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迷失之影/斷章》《包法利夫人們》
雲門春季公演,繽紛創意每年都令人忍不住想報到,而且一場可看兩齣舞碼。繼去年布拉瑞揚以舞蹈詮釋胡德夫音樂的創新之舉,今年則邀來學印度古老的卡達克舞起家的舞蹈家阿喀郎來編舞,《迷失之影》以電影手法導舞,全部女舞者登場,聽說卡達克是西班牙佛朗明哥舞的始祖,其風格是否同樣猛烈令人好奇。另一舞碼《斷章》則是被林懷民譽為天才編舞家、卻因病早逝的伍國柱之作。整支舞就是在不到二十種的日常情緒動作裡,不斷重覆、變奏與變形,彷彿人都是生來受苦的,陷在無可解脫困境裡。依以前的經驗,類似這樣表演在看完之後,都有種身心被洗滌乾淨的感覺,就像是透過他人的苦痛而使自己得到救贖。 《包法利夫人們》的導演是紅遍港台的林奕華,作品叫好又叫座,推薦他的戲最主要原因不是因為他大牌,而是他的戲你不會看不懂,只有喜歡不喜歡。《包法利夫人們》去年九月在香港、澳門演出過,風評甚佳,更何況談的是女性的慾望、消費和浪漫,還趕搭上近來最熱門的「名媛」風潮,大開瓊瑤、林志玲、蔡依林的玩笑,我當然不能錯過這些小惡小壞。 文字|陳瓊如 曾經一週之內到兩廳院報到三次,為了採訪拍照、參加記者會或者看表演,運氣好的時候,會有人給我位置不錯的公關票,現在工作大多時間處於水深火熱的校稿地獄,看表演就成為我的最大享受與驚喜。
-
戲劇
一種文化產業式的豪華感
管你喜不喜歡林奕華的戲,他的最新作品《水滸傳》,毫不掩飾地把這個消費社會最時尚的「身體主義」,轉化為一種文化產業式的「豪華」場面,用來阻截原著強烈的傳統意識,你就不能不承認,「非常林奕華」的想像力較台灣同世代的劇場導演實具有更敏銳的「現代」感。
-
戲劇
劇場?商場?
《水滸傳》是一個林氏商場體驗的過程,在全劇真實與扮演的交錯中,小至賣笑與娛樂、他對經典的拆解、他在劇場創造出的時尚幻象,大至論述裡對消費主義的回應(他只是回應,並不是站在不同陣線上),讓觀眾在其中各取所需。他改變了台灣劇場向來習慣尋找精神依歸的表達方式。
-
特別企畫 Feature
WHAT is MAN?
大碗酒,大塊肉,三碗下肚醉英雄! 男兒可有淚?好漢難有情? 澎澎湃湃,絲絲縷縷, 男人與女人的愛恨情仇, 化為氣概,變成刀劍, 在梁山泊上演一場不知是義是仇是笑是痛的 水滸真情鬥。 看那漢子虎虎生風, 瞧那淫婦煙視媚行, 沒能吞下擋下的苦, 只有逃,只有奔,齊上梁山。 兄弟的身外義氣與心內矛盾啊! 若非男幫,哪能容納千湖萬川的歃血性情? 哪能招來日昇月落的愛慾奔騰? 從香港黑幫大哥到台灣霹靂火, 自好萊塢苦命英雄到金庸大俠, 時勢造化英雄,時尚慾望男體, 剛健男兒衣襟半露間, 赫然瞥見滿山的春光乍洩。 女人的骨子裡是水, 男人的血肉中, 是酩酊是癲狂是反骨是脆弱 水.滸.傳。 林奕華的當下革命, 男男女女在此,激愛縱橫。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奕華評注-當梁山泊英雄遇到變色龍林奕華
反英雄 上梁山 水滸男兒的矛盾激戰
舞台劇《水滸傳》,將展演三大主題:男人的社會壓迫,男人心中的矛盾,及男人之間的義氣。在《水滸傳》中,他正中切入「男人要什麼」。男人所受的壓迫總是來自於權力階層體制對男性身分地位與功成名就的迫力,及男性的「不能失敗」。飾演水滸角色的九個男人,不論階級高低,都在承受壓迫,焦慮與挫折充塞其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奕華評注-無父的年代,林奕華劇作中的「父」情結
父親,為「殺父」而存在?!
