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納
-
特別企畫 Feature
翻轉歌劇「藝」視野
歌劇,到底要用耳朵聽,還是用眼睛看? 歌劇製作,劇場元素只為了音樂而服務? 歌劇歷史長達四百多年,十九世紀末,受到華格納提倡「總體劇場」的影響,歌劇成為現代劇場導演大展身手的舞台。廿世紀劇場赫赫有名的大師級導演,不約而同地跨足歌劇製作,為新一代觀眾帶來全新的藝術形式。 當代歌劇的舞台演出,長久以來一直有正反兩面的論戰:反對者宣稱,過度強調戲劇與視覺效果,損及了音樂本身;贊同者認為,音樂與劇場元素的充分融合,相輔相成。 在這波歌劇革命的新浪潮中,歌劇到底產生了哪些質變?當現代劇場遇上古典歌劇,作品如何被賦予迥異於過去的觀點與解讀?除了視覺的加乘之外,當代導演面對經典歌劇,又有何詮釋策略? 彼得.布魯克執導莫札特的《魔笛》即將在台灣國際藝術節登場,本刊帶你一起挖掘,歌劇何以為劇場的極致範例,所有元素都極其劇場化,比劇場還劇場的「超級劇場」(mega theatre, hyper-theatre)!
-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二:探索
回探上世紀之音 描繪未來道路
透過對於廿世紀音樂的回顧,NSO的「探索」也是嘗試為未來開拓新的聲音道路。接續上個樂季引領愛樂者認識「新維也納樂派」,NSO這個樂季則推出斯特拉溫斯基與梅湘的作品;而在北市交與國臺交的樂季節目中,也恰好有相關曲目的演出相呼應,適可深化樂迷對廿世紀之音的了解。
-
談畫說樂
未來的憧憬
就像貝多芬對十九世紀浪漫風格音樂所造成的全面性影響一般,華格納(1813-1883)的音樂創作與藝術哲學則普遍的影響到「世紀末」的思維,不論是音樂或美術,文學或戲劇。華格納「未來音樂」、「整體藝術作品」的概念,不只導引維也納與巴黎的音樂創作擺脫因循保守,而邁步向前開創新局,在一八八○年代左右,「華格納風潮」(Wagnerism)形成之後,這兩個藝術都會的美術創作也反映出這股潮流的波瀾壯闊。「後華格納時期」的音樂與美術,彼此能擦出怎麼樣的絢爛火花?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河流 與音符的遨遊
古典音樂中的河流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無論是遠古神話或是城市風騷,河流總淡然看透一切,浪花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聽聽史麥塔納的《莫爾道河》Moldau,點滴雨露匯聚成河,承載整個民族的情感流過城都鄉野。淙淙水聲中,成敗真的轉頭皆空,不變的只有奔騰無息的江水滔滔。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反映時代脈絡 探討宗教與性別意識
法蘭西的傳人——普郎克
大戰期間維也納首席重抒情女高音康內辛妮(Hilde Konetzni)說:「理察.史特勞斯是歌劇界的最後巨人也許除了普郎克(Francis Poulenc)之外」。 朱苔麗的老師、義大利女傑佩德辛妮(Gianna Pederzini)說:「我何其榮幸能在史卡拉劇院首演《聖衣派修女對話》Dialogues des Carmelites!這是二次戰後最偉大的歌劇作品!」 戰後義大利歌劇首席玉女卡特麗(Rosanna Carteri)說:「在所有我共事的作曲家中,普郎克是天份最高、最替他人著想、卻也是最脆弱的一個。他是世上最敏銳之人,我相信《聖衣派修女對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維也納第一女中音荷根(Elisabeth Hongen)說:「我在《聖衣派修女對話》的維也納首演唱老修道院長,雖然這個角色篇幅並不長,但極其扣人心弦。她去世那幕能讓整個觀眾席鴉雀無聲!」
-
特別企畫 Feature 華格納警報
指環 颶風 首度襲台!
