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音樂學院《湯顯祖》 評論風暴看始末東
一位研究生發文評論母校上海音樂學院製作的歌劇《湯顯祖》,點出七大硬傷,隨後發了一封親筆道歉信自稱評論行為無知、愚昧,反而引爆討論個人觀感被指稱為人身攻擊,發文行為被指為不尊師重道,一不小心學生成了網紅網論沸騰,連中共機關報《光明日報》都以文章反問:如果目光倒回明朝,湯顯祖怕批評嗎?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一紙「道歉信」 揭露中國劇評圈「公開的秘密」
五月初,一封由上海音樂學院學生發出的「道歉信」在表藝相關圈子中廣為流傳,該信作者因之前對母校的製作發文評論,隨即被關切,所以發了公開道歉信「承認錯誤」。由此事件看出中國劇評圈的人情壓力與價值混亂,但仍有人企圖從中突圍「說真話」,如匿名寫評的獨立劇評人「北小京」,單位如「安妮看戲」與「奚牧涼文字倉庫」兩個微信公眾號合作的「觀劇評審團」等。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案件背後,是普通人的心有不甘
一如林奕華改作如《三國》、《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文本,福爾摩斯的故事與人物,在《心之偵探》中乃是林奕華創作的原料,用以偵查如你我一般普通人的當代日常。編導林奕華將福爾摩斯與華生、莫瑞亞提與福爾摩斯的兩人關係放大,轉換為「普通人」與似乎「不那麼普通的人」之間的人際關係,藉以呈現人無法面對自己及自己的孤獨之「真相」。
-
藝號人物 People NSO長號首席
宋光清 人生 是美麗的凸槌
帶著一把長號,宋光清吹遍古典、爵士、流行,各種角色、音色游刃自如,不但是NSO長號首席,也跟著周杰倫世界巡迴。音樂之路從小走來曲曲折折,他卻說:「純粹是被騙了!我的人生與靈魂,就被那一點點聲音給騙了,騙到我心甘情願要幹這一行。」不但出了長號演奏法教本,更錄製了台灣第一張古典長號演奏專輯《這裡真好》,未曾考慮銷售,只問自己想不想做。人生常有美麗的凸槌,即將當「老」爸爸的他,將如何迎接人生另一個凸槌?相信走慣岔路的他也會順利克服。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歌舞線上.正義對決 日本音樂劇《死亡筆記本》
七月來歌劇院看音樂劇! 看死神手中的筆記本憑空出現, 天才高中生夜神月以此機會, 貫徹執行他心中的正義。 世界偵探L,蜷曲著腿、佝僂著身, 用掛著黑眼圈的銳利眼神找出神秘奇樂, 在搖滾曲風的吶喊交鋒中, 聲嘶力竭地狂飆生死心理戰。 當日本經典漫畫遇上百老匯製作團隊, 當小池徹平站上了臺中國家歌劇院, 二○一七夏天, 超高規格的華麗製作, 讓死亡筆記本再度變身, 從平面走向立體, 降臨人間!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熱門漫畫立體化 舞台啟動粉絲潮
在日本,漫畫的發行質量均高,有著廣大的讀者群,也帶動了週邊產業,日本影視舞台娛樂界,也累積了大量以漫畫作為文本題材的舞台劇、電視、電影作品,在漫畫粉絲的支持下,環環相扣興盛蓬勃。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2D漫畫文本的立體化,演員選擇與表演能否符合粉絲的想像與期待?情節能否更豐富滿足觀眾所需?在在挑戰漫畫的改編製作功力!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一條規則、兩種正義