從「父親功能」這個精神分析的關鍵看來,林奕華的創作其實一直沒有離開過對於「男性」的思考。從《愛的教育》系列通過對教育制度的嘲諷質疑,敷演出社會作為「父親」的「醜怪形構」;到「東宮西宮」系列諷刺香港特首的「父親」形象;到《包法利夫人們》點出「市場」這個「絕對父親」的無堅不摧。林奕華劇中的「父親」無所不在,因為「殺父」是林氏劇場中的必然。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兩岸三地當代表演藝術研討會紀實
誰在「消費」表演藝術!
在面對「消費時代」下,兩岸三地的劇場界近年來都起了非常大的變化,除了有各種不同的戲劇形式興起之外,在演員表現、導演創作、經費成本、宣傳造勢等,各種劇場基本的結構也都產生了大幅的改變。而表演藝術工作者在面對這樣的一個劇烈變動的環境時,應該要如何自處?是要臣服於「消費時代、觀眾至上」的巨獸之下,還是要學唐吉柯德,拖著夢想之矛,與其戰鬥?
-
藝視窗 News
部落格行銷當道,林奕華新戲趕熱潮
部落格行銷當道,林奕華新戲趕熱潮 面臨大眾媒體藝文版面萎縮,新聞娛樂化的趨勢,表演藝術行銷紛紛將主力放在網路「部落格」,以創造更多的曝光機會和宣傳管道。擅長炒作社會議題的香港導演林奕華趕上這波熱潮,年底新戲《水滸傳》宣傳未跑,部落格先開,率先曝光創作過程的花絮內幕,希望能為這部時裝版的「梁山英雄傳」增添人氣,吸引觀 眾走進劇場。有興趣可上:http://www.wretch.cc/blog/ntch1234。(廖俊逞) 表演藝術基層巡演 三十四個團隊演出 邁入第十屆的文建會「表演藝術團隊巡迴基層演出活動」,今年共有「音樂」、「舞蹈」、「現代戲劇」、「傳統戲曲」四類別,計一百二十三個團隊參加甄選,經評選後選出三十四個團隊,演出時間預計自九月十六日起至十二月九日止,表演地點遍及台、澎、金、馬地區。 過去九年,該活動已至全國三一九個鄉鎮,作過多達一千一百場以上的免費演出,今年度預計規劃八十八場,以《藝術出巡‧台灣最美》為活動主題,由「十方樂集」、「財團法人台灣樂舞文教基金會」、「表演工作坊」及「明華園戲劇團」等四個單位共同承辦。活動查詢:文建會網站 http://www.cca.gov.tw/(廖俊逞) 大陸指揮家邵恩接任北市國樂團音樂總監 懸缺一年的台北市立國樂團音樂總監職位,日前宣布由指揮邵恩接任,出生天津的他是北市國創團以來首位官派的大陸指揮家。邵恩畢業於北京中央音樂院,曾任英國 BBC樂團副指揮、紀福特管絃樂團首席指揮,目前兼任澳門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明年也將接掌中國交響樂團藝術總監,並曾經來台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廖俊逞) 布拉格國際劇場設計四年展 國內作品甄選 國際上最盛大的劇場設計展「布拉格國際劇場設計四年展」將於明年(2007)六月登場,為配合參展,台灣技術劇場協會即日起展開徵件作業,為四年展中的「國際
-
戲劇
作家入戲 之一 身體是商品,愛情是消費
《班雅明做愛計畫》是一場尋找一夜情伴侶的遊戲。一名班雅明筆下的「城市閒蕩者」,要在這城市內跟一百人發生親密接觸, 但他不要去明白這一百人,不要了解,不要認識,只要沒有目的把這一百人當成一個被他閒逛的城市,又或是被消費的商場。
-
兩廳院達人
ASSEMBLE TEAM帶給劇場新驚奇
assemble team最講求的便是「專業」及「和諧」。一個頂尖的assemble team,要能在短時間內,各司其職發揮極致,知道該做什麼?該給什麼?要了解各自的強項弱項,精確卡位補位,擁有良好的默契和信任度,進而創造出一種超越兩人力量的新格局,是一種一加一大於二的做法及挑戰。 《戀人絮語》無疑展現了assemble team的最大魅力,是一場淋漓盡致卻非爭奇鬥艷的演出。
-
戲劇
舞台視覺建構的符號劇場
裸露的劇場燈光懸吊系統,映接上數位影像、電玩、簡訊、書寫合成一幅後後後現代的虛擬景觀,胡恩威用建築與影像的融接(Dissolve)手段,再現了羅勃.威爾遜的劇場風格,是全劇中最動人的歡景經驗。
-
戲劇
我是好孩子,也是壞學生
林奕華和胡恩威的《戀人絮語》,沒有讓我看到太多企圖心的展現,或者這戲本只是兩人戲劇定位點的再調整;對似乎必須移向中產、移向大表演廳、移向主流市場的兩人,這樣的再定位,自然是無可厚非,只是當年林奕華犀利的主題企圖與叛逆風格,可不要在這樣的定位過程中流去了。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練習與錯誤