他不僅是作曲家也是劇作家 讓歌劇音樂為手段,戲劇為目的 他是歌劇和劇場的革命份子 倡行導演制度,創始「總體藝術」 他是史上最具爭議的音樂家 自命不凡、霸氣、多變,反猶、納粹牽扯不斷 他,是讓人又愛又恨的華格納 耗費二十六年歲月,華格納畢生鉅獻《尼貝龍指環》 《萊茵黃金》、《女武神》、《齊格飛》、《諸神黃昏》四部歌劇 十六個小時,演出長度相當於七張DVD、十一張LD、十四張CD 《尼貝龍指環》究竟有什麼驚人魅力,連《星際大戰》、《魔戒》也受其影響? 本刊將從神話、音樂、劇場製作和聲樂歌者四種角度為讀者深入剖析 NSO二十年,簡文彬與二百二十位國內外樂手, 一起挑戰不可能的任務,首度在台灣演出全本《尼貝龍指環》! 多位拜魯特音樂節現役華格納歌手,要讓國內樂迷聽出耳油。 PAR獨家專訪幕後超級推手,讓讀者紙上先睹NSO如何掀起《指環》颶風!
-
特別企畫 Feature 華格納傳奇
一則關於藝術與革命的神話
華格納,不只是音樂史裡,也是整個藝術史上巨大的里程碑。他的音樂與歌劇創作,開闢了前人未見後人難追的境界,他的人生更是充滿曲折與戲劇性,讓人讚賞同時也有人唾罵。如此極端的藝術與人生,不就跟他創作的《尼貝龍指環》一樣,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神話?
-
特別企畫 Feature 華格納傳奇
華格納,也在現代劇場搞革命!
華格納認為,歌劇應該結合莎士比亞的戲劇和貝多芬的音樂,劇場整體,無論是劇情、語言、音樂、演員動作、舞台氣氛,甚至包括劇場建築和內部空間,都須統一起來,為一個作品而服務。他也主張,劇場應該體現民主的精神,不應繼續沿用包廂、池子以及樓廊的區隔方式。
-
特別企畫 Feature 華格納傳奇
旅遊&華格納—十個必遊景點
1. 萊茵河畔沃爾姆斯(Worms am Rhein)與維爾茨堡(Wrzburg)之間 這兩點間的兩條路構成一條環形路線,約長三百一十公里,古老的尼貝龍傳說在此發源。這個傳說始於十二世紀,講述愛情、忌妒和謀殺。在這條路上,可以沉浸於中世紀史詩氣氛中,在柔緩的葡萄山、茂密的森林、迷人的河流風光、古老的小鎮、金碧輝煌的教堂、神秘的宮殿、城堡和遺跡中,追索指環神話。 2. 拜魯特歌劇院 華格納說服了銀行家及貴族,在巴伐利亞小城拜魯特興建一座專屬的豪華歌劇院。一八七六年八月,《尼貝龍指環》四齣歌劇在新建的拜魯特劇院首演。劇院外觀是巴洛克式風格,內部則是近代的鏡框舞台,特闢深闊的樂池,以將樂聲與人聲結合,再傳向觀眾耳裡,完整呈現華格納歌劇特色。 3. 拜魯特幻夢之莊(Haus Wahnfried)/華格納博物館 華格納晚年居住的別墅,位於拜魯特,距離劇院很近,華格納常常在這裡注視著劇院的興建進程。來此可親炙大師的手稿、創作用的鋼琴、房間家具。夢幻莊現為華格納博物館,一直是華格納崇拜者的朝聖地。 4. 萊比錫湯瑪斯教堂 華格納誕生於萊比錫布魯爾街(Der Bruhl Street)一棟名為「紅白獅子居」的家宅中,而在湯瑪斯教堂中受洗。教堂已有八百年歷史,馬丁路德在此發起宗教改革,巴赫更在這間教堂擔任要職長達二十七年。教堂前有巴赫雕像,對面是巴赫博物館。 <strong
-
特別企畫 Feature 華格納傳奇
華格納,你真的討厭猶太人嗎?
