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兒牛大
-
企畫特輯 Special 暌違九年重訪 山海塾演出新製作《回—喧囂的海,寂靜的地》
映照自然的鏡子 循環不停的絕美
在睽違九年之後,山海塾將於今年七月再度來台演出,帶來最新製作《回喧囂的海,寂靜的地》MEGURI。其創作理念源於中文象形文字「回」,並將MEGURI視為動詞,指的是像水一樣循環不息,旋繞在所有事物上。MEGURI以「回」的精神,用既和諧且規律的方式,穿梭循環在世界萬物上,如時間的流逝、四季的循環和轉移、地球的變遷。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印尼艾可舞團、山海塾
盛夏七月,有幸能夠欣賞到來自他方舞蹈。2017新點子舞展,印尼艾可舞團的編舞家艾可.蘇布利陽托,將帶來揚名國際舞作《哭泣賈伊洛洛》與《Balabala》,前者自受創海洋發想,為印尼哈馬黑拉島生態請命,恰與台灣近日延燒議題遙相呼應,後者由五位女性舞者,解構男性主導的傳統戰舞,為土地與性別發聲。 此外,曾經四度來台,帶來精湛舞踏技藝的山海塾,從《卵熱》、《寂靜》、《響》,乃至《影見》,展現與土方巽、大野一雄黑暗舞踏風格,截然不同的身體脈絡,自魂靈躁亂,轉而走向沉靜簡單,同時又帶有東方神秘與魔魅視覺。本次天兒牛大帶來最新舞作《回喧囂的海,寂靜的地》,從中文象形文字「回」出發,容納時序更迭、萬物生死循環,讓人備感期待。
-
新藝見/新銳藝評
化外之境,唯心而已
整個作品所建立「化外之境」的氛圍讓人想起小孩遊戲,照著鏡子、面對水面或看著光線下的影子,小心翼翼看著這些「影像」如何跟著你動,受你操控,動靜虛實來自你對自己、載體空間(鏡、水、空氣)和反射物件的知覺。這是一種觀照、想像和純真本質的回歸。
-
新藝見/新銳藝評
在宇宙穹蒼之間舞動身體詩
在鵝黃色的光芒中,舞者幻化為草葉與花朵,順著大自然的韻律,與世無爭地逕自展顏。末了,蓮葉緩緩降下,回到舞台平面,藉此,天兒牛大引領觀者再度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燈光逐漸微弱,枝葉間悄悄開出一朵朵荷花,而花,正是日本幽玄之美的最高境界。
-
即將上場 Preview 四度訪台帶來魔幻夢境
山海塾《影見》 一場絕美的水鏡祭儀
在《影見》中,蓮葉漂浮,光與影交錯,舞台以水取影,虛幻的水面下暗藏綿綿不絕的力量。一切在地球上的存在是《影見》的核心,在八十五分鐘內建構了七個場景,包含沙與水、灰塵和血液、生命與死亡。潔白的蓮葉成一直線漂浮,輕觸地面,當舞者在演出開始平躺於蓮葉下,這個場景便開啟了一個魔幻之夢。
-
音樂招風耳
青山前與後,白雲西又東
于特福斯的《三姊妹》電視版本在片頭之後穿插日本書法家良寬的墨寶:「青山前與後,白雲西又東,縱有經過客,消息應難通」,這詩放在契訶夫劇前,真是畫龍點睛的偈語,道盡原作的含蓄與無奈。
-
藝號人物 People
關於不塗白粉的天兒牛大……
本刊一月號的封面主題是日本舞踏團體「山海塾」,圖中展現凝鍊肢體的舞者,正是山海塾的藝術總監天兒牛大。這位大師級的藝術家,在未塗上舞踏演出的白粉時,是怎樣的面貌?本刊編輯特地在國家劇院後台訪問他,簡短的問答,讓人見識到這位連三宅一生都為其藝術折服的大師,胸有成竹卻謙沖為懷的一面
-
舞蹈
山海塾的光明美學
被稱為「美形舞踏」的「山海塾」,被許多評論家認為失去了舞踏最根本的黑暗叛逆的精神。然而,「山海塾」的藝術家以其凝鍊的專注力、詩意的風格和洗練的劇場美,其所建構的舞台世界,仍令人神往不已。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謝幕學