四月二十四日下午在皇冠小劇場,剛從台大戲劇研究所畢業的王瑋廉花了十分鐘表演了一段他自創的「虛物練習」方法,他專注地與他想像的「物件」,在他所設定的「遊戲規則」下互動著,王瑋廉說:「我試圖在這裡開發出我自己的表演語彙。」 這是在國藝會第二屆青創會(由建弘文教基金會贊助支持的編導人才工作坊)的發表會上,我看不懂劇場中這位熱情的年青人正在拉鋸的「物件」是什麼,但給了他熱烈的掌聲,這樣的實驗恐怕要很久很久才會有結果。正如青創會的計畫主持人之一林懷民對這一群對表演懷抱興趣的青年人說:如果要做下去,請堅持。 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正在展出的「表演工作坊二十週年回顧展」,是一個因為堅持所以走了二十年的例子。展覽的第一天我去看了,那些泛黃的、有許多塗擦字跡、驚歎號與挫敗情緒的手稿令我感動。「練習」是表演創作中很重要的「研發」過程,過去在談表演時,我們似乎都忘了「研發」這一環。政府補助單位只在表演現場上做「驗收」,大部分的表演團體則永遠在追逐開演前的分秒,希望在分秒裡完成「完美」;表演和許多產業一樣是一個團隊的完成,除了藝術家的的天縱英才之外,這麼多年下來,我相信沒有救葯的反覆實驗與練習是有口碑的團隊共同的守則,而不是臨場上的妥協與更改。 錯誤是最好的指導教授。我們的劇場可能需要更多的實驗室概念來包容過程中的錯誤,以減少臨場上的摸索。如果我們驚歎DV8妙眩神奇的影像與人體,這一期的「兩廳院達人」林家文告訴我們,DV8黑盒子裡的秘密就是長達一年的研發。而其實在跨領域現象越來越主流的情況下,如果政府能協助工業設計、光電科技等與表演舞台的合作,也將使得舞台的研發有更多的可能性。 這一期我們介紹了來自香港的「胡恩威+林奕華」這個組合,從去年的舞台劇《半生緣》之後,「胡恩威+林奕華」成了兩岸三地最火紅的邀請組合,他們不僅創作產量驚人、效率驚人、創作關心的議題與體材兵分多路,娛樂性與批判性兼具,舞台元素新穎多元,一下子成了華人劇場裡被討論的現象。在我們訪問胡恩威與林奕華時,我問他們對於「效率」這件事的看法:他們通常只有二百四十萬至三百萬之間的製作費,平均一齣戲花三個星期排完,為什麼可以做到如此?「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所有的人都準確到位。」做藝術,在執行上其實是很技術的,台灣是不是也做到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香港風格Hongkong Style
林奕華、胡恩威 兩個近年來時時被中港台劇場界放在嘴上討論的名字 用他們披荊斬棘的狠勁與創意 製造出一波又一波劇場風暴 《張愛玲,請留言》、《快樂王子》、《半生緣》 席捲兩岸三地的焦點目光 這個兩人組合充滿了快狠準的香港風格: 「快」─每一齣戲的製作期約三個星期; 「狠」─議題辛辣而諷刺,思考方法詭怪而顛覆; 「準」─舞台語言新穎而精準。 他們為何如此創意無限? 他們為何如此懂得把玩形式? 他們為何如此滔滔不絕?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香港拍檔 香港風格
林奕華、胡恩威
香港劇場界的知名才子林奕華與其創作拍檔胡恩威,近年來兩人合作的作品席捲中港台,新穎的創意、辛辣的風格讓所有人印象深刻。繼去年《半生緣》令人驚艷後,五月初,兩人帶來新作《戀人絮語》來台演出。林奕華與胡恩威是如何結下創作緣分?又如何聯手製造劇場風暴?他們到底想藉由劇場,向社會說什麼話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禁忌與娛樂間走鋼索 從邊緣到中心的「非常林奕華」
林奕華的作品從來都有一種「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暴烈姿態,這裡說的是它探討的內容和表現的方法,迫著觀眾無法不直視;然它內裡潛藏著相當爛漫的溫柔和感性,卻也是觀眾不可能視若無睹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卡拉OK唱出百般戀人情境
長達兩個小時的《戀人絮語》用文字解構愛情,以三條平行線交織構成,一是歌曲、二是詩,三是羅蘭.巴特的文本,全戲以音樂和多媒體貫穿,解構時下流行歌曲背後的愛情符碼。
-
達人推薦
強力推薦《戀人絮語》!
