是透過鏡頭的拍攝、剪輯來呈現觀點,而是透過泛指真實文件(document)的材料,包含檔案、訪談、照片、影像、數據和個人史等,並由創作團隊與表演者事先約定好的呈現內容,結合劇場舞台上的其他元素,針對特定主題來進行表述。而表演者可以是非專業演員或演員,曾來台演出的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註),就將這些非專業演員(有時稱為素人),定義為「日常專家」。 以德國為主要發展中心的紀錄劇場形式,透過多年來在台灣各種遍地開花的工作坊,間接促進台灣本地劇團發展作品,如阮劇團《家的妄想》(2015)、狂想劇場《非常上訴》(2019)等,皆使用紀錄劇場的形式。於2016年來台演出的《共同境地》,和後續由里米尼紀錄劇團帶來《遙感城市》和《高雄百分百》等作品,也都在當時引起廣大關注。這種對於真實的渴望,某種程度呼應台灣近年社會氛圍的變化,人們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開始身分認同的覺醒,加上透過轉型正義的推動,使劇場得以藉由回顧文件來重新認識歷史。 地緣政治的變化,催生了《這不是個大使館》 由國家兩廳院和瑞士洛桑維蒂劇院(Théâtre Vidy-Lausanne)共同製作,邀請里米尼紀錄劇團創始成員之一的導演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與台灣團隊合作完成的作品《這不是個大使館》,就誕生於台灣地緣政治緊張的氛圍底下。 當國外夥伴擔心台灣開戰,兩廳院以作品來回應。導演凱吉和台灣團隊經過田調和選角,最後選定3位表演者:前外交大使吳建國、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和來自珍珠茶供應商家族的音樂人王思雅(Debby Wang)。如同策展人佛羅里安.馬扎赫(Florian Malzacher)在《日常專家:你不知道的里米尼紀錄劇團》書中提到,劇團選角的重點不在於創新或是藝術性,而是在於他們是否能夠說自己的故事。3位「專家」在團隊的悉心引導下,一同產出文本材料,再經過整理,最後確立表演文本。</p
-
舞蹈
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隘口
那一年我到了愛爾蘭西端的莫赫懸崖(Cliffs of Moher)。 沿著高矗崖邊的山徑步行,起初猶不知僅隔幾步之遙,臨海即是歐洲最高的懸崖,最高點高出大西洋的海平面214公尺。等到站立於可以俯瞰壯闊波瀾大西洋的崖邊,才會因其高度有點暈眩,腳底發麻。一時霧散雲開,海鳥遨翔,那些崎嶇風蝕的崖石,才從海平面向上層層疊疊展露其歷史皺摺下的面貌,海濤風湧拍盡,白色浪花飄散。 麥克.基根-多藍(Michael Keegan-Dolan)與舞蹈之家(Teaċ Daṁsa)所創作的《界》(MM),原文為凱爾特語(Gaelic),最常見的用法是指山路隘口或超越大型地理障礙的最簡單途徑(註1),既可援引為跨越「過去」的罣礙,指向「未來」可行的路徑,相對地,時間在此難以簡單線性地去區分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即是未來,而未來亦可能是回歸原初,循環迴旋,而人性的愛慾情仇仍然依舊輪迴不已。
-
藝號人物 People 沙洛德琴大師
阿傑德.阿里.汗 傳遞和諧、吶喊與關懷的琴聲
沙洛德琴大師阿傑德.阿里.汗(Amjad Ali Khan,1945-)是當代極具代表性的北印度古典音樂家,1945年10月9日生於印度中央邦瓜里爾(Gwalior)的他,出身悉尼亞.邦加煦音樂世家(Senia Bangash Gharana),後者以沙洛德琴藝術的創造與發展著稱。 阿傑德.阿里.汗的祖先於19世紀從阿富汗遷居到瓜里爾,其後多位家中長輩包括他的曾祖父古朗(Ghulam Ali Khan)與父親哈菲茲(Haafiz Ali Khan)均曾受聘為大君(Maharaja)的宮廷音樂家。從小跟隨父親習樂的阿傑德大師,是邦加煦音樂世家第六代傳人,音樂資歷超過半世紀,早從1960年代之初,他便受邀至各國演出,並開始發行唱片。承接家族榮光的阿傑德,巡迴演出之餘也致力傳承,在他的教導下,兒子阿曼(Amaan Ali Bangash)與阿亞安(Ayaan Ali Bangash)亦成為沙洛德琴演奏者,並已成為國際矚目的新生代藝術家;阿亞安的兩名兒子阿貝爾(Abeer Ali Bangash)與左哈安(Zohaan Ali Bangash)也開始向祖父學習,並已透過視訊初試啼聲。本次2024TIFA的專場音樂會,將由阿傑德、阿曼、阿亞安父子3人連袂演出。 2024年1月24日傍晚,筆者在《PAR表演藝術》雜誌安排下透過視訊,專訪人在印度的阿傑德大師。在一小時的訪談中,他親切地與我們分享了他半世紀多的習樂與演奏生涯、音樂理念及欣賞沙洛德琴音樂之道。以下內容主要來自當天訪談,部分參考自有關大師生平的資料及其過去的談話。