一九九二年,倫敦薩德勒之井劇院,我第一次接觸山海塾《卵熱》。其實,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只記得創團人天兒牛大在接受謝幕時的神情與姿勢,單腳微曲,使得包在白色垂墜布質裡的身體,有著雕塑般的曲線,頷首而立,那鋪天蓋地的掌聲彷彿與他無關,他不喜不衿,眼簾微張,像神般佇立。 從那時候起,我常特別觀察每個團謝幕時的方法,在這段表演與現實過渡的短暫時間裡,可以看到每種不同訓練哲學的表演團體,身體裡的信仰與組織文化。 天兒牛大說:「舞者的身體像一個水就要溢出的杯子,多一滴都不行,他們的身體已進入極端的平衡狀態。」即便在謝幕裡,天兒牛大依然是舞台上的祭司,他是暗黑舞蹈裡的白色舞踏,在沙、水、土的自然元素裡呈現生命的優雅高貴。 碧娜‧鮑許則不同,她談人間世,人間事裡的失衡,不滿足,不公平,回到人的身上探索關係失衡權力、壓力、暴力對於人的直接反應。一九九七年,她在國家戲劇院,站在《康乃馨》的花海裡,她的瘦使得她格外醒目,瘦削蒼白,目光柔軟而堅定,她看著觀眾,安詳而誠懇,那個眼神讓我想起在澳洲媒體的一篇專訪中,她說:「我是個永不放棄的人。」她的舞者們像凡人一般,高跟鞋、襯衫、洋裝、但流著汗,才剛要從被解剖過的表演過程裡回來。 要和讀者們抱歉的是,早在去年十月我們便著手製作屆滿三十週年的烏帕塔舞團專題,但十一、十二月的表演旺季讓這個專題一延再延,直到這一期,知道即將於一月第二度訪台的山海塾,我們終於等到一個正當理由把他們同時端出。從舞蹈史來看,山海塾與碧娜是「遠親」關係自瑪麗‧魏格曼、庫特‧佑斯以降的德國表現主義,一路影響到亞洲,台灣近五十年的現代舞發展也在這個國際軌道之中,而開出自己的花朵。 在「卡片」滿天的時代裡,你的皮夾裡有沒有一張「兩廳院之友」卡?這一期我們用了十頁的篇幅介紹新推出的「兩廳院之友」卡,雖然有老王賣瓜之嫌,但著實是覺得「好康」與大家分享。事實上,經營會員幾乎是各地劇院、表演團體、藝術機構重要的手段,每一家的策略固有不同,但基本上有幾項共同條款:優先購票、優惠價格、資訊送到家,兩廳院最近更為「兩廳院之友」規畫套票,在價格上更為優惠。其實,判斷一張卡值不值得,我個人有一個小小的「撇步」,除了上述的基本款項之外,它有沒其他的「利用」空間?兩廳院有圖書館、一年有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進出在生死間的神秘儀式
《響》的演出中,液體有節奏地從玻璃甕中滴落至十三個透鏡中,四個舞者如同蓮花一般,在燈光下緩緩舒展開來,像復活的花崗岩雕像,在細沙和光影中、內斂且不疾不徐地移動著
-
舞蹈
如花自放、水自流 山海塾《寂靜》的體驗
觀看「山海塾」的表演之所以被稱爲「山海塾經驗」,就在於它的作品中所超越作品自身的藝術思考。
-
焦點
山海塾經驗
前年,帶來《卵熱》的日本山海塾舞團及天兒牛大,在其全球性的頻繁巡演中,再度降臨台北的舞台──《寂靜》。
-
即將上場
山海塾
舞踏吸取了歌舞伎及能劇的要素,亦受到雕塑、性、普普藝術及表現主義等現代文化運動的影響。山海塾是繼日本舞踏發展脈絡衍生而出的一種新舞踏,具有傳統舞踏的祭儀化境地,但更飽滿地呈現了日本文化與西化交疊的融合點,通過身體,表現出兩種文化並存一體的光華之美。無論身體造型或空間氛圍,不只是反映日本人精緻的美學感度,更是西方愛琴海文化原形的再現。 日本山海塾即將來台演出的《卵熱》是創始人天兒牛大一九八六年的作品。在此舞作中,山海塾運用了土、氣、火、水等元素,再加上代表生命的起點和永生的蛋,透過剃光頭髮、全身沾滿白灰的五位舞者,在沙及水中,隨著獨特的音樂舞出信息,踏出幕幕難忘的畫面。饒富禪學意味,動靜中呈現無比的構圖張力,極具雕塑之美。 山海塾在日本國內聲望已凌駕所有舞踏表演團體之上,更風靡了歐陸觀衆,尤其法國人對山海塾的讚譽只能用「三千寵愛集一身」來形容。
-
焦點
美學:不是解放,是壓抑…… 山海塾《卵熱》
舞者步入池水,劇場裡處處閃爍著水光。從一枚卵,到多枚,複生的卵站立;四極的鐘散放著金屬的淸脆,是不可抗拒的共鳴。砂和水,陰和陽,表演沉溺在一種節制、純淨的肢體美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