將在新舞臺登場的《戀人絮語》原是進念二十面體二○○三年在香港藝術節推出的多媒體音樂劇,結合台灣人馬重新打造。編導林奕華、胡恩威端出流麗奪目的視覺饗宴,加上流行樂天王的歌聲,是林奕華將浪漫情懷與理性辯證、劇場實驗與流行元素大膽結合的拿手好戲,我強力推薦! 紀蔚然的劇作一向緊貼社會現實,而我以為他的遊戲筆墨帶來的樂趣,比起麻將或家族系列往往更多。錯過《無可奉告》或《嬉戲》狂歡經驗的人可別再放過創作社的《影癡謀殺》。 《天堂王國》是台北愛樂合唱團繼《魔笛狂想》票房大捷之後乘勝追擊之作,卻另闢蹊徑。從蘇利文音樂劇Mikado的情節出發,以喜劇手法寓言╱也預言台灣的政治處境。音樂全盤重寫,頗富新意。編導鍾欣志為賴聲川的得意門生,表演工作坊《威尼斯雙胞案》就是他的傑作,現轉戰他更熟悉的音樂領域,值得期待。 四月是舞蹈旺季,舞蹈空間舞團和古名伸舞團同週上檔,對「東方」「現代」這股世界潮流感興趣的觀眾可以到新舞台一試《三探東風》,願意體驗敏感氣質與別出心裁的空間思維的觀眾,我則推薦實驗劇場的《未知》──欣賞蘇安莉肢體流轉出的那種無以名狀的美感與情感,是一種非常純粹的享受。 高雄的觀眾,請記得帶孩子享受一回有趣又動聽的豫劇《國光十年兒童劇展》。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第二屆「青創會」將於二月起舉行 為了讓台灣的表演藝術節目精益求精,持續培育編創人才可說是不可忽視的一環。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建弘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的「表演藝術青年創意人才工作坊」(簡稱青創會),今年邁入第二屆,由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與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擔任計畫主持人,將甄選廿五位青年藝術家參與,隨著卓明、林奕華、汪其楣、黎煥雄四位導演進行創作工作坊活動。活動預計自二月四日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展開,目前已截止報名,入選名單將於一月十八日公佈。(莊珮瑤) 「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開張了 舞台演出稍縱即逝,只能靠影音紀錄留存,但對現在與日後的研究者來說,一個豐富而完整的表演影音資料庫,真的是不可或缺。有鑑於此,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也是創作社劇團主力編導的周慧玲,決意投入台灣現代劇場與表演的影音資料收集,歷經一年多的策劃籌備,成立了「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www.eti-tw.com)。這個資料庫已於去年十一月下旬開張,目前已取得上百筆影音資料,完成第一期的工程,大家不僅可以在此搜尋創作者或劇團資料,還能觀看劇場經典演出一分鐘;如果想看到演出全貌,請向中央大學「戲劇暨表演研究室」借閱。(莊珮瑤)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悠悠半生緣
張愛玲,這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孤絕才女,永遠是個話題。拿起放不下,因為文字裡俱是絲絲扣扣的情又淡淡遠遠的冷。 《半生緣》是張愛玲的成名作,好緣份不一定有好盡頭,沒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決定,錯過了也就如劇中人曼楨對世鈞所說:「我們回不去了。」細細叨叨、分分合合的人物與滄桑,只有半生緣。 去年,兩岸三地合作在香港演出的《半生緣》,將在六月搬上國家劇院,鬼才創作者林奕華大膽以「唸書讀本」的方式排演這齣戲,三個小時的戲裡,沒有一個字不是從小說裡拿出來的。 女主角顧曼楨由台灣演員劉若英出任,男主角沈世鈞由北京國家話劇院廖凡扮演,而姐姐顧曼璐則由表演工作坊的丁乃筝担綱。本刊特邀該劇導演林奕華現身說法,以「性格,決定了愛情與命運」的角度切入,解讀這部小說。 從前年的《張愛玲,請留言》到這次的《半生緣》,台灣女演員丁乃箏和林奕華合作上了癮,她如何在這一齣戲裡,打破觀眾對顧曼璐的刻板印象。PAR走進排練場,與丁乃箏一起尋找劇中人。