-
音樂 4月展開歐巡 精采樂章搶先聽
演繹客家歌韻 NSO為文化競技暖身
國家交響樂團(NSO)日前宣布將在音樂總監準.馬寇爾(Jun Mrkl)的帶領下,自4月初起展開瑞士、德國、法國演出,總計7場音樂會。今年的歐洲巡演不僅曲目豐富,更邀請數位頂尖音樂家共襄盛舉。在此行之前,NSO特地為台灣樂迷獻上精華樂曲,讓台灣樂迷先睹為快。NSO也同時宣布喜訊,音樂總監馬寇爾的任期會從原來的2025年7月,續任至2028年7 月。 第一場音樂會「準.馬寇爾、黃俊文與NSO」為「臺南400 X 2024臺南國際音樂節」的節目;隔天第二場則是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來自台灣2024歐洲巡演行前音樂會」。此兩場皆由音樂總監準.馬寇爾與小提琴家黃俊文(Paul Huang)的合作,與NSO演出經典的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樂團除了經典曲目德沃札克第8號交響曲之外,還有客家委員會委託創作,由作曲家李元貞將客家山歌與美濃當地的搖籃曲交織成交響曲的《美濃之道》。在客委會支持下,作曲家也將樂曲二度修改,讓觀眾聽見更不一樣的感受。此外,也將首演NSO樂無界計畫「一分鐘交響曲作曲」中何昱辰的創作《莽原》。 去(2023)年完成美、日巡演之後,NSO今年則將以台灣愛樂(Taiwan Philharmonic)之名,以「來自台灣」為名巡演。宣告記者會中,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文化是展現台灣自明性的名片,也是我們的靈魂,這次文化部以『文化黑潮計畫』支持NSO至歐洲巡演,巡演的最終站也將來到今年奧運主辦國法國。文化部正積極籌劃在巴黎文化奧運時,與世界各國一同進行一場文化競技,此次NSO的巡演,可說是文化奧運前的暖身賽,也是最關鍵的一場音樂之旅。期待台灣在國際擁有最大能見度的此刻,讓世界看見台灣在科技以外,文化將成為溫暖全世界的暖流。」
-
音樂
中央C第一屆音樂節「跨響」 替未來的音樂播下種子
去年慶祝成立10周年的「台北中央C室內樂團」(C-Camerata,以下簡稱中央C),是台灣目前唯一由中西樂器混合編制的常態性音樂團隊。成員包含笛蕭、古箏、琵琶、笙,也有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打擊、指揮及作曲家,團隊以演奏當代音樂為主。由於這樣的組合,發出的音樂聲響具有時代意義,10年以來,已累積了相當多專業且精采的作品,並獲邀多國邀請參與音樂節。歷經10年經營後,今(2024)年,他們也將跨出新一步,以「跨響」為主題,在台舉辦第一屆國際當代音樂節。 「跨響」的思考,就是以跨文化為基底,藉由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衝擊,產生出具有「開拓性、前瞻性及在地性」的音樂景象。初試啼聲的音樂節共規劃兩場演出,邀請了韓國Geori樂團及奧地利薩爾茨堡Gunnar Berg樂團前來共襄盛舉。音樂節在概念上分為「演奏」與「創作」兩個層面,上半場演出各樂團規劃的曲目,下半場則與中央C一起合演,共發表4首全新作品。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為這些特殊樂器的編制增添更多曲目與豐富聲響,更能藉由作曲家的想像激發演奏者更寬廣的可能性。 這次受邀的兩組團隊,組成都有著與中央C共同的特色傳統與現代的器樂編制融合。韓國Geori當代樂團由韓國傳統樂器大笒、玄琴、奚琴及西洋樂器鋼琴所組成。作曲家暨中央C藝術總監董昭民表示,幾位傳統樂器演奏者都是國寶級的藝術家,他們的表演不僅只有音樂會,也跟很多新媒體結合,例如影像、聲音裝置等跨域表演等。在這次的音樂會中,也邀請韓國作曲家李秀姸和台灣作曲家蔡淩蕙為中央C和Geori 當代樂團創作兩團合奏之作品。 來自奧地利的Gunnar Berg 樂團則是由吉他領銜,加上人聲與大提琴的團隊。團員個別都是相當優秀的演奏者,但當組團時,即以當代音樂作品為主。董昭民介紹:「他們最知名的做法是跟文學連結,例如之前曾與英國作家合作,製作了『文學之日』,在全世界同時以同一位作家為主題來發聲,引發不小的關注。」本次演出,則由英國作曲家 George Holloway(盧長劍)和董昭民為該團與中央C打造合奏作品。 對於這些當代音樂新作,董昭民認為:「台灣當前的作曲家大多是西洋背景音樂出身,這樣的語彙對於國樂人來說顯得艱澀。雖然西方作曲技法很強,但如何讓東方文化變成再生能量,而非全盤引進來,這是很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