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交響樂團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斯洛伐克男高音
麥可.雷赫斯基 扮演奧泰羅,是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次在NSO歌劇音樂會《奧泰羅》中擔綱主角的男高音麥可.雷赫斯基(Michal Lehotsk),來自斯洛伐克,演出過多齣威爾第的歌劇,更曾五度飾唱「奧泰羅」一角,經驗豐富,但他強調:「雖然對同樣的音樂及劇情已經很熟悉,但這部作品對於聲樂家的音樂能力及演技頗具挑戰,奧泰羅是驍勇善戰的英雄,但個性善妒、乖戾,要將這個角色扮演得更入木三分,是永無止境的探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威爾第再現璀璨之作 《奧泰羅》樂劇交織
今年適逢莎翁逝世四百周年,NSO也特地安排在樂季壓軸時刻推出威爾第的經典歌劇《奧泰羅》。雖因國家戲劇院整修而改為在國家音樂廳,以音樂會形式演出,但威爾第將莎翁劇情與音樂交織融合的精湛呈現,就算沒有華麗布景與精采服裝,依然能在各家歌手的詮釋下,讓你深深為劇中人的際遇一掬同情之淚
-
演出評論 Review
終點前,打亂了前九十分鐘的醞釀
馬勒在刪除第三槌的同時,亦削弱了該高潮點的管絃樂強度與厚度,這自是為了降低該處的戲劇性,為隨後內斂沉重的低音銅管悲鳴建立更合適的情緒背景。然而,當晚的大槌音色頗為響亮,即便擊樂家已明顯地用輕於前兩槌的力道擊打,卻仍顯得突兀,更別提上下台階的動作在視覺上多麼戲劇化了。曾造就神奇時刻的眩目震耳,就這麼在終點前,打亂了前九十分鐘積累的深沉凝重,功虧一簣,實在可惜。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余隆、王健、黃若 演繹一場哲學樂宴
NSO「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音樂會試圖在三個世紀、三個地域的音樂與哲學思想中,尋找一個或多個可能性。從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蕭斯塔可維奇《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到黃若的《碎步》,由余隆指揮NSO,黃若將親自演唱詮釋自己的作品,大提琴家王健也將演繹蕭氏這首題獻給羅斯托波維奇的大提琴協奏曲。
-
音樂新訊
《狗汪汪與神奇玩具屋》 與繪本一起探索音樂世界
每年,NSO在推出經典交響曲目之外,為大小朋友設計的親子音樂會也受到廣泛賞樂人口的熱愛。幾年來結合繪本的演出成功擄獲樂迷的心,今年,樂團又將推出結合音樂、繪本與迷你劇場的「狗汪汪與神奇玩具屋」,並且特聘蘇打綠鍵盤兼中提琴手阿龔(龔鈺祺)擔任說書人,讓驚喜在音樂會中處處展現。 樂曲從《青少年管絃樂入門》開始,這首由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布瑞頓(E. B. Britten)所創的樂曲中,觀眾不但能認識各聲部樂器,更可以清楚聽到聲音特性。接下來的《玩具萬花筒》,是台灣作曲家顏名秀為繪本《爸爸的紅雨傘》所改編成管絃樂版本。樂曲充滿著童趣,隨著小熊為爸爸送傘的路途中,瀑布、火車、還有隧道等不同風景,伴隨樂曲的情境隨時轉換。而除了配合比才的作品《小組曲》選曲所挑選的《小丑兔子魔術師》繪本,還有雷史畢基《神奇玩具屋》選曲搭配的繪本《神探狗汪汪》。特別的是,本曲還請來無獨有偶劇團,以生活中觸手可得的物件創作,表現每個動物如鴨子、狐獴所攜帶的樂器。聽完音樂會後,說不定爸媽還能回家帶著孩子們一起勞作,重現故事情景。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重擊黑暗 向宿命提出控訴
