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佐拉
-
音樂 暌違多年再度訪台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 揮灑當代音樂的驚喜
小提琴大師基頓・克萊曼(Gidon Kremer),闊別台灣多年後,再次率領波羅的海絃樂團(Kremerata Baltica)來台演出。過去這位小提琴大師無論是獨自來台,或是與由他創辦的波羅的海絃樂團前來,都掀起不少話題,尤其是與該團的演出,更是每每有驚喜,從演出改編自阿根廷探戈大師皮亞佐拉及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到以調侃音樂家與音樂現象的音樂表演都令人懷念不已,尤其是與伊古德斯曼(Aleksey Igudesman)與朱(Hyung-ki Joo)這兩位音樂鬼才的音樂玩笑,在令人拍案叫絕的背後,更深藏著古典音樂何去何從的大哉問。 出生於蘇聯時期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拉脫維亞,18歲進入莫斯科音樂院,拜在蘇聯時期小提琴大師大衛.歐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的門下,曾在義大利帕格尼尼與比利時伊麗莎白皇后等小提琴比賽獲獎。在1970年柴科夫斯基小提琴比賽時,他選擇英國作曲家艾爾加小提琴協奏曲,此曲為比賽冷門曲目,最後由他獲得首獎。
-
焦點專題 Focus 探戈 跨越文化的鄉愁
皮亞佐拉與台灣的探戈熱
班多鈕琴聲劃破寂寥,男人與女人的帶領與跟隨中,嚴肅又華麗地勾腿、迴旋、纏繞,無言卻又透露濃烈的對話。「探戈」原本就留著異鄉的血液,在燈紅酒綠中透露著悲傷的嘆息,但這被視為低俗的樂種,卻在1970年代後脫胎換骨,不僅席捲歐美樂迷,也讓古典音樂大師為之著迷。 探戈之所以能反轉地位,一躍成為古典樂壇的寵兒,原因就在於阿根廷作曲家皮亞佐拉(stor Pantalen Piazzolla)的貢獻。他以深厚的古典訓練基礎,將探戈從舞蹈伴奏音樂,提升到能夠單獨在舞台上演奏的藝術高度。由此創立的「新探戈音樂」(Tango Nuevo)不僅讓他成為阿根廷文化的代表人物,更被當地尊稱為「了不起的皮亞佐拉」(el gran Piazzolla)。 2021與2022都是皮亞佐拉的重要年分,前者是百年冥誕,後者則是30年逝世紀念。回首他的璀璨時代,我們從皮亞佐拉的故事說起,隨著「聞樂」、「起舞」,再轉頭認識「台灣探戈音樂的先行者」。在時代變遷中,一如探戈對於歲月的喟嘆,超越語言與文化的界線,咀嚼著人們共通的鄉愁。
-
焦點專題 Focus 手風琴的世界流浪曲
跟著移民走 漂泊天涯唱心聲
手風琴實在是個貼近人民的樂器,它並不喜歡演奏專屬於王公貴族的宮廷音樂。手風琴彈奏的不是雍容典雅與高貴華麗,而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印象與真實感受。隨著辛苦的人民到各處討生活,手風琴也跟著流浪到世界各地,有的甚至成為演奏當地音樂的重要樂器。
-
焦點專題 Focus 從街頭到音樂廳 手風琴與管絃同台
班多鈕琴和巴揚琴 與NSO在四月相遇
手風琴早就不只是街頭藝人的表演而已,阿根廷探戈音樂大師皮亞佐拉早把手風琴與管絃樂結合,作出多首美麗樂章。四月,台灣少見的手風琴班多鈕琴和巴揚琴,也將分別與NSO在台灣同台演出,各由來自阿根廷的璜侯.莫薩里尼與來自法國的布魯諾.莫里斯精采詮釋,讓台灣聽眾聆賞與傳統印象不一樣的手風琴之音!
-
音樂
總能令人連連驚豔的魔鬼提琴手
西伯利亞女作曲家奧爾巴赫《聖母悼歌的對話》,係對裴高雷西名作《聖母悼歌》素材做現代透視,克萊曼和中提琴獨奏者尤莉珠娜天衣無縫的搭檔,加上絃樂團冷凝堅毅的表情,所喚起抱著基督屍體哭泣的聖母影像,感人肺腑。
-
特別企畫 Feature 迷戀皮亞佐拉的小提琴魔手
基頓‧克萊曼舞弓撥弦跳探戈
來自拉脫維亞的「魔鬼小提琴手」基頓.克萊曼,對國內樂迷來說必不陌生,他演奏的皮亞佐拉探戈音樂,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有樂評家說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橋,搭建在古典與現代的溪流中,連結夢想與現實間的灰色地帶。」帶著他一手栽培的波羅的海絃樂團,基頓.克萊曼將再度帶來令人迷醉的動人弦音!