一本空白筆記本,只要寫上名字,那個人就會死!這樣驚悚黑暗的設定,開啟了漫畫《死亡筆記本》的故事情節,死神路克旁觀著夜神月(奇樂)與L兩為少年的對決,對正義的不同詮釋,兩人施展謀略企圖戰勝彼此從漫畫、電影、動畫、輕小說、電視連續劇、遊戲及音樂劇,奇樂與L的對決無限延伸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當L與夜神月唱起音樂劇
小池徹平與柿澤勇人 連結不同命運的《死亡筆記本》
暢銷日本漫畫《死亡筆記本》曾被改編為電影與連續劇,最受人注目的,自然是書中兩位主角「L」與「夜神月」由誰扮演,電影版的松山研一與藤原龍也形象深植人心,而音樂劇版的小池徹平與柿澤勇人、浦井建治,也成為樂迷的熱門關注焦點。趁著小池徹平與柿澤勇人來台舉行記者會,本刊特地進行專訪,請他們一談對表演的看法與《死亡筆記本》音樂劇的工作心得。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到台中歌劇院看音樂劇
《死亡筆記本》 嘹亮歌聲下的心戰與推理
《死亡筆記本》裡,夜神月與「L」之間的心理戰,絕對是大有看頭、無法省略的劇情重點,而這些推理、刺探、隱藏、猜忌,則在音樂劇的舞台上轉化成為激烈的對唱、對話和對質。在百老匯知名編劇與作曲家、日本優秀導演與演員的豪華陣容加持下,《死亡筆記本》將如何在台灣的舞台上展現超越紙本漫畫的華麗魅力,令人拭目以待。
-
即將上場 Preview 傳統戲的現代觀
《螢姬物語》 愛的大考驗
唐美雲歌仔戲團的新作《螢姬物語》,宣傳上最吸睛的亮點,就是女裝和服打扮的唐美雲,與男裝和服造型的許秀年!國寶小生與最美娘子的行當互換,也說明了《螢姬物語》的故事重點:從性別認同議題切入,透過時空穿越,回首前世看今生。金三角的組合加上青年導演吳定謙,唐美雲表示,《螢姬物語》要說的事情其實就是「愛」,希望能藉由戲劇、藉由溫柔的心,去化解現代人面對的考驗。
-
即將上場 Preview 老品牌的老堅持
李寶春「新老戲」 京崑合體演新意
京劇名角李寶春每年推出的「新老戲」系列,打磨經典以新意詮釋,已成標誌性的品牌,近年的方向之一是「京崑合體」,李寶春融合二者精華鍛鍊經典,今年推出《知己》、《趙匡胤》與《寶蓮神燈》三齣,期待透過現代觀點的剪裁和劇場效果,讓老戲「彌新」也「迷新(新觀眾)」。
-
即將上場 Preview 浙江崑劇團「紫釵.西園」
老崑劇新面貌 巧遇、別離又重逢的愛情
將於六月底訪台演出的浙江崑劇團,這回帶來三度訪台的《西園記》與重編新排的全本《紫釵記》。前者由國寶級崑劇表演家汪世瑜的弟子曾杰與新生代旦角胡娉擔綱;後者則經過剪裁修編,將五十三折改為九場,去蕪存菁。
-
即將上場 Preview 2017鈕扣計畫
凃力元、董柏霖、劉奕伶 反思人權與個人生命
一年一度的「鈕扣計畫」舞蹈平台,今年邀回凃力元、董柏霖、劉奕伶三位旅外舞蹈遊子,分別呈現他們的編創作品:在瑞典工作、對難民問題相當有感的凃力元透過舞作反思「人權」;董柏霖作品集結許多同志朋友的故事,期待引發觀眾對另一個族群的同理心;劉奕伶回顧在舞團成長的心路歷程,自問:什麼是「更」好的自己?什麼是「更」好的選擇?