國家交響樂團將在音樂總監呂紹嘉帶領下,演出馬勒的經典之作《第六號交響曲》,這首瀰漫悲劇氛圍的曲子,卻是成於作曲家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彷彿是命運的預示,揭露了接下來的厄運,讓後世聆賞者為之欷歔;同場音樂會也要演出荀貝格控訴猶太同胞遭受納粹屠殺的《華沙生還者》,由獨唱者、男生合唱團與管絃樂團唱出這人間悲劇。透過音樂,讓我們用心感受馬勒與荀貝格為命運所做的控訴與撞擊。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NSO的浪漫與奔騰 跨海遠颺
二○一三年一趟歐洲壯遊之後,樂團今年應兩岸三地各場館及藝術節邀請,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以「浪漫與奔騰」為主題,於十月底起進行了為期兩個多禮拜的大型巡演,途經廈門、香港、上海、北京、台中五個地方的音樂廳。節目的安排顯示著當地對於NSO的重視程度,而其中尤以十一月一日首度以完整編制陣容於香港登場,及第一次於剛完工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兩場演出最受矚目。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現場聽不夠 讓你帶回家
在古典音樂「唱片」市場舉世哀鴻,雲端串流稱霸的當下,許多知名樂團堅守實體產品,紛紛發展自有品牌,而台灣的NSO,也不吝於把現場演出與專場灌錄的音樂留在唱盤上,最近除了推出雙CD專輯《世紀交響》,更與NAXOS合作灌錄了金希文的《台灣交響曲》與大提琴協奏曲,可以讓樂迷重溫聆賞回憶,也聽見NSO的魅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馬利納爵士與NSO」
九旬巨擘 精選曲目展現大師風範
英國的音樂巨擘、高齡九十一歲的指揮家馬利納爵士,將與NSO合作演出。從老大師挑選的曲目,可以看到他旺盛的企圖心:莫札特《哈夫納交響曲》恢弘不失典雅,正是馬利納之所長;孟德爾頌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高雅貴氣,早是大師的錄音名曲;最令人好奇的是舒曼《大提琴協奏曲》,這首曾被認為「無法演奏」的曲子,如何在大師手中點石成金?令人期待!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見證歷史的一刻
因應場館整修與中南部樂迷期待,NSO特地排出「南北雙開季」,大方地堆出了兩套曲目共三場音樂會。十月的台北開季音樂會「偉大」,正是整修四個月的國家音樂廳開門第一炮,NSO安排了舒伯特《偉大》交響曲,並首演駐團作曲家黃若的《化變》,而為了替精心保養後的管風琴「試音」,也特邀知名德國管風琴家舒密特,演出李斯特的《贖靈作用之水》幻想與賦格。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開季音樂會I──呂紹嘉 嚴俊傑與NSO」
讓南方的熱情曲目 點亮難得的南方開季
因為國家音樂廳的維修要到九月底才結束,向來在此揭開每個樂季序幕的國家交響樂團,為此設計了「雙開季」,首度往南方移師,將第一檔開幕音樂會獻給中壢與高雄,曲目也搭配南方熱情,演出布拉姆斯《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孟德爾頌《g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與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國家交響樂團
「浪漫」的芬芳 蓄勢待發!