華格納從來都是一位讓人難以面對的作曲家,集偉大與卑劣的極致於一身。他的反猶言論,加上二十世紀納粹對華格納作品的推崇,以及對華格納後人的拉攏,使得華格納成為表達譴責納粹立場的現成物(ready-made)。但是出人意外的是,照巴倫波英的觀察,華格納的歌劇中壓根沒有一個角色是猶太人,也就是說,華格納並沒有藉著歌劇來詆毀猶太人。 那麼,華格納與反猶之間的等號是怎麼來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華格納傳奇
實現華格納神話的夢工廠
拜魯特節慶劇院與音樂節,是華格納實現音樂夢想的所在。華格納過世後,音樂節由其後代接掌,以延續華格納的精神與作品為宗旨。時至今日,每一年拜魯特的製作仍然是音樂節的熱門話題,主要原因即是音樂節並非一成不變每年重複上演同樣的製作,而是讓華格納的歌劇成為激發歌劇相關產業──如導演、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等等──無邊創意的平台,而這正是祖師爺華格納的理想。
-
特別企畫 Feature
華格納生平年表
年代 生平 作品 歐洲及世界大事 1813 5月22日出生於德國萊比錫,六個月大時,父親過世 英、俄、普、奧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十月的聯軍會戰,拿破崙被迫退守萊茵河 1814 母親改嫁,遷居德勒斯登 拿破崙退位流放,歐洲列強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剖指環
愛與權力的神話追尋
來自中世紀的一則神話傳說,如何在歷經文學家的敷陳說演下,到華格納手中揮發出強大的魔力,進而讓世人沉迷百餘年?華格納到底想透過《尼貝龍指環》說些什麼?是權力的虛無,還是真愛的永恆?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剖指環
劇樂共舞的神奇之境
華格納曾在〈藝術與革命Die Kunst und die Revolution〉一文中說:「真正的藝術只有站在整個社會脈動的肩膀上,才能提升其層次與尊嚴。」他認為藝術與文明的過程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他將自己對社會、對藝術、對理想的信念與堅持,寫進了歌劇,另外,雖然取材自神話,卻在劇中反映當時的社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剖指環
挑戰人神界限的「華格納歌手」
華格納老是愛讓音符盤旋在所謂的過門音域之處,還強逼歌手得將聲音穿越過銅牆鐵壁般的厚重管絃樂,此外,歌者更要能深刻詮釋戲劇中的心理層面。為挑戰極限,聲樂家們前仆後繼地為華格納奉獻,但成就非凡卻僅是寥寥,這些少數民族,樂迷自然樂於奉上「華格納歌手」的尊稱。 讓我們透過歷年拜魯特音樂節,鎖定《指環》中最重要的三個角色大神佛旦、英雄齊格飛、與女武神布倫希德,藉此窺看百餘年來最卓越的華格納歌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剖指環
拜魯特《指環》 金光閃耀一百三十年
華格納畢生夢想的實踐地拜魯特劇院,也是他作品生命的不朽殿堂,在只能演出華格納作品的規定下,後代子孫莫不想盡辦法讓華格納的經典《尼貝龍指環》以各式各樣新穎奇趣、又凝聚世人焦點的形式現身,一百三十年來,華格納就這樣活在各種與時代精神對話的歌劇場景中。
-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尼采、蕭伯納又愛又恨 默片大師另類詮釋
圖書館裡,華格納依然縱橫
要追索華格納的足跡,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當然不可錯過,這裡除了可以看到哲學家尼采與劇作家蕭伯納以華格納為主題的著作,還有默片時代大師佛列茲.朗五個小時版的Die Nibelungen,可作為華格納歌劇《指環》的另類延伸閱讀。多樣的華格納體驗,等你來品嚐!
-
電影導薦Movie
不純情的愛情電影
四月是適合品嚐愛情的季節。華格納知名的歌劇《崔斯坦與依索德》,搬上銀幕,演出中古世紀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背後其實很政治;《愛無間》讓「野蠻女友」全智賢周旋黑白兩道、大談三角戀。嗯!不純情的愛情電影,你嚐到苦澀的滋味了嗎?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具挑戰性的演出
華人歌劇的創舉—NSO演出華格納《指環》
華格納《尼貝龍根指環》是歌劇界的聖母峰,穩居重量級作品之冠。華人音樂家人才濟濟,卻不曾聽聞有人夢想演出一次完整的《指環》直到台灣出了一個簡文彬。簡文彬是超人嗎?憑什麼認為他能辦得到這件事?不過換個角度想,他率先做了這件事,帶領樂壇跨過一個階段。
-
音樂
最正宗的古典音色
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編制相當龐大,百人樂團成員精銳盡出。布隆斯泰特從開頭幾小節起就吸引聽眾進入莊嚴華麗且紋理豐美的神聖天地,然後一步步昇騰到結尾對上帝榮光的頌讚,璀璨的建築架構值得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