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管風琴家舒密特(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見證歷史的一刻

國家音樂廳開門迎客 NSO開季展現管風琴新音

因應場館整修與中南部樂迷期待,NSO特地排出「南北雙開季」,大方地堆出了兩套曲目共三場音樂會。十月的台北開季音樂會「偉大」,正是整修四個月的國家音樂廳開門第一炮,NSO安排了舒伯特《偉大》交響曲,並首演駐團作曲家黃若的《化變》,而為了替精心保養後的管風琴「試音」,也特邀知名德國管風琴家舒密特,演出李斯特的《贖靈作用之水》幻想與賦格。

因應場館整修與中南部樂迷期待,NSO特地排出「南北雙開季」,大方地堆出了兩套曲目共三場音樂會。十月的台北開季音樂會「偉大」,正是整修四個月的國家音樂廳開門第一炮,NSO安排了舒伯特《偉大》交響曲,並首演駐團作曲家黃若的《化變》,而為了替精心保養後的管風琴「試音」,也特邀知名德國管風琴家舒密特,演出李斯特的《贖靈作用之水》幻想與賦格。

NSO開季音樂會II《偉大》

10/2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風潮再現—雙管風琴音樂會

10/5  11:20、12:0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從今年的六月到九月,國家音樂廳歷經四個月的整修,終於就要在十月初敞開大門,迎接期待已久的樂迷,再度踏入這個煥然一新的殿堂來。兩千多個座位以全然更換、管風琴的修整也已完成,再加上國家交響樂團的蓄勢待發,一場樂團開季、音樂廳開嗓的雙料音樂會,無疑將成為歷史性一刻。

開季首演駐團作曲家黃若作品

適逢場館整修,也為了響應中南部樂迷的期待,國家交響樂團二○一五/一六樂季有別於以往的模式,首度安排了「南北雙開季」,大方地堆出了兩套曲目共三場音樂會,讓各地的觀眾都能近距離欣賞樂團的表演。上個月底分別在中壢藝術館音樂廳及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完成了「呂紹嘉 嚴俊傑與NSO」,回到台北國家音樂廳後,則以「偉大」慶賀國家音樂廳重新開幕。

「歌曲之王」舒伯特一生寫作了九首交響曲,最開始以莫札特為模仿對象創作,到了後期,則轉為以貝多芬為圭臬。因此他後期所譜寫的《偉大》交響曲中,所表現的壯麗雄偉及旺盛生命力,常被世人拿出與貝多芬交響曲相提並論。除此之外,樂曲中,更處處可見他所擅長的旋律線條與抒情歌詠的風格,更使得這首樂曲成為經典的大師之作。

本樂季駐團作曲家,是國際當紅的美籍華裔作曲家黃若,出生於音樂世家的他,未滿廿歲就在瑞士國際電影與音樂節贏得亨利.曼西尼獎(Henry Mancini award),二○○八年則獲得盧森堡國際作曲大賽首獎。被《紐約客》雜誌譽為「全世界最重要的青年作曲家之一」,《華爾街日報》評論道:「具有極度衝擊力和實力的年輕作曲家」。近年來已被視為是繼譚盾、盛中亮、陳怡等人之後,第二代在美國樂壇升起的華人作曲家。

黃若的樂風多變,無論是汲取於中國古代與民間音樂養分,或者是西方前衛音樂、實驗音樂、噪音、自然或經處理過的聲響、搖滾樂和爵士樂等,都有他獨樹一格的想法。因此NSO特地延攬,希望讓台灣愛樂者接觸更多屬於這個時代的精銳作品,並且為樂團創作、帶來交流。值得一提的是,當他首肯擔任此職後,又獲得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聘請,擔任駐團作曲家。因此,NSO可謂慧眼視英雄,並在一流樂團前搶得先機。此次樂團即將首演他取自《黃帝四經》之章節,以陰陽生萬物而化變之啟發的作品《化變》。管絃樂色彩的變化將在緩慢的拍子下進行,十五分鐘的一氣呵成,將如呂紹嘉所說:「會是一項耐力的考驗。」

特排曲目展現管風琴圓潤音色

國家音樂廳「微整型」的重點之一,就是將樓高三層的管風琴中四千一百多根管子一一拆下清理、保養並調音。經過國內及荷蘭的技師與調音師的修整,音色更為恢弘圓潤。為此,音樂總監呂紹嘉特地安排了《贖靈作用之水》幻想與賦格,為管風琴「試音」。這首樂曲是李斯特取材自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歌劇《先知》中的〈贖靈作用之水〉旋律所寫下,色彩斑斕又炫技。後來由素有管風琴界「帕格尼尼」的作曲家杜普瑞(Marcel Dupré)改編給管風琴與編制龐大的管絃樂團。他將管風琴部分簡化,許多樂段交由樂團發揮,管風琴則以長的和弦連接作底色,烘托樂團,讓兩者相互輝映。特別的是,NSO亦邀請到知名德國管風琴家舒密特(Christian Schmitt)首度登台,技巧超群、曾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並與德意志廣播愛樂合作錄製過這部作品,可說是此曲的最佳代言人。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國家音樂廳鎮館之寶  管風琴推廣音樂會歡迎入場

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是目前台灣管風琴中,最大且最昂貴的一台。它是由荷蘭FLENTROP管風琴公司承造,歷時三年才製造完成。運來台灣後,經過兩個月的裝設加上兩個月的修音才告完畢。最長管子高達十六呎,最小的管子僅僅一呎,總計有4,172根,整座管風琴除了金屬及音栓的牽動連桿是用金屬製作外,其餘部分全由桃花心木的木材製成。外觀融合了中國傳統的花雕圖型和西洋樂器的形狀,表現出華麗雄偉的特殊風格。

除了樂團排定的音樂會外,為了使管風琴發揮最高效用,兩廳院長年規劃系列性的管風琴推廣音樂會,安排各式經典管風琴曲目,加上簡單的說明,讓觀眾不但能夠聆聽管風琴氣勢雄偉的聲響,更可以近距離接觸及了解其構造。一場演出只排一首管風琴樂曲不過癮?那麼就來聽聽專為管風琴設計的推廣音樂會吧!(李秋玫)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