國家交響樂團新樂季的主題是「探訪『浪漫』的源頭」,緣於音樂總監呂紹嘉認為樂團在過往幾年的磨練下來,已有相當的成績,此時更可「再往前一點」,探索「浪漫派」的風華,呂紹嘉認為可以「讓樂團更成熟、更多樣化並且更精緻」。此外,這次更邀到兩位駐團藝術家韓國鋼琴家白建宇與中國作曲家黃若,呂紹嘉期待樂團能透過與兩位藝術家的近身接觸,更了解他們的思索與內涵
-
特別企畫 Feature
《費黛里歐》 貝多芬唯一的愛
「永遠的愛人」,是一封貝多芬沒有署名、沒有地址、日期不全,而且從未寄出的信。他將信件藏在他書房裡的秘密抽屜裡,就如同將對象藏在內心深處一樣,至今仍無法得知她是誰?不過,音樂是他的至愛,如果從他的作品中尋找,那麼包裝在男性英雄外表下的「費黛里歐」,絕對是唯一的答案。 歌劇《費黛里歐》是貝多芬費時多年、千錘百鍊的一齣歌劇。儘管許多人認為貝多芬不擅長寫歌劇,但他卻用音樂寫出了戲劇的訴求。七月,NSO即將與蘇黎世歌劇院跨國合作,並邀請知名導演荷穆齊來台執導。這齣將所有口說對話以字幕投影手法表現的全新創作,將如何搖撼台灣觀眾的想像?在聽荷穆齊現身說法前,讓我們先從貝多芬的愛,慢慢說起。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費黛里歐》導演
荷穆齊 飛越傳統的高牆
原本攻讀音樂教育的荷穆齊,原本想成為音樂教師,卻因機緣遇合,發現了「歌劇原來也可以是個有力的劇場」,於是跟隨東德導演庫佛學習,走上歌劇導演之路。以現代風格呈現的《費黛里歐》印證了他的理念:「導演的工作,不是要遵守一個也許對作品來說不怎麼好的傳統。傳統有可能是介於觀眾和真正作品之間的那堵高牆,有必要的話,我們必須把它拆掉。」
-
特別企畫 Feature
指揮與導演聯手 讓音樂更聚焦
導演荷穆齊詮釋《費黛里歐》的方式是革命性的,但是失去對白之後,整部歌劇帶來的聽覺體驗畢竟會不同於傳統的欣賞方式。那些本來分開的編號樂曲,現在不間斷地進行,如何讓現場的聽眾覺得合情合理,無疑是個全新的挑戰。那些現代感的字幕投影和舞台動作呈現,要怎麼和貝多芬充滿意志的音樂重新融合為一個整體,還需要導演與指揮共同斟酌商議,誠如指揮呂紹嘉所言:「歌劇就是一個討論與妥協的藝術。」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英雄」音樂會
老少英雄同台 共創磅礡結局
在NSO「英雄」音樂會中,該團桂冠指揮赫比希將以深厚的德奧曲目功力,以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來展現NSO在這幾年來所鍛造出的歌唱性特質,而客座演出的小提琴家哈察特揚則將以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揮灑其超卓琴藝。老少英雄同台,一起鋪展精采磅礡的樂章。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布魯克納第八」
讓我們一起見證 暌違廿年的悸動
廿年前天團慕尼黑愛樂首度訪台,因指揮傑利畢達克開刀不克遠行,由當時卅四歲的台灣青年指揮呂紹嘉臨危授命上場代打,演出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成績斐然也打造了經典傳奇。難忘這次美好經驗,期間不曾再指揮此曲的呂紹嘉,將率領國家交響樂團,重現此曲,再創經典!
-
演出評論 Review
是良師益友?還是最佳損友?
「益者三友,友直(正直無私心),友諒(寬恕能體諒),友多聞(博學而多聞)」三千多年前的老孔子如是說,三千多年後的「譚盾與朋友們」,作曲家、指揮家、獨奏家與樂團,各自都為論語做了最佳例證。只可惜當天在《大自然的眼淚》中,一個不小心也順便驗證了孔老夫子提醒的損友面貌。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用生命譜寫台灣的浪漫—紀念蕭泰然
他的一生,只有愛, 愛家人,他遠渡重洋、旅居海外。 愛朋友,他掏心掏肺、至情至性。 但他最愛的,還是孕育他的家鄉, 在那噤聲的年代,他用音符訴說著一段段故事, 不對無理的脅迫控訴,他的回覆仍是無盡的愛。 即使哲人已遠,他的作品仍然留作後世傳頌, 無論身在何處,他的心永遠貼近台灣土地,用生命譜寫著浪漫與芬芳。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夢幻的執行者 使命必達
音樂會演出時,舞台上擺滿椅子,演奏家就定位,指揮上台手一揮看似簡單的場面,卻有樂團舞監無數的心血與時間在其中。在排練前調整好團員所需要的活動範圍、準備好樂器,甚至樂器架、安排所有的排練時間、記錄排練的長度,打點好舞台上一切發生的事繁瑣超乎想像,國家交響樂團的現任舞監高冠勳去年底剛完成千載難逢、超大編制的《古勒之歌》演出,他說:「我是個執行者。承辦人告訴我有多少人要在舞台上,或者任何和排練、演出相關的事情,我就必須要去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