-
即將上場 Preview 布拉瑞揚《無,或就以沉醉為名》
她們的悠遠歌聲 不做作的生活風景
如同舞名《無,或就以沉醉為名》,布拉瑞揚的新作其實沒有一定要傳達的訊息,他邀來令他動心的聲音曾經的原舞者三大天后:柯梅英、賴秀珍和卓秋琴同台,分享給所有來到雲門戶外劇場的觀眾,讓大家喝著酒、聽著歌、看著舞,在夕陽中一起沉醉。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布魯克納7」
布魯克納的里程碑 艾爾加的天鵝之歌
NSO六月份的「布魯克納7」音樂會,將演出奧地利作曲家布魯克納的經典作品《第七號交響曲》,此作為布魯克納奧地利之外的地區進行作品首演,首演的這天被後世稱為「布魯克納享譽世界的生日」。而同場也將由大提琴家楊文信詮釋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被稱為作曲家的「天鵝之歌」,樂曲從抒情吟詠逐漸走向沉痛哀鳴,深刻的情感與抒情性,成就了這部作品的傳奇性。
-
即將上場 Preview NTSO「大師的對話─夏漢與水藍」
俄國交響與大師 三個時代的不同面貌
柴科夫斯基、浦羅柯菲夫、齊爾品,分屬三個時代的俄國作曲家,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的「大師的對話─夏漢與水藍」音樂會,即以上述三位作曲家的作品,呈現俄國音樂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面貌。其中邀到知名小提琴家夏漢詮釋浦羅柯菲夫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指揮水藍本身就是第一位灌錄全套齊爾品管絃樂作品的指揮家,合作早有默契的兩人,如何展現俄國大師傑作?令人期待!
-
即將上場 Preview 丹奈爾四重奏
三年大型計畫 驚豔台灣樂迷
成立於一九九一年的「丹奈爾四重奏」是俄國作曲家蕭斯塔可維奇絃樂四重奏作品的重要詮釋者,兩年前訪台時,即以五場音樂會,依創作順序演奏蕭氏全部十五首四重奏。今年開始,丹奈爾四重奏更將受邀在台灣開啟一項為期三年的大型計畫「丹奈爾四重奏的巡禮之年」:以十六場音樂會,演奏貝多芬、蕭斯塔可維奇和魏因貝格三位作曲家的三個全套共四十八首絃樂四重奏!
-
焦點專題 Focus
進劇場.轉大人
臺北兒藝節節目總監王詩尹說:「表演藝術活動是有社會責任的。」這意謂著每位孩童應該都要有相同的機會,去接觸藝術資源。陳昭香與郭春美都說:「從小眼睛看到的、耳朵聽見的都是歌仔戲。」耳濡目染,是他們在戲班裡的成長故事。這中間,還有九天的成年人們,他們正在學習,希望再次表達年少階段,那許多未曾被聽見的聲音。 劇場或許可以不只是嘻嘻笑笑、哭哭鬧鬧、聊表慰藉、體現反思之處,也可以是一個讓人成長的地方。在劇場裡,有人長成了戲台巨星、有人學會了欣賞懂得聆聽,也有人重新回顧過去,繼續長大、邁進。
-
焦點專題 Focus
二代、科班、鐵粉 扮戲登台展青春
作為全台灣擁有最多立案歌仔戲團的城市,高雄市文化局為培植舞台新血,推出「少年歌子培育計畫」,招募各家族戲團團員、科班出身學生及歌仔戲粉絲,在八個月課程訓練後呈現《靈界少年偵察組》,擔綱此劇主角的正是南部天王小生陳昭香與郭春美的兩位女兒吳奕萱與孫凱琳,她們談起學戲歷程與心境轉折,對照媽媽的成長歷程,更有一番承擔與長大的體悟。
-
焦點專題 Focus
發出自己的聲音 成為自己的樣子
平素以肢體鍛煉展現舞台上的激昂澎湃,九天民俗技藝團的成員首度轉換表演形式,將演出首部小劇場製作《禁區》,他們與阮劇團合作,以二○一六年汪兆謙、許正平於「紀錄劇場工作坊」發表的劇本《禁止使用》出發,結合九天團員自身成長記憶,要窺探每個人長大過程中被封印、禁止、貼上標籤,從此黑暗無光的記憶。從橫衝直撞的陣頭表演,到細膩的內心獨白,如何讓這群人的生命透過自己,能被完整述說,是演員、導演、編劇的共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