-
戲劇
鋪陳「冷浪漫」的「非劇之劇」
像《貓》一樣《地下鐵》也是這樣以再現原作氛圍為訴求的「非劇之劇」。同樣地,對已經熟悉幾米風格的觀眾來說,相當程度會認同原作得到不同向度的立體表現。其他幾米作品的門外漢,恐怕就是丈二金剛,莫名其妙。個人認為這是必須正視的問題,既然是詮釋一種概念,就應主動提高感染力和陳述力,擴充原著的版圖(這是《貓》劇風靡全世界的原因。多少人沒讀過艾略特,卻見識了《貓》?)。如果只是被動地,被設計為分享共同記憶的同人表演,恐怕話題過後,還是回歸到更小眾的邊緣。這就端看創作者的企圖了。
-
音樂
看見布城的夜之風華
一個牆壁斑駁、剝落的沙龍酒吧裡,暗黑偏土棕色的牆面、破舊的家具,而一對紅塵男女與一個演奏音樂的樂隊則成了負責探戈舞蹈與皮亞佐拉音樂表現最重要的主軸。當然,負責朗誦與導引整齣劇本的「幽靈」亦是相當重要的角色之一。而瑪麗亞則在這單一場景裡舞蹈、歌唱,爾後再歷經死亡、遊蕩與重生。
-
焦點
克萊曼演出曲目的非常相關CD
當代小提琴現代曲目詮釋宗師基頓.克萊曼將於九月份來台,帶來全本的探戈曲目,樂迷除了可以現場印證他在華納唱片旗下所錄製的Plays Piazzolla專輯中,以精湛琴藝表現阿根廷探戈大師皮亞佐拉迷人風情之外,基頓.克萊曼在詮釋現代曲目上如何賦予曲目新古典生命與兼顧迷人旋律的功力,更是國內音樂界睜大眼睛、拉長耳朶注意的焦點。 雖然克萊曼在努力演出、錄製近代、現代作曲家作品的過程當中,曾遭受某些歐美古典樂評家的嚴苛質疑,但克萊曼詮新現代曲目內涵、藉以延伸古典音樂生命的成就早已壓蓋過所有其他聲音。克萊曼另外値得推薦的重要現代曲目錄音作品則有:與「皮亞佐拉作品集」同爲一系列的「史提夫.雷希作品選(Plays Steve Reich)」、「約翰.亞當斯作品選(Plays John Adams)」,還有他早期在ECM旗下與女中提琴家金.卡許卡山(Kim Kashkashian)合作錄製的一套彌足珍貴的雙專輯「蕭士塔高維契與史考霍夫作品集(Compositions By Dmitri Shostakovich/Erwin Schulhoff)」,從聆聽這些作品的過程當中不難體認克萊曼以其精湛技藝融合情感訴求,強烈企圖拉近現代作品與聽衆間情感連結的努力。 喜愛探戈樂風的樂迷除了可藉克萊曼的Plays Piazzolla專輯與此次演出的現場詮釋,親近阿根廷探戈大師皮亞佐拉外,本刊五十六期曾經介紹的皮亞佐拉「本尊」以手風琴加上管弦樂隊的「皮亞佐拉精選」是絕不可錯過的名演版本外,另一個致力以創新意念詮釋現代音樂的四重奏團體「克羅諾斯」(Kronos Quartet)在一九九一年與大師皮亞佐拉本人合作的專輯Five Tango Sensations則是一張極富「畫面想像語言」的探戈音樂新潮作品,可說是與克萊曼版本完全不同風味的饒富興味之作。至於另一位南美探戈音樂宗師迪諾.撒路齊(Dino Saluzzi)則仍然強健如昔地推出他的三重奏新作Cit de la Musique,當中旋律不但維持一貫手風琴源遠流長的敍事風格,更加進些許低限主義反覆低迴的深沉曲式,同時宣示了皮亞佐拉之後探戈音樂生命的延續與創新。 最後要推薦的是近年探戈的吉
-
焦點
小提琴大師奏探戈
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橋,搭建在古典與現代的溪流間,連結著夢幻與現實間的灰色地帶。
-
焦點
危險的音樂──探戈
一九六一年所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僅對探戈節拍略做解釋,並未附加任何文化上的意涵。但在一本關於十二世紀音樂發展的字典上,我們可以找到它是這麼解釋「探戈」(Tango)這個字的: 「耽溺於官能之樂的拉丁美洲舞蹈,其名字源自拉丁語中的tangere,意爲『觸摸』(to touch)。」 探戈,不論是音樂或是舞蹈,對近代南美洲都市文化的發展有著奇特的經驗,尤其是指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它規範著一種由政治侵略相伴而生的文化轉移,而逐漸發展成本土的產物。最初探戈的節奏多爲四四拍,隨著西班牙佔領阿根廷而進入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生活圈,結合了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音樂及古巴的Habanera舞蹈,成爲西班牙人日常交際舞之一,然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生根。 阿根廷的樂手演奏著班多尼奧(Ban-doneon)手風琴,都市男女以舞蹈娛樂彼此。大膽開放的、曖昧不明的、火辣辣的柔情萬千在強勁的節奏中百媚回眸。音樂也從最初始的四四拍子變成多爲二四拍子的切分音。至於那掌控所有氣氛與情調的樂手,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沒有一個是西班牙人。 探戈音樂之父 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爲「探戈音樂之父」吧,奧斯圖.皮亞佐拉(Astor Piazolla)在探戈音樂中的地位就像理査.史特勞斯在華爾滋中的代表性一般。皮亞佐拉出生於一九二一年,曾與娜迪亞.布蘭惹(Nadia Boulanger)修習音樂,其後返回阿根廷創作了許多以探戈爲基礎發展出的管弦樂作品,如一九八七年的《非常探戈》Tres Tango即爲一例。這使得探戈音樂不再侷限於小小的交誼廳、或是嘉年華會的狂歡。在曲式的擴充下,登堂入室地走進音樂廳,風靡了北美甚至全世界的人,這時的探戈已是新的探戈,屬於阿根廷,甚或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探戈了。 用迷人的手風琴演奏著皮亞佐拉所謂的「危險音樂」,舞者的每一刻都像是要耗盡生命中最美、最狂野的扭動!那是一種勾引,純粹極盡自我與動作之能事,傾訴不在乎的愛意。這是文化的表達方式,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都市愛情哲學。於是有人說,跳著探戈的女郞擁有著利剪般的長腿,男人在探戈中,不過是一根柱子而已。 最激情、狂放的阿根廷愛情故事就這麼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