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他對所做的事有感覺,而感覺於長久麻木的他,就是恐懼。他的心跳和呼吸加速,就如畏高的人低下頭看著雙腳的立足點。然而,他不由自主地放棄反抗,呼吸更快了,但他在那似乎可以信任的人的引領下,試著怎樣可以不以最習慣的方式做自己,那種陌生,以及害怕,叫做溫柔。
愛情,是為了讓人明白什麼是愛所上的一課。
追求被愛,是愛情在大部分人心中的定義。但它也是小孩不能成長的重要原因,一個人如果不能通過不同人生階段認識外部世界跟自己的關係,他對情感的認知,便會一直停留在被動的狀態,就算在行為上是主動的,內心卻是相反。
重新找到愛的溫柔
電影God’s Own Country中的男主角就是在類似的心理下,遇上了毫無準備的考驗。他和父母住在與世隔離的山上牧羊,大抵一輩子就是這樣過活。中風之後沒能完全康復的父親,和把精神體力全用在照顧父親的母親,就是他能看見自己的鏡子,一家三口沒有幾句話可以對彼此說,有的,都是帶著失望意味所提出的希望:你不是該做到什麼(而應該不會做到)的嗎?
才廿幾歲便己經老了,因為沒有人能令他覺得自己是個有希望的人。但在表面上,他是驕傲的,他也是強悍的。一個被他「主攻」的男孩在完事後問:我們去喝個什麼好嗎?他聽到兩個字有些不可置信地重複:我們?然後跳上運送牛隻進城來拍賣的大卡車,頭也不回地開走。
性就是性,它可以連親密感都沒有。
當牧場來了一名羅馬尼亞幫工,在他和他「被放逐」到只有他們兩人的世界牧羊,而寂寞和慾望驅使他又以一貫方式向對方「主攻」時,他以為這不過是餓了要吃的本能,卻沒料到,那個人會反過來要以他的方式行事,不,不是只有0與1,不是只有生殖器,儘管周圍都是為了生存而繁殖的動物,但他堅持自己的存在,有著屬於他的獨特性,因此當他與他的關係要更進一步,他要求他不能再封閉自己。
他要他對所做的事有感覺,而感覺於長久麻木的他,就是恐懼。他的心跳和呼吸加速,就如畏高的人低下頭看著雙腳的立足點。然而,他不由自主地放棄反抗,呼吸更快了,但他在那似乎可以信任的人的引領下,試著怎樣可以不以最習慣的方式做自己,那種陌生,以及害怕,叫做溫柔。
但他如果注定要做一輩子的養牛人與牧羊人,不就是需要學會溫柔的?看著這個羅馬尼亞男人如何將小羊從母羊的肚裡接來世上,牠一動不動,可能夭折了,但他隨即嘴對嘴地給牠進行人工呼吸,再擦暖牠的身體,就這樣,小生命便像從睡眠中甦醒地活過來了。
在杳無人煙的山上,這兩個男人,工作就是互相認識的途徑。男主角搬石頭把手掌心割傷,羅馬尼亞人執起他的手把唾沫吐到傷口上,這只是這部電影中體液的用途之一,但我不能不想到它的巧合性,因為我們的文化會借兩隻動物之間的愛,來比喻人的情意:相濡以沫。
愛能超越愛情的原因
愛情,如果能夠令一個人改變——不見得是改變他的性格,而是令他大膽超越因環境而抑壓的自己——那己經不只是一般的愛情了。男主角的父親後來二次中風,男主角便把他在山上感受到的情感帶到父親的病床邊。面對昏迷的他,他像羅馬尼亞人般向他伸出了手,輕輕的,他撫摸這可能從來沒有這樣接觸過的另一個男人,而看似沒有知覺的父親,就在這時候發出一下近乎不可聞的聲音。
等到父親出院,羅馬尼亞人己經因為男主角的某種出軌離開了他。以前無感的他,在替父親沐浴時,父親對他說了一句,謝謝。這,就是愛能超越愛情的原因——它不只是指向特定的一種關係,而是出自一個人的能力,幅射到與他有關的任何人。
包括那個不想長大的自己。
長大可以是一夜之間,因為他終於明白他一直在逃避什麼。所以他對父親說,我要去把他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